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維克多山》

《聖維克多山》

《聖維克多山》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塞尚作品,現收藏於費城美術館,是塞尚最後的一幅描繪聖維克多山的畫。

畫作簡介

《聖維克多山》《聖維克多山》

塞尚《聖維克多山》1904—1906年,油畫,73×91厘米,費城美術館藏。這幅藏於費城美術館的《聖維克多山》,是塞尚最後的一幅描繪這座山的畫。

畫面上,在一片沒有人跡的廣闊天地間,雄偉的大山似乎從明朗清澈的大氣中升起;它那堅實的、凹凸起伏的身形映現的閃爍的光影之中。全畫氣勢莊嚴、崇高,略帶憂鬱,反映了塞尚深沉的精神世界。在這幅畫中,每一個體塊和造型都被處理得極為嚴謹,使人聯想到他靜物畫中的一個個蘋果的描繪。然而,塞尚風景畫色彩的豐富多變,卻是其靜物畫所難以比擬的。在這幅風景畫中,他以樸實有序的筆觸,表現出物象的細微色差。雖然畫中顏色種類不多,但每一種色都有著豐富的色階變化。那濃重而沉著綠色,襯托出不同明度與純度的土黃、土紅和藍色,使整個畫面恰似一首和諧的色彩交響樂。同時,那無數的筆觸,被敏感而理性地放置在畫面上,成為厚重而富於肌理變化的色塊。筆觸的種種走勢、排列、連線、轉換和交織,構成了空間,也產生結構,形成對比和諧的秩序。面對這幅畫,我們可感到色塊、筆觸、線條等抽象的視覺要素,從客觀景物的圖像中漂浮出來,在畫中形成一種新的現實。而這種“新現實”的意味,正是塞尚繪畫藝術的核心。

相關介紹

塞尚一生畫得最多的,可能要算是風景畫了。1882年以後,塞尚隱居於故鄉附近的小鎮,專心地畫起當地的風景。他深深地為聖維克多山的奇異山形及其周圍的壯觀景色所吸引。年復一年,他一再重複地描繪這座從大地上露出的巨大岩石,分析它那時隱時現、複雜細微的體塊和結構。在他的一生中,他為此山所畫的“肖像”,竟有七、八十幅之多。

畫家簡介

保羅·塞尚(PaulCézanne,1839—1906),法國著名畫家,是後期印象派的主將,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他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不少思路,其獨特的主觀色彩大大區別於強調客觀色彩感覺的大部分畫家。

世界傳世名畫

那些傳世名畫,帶給我們震撼。讓我們一起來掀開那未知的面紗,去了解他們,去欣賞它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