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古城

蒲州古城

蒲州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境西南約17公里處黃河東岸,傳說中的舜都蒲板即此。引城始建於周時,以後屢有重建擴修,歷為州治府治,中唐幾為中都建制,為中國北方歷史重鎮。城周長約10公里,金元之交戰爭破壞嚴重,明清修葺頗多。1959年因三門峽水庫建設,城內居民全部遷出,城磚剝揭幾盡,但城坦土胎輪廓幾乎完整保存,城內鼓樓及南、西、北門遺構清晰可見。1989年又從古城西門外出土唐代開元時所鑄鐵牛、鐵人各四尊。蒲州古城遺址是國內外研究中國古城垣歷史發展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基本信息

簡介

蒲州古城蒲州古城

古老的蒲州古城位於山西南端黃河東岸,距古城西安約150公里,它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兩千年的繁榮,是我國古代六大雄城之一,蒲州古稱蒲坂,《帝王世紀》雲“堯舊都在蒲,舜都蒲坂。早在部落聯盟時期,蒲坂一帶就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了。

唐代和明代的蒲州城規模最大,是兩個繁榮昌盛時期,蒲州城外古蒲蒲津渡有一座橫跨黃河的浮橋,比西方波斯軍隊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浮橋還要早48年,堪稱天下第一浮橋,元初,成吉思汗鐵蹄踏來,金主完顏氏見蒲州河山為障,易守難攻,便遷都於蒲州死守,金元之爭使蒲州遭到嚴重破壞,明代洪武年間加固城池,這時的蒲州城池最為完整、壯觀和堅固,明嘉靖34年(1556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半夜時分,蒲州城盡毀於一場地震。嘉靖35年,人們重建家園,重修城牆以土築之。明隆慶元年(1567年)大石鋪底,城牆內外用青磚疊砌,但蒲州城與昔日輝煌相比,已大為遜色,古蒲州城最後一次修建是在同治七年(1868年)。

蒲州古城從明朝開始,因離黃河較近,屢受黃河水威脅。1942年7月3日,水淹城北20多人村莊,城牆將水劈兩股,繞城而流,城被圍其中。所以,這也是當時蒲州城號稱是河中府得名的由來。1946年秋黃河又漲,河床已高出城池,第二年縣城遷出蒲州,城內居民紛紛遷出。今天的蒲州城只留下半截城牆、鼓樓和一片殘垣斷壁,向人們訴說著古蒲州昔日的輝煌。

人文歷史

蒲州古城蒲州古城

《永濟縣誌》(光緒十二年版本)、《蒲州府志》(乾隆十九年版本),在“城池”章節均記有:“蒲州舊城築於元魏之世(四世紀初)。”

《帝王世紀》載:“堯舊都在蒲,舜都蒲坂。”由此可知早在部落聯盟時期,蒲坂地帶就是神州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了。

古人類開始聚集時就有“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說,可知蒲州城之雛形是很早的了,蒲坂、蒲反、蒲坂、蒲州等均冠一蒲字,是因自古蒲州城西臨黃河,灘涂曠野,叢生蒲葦,因之為“蒲”。

蒲州城,負山面河,秦晉要衝,乃自古兵家要地。隨著歷史演變,行政區域時有劃分,城的名字也時有變更。

堯時劃天下為九州,都屬平陽甸服(城郊)。舜繼位後,把中國劃為十二州,蒲州開始建都,從此舜都蒲坂,就有了歷史的依據,春秋時,蒲屬晉,戰國時稱蒲邑,蒲州一帶屬魏,秦漢時稱蒲坂。(“坂”“坂”同意同音詞。)漢時,蒲坂改名蒲城,後又改為蒲坂,西魏大統三年(公元537年)於文泰(鮮卑族,一名黑獺)打敗高歡(一名賀六渾)(鮮卑漢化人),把蒲坂劃歸西魏,北周時在蒲州設河東郡,把名稱由泰州改為蒲州,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隨改為蒲坂縣,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蒲州屬河東道。開元八年(720年)定蒲州與陝、鄭、汴、絳並稱六大雄城。開元九年(724年)改蒲州為河中府,升中都,與長字、洛陽齊名。《永濟縣誌》(22卷)載河中文化,盛於唐(王維,聶夷中、廬倫,柳宗元等),衍於宋,衰於金元,而復振於明(楊博、張入維、王崇古、孟時芳等)。開元十二年昇州為四輔。天寶元年(742),又改為河東郡,乾元(758年)初復為蒲州,三年復置河中府,又為中都。五代之際承唐並號蒲州,仍為河中府。

五代李守貞反河中府,使郭威討之。威曰:“城臨大河,樓堞完固,未可易克。”此城,為蒲州舊城,周二十里(1萬米)。金哀宗正大八年(1271年)九月,元兵攻河中府,金將草火訛可,因兵少,力不能守,這年的12月把城的一半截去,截去的是後來的東關部份,留內城以守,這內城就是元以後的蒲州城,現在(1947年後)的古蒲州城遺址。

著名景點

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區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側,東與《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普救寺相依,西與全國四大名樓之首的鸛雀樓相望,處於旅遊黃金線上,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省、地、市文物部門組成了聯合考古發掘隊,對遺址進行了全面科學地清理髮掘,完整出土了唐開元12年鑄造的鐵牛四尊、鐵人四尊、鐵山兩座、鐵墩四個、七星鐵柱一組、明代防護石堤70餘米、明正德16年(1521年)記事碑一通。

四尊鐵牛,是至今中國發現的歷史最早、體積最大、份量最重、數量最多、工藝最精的渡口鐵牛,是中華古代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發現。

蒲津渡遺址的發掘,尤其是開元鐵牛、鐵人等物的出土,對研究唐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我國橋樑史、冶煉鑄造工藝、黃河故道的變遷、水文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作用。中國著名橋樑專家、英國劍橋大學《二十世紀世界建築》特約作者唐寰澄見到氣勢磅礴的鐵牛後,十分激動,他在向國外宣傳報導鐵牛時指出:“這不同於揚軍陣,耀帝威的秦兵馬俑。亦不同於宣佛法、炫珍寶的釋伽舍利,也不同於講五行、為厭勝的鎮水石犀。這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建設,是中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橋樑、冶金、雕塑事業的貢獻,是世界橋樑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

布局特點

蒲州古城蒲州古城

東城門雖已是一片廢墟,登上城牆仍能看出當初瓮城的規模,其中一城門洞基本完好,洞內牆上鑲有一石匾,上有“砌石為路,以便人行,踐斯石者,福壽康寧。大明萬曆癸巳秋吉”字樣,表明此城在萬曆年曾被重修,城門兩側的牆向南北延伸。在城中心位置有一方正的鼓樓,四面皆有門洞,現已被堵死,原四個門洞上都有匾額、對聯,由於年代久遠,對聯已剝落,匾額只剩下西、南兩個,回來查看網上資料,原匾額、對聯如下:

東面樓對聯:條嶺雲開麗舜日,涑水澤遠千儒風。額文:曦光普照。

西面樓對聯:疊嶂充光連華岳,長河天險空秦關。額文:應庚思過。

南面樓對聯:對酒對歌好壽句,臨風相見理玄詩。額文:迎薰解慍。

北面樓對聯:翹瞻北斗層霄處,近接龍門一曲中。額文:仰望霄漢。

鼓樓的西邊是至今保存最好的西城門,由於泥沙淤積,原有的城牆大部分被埋沒於泥沙之下,只露出約兩米的城頭,城門洞如同地下通道,也是四個城門中唯一被修復過的。

蒲州古城現屬於山西省永濟市轄區,位於黃河東岸,據史料記載,蒲州古城始建於北魏時期,唐代曾兩次被建制為中都,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唐都長安的咽喉之地。站在鼓樓往四周瞭望,城的輪廓還存在,可以看到北門的門洞,南門已消失。從現有的遺蹟不難看出整個古城當初是怎樣的規模,據《蒲州府志》記載,蒲州古城高八丈、方圓一千六百步,比現今的平遙古城大2萬餘米,是山西境內最大的古城。1959年,因三門峽水庫建設,蒲州城被列入淹沒區,城內居民全部遷出,古城從此廢棄。

看到有關報導說,山西有關部門將投巨資對蒲州古城進行修復,修復工程將根據《文物保護法》“整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按照《蒲州府志》古城圖分四步修復:修復西門,建關帝廟、白馬廟;修復北門,建鐘樓、鼓樓、貢院等;修復東門、建舜帝廟、蒲州府、縣衙等;修復南門,建唐都一條街,24座翰林院,薰風樓等。我不知道那時新修復的古城將會是什麼樣子,古老、精湛的藝術品將要水泥製品,成為文物模型,實在為失去的、不會重見的技藝心疼不已。

古老的蒲州,繁榮與輝煌已成為歷史,如果蒲州能夠完整保留至今,它所包含的歷史與文化內容一定對今天有著更深刻的影響。

山西名勝

山西作為中國的文物大省,不僅在數量上居全國前列,而且以品類全、內涵博、價值高享譽海內外,山西複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蹟遍布全省,這些得天獨厚、古今兼備的旅遊資源,是發展山西旅遊事業的基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