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西班牙委拉斯開茲作於1650年。此畫系應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世的請求而繪製。畫面以鮮明的紅色為底,具有一種威嚴感。畫家準確地抓住人物在瞬間的複雜的內在精神狀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兇狠殘忍的性格特徵。

作品資料

【名稱】《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

【作者】迭哥·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

【年代】1650年

【風格】文藝復興

【題材】肖像

【規格】140X120cm

【材質】木板油畫

【收藏】羅馬利來-龐斐利畫廊

創作背景

《教皇英諾森十世》《教皇英諾森十世》
大多數的名畫很難激起觀眾視覺經驗的驚奇,一者因為耳熟能詳的緣故,二者名畫向來被捧得太高,以至令人厭倦。不過委拉斯凱茲(DiegoRodriquezdeSilvayVelasquez,1599——1660)的這張《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1650)似乎是個例外。儘管問世已經三百多年,但它依然能夠強有力地震撼當代觀眾的感官知覺。從此畫的形式看,它與歐洲當時的其他肖像畫沒有什麼兩樣,人物的姿態、構圖都符合肖像畫傳統,這與此畫那種不同尋常的真實感形成了強烈對比。它令人想起委拉斯凱茲的同時代觀眾對其作品的評價:“所有其他的作品都是繪畫,只有這一幅才是真實的。”此畫是委拉斯凱茲第二次訪問義大利期間畫的。在羅馬,作為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宮廷畫家,委拉斯凱茲出席了教皇英諾森十世主持的1650年慶典。當時他還會見了同時代的畫家普桑(NicolasPoussin,1593/1594——1665),雕刻家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1598——1680)等人。就是在那裡,應英諾森十世之請,委拉斯凱茲畫了這幅有名的肖像畫。據說當教皇本人第一次看到這張畫時幾乎是吃驚而不安地說了一句話:“畫得太像了!”
這個真實顯然來自畫家對人性的觀察深度。委拉斯凱茲和十八世紀的西班牙宮廷畫家哥雅(FranciscodeGoyayLucientes,1746——1828)在生平經歷方面相似,藝術聲望也相當,而且都為王室、貴族畫過許多肖像畫。但是哥雅毫不掩飾他對宮廷貴族的鄙視,他著力於揭示貴族們的莊嚴華麗外表與頭腦的呆滯,內心的空虛之間的驚人對比,他的畫筆鋒利如刃。委拉斯凱茲則對各種身份的人一概平等對待,無論販夫走卒,還是王公貴族,他都能“畫如其人”。《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這幅畫中,他只是把對象當作一個“人”來表現,畫出他的身份和他的性格。從這樣的作品上,看不到作者的好惡,因為他並不“介入”,他“觀察”。正因為如此,委拉斯凱茲的教皇肖像在那個沒有發明攝影術的年代幾乎可以說是“客觀的”寫實繪畫。畫面上沒有任何誇張,一切只忠實表現畫家的視覺所見。
創作此畫時,畫家剛過五十歲,正值創作的盛年。如果說他早年的《賣水人》這樣的作品還有卡拉瓦喬風格的影子,那么這時候的委拉斯凱茲早已創造了自己的藝術王國。他對解剖、造型、色彩的把握在此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以致於人們在這樣的作品前很難意識到這只是一張“畫”。人們的全部注意力為畫家對人性的描繪的深度和廣度所吸引,這是繪畫史上的奇蹟之一。難怪教皇會感到吃驚,他無論如何想像不到,這位西班牙畫家竟能在他的善於偽裝的外貌上真實地表現出一個以陰謀和狡詐著稱的權勢人物的內心世界。委拉斯凱茲的力量就在這裡。

作者簡介

委拉斯凱茲,1599年6月6日誕生於塞維亞城,當時是西班牙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由於對外貿易發達,經濟繁榮,文化藝術也隨之迅速發展。這是西班牙文藝繁榮的“黃金時代”。委拉斯凱茲作為藝術家的生平一帆風順,也就沒什麼傳奇色彩。他從12歲起師從塞維亞畫家佛朗西斯科·帕切科,五年後加入畫家行會,開始了獨立生涯。次年,他娶了帕切科的女兒芙安娜。從早年起,委拉斯凱茲就顯示出他善於從身邊熟悉的事物中採取題材的特點。他的早期作品多取材於城市下層人民的生活,如作於1617——1619年之間的《賣水人》,《三個音樂家》、《煎雞蛋的老婦人和少年》等等。這些作品採用了卡拉瓦喬式的明暗對照的方法來組織畫面。風格雖未成形,但已經顯示出一些明顯的個人特點,特別是那種平和爽朗的處世態度。雖表現社會底層百姓的生活,但調子並不憂傷。1623年,委拉斯凱茲遷居馬德里,他有機會覲見國王腓力四世,並為他作了肖像。國王非常滿意,下令把他的其他畫像全部從牆上取下來,宣稱今後只有委拉斯凱茲才有資格為他畫像。進入宮廷後,委拉斯凱茲很快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畫家。起初他受到一些宮廷畫家的排擠,他們嘲笑他出身低下,藝術拙劣,只會畫頭像,別的一無所長。不過委拉斯凱茲用他的作品有力地反擊了這些對手,如《酒神巴庫斯》(1629)《阿波羅來到火神的鍛鐵場》(1630)、《布列達的投降》(1634——1635)等,反映了他在藝術上的全面才能。晚年他更創作了《宮娥》(1656)、《紡織女》(1657)等。
然而,由於地位的關係,肖像畫是委拉斯凱茲進入宮廷後畫得最多的繪畫類型,而且也最能反映他的“客觀”畫風。《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成為歐洲文藝復興以來最有名的肖像畫之一。俄國畫家蘇里柯夫(VassilyIvnovichSurikov,1848———1916)對此畫極為推崇:“這一切都很完美,技巧、形式、色調每一部分都使人驚奇———這是一個活的人,這是所有過去繪畫中高於一切的繪畫。”二戰以後的英國畫家佛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909——1992)還曾經以此畫為基礎作過一系列著名的變體畫,如《保羅二世》(1951)。今天,在畫家的故鄉塞維亞還能看到一座委拉斯凱茲雕像,基座上刻著:紀念真實的畫家。

作品賞析

在這幅肖像中,畫家既表現了此人的兇狠和狡猾,又表現了這個七十六歲老頭子精神上的虛弱。畫面上的教皇,儘管臉上流露出一剎那堅強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兩隻手都顯得分外軟弱無力。畫家巧妙地抓住了這一點使人物形象變得更富有個性,從而給觀眾增加了很多的聯想。這幅作品的油畫技巧也是十分出色的。畫面上,火熱的紅調子表現了特有的宗教的莊嚴氣氛;白色的法衣和紅色的披肩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對比。筆觸十分流暢自由,表現出藝術家的高超技巧。當這幅肖像送給教皇時,教皇驚訝而又不安地說了一句話:“過分像了”。可見此畫的高度寫實和逼真。這幅真實,深刻的肖像傑作在羅馬引起了轟動,許多人臨摹它,象對待奇蹟似地研究和欣賞它。

作品影響

當這幅畫送給教皇時,教皇驚訝而又不安,心中雖然不快,但也不得不裝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樣子讚嘆一番,同時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句話:“過分像了”。這幅畫紅色的調子表現出宗教所特有的莊嚴氣氛,白色的法衣和紅色的披肩形成了色調的對比,顯示了畫家高超的技巧。這幅肖像畫在羅馬引起了轟動,後人把這件作品看作是藝術的典範。
而即將上拍的培根的畫作是委拉斯奎茲上述作品的翻版,極少在公眾場合展出,出於對委拉斯奎茲的崇敬和對畫作的熱愛,培根把原作翻版了多次,最近的版本創作於1959年,也是最著名的版本。即將拍賣的這張培根翻版之作曾經現身於1970年代歐洲的拍賣場。
據了解,五百萬磅在眾多專家眼裡依然屬於保守之見,很多人認為,這幅畫可能打破在2005年11月以570萬英鎊(《向教皇一世學習》)在紐約創下的培根作品拍賣紀錄。

世界傳世名畫

那些傳世名畫,帶給我們震撼。讓我們一起來掀開那未知的面紗,去了解他們,去欣賞它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