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壟鎮

武壟鎮

縣東部,舊321國道橫貫全境,東鄰高要市河台鎮,南與本縣播植鎮接壤,西部和北部與永豐鎮相連,東距肇慶60公里,西距縣城67公里,所通里程均為二、三級水泥、柏油路面。全鎮總面積136平方公里,其。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武壟鎮屬丘陵山區,物產資源豐富。該鎮積極實施“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和科技興鎮”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和資源型加工企業,工農業生產發展迅速。

經濟狀況

工業

在推進工業強鎮發展戰略中,立足資源優勢,一是抓企業挖潛,轉機制,搞技改;二是抓雙引進,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引進佛手加工的資源型企業,繼續壯大肉桂加工龍頭企業,三間桂油廠和二間桂皮廠生產效益良好。以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外商辦企 業,承接好“珠三角”產業轉移,逐步建成金屬製品、塑膠製品、木製品、布娃玩具等工業項目,已有環宇金屬製品、塑膠製品、木業製品等 企業;三是鞏固發展小水電、陶瓷、建材等傳統產業,鎮域經濟不斷壯大。

農業

以水稻種植為基礎、佛手肉桂種植為龍頭、多種“短、平、快”種養業並茂、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全面發展是武壟鎮農業產業結構調優的新格局。
佛手是武壟鎮的傳統種植產業,有200多年的種植歷史。
2000年5 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該鎮以廣佛手生產加工為項目的“一鄉一品”鎮 。6 月份又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簽訂了科技合作協定書,聯合對廣佛手進行開發研究,建立了國家中藥現代化與產業化研究示範基地。同時該鎮 廣佛手種植已通過了國家科技部中藥材GAP標準驗收,並成功註冊了“武壟牌”佛手商標,該鎮佛手種植面積7000多畝。肉桂也是該鎮的主產業,有種植面積10萬多畝,通過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共同實施重點攻關項目,已獲省肉桂中藥材GAP標準認可。
該鎮在抓好種植業的同時,大力發展以金福山地雞和平山鵝等為主的養殖業,已達到年產金福山地雞60萬隻,平山鵝20萬隻規模。形成了肉桂、佛手、金福山地雞三大特 色種養走廊。至此,一個以佛手肉桂種植為主導產業,以廣州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為科技依託的新型農業鎮在崛起。

規劃建設

武壟鎮圩鎮面積1.5平方公里,布局上按東部商貿區、中部政治文化中心區和西部工業區規劃建設,已初具規模。
鎮內程控電話及行動電話直撥國內外,行動電話接收信號覆蓋全鎮,供水供電充裕,街道實現了美化、亮化、綠化、淨化,交通通訊便利,市政功能日趨完善,圩容鎮貌日新月異。
1998年引資200萬元建設東部商貿開發區,一批有識之士已在區內踴躍購地置業,一個經濟繁榮、市場活躍、市容優美的新圩鎮已顯雛型。

社會事業

社會治安。堅持“打、防、管、教、建”並舉,完善鎮區三級治安網路,建設安全文明小區12個,治安群防組織12個,社會祥和,百姓安居 ,1999年分別獲省、市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單位和先進單位稱號。
鎮內建設有鎮文化中心、文化廣場和11個村文化室,民眾文化娛樂興趣濃厚,以雄雞舞為主的民間藝術豐富多彩。雄雞舞多次代表縣鎮參加省市的大型文藝活動演出,並多次獲獎。1998年底被省文化廳授予“民間藝術之鄉”稱號。2003年以來,開展“衛生進村居,健康在家園”活動 ,把文明生態村建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
有線電視信號覆蓋全鎮,可收看15套以上清晰的電視節目。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以籃球為主的全民健身活動非常活躍,1998年被省評為民眾體育先進鎮。2003年被市評為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領導機構

2009年武壟鎮三套領導班子成員分工
冼偉權(鎮委書記、人大主席):負責鎮委、鎮人大全面工作。
何銳(鎮委副書記、鎮長):負責鎮政府全面工作
董盛熙(鎮委專職副書記):分管黨群、武裝、政法、政協、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人口與計畫生育、統戰、僑務、普法、民眾工作站、關工委工作
羅中希(鎮委委員、鎮人大副主席):協助鎮人大主席處理人大日常工作,分管信訪、國土、規劃、城建、交通,文明村及衛生村規劃工作,協管民眾工作站及維穩工作
馮彬英(鎮委委員、鎮紀委書記):負責鎮紀委全面工作。分管衛生、工青婦工作,協管黨政辦公室工作
劉東勝(鎮委組織委員):分管組織、人事、社保及勞動保障工作
羅興盛(鎮委宣傳委員):分管精神文明、宣傳、文化、廣播電視、體育、文明村及衛生村建設工作
潘日成(鎮委委員、武裝部長):負責鎮武裝部全面工作。分管民兵、徵兵、民政、林業工作
蒙偉清(鎮委委員、副鎮長):分管黨政辦、教育、科技、信息、檔案、保密及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協管招商引資及向上爭取資金工作
潘迅宇(副鎮長):分管財貿、招商引資、向上爭取資金、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覃建波(副鎮長 分管農業、水利、蔬菜種植工作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4824
7691
7133
家庭戶戶數4135
家庭戶總人口(總)14737
家庭戶男7625
家庭戶女7112
0-14歲(總)4633
0-14歲男2378
0-14歲女2255
15-64歲(總)8985
15-64歲男4784
15-64歲女4201
65歲及以上(總)1206
65歲及以上男529
65歲及以上女677
戶口當地住在當地14281

下轄村莊

武壟村明星村播蔭村栗村村雙象村雲樓村
羅沖村羅坪村
蘭源村豆嶺村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三)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牡丹苑社區
睦崗鎮
睦崗村
睦民社區
木蚌村
蒙坑村
妙村
木格鎮
明星村
木源村
莫屋村
麻地村
馬頭村
木蘭村
馬寧村
馬寧鎮
麥村
民田村
莫村鎮
馬圩鎮
馬安村
茅崗村
廟村
南街鎮
坭塘村
牛圍村
南岸街道
南崗村
排沙鎮
平安村
平龍村
平南村
蟠龍村
芹田社區
前進社區
橋西社區
歧洲村
群力村
清水村
前途村
清湖村
錢村
橋頭社區
洽水鎮
仁尚里村
仁和村
石牌村
雙東北社區
沙街社區
三聖宮社區
沙街村
蘇二村
蘇三村
蘇一村
雙東南社區
沙上游社區
沙四村
三村
沙湖村
上水田村
水師營社區

沙心村
水寨村
石咀社區
水月村
上帶村
社崗村
石澗鎮
聖堂社區
三坑村
石咀鎮
寺灣村
沙坪村
四村
雙龍村
沙田村
上坑村
詩洞鎮
上洞村
昇平村
四保村
石龍村
雙興村
石灣村
石田村
上亭村
三聯村
松坑村
首嶺村
雙坡村
水邊村
石村
社坑村
石塘村
雙馬村
四聯村
山塘口村
石印村
三江村
桃二村
棠下村
塔腳社區
桃一村
同古村
塘尾村
塘角村
塘村
太和村
同文村
潭布社區
潭布鎮
塘下村
團結村
桃花村
文明社區
五和鎮
務水村
旺垌村
汶朗鎮
武壟鎮
文崗村
旺洞村

下黃崗二村
下瑤村
夏江村
杏花社區
星荷路社區
西江南社區
西江社區
新坑村
下寨村
湘下村
興義村
新田村
小竹村
徐豐村
下坑村
新龍村
小江村
謝屋村
新圩鎮[肇慶市]
新鄉村
秀林村
下帥壯族瑤族鄉
仙溪村
新洲村
孝友村
下坪村
仙洞村
躍龍社區
雅圖社區
依坑二村
崖洲村
雅韶村
義和村
永安鎮
嚴垌村
悅城鎮
永富村
魚田村
姚塘村
永平村
永紅村
姚村
嚴村
雲美村
正東社區
正西社區
洲仔鎮
中村鄉
鎮源村
中華村
鎮興村
閘崗鎮
鎮武村
中洲鎮
中和村
竹圍村
真竹村
灣邊村
新鳳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