峋山隱修會

峋山隱修會

郇山隱修會(法語Prieuré de Sion、英語Priory of Sion或Priory of Zion),又譯作錫安會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是許多虛構或者紀實文學作品熱衷描寫的一個秘密基督教團體。在這些作品中,郇山隱修會被描述成西歐歷史上最有影響的秘密結社組織,或者是現代版的薔薇十字團。但是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在很大的程度上,郇山隱修會只是一個虛構的騙局。1956年之前,從沒有任何文字或者經得起考證的歷史材料能夠證明郇山隱修會的存在。

歷史

山隱修會可以考證的成立歷史是從1956年5月7日開始的,它成立於法國的Annemasse城,並同其他各種社會團體一樣,於7月20日在法國內政部依法註冊。創建者按照簽名次序依次為:皮埃爾·普蘭塔(人稱Chyren)、安德雷·波鴻(人稱斯坦尼斯·貝拉斯)、讓·德利瓦爾和阿蒙·德法日,創會宗旨為:“成員教育和互助”。雖然會長由安德雷·波鴻出任,但很可能大權是掌握在出任秘書長的皮埃爾·普蘭塔手中,他也是郇山隱修會的靈魂人物。
郇山實際上是Annemasse以南不遠的一座小山丘的名字,當時正是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政局動盪不安,阿爾及利亞戰爭局勢不明,法國各地都擔心會發生政變。皮埃爾·普蘭塔此時作為一個外鄉人來到偏遠小鎮組織一個社團,這難免會引起懷疑,於是他選擇了一個本地地名為名,希望能夠減少當地居民的疑慮。
根據所有的註冊材料顯示,郇山隱修會是對大眾開放的組織。5月27日,第一本會刊Circuit出版,其中部分文章是關於當地市鎮議會改選的分析,另一些文章則是對當地市政規划進行批評。這些文章立刻引起了當地政府的警覺,經他們調查,發現郇山隱修會的辦公地點和期刊的印刷地點,實際上都是皮埃爾·普蘭塔的公寓。
之後,郇山隱修會在其檔案中逐漸顯露了其實際目的:在當地建造一座修道院。到1956年底,隱修會已經有了一批會員和一定的經濟實力,可以同當地的教堂合辦一條校車線路,為當地的教會學校服務。但是之後由於某種原因,該隱修會突然解散。之後,在1962年和1963年間,皮埃爾·普蘭塔試圖重組該會,但是一直只能停留在紙面構想。有跡象顯示,在這段時間內,皮埃爾·普蘭塔曾因“欺詐”罪名而被刑事起訴
1960年代開始,不斷有人試圖把“郇山隱修會”這個名字同歷史上的一些疑點和傳說中的秘密會社聯繫起來。一開始這與普蘭塔的小團體毫無關聯。在1956年之後,這個團體實際上並無活動,已被政府列入“休眠”名單中。根據法國法律,這意味著如果之後再有團體以郇山隱修會為名,同1956年這個團體也不會發生任何關係,除了四個創始人之外,其他任何人均不得以郇山隱修會之名進行正式活動。

峋山隱修會名單

讓·德·吉索爾 1188-1220
瑪麗·德·聖克萊爾 1220-1266
紀堯姆·德·吉索爾 1266-1307
愛德華·德·巴爾 1307-1336
讓娜·德·巴爾 1336-1351
讓·德·聖克萊爾 1351-1366
布朗斯·德·埃夫勒 1366-1398
尼古拉斯·弗萊默爾 1398-1418
勒內·德安茹 1418-1480
約蘭德·德·巴爾 1480-1483
桑德羅·波提切利 1483-1510
列昂那多·達·芬奇 1510-1519
科內塔布勒·德·波旁 1519-1527
費爾迪南·德·貢扎克 1527-1575
路易·德·內韋爾 1575-1595
羅伯特·弗拉德 1595-1637
J.瓦倫丁·安德烈亞 1637-1654
羅伯特·波意爾 1654-1691
艾撒克·牛頓 1691-1727
查爾斯·拉德克利夫 1727-1746
夏爾·德洛蘭 1746-1780
麥克西米連·德·洛蘭 1780-1801
查爾斯·諾迪耶 1801-1844
維克多·雨果 1844-1885
克勞德·德彪西 1885-1918
讓·考克圖 1918-196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