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寨村

水寨村

水寨村是一個村落的名稱,在我國,不同的省市地區有同名分布,他們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經濟、資源分布也不同。

基本信息

1、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麒麟鎮水寨村

地處於平原地帶,村落接壤東至月嶼村,西至南陂村,南至南隴村,北與大寮村大沙溪的分界線。村分別南北兩側有二條西往東流大溪懷抱,地勢較低。以前,時逢大雨,便積水成災,故名“水寨村”。本村總耕地面積為1020畝。全村共977戶,總人口為5884人。平均每人耕地面積為0.173畝。本村屬純農地區,主要耕作水稻,種植蕃薯及蔬菜等其它農作物每人年平均收入為1500元左右。全村有中共正式黨員65名,村黨支部委員5名。

一角一角

2、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陸營鎮水寨村

水寨村是陸營鎮東北部的大村之一,也是全鎮唯一的省級貧困村,經濟條件較差,發展滯後,前幾年一直是全鎮的後進村,近四年來,該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從改善基礎條件入手,從抓各項基礎建設做起,大幅度調整產業結構,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通過先進性教育,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全體黨員幹部的積極性高漲,形勢正向好的方向發展。

水寨村地理條件是:

1、一個自然村,十三戶生產小組,總人口2609人,總耕地面積2762畝。

2、通過2001年上級在該村搞了退耕還林,已落實草樹300畝。

3、水寨崗上有三戶魚塘,占面積25畝。

4、在上級領導支持下,多方籌集資金,修建了二條村級公路,交通方便。

一角一角

5、水寨村內有17個大小魚塘。

6、今年對村大院進行了改造,建了八間辦公樓。

3、陝西省蔡家坡經濟技術開發區水寨村

村情概況

水寨村位於陝西省蔡家坡經濟技術開發區,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450戶、1680人,耕地面積616畝,人均耕地不足半畝,村黨總支下設5個黨支部,現有黨員50名。

經濟發展

建設新農村,發展經濟是關鍵。近年來,村黨總支、村委會堅持“以企興村,以工興農”的發展思路,抓住機遇,把發展村辦企業作為強村富民的突破口,調整產業結構,大膽探索,外引內聯,經過艱苦創業,形成了以速食麵生產為龍頭的糧食加工產業集群,使全村企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目前全村共有各類企業52戶,華祥集團公司也被確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06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0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78億元,實現利稅1500萬元,全村固定資產達1.4億元,安排全村剩餘勞動力600多名,,人均純收入4393元。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村上各項事業的不斷進步。村上在新農村建設方面進行了規劃管理,先後投資300多萬元對村組道路和農田生產路實行了水泥硬化和美化,投資180多萬元給全村農戶免費安裝了天然氣和自來水,98%的村民住進了樓房,改變了村民住房條件,人均住房面積40多平方米,全村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彩電普及率達100%,先後建起了示範國小、村委會辦公大樓、街心花園,同時村上每年給65歲以上的老人按年齡分別發放敬老款120元、240元、360元。村上先後被省、市政府命名為“小康示範村”、“小康村先進黨組織”,躍入了全省文明村鎮行列。

4、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水寨鄉水寨村

村情概況

水寨村委會隸屬於水寨鄉水寨行政村,屬於山區。水寨村位於水寨鄉中部,北鄰上江邊村,南鄰棕元、水溝村,東與平坡相接,西與海棠相接,距離鄉鎮1公里。國土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年平均氣溫13.2℃,年降水量1152.5毫米,適宜種植稻穀、包穀等農作物。有耕地713畝,其中人均耕地0.63畝;有林地1215畝。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68戶,有鄉村人口1103人,其中農業人口1088人,勞動力8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74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3.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或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13畝(其中:田234畝,地479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稻穀、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21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6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草地350畝;荒山荒地508畝,其他面積514畝。

基礎設施

該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8,40,214,6之一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68戶通自來水,有1.25戶飲用井水,沒有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68戶通電,沒有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6戶(分別占總數的87%和36%)。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5輛,機車27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9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0畝,有效灌溉率為26.6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2畝。[1]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三)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牡丹苑社區
睦崗鎮
睦崗村
睦民社區
木蚌村
蒙坑村
妙村
木格鎮
明星村
木源村
莫屋村
麻地村
馬頭村
木蘭村
馬寧村
馬寧鎮
麥村
民田村
莫村鎮
馬圩鎮
馬安村
茅崗村
廟村
南街鎮
坭塘村
牛圍村
南岸街道
南崗村
排沙鎮
平安村
平龍村
平南村
蟠龍村
芹田社區
前進社區
橋西社區
歧洲村
群力村
清水村
前途村
清湖村
錢村
橋頭社區
洽水鎮
仁尚里村
仁和村
石牌村
雙東北社區
沙街社區
三聖宮社區
沙街村
蘇二村
蘇三村
蘇一村
雙東南社區
沙上游社區
沙四村
三村
沙湖村
上水田村
水師營社區

沙心村
水寨村
石咀社區
水月村
上帶村
社崗村
石澗鎮
聖堂社區
三坑村
石咀鎮
寺灣村
沙坪村
四村
雙龍村
沙田村
上坑村
詩洞鎮
上洞村
昇平村
四保村
石龍村
雙興村
石灣村
石田村
上亭村
三聯村
松坑村
首嶺村
雙坡村
水邊村
石村
社坑村
石塘村
雙馬村
四聯村
山塘口村
石印村
三江村
桃二村
棠下村
塔腳社區
桃一村
同古村
塘尾村
塘角村
塘村
太和村
同文村
潭布社區
潭布鎮
塘下村
團結村
桃花村
文明社區
五和鎮
務水村
旺垌村
汶朗鎮
武壟鎮
文崗村
旺洞村

下黃崗二村
下瑤村
夏江村
杏花社區
星荷路社區
西江南社區
西江社區
新坑村
下寨村
湘下村
興義村
新田村
小竹村
徐豐村
下坑村
新龍村
小江村
謝屋村
新圩鎮[肇慶市]
新鄉村
秀林村
下帥壯族瑤族鄉
仙溪村
新洲村
孝友村
下坪村
仙洞村
躍龍社區
雅圖社區
依坑二村
崖洲村
雅韶村
義和村
永安鎮
嚴垌村
悅城鎮
永富村
魚田村
姚塘村
永平村
永紅村
姚村
嚴村
雲美村
正東社區
正西社區
洲仔鎮
中村鄉
鎮源村
中華村
鎮興村
閘崗鎮
鎮武村
中洲鎮
中和村
竹圍村
真竹村
灣邊村
新鳳村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安樂村
庵後村
鰲頭村
鰲江鎮
北良村
北門社區
白塔鎮
半洋村
北河村
北溪村
北坑村
白塔村
邦莊村
北星村
白坑村
北村
祠堂村
長嶺村
赤岸村
赤步村
車田村
長灘村
赤岩村
粗坑村
赤洲村
赤二村
赤山村
長青村
東山街道
大圍村
大西村
東門社區
東郊社區
頂六村
東寨社區
大寮村
大瑤村
東倉村
東洲村
東寮村
東星村
登崗鎮
地都鎮
東光村
第四村
大嶺下村
第二村
東園鎮
大新村
大溪鎮
大鹿村
東新村
第三村
第五村
大園村
東聯社區
大同社區
大豐村
東隴鎮
大潭村
東門村
東福村
點埔村
東隴村
東埔村
典詹村
東港村
東湖社區
趙埔村
東港鎮
頂深水村
鳳林村
鳳聯村
鳳港村
鳳光村
汾水村
鳳北村
分水村
高湖村
港畔村
廣南村
港口社區
高明村
港尾村
古塘村
溝邊村
桂東村
觀音山村
關山村
關西村
官路村
古份村
厚洋村
華誠社區
何厝村
紅坡村
後寮村
湖濱社區
黃崗村
河田村
後湖村
惠城鎮
湖美村
後王村
後山村
後池村
京北社區
進賢社區
尖山村
金溪村
揭西縣
甲埔村
解放路社區
金東村
客洞村
坎頭村
葵潭鎮
爐頭村
籃兜村
龍砂村
劉畔村
龍嶺村
龍躍村
嶺仔村
隆江鎮
梅雲社區
梅雲街道
棉湖鎮
廟角村
馬南山村
南門社區
南厝村
南洋村
彭林村
中聯村
樟樹下村
周田鎮
寨一村
浦東社區
埔上村
埔尾村
坪上鎮
普寧市
群光村
岐山社區
岐寧社區
橋頭社區
錢坑鎮
前湖村
前埔村
榕華街道
榕東街道
榕城區
石洋村
石牌村
上林村
石峽村
石田村
水寨村
湯前村
潭溪村
塔兜村
湯壩村
塔頭鎮
塘邊社區
圍頭村
五新村
沃角村
西陳村
西馬街道
新陽社區
夏橋村
西關社區
下義社區
仙橋街道
巷畔社區
西頭社區
新亨鎮
下坡村
新圍村
新寮村
新市村
錫場鎮
西洋村
下壩村
新安社區
溪東村
新東村
西溪村
新風村
西塘村
象湖村
溪西鎮
西嶺村
永革社區
永安社區
玉聯村
雲路鎮
月城鎮
玉湖鎮
月山村
院前村
圓山村
月湖村
竹林村
中山街道
珠坑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