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亞最後完成並據說是和青年劇作家費萊徹合作寫成的英國歷史,全劇共五幕十七場,本劇敘述了勃金漢公爵被誅,凱薩琳教王后被廢,大主教伍爾習慣黜,安·波琳加冕,和英國支教會脫離羅馬教廷的統治而單獨成立由英國國王直接領導的英國國教等主要情節,通過這些情節,亨利伊莉莎白女王的未來統治進行了預言性的頌揚,對於英國在亨利八世和伊莉莎白一世父女倆長久而英明的統治下國勢得以大振至今尚念念不忘的英國人民,本劇有很大感召力。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亞1613年寫的英國歷史劇。莎氏一生創作了十部英國歷史劇,分別描述六個英國君王的生平。按他們在位的年代論,亨利八世是最後一個;按寫作年代論,《亨利八世》也是最後一個。在寫作這部作品時,莎士比亞已基本上結束了他的舞台藝術生涯,退隱在斯特拉特福鎮老家安度晚年了。 《亨利八世》和莎士比亞的其他英國歷史劇有兩點重要差異。首先,在寫以前的幾個英國君王時,雖不都是從登基開始,但都寫到統治結束為止;唯獨對亨利八世他只寫了他在位時期的一個片斷。當然,那也是英國歷史上最關鍵的一個時期——英國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發生於此時。

作者簡介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莎士比亞(1564~1616) 英國著名戲劇家和詩人。出生於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鎮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曾在當地文法學校學習。13歲時家道中落輟學經商,約1586年前往倫敦。先在劇院門前為貴族顧客看馬,後逐漸成為劇院的雜役、演員、劇作家和股東。1597年在家鄉購置了房產,一生的最後幾年在家鄉度過。 莎士比亞是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作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1592~1593)和《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均取材於羅馬詩人維奧維德吉爾的著作,主題是描寫愛情不可抗拒以及譴責違背“榮譽”觀念的獸行。14行詩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1592~1598)多採用連續性的組詩形式,主題是歌頌友誼愛情。其主要成就是戲劇,按時代、思想和藝術風格的發展,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早期(1590~1600年):這時期的伊莉莎白中央主權尚屬鞏固,王室跟工商業者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尚在發展,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國勢大振。這使作者對生活充滿樂觀主義情緒,相信人文主義思想可以實現。這時期所寫的歷史劇和喜劇都表現出明朗、樂觀的風格歷史劇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譴責封建暴君,歌頌開明君主,表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據的開明政治理想。喜劇如《仲夏夜之夢》(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歡喜》(16O0)等,描寫溫柔美麗、堅毅勇敢的婦女,衝破重重封建阻攔,終於獲得愛情勝利,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歌頌自由愛情和反封建禁慾束縛的社會人生主張。就連這時期寫成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也同樣具有不少明朗樂觀的因素。

中期(1601~1607年):這時英國農村的“圈地運動”正在加速進行,王權和資產階級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正在瓦解,社會矛盾深化重結,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政治經濟形勢日益惡化,詹姆士一世繼位後的揮霍無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劇,反抗迭起。在這種情況下,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越來越加劇,創作風格也從明快樂觀變為陰鬱悲憤,其所寫的悲劇也不是重在歌頌人文主義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會的種種罪惡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現了一場進步勢力與專治黑暗勢力寡不敵眾的驚心動魄鬥爭。《奧賽羅》(1604)描寫了一幕衝破封建束縛又陷入資本主義利己主義陰謀的青年男女的感人愛情悲劇。《李爾王》(1606)描寫剛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誠和偽善的事實教育下變為一個現實而具同情心的“人”的過程。《麥克白》(1606)則揭露權勢野心對人的毀滅性腐蝕毒害作用。這時期所寫的喜劇《終成眷屬》、《一報還一報》等也同樣具有悲劇色彩。晚期(1608~1612年):這時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的破滅,乃退居故鄉寫浪漫主義傳奇劇。其創作風格也隨之表現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寫失散後的團聚或遭誣陷後的昭雪、和解。《暴風雨》(1611)寫米蘭公爵用魔法把謀權篡位的弟弟安東尼奧等所乘的船攝到荒島,並寬恕了他,其弟也交還了王位。一場類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風暴,在寬恕感化中變得風平浪靜。馬克思稱莎士比亞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讚其作品的現實主義精神與情節的生動性、豐富性。莎氏的作品幾乎被翻譯成世界各種文字。1919年後被介紹到中國,現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亞全集》。

亨利八世生平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491.6.28—1547.1.28)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亨利八世在位的38年是英格蘭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6世紀宗教改革。這次改革的基本意義在國家政治方面,而不在宗教方面,核心問題是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決裂,導致英國形成完全的民族國家。這次改革從確立亨利八世與安妮博林婚姻合法開始,到確保國王對教會的絕對統治而宣告結束。從表面上看,宗教改革是由亨利八世個人的離婚案引起的;從實質上看,變革是在英格蘭民族主義反教權主義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實現的,並和亨利八世的對法戰爭和西歐的國際格局變化都有一定的聯繫。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這時英國已經逐漸從一個歐洲偏遠蠻荒及以暴政著稱的小國發展成為有影響的專制極權國家,他的父親亨利七世在位時,執行睦鄰友好政策,將兩個女兒分別嫁給蘇格蘭和法國的王儲,為自己長子亞瑟娶西班牙公主凱薩琳為妻。但婚後不久他的長子因病去世,當時西班牙和法國不和,他為了維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圖挽留長媳,經向教皇請示,(根據天主教教規夫妻結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許離婚再嫁娶,喪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教皇批准可以再嫁他的次子,當時只有12歲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8歲即位並娶寡嫂凱薩琳,但他妻子只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瑪麗(後來的瑪麗一世)以後幾次生育的孩子都早夭,此前英國尚未有過女王,而且有迷信說法說弟娶兄嫂不吉,他又和女侍官安妮·博林產生了婚外情,他讓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皇申請離婚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因為他這次婚姻是教皇親自批准的,這為教皇出了一個難題,因為當時教廷亦不想得罪有強大勢力的西班牙。教廷遲遲不能批准他離婚,而他的女侍官已經懷孕。他著急採取了多次措施,先把宰相撤職拘禁,再下令停止向教廷交納教稅,最後直至沒收教會財產,迫使教皇開除他的教籍。在當時受宗教改革思潮影響者的鼓吹下,他宣布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任英國教會最高權威, 其間為處死數7萬多人, 約為當時英國人口的7%。從此英國教會成為聖公會,基督新教的一個單獨教派。聖公會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宗教改革,因為它和天主教沒有任何理論原則的分歧,只是不承認教皇的權威,以英皇代替而已, 而聖公會的大主教與教皇的名稱相同, 都是叫POPE, 教會的英文名稱亦相同, 都是Catholic Chuch, 只是為了與天主教分開, 改為英國公教 - Anglo-Catholic Church, 其他的只有部份禮儀簡化了。亨利八世的第二個妻子(就是安妮·博林)也只為他生了一個女兒伊莉莎白(後來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他一怒將第二個妻子以通姦罪砍頭處死,因為他離婚再也不需要教皇批准了,第三位為他生了一個兒子愛德華(後來的愛德華六世國王)又因肺病去世。他先後娶了6位夫人,全部沒有好結果:第一位逼迫離婚,第四位德意志新教公主協定離婚,第三位因病去世,最後一位因他去世幸免於難,另外兩位被他處死。

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八世與他的第二個妻子安妮·博林之前的情婦,正是安妮·博林的妹妹Marry Boleyn。而安妮·博林當初不願像她妹妹一樣只是做國王的情婦,於是給予亨利八世巨大壓力要求成為“公眾認可的”皇后。當然最後通過亨利八世與教會的決裂,不需要再獲得教皇的批准,他與第一任妻子離婚並娶Anne Boleyn為皇后。此外他亦有大量情婦及私生子,後世的考古學家很多都懷疑他是死於梅毒, 並留下一個接近破產的國家。他臨死時設下遺囑,由愛德華和他的後代繼位;如果愛德華沒有後代,愛德華死後由瑪麗和她的後代繼位;如果瑪麗沒有後代,瑪麗死後由伊莉莎白和她的後代繼位。他沒有想到如此嚴密的安排,最後三位繼承人都沒有後代,伊莉莎白一世去世後,都鐸王朝也終結了,王位傳給伊利莎白表姐的兒子。

頭銜和紋章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的紋章亨利八世是第一個經常使用「Majesty」作為稱呼的英國君主。另外他也不時使用「Highness」或「Grace」。他統治期間皇室禮儀進行了一些變革。亨利最初使用的頭銜是「蒙上帝恩典,英格蘭法國國王,愛爾蘭領主亨利八世」(Henry the Eighth, 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of England, France and Lord of Ireland)。1521年由於亨利撰文攻擊馬丁·路德、護衛羅馬天主教廷,教宗良十世賜封「信仰的守護者」(Defender of the Faith)加入到正式頭銜中。英國脫離羅馬教廷後,保羅三世撤回了封賜,但國會法案宣布這一頭銜仍然有效。1535年,亨利在皇室頭銜中增加了王權至高的語句,即「英格蘭教會之首」(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in Earth Supreme Head),1536年進一步改為「英格蘭和愛爾蘭教會之首」。1541年,亨利讓愛爾蘭國會將「愛爾蘭領主」頭銜改為「愛爾蘭國王」[10]。當時很多愛爾蘭人認為教宗才是真正的國家首腦,領主只是其代表而已。這是有歷史原因的:12世紀,教宗亞德四世將愛爾蘭作為封地賜給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而教宗仍然保留名義上的最高權位。在這次承認亨利八世為愛爾蘭國王的會議上,與會者首次同時包括了愛爾蘭的凱爾特人酋長和盎格魯人貴族。

此後直到亨利八世去世,他的頭銜一直是「蒙上帝恩典,英格蘭、法國和愛爾蘭國王,信仰的守護者,英格蘭和愛爾蘭教會之首亨利八世」(Henry the Eighth, 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of England, France and Ireland, Defender of the Faith and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and also of Ireland in Earth Supreme Head)。亨利八世的訓辭是「Coeur Loyal」(意為忠貞的心),以心型加上文字「Loyal」的形式繡在他的衣物上。他的徽章是都鐸玫瑰(Tudor rose)加上代表其祖母波福家族的吊閘圖案(Beaufort portcullis)。亨利八世的紋章是自亨利四世時代開始使用的英國王室紋章:四等分,交錯顯示藍底的三支鳶尾花(Fleur-de-lis,代表法國)和紅底的三隻頭朝正面、行走狀的獅形獸(代表英格蘭)。

相關電影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1933年。查爾斯·勞頓主演,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千日安妮”(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1969年。扮演亨利的理查·伯頓和扮演安妮·博林的珍妮薇芙褒祖德(Geneviève Bujold)分別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日月精忠”(A Man for All Seasons),196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根據羅伯特·鮑特(Robert Bolt)的名戲劇改編,主要圍繞托馬斯·摩爾爵士展開,亨利八世由羅伯特·肖(Robert Shaw)扮演。1988年該片的重拍版中,亨利八世由馬廷·張伯倫(Martin Chamberlain)扮演。 “年輕的貝斯”(Young Bess),1953年。這是一部關於伊莉莎白一世年輕時代的電影,亨利八世再次由查爾斯勞頓扮演。 “鳩占鵲巢(台灣翻譯為"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2008年。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扮演瑪莉·博林,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扮演安妮·博林,艾瑞克·巴納(Eric Bana)扮演亨利八世。”都鐸王朝“(The Tudors),2007年,美國電視劇邁勒斯飾演亨利八世。IMDB:http://imdb.com/title/tt0758790/

英文版內容

《亨利八世》《亨利八世》
Upon first reading, Henry VIII seems obscure and inaccessible to modern readers. Its episodic plot leaps from one group of characters to the next, relying on the audience's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of Tudor history to fill in the gaps. Despite its difficulties, however, the basic format of Henry VIII looks more familiar. It can be seen as an Elizabethan version of "Lifestyles of the Rich and Famous," a glimpse, although fictionalized, into the lives of the most famous public figures of the era. It examines the private and the public livesof England's rulers, and looks at what happens when personal likes and dislikes get tangled up with politics. Henry's desire to find a new wife is not just the story of a man having an affair; he is the king, and the woman he chooses will influence a nation and mother the heir to the throne. The squabble between Buckingham and Wolsey is not just the jealousy of two men competing for their boss's attention; the outcome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and will determine whether nobles and commoners have equal right to rule. The popularity of stories about the personal lives of the powerful is borne out by the large collection of history plays written and performed during Shakespeare's time. Audiences wanted to know about the lives of their public figures, just as modern audiences are fascinated with the personal lives of the Kennedy family, or the British royal family. For all its familiarity as a peek into the lives of the famous, Henry VIII contains qualities that are peculiarly Elizabethan. As much as a modern author or director might fictionalize the lives of modern leaders, for example in Oliver Stone's version of the life of John F. Kennedy, modern stories sometimes lack the moral tone prevalent in Henry VIII. Shakespeare's play belongs to a medieval tradition known in Latin as de casibus illustrorum, "concerning the falls of great men." The typical de casibus story depicts a man rising to greatness and then falling at the whims of fortune.

威廉·莎士比亞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