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坑村

新坑村

新坑村是一個村落的名稱,在我國,不同的省市地區有同名分布,他們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經濟、資源分布也不同。

基本信息

江西省南康市橫市鎮新坑村

新坑村位於江西省南康市橫市鎮東北部,轄21個村民小組,人口1770人。

村民聊天村民聊天

該村緊鄰贛縣沙地鎮,全村多山地,現有耕地1237.453畝,該村主要以水果種植、水稻種植、家禽養殖等為主,橫市鎮百畝果園基地就坐落在新坑村。

山地資源是該村的一大優勢,近年該村堅持在山上做文章,立足於把山地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同時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建立優質稻生產基地,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2006年人均純收入2500元。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王台鎮新坑村

原名新野,在王台鎮駐地西南部7千米,轄新坑、羅源2個自然村,有3個村民小組,共189戶、799人,多數居民為漢族,少部分居民為畲族。清順治十四年(1657)屬太平里。民國25年屬第二區溪後鄉,稱新坑保。民國35年屬台溪鎮井窠鄉。1950屬第六區井窠鄉。1958年屬綠色金庫人民公社(次年改王台公社),稱井窠大隊。1961屬溪後公社,稱新坑大隊。1963年屬王台公社。1984年改今名。在新坑村羅源有石鼓、石鑼、石和尚與蛤蟆石等景點。1992年,為美化村莊,在新坑羅里墩上建造了羅星亭。[1]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西城鎮新坑村

介紹

新坑村位於福建省中部,北緯25°50′~26°26′,東經117°48′~118°39′。總面積125.3平方千米,有洋頭、洋尾、爐後三個小片區,村西面是尤溪縣第三高山,無頂山又稱三層牛,海拔1112.5米。該村為陳氏大家族,有人口2818人。

一角一角

經濟

該村主要經濟以種植水稻、金桔和開沙縣小吃店為收入來源。

特產

金柑、蘆柑、板栗、香菇、蘑菇、紅菇、草菇、茶樹菇金針菇靈芝木耳等土特產品久負盛名。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三)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牡丹苑社區
睦崗鎮
睦崗村
睦民社區
木蚌村
蒙坑村
妙村
木格鎮
明星村
木源村
莫屋村
麻地村
馬頭村
木蘭村
馬寧村
馬寧鎮
麥村
民田村
莫村鎮
馬圩鎮
馬安村
茅崗村
廟村
南街鎮
坭塘村
牛圍村
南岸街道
南崗村
排沙鎮
平安村
平龍村
平南村
蟠龍村
芹田社區
前進社區
橋西社區
歧洲村
群力村
清水村
前途村
清湖村
錢村
橋頭社區
洽水鎮
仁尚里村
仁和村
石牌村
雙東北社區
沙街社區
三聖宮社區
沙街村
蘇二村
蘇三村
蘇一村
雙東南社區
沙上游社區
沙四村
三村
沙湖村
上水田村
水師營社區

沙心村
水寨村
石咀社區
水月村
上帶村
社崗村
石澗鎮
聖堂社區
三坑村
石咀鎮
寺灣村
沙坪村
四村
雙龍村
沙田村
上坑村
詩洞鎮
上洞村
昇平村
四保村
石龍村
雙興村
石灣村
石田村
上亭村
三聯村
松坑村
首嶺村
雙坡村
水邊村
石村
社坑村
石塘村
雙馬村
四聯村
山塘口村
石印村
三江村
桃二村
棠下村
塔腳社區
桃一村
同古村
塘尾村
塘角村
塘村
太和村
同文村
潭布社區
潭布鎮
塘下村
團結村
桃花村
文明社區
五和鎮
務水村
旺垌村
汶朗鎮
武壟鎮
文崗村
旺洞村

下黃崗二村
下瑤村
夏江村
杏花社區
星荷路社區
西江南社區
西江社區
新坑村
下寨村
湘下村
興義村
新田村
小竹村
徐豐村
下坑村
新龍村
小江村
謝屋村
新圩鎮[肇慶市]
新鄉村
秀林村
下帥壯族瑤族鄉
仙溪村
新洲村
孝友村
下坪村
仙洞村
躍龍社區
雅圖社區
依坑二村
崖洲村
雅韶村
義和村
永安鎮
嚴垌村
悅城鎮
永富村
魚田村
姚塘村
永平村
永紅村
姚村
嚴村
雲美村
正東社區
正西社區
洲仔鎮
中村鄉
鎮源村
中華村
鎮興村
閘崗鎮
鎮武村
中洲鎮
中和村
竹圍村
真竹村
灣邊村
新鳳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