纏毛線

纏毛線

《纏毛線》是英國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創作於1878年的一幅古典主義風格的風俗畫。

基本信息

畫作內容

纏毛線 纏毛線

作品賞析

畫家沿用古典繪畫法則,以學院派繪畫的嚴謹,描繪了纏毛線的母女。年輕的母親坐在凳子上,姿態優美地繞著毛線, 衣裙的表現呈現古典風格;小女孩全神專注地配合著母親,扭動著身體,一幅稚氣。萊頓以古典手法去表現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並且流露出缺少真實情感表現的缺陷。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萊頓又譯洛德·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是英國19世紀唯美主義畫派最著名的畫家,在英國繪畫史上享譽極高。他以極其輝煌的藝術風格沖淡了雷諾茲,成了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

1830年12月3日弗雷德里克·萊頓出生英國史卡布洛約克郡的醫生世家,卻生長在跨海遠隔的俄羅斯。祖父吉姆·萊頓爵士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皇宮醫生,萊頓的父親子承父業也作了沙皇的醫生。尼古拉一世上台,萊頓一家離開俄國在歐洲遊歷尋找定居之所。歐洲各大名城的巡禮給予了年幼的弗雷德里克·萊頓一家唯一的後人充分的歷史和文化知識。

萊頓的父親是位古典藝術的愛好者,他對幼年的萊頓留下深刻的影響。

萊頓9歲開始自己作畫。10歲隨父親來到羅馬,師從一位叫梅利的畫家,在那裡獲得了繪畫知識。13歲赴德國,曾在法蘭克福美術學校學了一段時間,14歲又來到藝術之都佛羅倫斯,這些流動生活使萊頓擴大了藝術眼界。在佛羅倫斯偶遇美國雕刻家波沃爾斯,他看了萊頓的畫對他父親說,“自然”已經賦予了他。並告訴萊頓,“你將成為一個像我一樣令人滿意的傑出人物”。

萊頓在佛羅倫斯進了阿卡德米亞美術學校學習,業餘時攻習解剖。後來又轉回法蘭克福學校學習到17歲。他崇拜安格爾,複製過提香和柯勒喬的畫。

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畫家不同,身為畫院院長的萊頓,不僅不是美術學院的學生,甚至不是在英國本土接受的教育。足跡所至,萊頓在布魯塞爾、巴黎和法蘭克福斷斷續續上學,並進行美術培訓。

1852年,22歲的他移居羅馬進入了羅馬美術學院進行正統的繪畫學習,並開始了獨立的藝術創作。這一年他創作了場面宏大、氣魄雄偉的歷史題材的作品《契瑪布埃小姐護送的行列通過佛羅倫斯大街》(又譯《聖列的行進》)一畫,顯示了他的氣質和才華。

1855年,萊頓返回他從未到過的故鄉—英國,《聖列的行進》在皇家美術學院的畫展上展出獲得了成功。評論界從那時開始就一直是他的朋友,給予了他極高的推崇。令畫家更為高興的是,這幅畫不久竟被維多利亞女王購買,他本人則有幸晉見了女王。這時的他已成為英國畫壇上當之無愧的後起之秀。從此,這位年輕畫家一躍登上大英帝國的畫壇。在羅馬,他認識了在羅馬研究藝術的英國畫家布朗、小說家、詩人丁尼生。他們發現這個小伙子身上有著出眾的藝術天分,“似乎有桂冠樣的光芒在這個叫萊頓的年輕人額角上閃爍……有朝一日他一定會坐上皇家美術學院院長的位置”,回到英國後他們對當時名蓋英國的米萊斯說。

1859年29歲的萊頓定居倫敦,效忠英國女王。

1868年萊頓展出自己的學位作品《聖哲羅姆在沙漠裡》,獲得了美術學院院士稱號。

1878年11月13日萊頓接任去世的格蘭特任美術學院院長,人們一致公認他的學識、氣質、能力和責任感,這些都表明他是出色的領袖人物,能掌握這一高等學位的權力。他在那個時代可稱得上是一個完美的人,博得所有人的擁護。

萊頓從小熱衷於古代神話、聖經的題材,追求恬靜、和諧、典雅的樣式。

1858年,萊頓曾參加過拉斐爾前派運動,但終因受古代藝術影響太深而走向學院派新古典主義的路上去。在擔任“宮廷畫師”期間,他為迎合上層趣味,彌補英國美術中匱乏的高雅、精煉趣味,畫風日趨甜美、抒情,柔和的造型、飽滿的色彩、細膩的刻畫常使所描繪的形象具有歡愉、輕盈的氣質。但後來又在此特徵上略帶羞澀、倦愁之感傷情調。畫《仙女普賽克的沐浴》正是萊頓這種最後畫風的寫照,細緻入微地描繪了裸體女性的沐浴,表現出嫵媚的體態和倦息愁恩的情調。

1878年他曾出任英園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因此.他的畫風對英國畫壇有很大影響。

萊頓晚年疾病纏身,但仍不停創作。他的藝術獲得了崇高的榮譽,1886年萊頓56歲時,英國女王把他列為英國貴族,號為斯特雷頓萊頓男爵,他是英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畫家。萊頓於同年去世。他的遺囑是:“把我的愛獻給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