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樓

飛雲樓

飛雲樓,位於山西省萬榮縣東嶽廟內,為純木質結構,被譽為“中華第一木樓”。飛雲樓為元明風格建築,高23.19米,全樓斗拱密布,玲瓏精巧,與應縣木塔並稱為“南樓北塔”。飛雲樓外觀三層,內部實為五層,總高約23米。平面正方,中層平面變為折角十字,外繞一圈廊道,屋頂輪廓多變;第三層平面又恢復為方形,但屋頂形象與中層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頂。各層屋頂構成了飛雲樓豐富的立面構圖。飛雲樓體量不大,但有四層屋檐、12個三角形屋頂側面、32個屋角,樓木面不髹漆,通體顯現木材本色。飛雲樓是解店東嶽廟內建築群中的代表,民諺有“萬榮有個解店樓,半截插在天裡頭”。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飛雲樓飛雲樓
飛雲樓下層平面正方,邊長14米,面闊進深各五間。中層變為折角十字,在方形樓體每面中內各伸出一座歇山抱廈屋頂;上層又恢復為正方,但仍在各面懸挑出一個歇山抱廈,外形與中層相似;最上再覆以十字歇山頂。各層歇山抱廈與最上十字歇山的巧妙組合,構成了飛雲樓非常豐富的立面構圖。樓有四層屋檐、十二個歇山面、三十二個屋角,整座樓閣宛若萬雲簇擁,飛逸輕盈,以“飛雲”命名,很能表達它的神韻。

飛雲樓體量雖然不大,但在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的多次劃分,誇大了尺度感,又因處在平原,周圍房屋都很低矮,所以仍顯得巍峨壯麗,令人印象難忘。此樓木面不髹漆,通體顯現木材本色,醇黃若琥珀。屋頂用青瓦及彩色琉璃脊。

關於廟的創建年代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據廟內乾隆年間《重修飛雲樓碑記》載:“萬邑治之北十五里許有鎮,解店,鎮之東隅,古有東嶽神廟,不知創始何年,載入邑志,自唐貞觀年間分邑置郡名為份陰,即有此廟。”說明廟最遲應在唐貞觀年間建成。另當地民間流傳:隋朝末年,群雄並起,李世民起兵晉陽,東征西討,開創了大唐天下。孰料,唐高祖武德二年(619),王行本據薄州反叛,呂崇茂雄踞夏縣,李世民遂帶兵平叛,履冰渡河。直逼龍門關。途經汾陰縣(即萬榮縣),在張瓮、解店、左城三地屯營紮寨,構成犄角陣勢。之後,為作紀念,李世民在上述三個屯兵處各建東嶽廟一座。同時,在解店、張瓮兩地各建樂樓一幢。以壯觀瞻。後來,其他兩處廟、摟均已毀壞,惟解店東嶽廟經歷代修建,保存較好。

構造

飛雲樓飛雲樓
飛雲樓位於山西萬榮縣內,它宏偉美麗,高聳入雲,是萬榮縣的象徵和驕傲。又因它為純木結構,和應縣木塔相互輝映,被譽為“南樓北塔”。

飛雲樓身為五級,純木結構,高十餘丈。該樓建築有四個特點,一是底層,亦即第一層為正方形,面闊進深五間,南北直通,木柱林立,中間有4根通天柱,共同直通樓頂,周圍32個木柱巧妙聯成棋盤狀,共同支撐樓體。二是該樓為木質結構,無論大小接口,均為榫鉚套之,沒有一個鐵釘。這是中國樓閣式建築中實為罕見。三是它明露三層,隱於平座之內卻有兩層暗層,實為五層。然而在外邊是看不見箇中秘密。四是飛雲樓三層四滴水,十字歇山頂,在抱夏的各層檐下,共345組斗拱,形態變化多端,極象雲朵簇擁,鮮花盛開一般,各掾翼角起翹,給人以凌空欲飛之感。全樓翹掾翼角共有32個每個翹角尖,站立著一位頂盔甲的武士,盔甲明亮,色彩絢麗威武雄壯。樓角各懸有風鈴,迎風擺動清脆悅耳。樓頂披復著黃綠琉璃瓦,每當天晴氣朗,耀人眼目。因其造型奇特,斗拱密布,雲帶纏繞,故名飛雲樓。

特色

飛雲樓飛雲樓
飛雲樓是解店東嶽廟內建築群中的精華所在。民諺有“萬榮有個解店接,半截插在天裡頭”。每當陽光普照,碧空如洗之日,十餘里外也能遙見其倩影。若是天公作美,再飄來幾朵雲彩,纏繞樓頂,真有高聳人云、凌空欲飛之感。

飛雲樓如今的建築結構與造型,完全屬於元明遺風,清乾隆時期山西民間一些營造技法也尤為顯著,這是歷代不斷維修的緣幫。該樓平面呈方形,純木結構,明三暗五層,高達23.19米,十字歇山頂,底層木柱林立。中央4根通天柱高15.45米。四周32根木柱構成棋盤式。面闊、進深各五間,占地面積570多平方米。三層四出檐。全樓斗拱密集排列,共345組。且形狀極富變化,如雲朵簇擁、鮮花盛開一般。各檐翼角翹起,勢欲飛翔。風和之日,樓角風鐸均勻作響,甚是悅耳。樓頂飾有黃、綠、藍幾色琉璃瓦,陽光之下,更顯富麗堂皇。現其狀,其結構之巧妙,造型之精美、外觀之壯麗,堪稱我國樓閣建築之傑作。廟內中軸線上所存其他建築都是元明時重修,香亭四周欄板、柱石雕龍刻鳳,造型生動精巧,充分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工藝美術水平。

飛雲樓,外觀穩重、端莊、古樸、大方。樓身每層為曲尺形結構重檐依次而上,頂部結成十字歇山式。立體為四層出檐,周以迴廊。樓上,斗拱繁密,犬牙交錯,如花簇放。出檐挑角,角翼翹起,如鳥凌空,展翅欲飛。樓頂,以紅、黃、綠五彩琉璃瓦鋪蓋,樓身上懸有風鈴,風盪鈴響,清脆悅耳。每當晴空日照時,飛雲樓更是花團錦簇,儀態萬方地立於縣城中央。

飛雲樓,整體為木結構交織而成,樓體精巧、奇特,是國內純木結構建築中罕見的珍品。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高祖武德二年,曾率師平叛,逼近龍門關,途經萬榮縣(古稱汾陰),曾在張瓮、解店、古城3地駐兵。平叛以後,就在3處駐地修建樂樓、廟宇,以炫耀他的武功。張瓮岳樓早已毀於戰火,惟解店樓至盡屹立在解店(萬榮)縣城街上。

歷史

飛雲樓飛雲樓
東嶽廟,也就是泰山神廟,是祭祀東嶽泰山之神的地方。據《封神演義·姜子牙歸國封神》上說:“敕封黃飛虎為五嶽之道”,同時,又“特敕封他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所以這裡供奉的就自然是東嶽大帝“黃飛虎”了。如今,這裡的東嶽大帝塑像雖然已經蕩然無存,但是廟內的建築大都保存完好。

東嶽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精華主要在於建築,其中的傑作就是飛雲樓。

說起飛雲樓,當地流傳著一句順口溜:“萬榮有座飛雲樓,半截插在雲裡頭”,這句話雖然不免有點過譽,但仔細想來,用它來形容飛雲樓的雄偉高大,的確也是實實在在的。每當天氣晴朗,遠天如洗,從十餘里外也能望見它那秀麗壯觀的倩影。若是天公作美,再飄來幾朵白雲,纏繞於樓頂,確有高聳入雲、凌空欲飛之意境,其情其景,更是引人入勝。

飛雲樓如今的建築結構和造型完全屬於明清遺風,清代乾隆時期山西民間一些營造技法十分顯著,可見歷代屢有維修。飛雲樓為純木結構,是中國古建築樓閣中的珍品。樓身平面呈方形,明三暗五層,高達23.19米,十字歇山頂。底層木主林立。中央四根各高15.45米的通柱直達樓頂。四周32根木柱構成棋盤式。面寬進深各五間,面積570多平方米。三層四出檐,二、三層各出抱廈一間,均設平台勾欄,又用平柱分成三小間,上築屋頂。山花向前,下用穿插枋和斜材挑承。全樓共有斗拱345組。真可謂斗拱密布,而且形狀極富變化,猶如雲風族擁,鮮花盛開。各檐上翼角起翹,勢欲騰飛;清風徐來,風鐸丁零作響,清脆悅耳,樓頂覆蓋黃、綠各色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更顯得華美壯觀、富麗堂皇。其結構之巧妙,技藝之高超,造型之精美,外觀之壯麗,堪稱中國樓閣式建築之傑作。

解放以來,黨和國家對東嶽廟,尤其是飛雲樓的保護歷來十分重視。1953年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先後數次撥款修葺,並重整了彩瓦,補造了銅頂,修復了樓梯,增設了欄桿。1988年,國務院又將東嶽廟提升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攻略

飛雲樓飛雲樓
門票價格:

門票15元

交通提示:

最好先抵達侯馬,侯馬有到萬榮的直達長途車

住宿住宿:

絳賓館,推薦原因:新修建的新絳賓館前身是新絳政府招待所,乾淨整潔設施齊全,中央空調系統非常舒適。房間是按層定價的,可適當打折

新絳縣四府街15號

標準間108、118、128元

山西名勝

山西作為中國的文物大省,不僅在數量上居全國前列,而且以品類全、內涵博、價值高享譽海內外,山西複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蹟遍布全省,這些得天獨厚、古今兼備的旅遊資源,是發展山西旅遊事業的基礎。

運城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端,總面積14236.5平方公里。黃河中游北幹流以東,與河南,陝西隔河相望,北靠臨汾,東鄰晉東南。古稱“河東”,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運城地區歷史悠久,山川壯麗,文物古蹟星羅棋布,風光名勝遍布各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歷山孤峰山呂梁山五老山,尤門天險,王官峪瀑布閆家池峪谷瀑布和溫泉等自然景觀;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風陵渡。有聞名華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建築,如:南海峪岩洞遺址西候渡遺址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晉文墓晉南雲墓關帝廟永樂官普救寺飛雲樓等。這些自然景觀和古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遊覽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河東先後培育出商代中興賢相傅說,春秋霸主晉文公,戰國縱橫家張儀,蜀漢名將關羽,晉代文學家郭璞,隋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通,唐文學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將薛仁貴、宋代名相、史學家司馬光等等。
景點廣仁王廟 | 合河遺址 | 黃河大禹渡 | 開元黃河大鐵牛| 蒲津渡 | 茅津渡 | 普救寺 | 棲岩寺塔 | 芮城古文化遺址群 | 芮城永樂宮 | 風陵渡 | 聖壽寺舍利塔 | 萬固寺 | 五老峰 | 西侯度遺址 | 洞賓故里 | 九峰山 | 王官谷| 白胎寺 | 碧落碑 | 東嶽廟 | 法王廟 | 飛雲樓 | 福勝寺 | 古城新絳 | 稷王廟 | 稷益廟 | 絳守居園池 | 絳州大堂 | 絳州三樓 | 青龍寺 | 秋風樓 | 薛仁貴寒窯 | 禹門口 | 常平關帝廟 | 池神廟 | 春秋樓 | 堆雲洞 | 泛舟禪師塔 | 解州關帝廟 | 歷史古都夏縣 | 臨猗雙塔 | 裴祠石刻 | 司馬光墓 | 太平興國寺塔 | 聞喜文廟 | 夏縣溫泉 | 禹王城址 | 運城鹽池 | 中國宰相村 | 柳氏民居 | 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 | 東下馮遺址 |龍門激浪 | 蒲州故城遺址 | 馬村磚雕墓 | 太陰寺 | 鸛雀樓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 | 運城天鵝自然保護區 | 鶯鶯塔 | 中國死海 | 堆雲洞 |西侯度遺址| 福勝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