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以"教育現狀的變化"為判定標準的,無論我們在理論上,思想上有多么美好的構想,如果不引起教育實際現狀的變化,都不能稱之為教育改革;是以"有意義的轉變"為標誌的,也就是說,教育改革有著顯見的具體效應或結果,意味著教育的最初狀態與以後狀態的明顯不同;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學生的和諧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頸其實就是文憑這張薄紙,站的高一點來看,捅破這張薄紙,教育改革就會有很大收穫。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標明確、政策措施具體的教育改革項目完成備案程式,標誌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此次專項改革包括10大試點任務:基礎教育有3項,分別是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探索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的途徑;高等教育有3項,分別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高等學校辦學模式和建設現代大學制度;另外4項是改革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機制。

基本信息

面臨困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000年如期實現“兩基”目標,高等教育超常規迅猛發展;教育為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為改革開放和各項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近年來我國教育的大發展、大改革,使新舊矛盾相對集中,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成績背後存在著一些隱患。”與科學發展觀相比較,非科學發展的教育現象或傾向還很突出,無論在巨觀還是微觀層面上都可以看到這種跡象。

具體來說,中國教育的非科學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

1.“以考為本”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喪失了滿足人的發展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本性,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難以真正落實到教育上來。現在的教育是以考試為中心的,目中無人、不把人當人,已經成為現代考試制度的重要特點。考試的選拔功能,使中國的教育不斷增加難度,學習的內容越來越艱深,大多數學生感覺學習困難,許多農村學生和他們的父母認為學習內容對於今後的生活根本沒有用處,許多城市的學生和他們的父母也認為自己孩子學習的東西是一輩子派不上用場。一考定終身,一俊遮百醜,為了好的分數可以不擇手段地競爭,學校的高低貴賤也是在考試分數面前排隊。

2.教育發展的不平衡的指標遠遠大於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也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外部與內部兩個方面。從外部來看,一是教育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教育落後於東部教育。袁振國課題組的調查表明:東、西部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一項的差距,國小教育從1996年的3.5倍擴大到2002年的3.85倍,普通國中教育從1996年的3倍擴大到2002年的3.39倍,高中教育從1996年的2.8倍擴大到2002年的2.92倍。由於投入不足,中、西部教育在教育發展水平、“兩基”普及、師資力量、校舍建設以及親職教育支出等方面都落後於東部。2003年,上海國小生的生均教育經費是3715元,為貴州418元的8。89倍。二是教育的城鄉發展不平衡。從城鄉對比來看,近年來全國預算教育經費約60%用於義務教育,其中投入農村義務教育的只有35%左右。教育存在明顯的城鄉“二元結構”:有的城市學校,寬頻插口裝到了每張課桌,有的農村學校,孩子還得沙地當紙樹枝為筆;有的城市學校,鋪著塑膠跑道的運動場不止一個,有的農村學校,連一個可供學生玩的籃球也拿不出;有的城市學校,投資動輒數億元,有的農村學校,連粉筆也得一根根地數著用;有的城市學校,擱到歐美也堪稱一流;有的農村學校,拿到非洲,恐怕也算差。三是教育的群體發展不平衡。社會的不同群體在教育上擁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資源,相對來說,弱勢群體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比較少,尤其是農村的女童、城市的外來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統的殘疾、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

從教育的內部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育的內部機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公立教育和民辦教育,正規教育和非正規非學歷教育的發展不夠協調,各類教育間比例不合理。比如截止2001年底,全國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已達56274所,在校生923餘萬人,教師達42萬,但相對於全國教育總規模來講,所占比例還很小,如民辦國小4846所,只占全國國小總數的1%;民辦中學4571所,占全國中學總數的5.7%;具有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民辦高校只有89所.而且,真正的民間資本並沒有進入教育領域,假民辦已經成為民間教育資本進入的一個重要障礙。此外,我國高等教育都力求向學術一條線上靠,研究型、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型、教學型大學以及培訓型學院之間也缺乏合理層次結構。同時,我國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重正規學歷教育輕非正規非學歷教育的情況比較突出。二是在教育目標上發展不平衡,重成才輕成人。即我們的教育只關注學生成名成家、成為某領域的專門之材,而忽視如何做人;關注考試分數,忽視品德、心理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在科學與人文、知識與道德、智慧型和情感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協調發展;贏利成了辦學的重要目的,使培養人的教育活動被異化成為一種簡單的經濟行為。在教育的途徑上,課堂教學成為唯一的教育教學途徑,學生被嚴密的課堂時間隔離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之外.在教育對象上,有望升學的“好學生”倍受關注,考試分數平平的成為“陪讀生”,分數差的遭受歧視。因此,如何使我們的教育面向所有的人、所有不同資質的學生,使人的理性與非理性、科學與人文、知識和品德、智力與人格、個性和潛能、精神與文化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是落實和樹立教育科學發展觀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三是文科與理科發展不平衡,重視理科輕視甚至歧視文科已經成為影響人文精神的發展的直接原因。中學過早地文理分開,使大部分優秀的學生選擇理科,選擇文科往往是學不好理科的學生的無奈行為。因此,從高中開始,理科學生基本上不再學習歷史、地理,不再閱讀經典的文學名著,直接影響到他們人文素質的提高。同時,文科學生也從此告別自然科學,不再學習物理、化學、生物,他們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的形成,當然也會有非常直接的影響。這對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概論

在教育改革的研究文獻中,有許多術語是交替使用的,我們經常見到的有:變革(change),改革(reform),革新(innovation),改進(improvement),革命(revolution)等。

從這一界定中,有三點值得注意:

首先,教育改革是以"教育現狀的變化"為判定標準的,無論我們在理論上,思想上有多么美好的構想,如果不引起教育實際現狀的變化,都不能稱之為教育改革;

其次,教育改革是以"有意義的轉變"為標誌的,也就是說,教育改革有著顯見的具體效應或結果,意味著教育的最初狀態與以後狀態的明顯不同;

再次,教育變革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它所表達的是教育現狀所發生的變化與改變,而不必然地是一種進步或改進。換句話說,教育改革的結果可以是正向的(教育改進),也可以是負向的(教育退步)。

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學生的和諧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頸其實就是文憑這張薄紙,站的高一點來看,捅破這張薄紙,教育改革就會有很大收穫。

①學校教育壟斷是學校對學生的剝削,學生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還應該有自我教育、社會教育以及親職教育的空間和時間。

②學校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就是培養合格的公民,其次是培養人才,再者就是培養精英。

③教育改革應該主要圍繞著教師、教材和考題的改革,一流的教師、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考題才是教育之本。

④學校教育的方式不僅要注重實用,還要注重理論,更要注重修養。用培養自然人的思想來教育,還是用培養社會人的思想來教育,關鍵看這個人是否有覺悟,是否有理想,是否愛學習,所以需要區別教育。區別不在於形式,而在教育方法和教育過程中。

⑤學校教育應當注重素質教育,所以不要有側重學科,一視同仁,全面要求;學校教育應當注重基礎教育,所以各學科的考試分數至少應該及格。

⑥學校教育學到的是系統化的知識和思維方式以及主流意識形態,而其它教育途徑獲得的是碎片化的知識、生活常識以及社會經驗。其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完善。

⑦國家在進行教育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應當加快經濟建設,引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社會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使學有所用,避免讀書無用論的市場論調以及人才流失的風險。

⑧智力要集中,科研才有效,技術才能不斷的革新。軍事科技應該是國家技術的領頭羊,產學研應該率先並主要套用于軍事科技的發展,所以國家可加快軍事技術的研發,而只在戰時量產,並在適當的時候,將先進的軍事技術轉化為民用技術。這樣既可減少國家不必要的投入和永占戰略制高點,還可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⑨教育改革注重點,一悟、兩務、三齡、四觀:悟性;務虛、務實;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實際年齡;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五項素質、四類教育、三種商:生理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專業素質、社會素質;親職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智商、情商、逆商。

⑩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才,而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的選拔人才。國家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雙重標準,國家重理論,所以學歷很重要;企業重實用,所以技能很重要。事業單位有負激勵,所以選拔要嚴格;企業職稱有正激勵,所以選拔可放寬。

⑪時代變遷,讀書觀的轉變,以前讀書要符合國家的評價,讀書要符合企業的評價,未來讀書要符合社會的評價。注重點從意識形態到知識技能再到個人修養。

⑫在開發中國家,直接學習的效率要低於間接學習的效率,而直接學習的機會成本卻要大於間接學習的機會成本,因此讀書無用論否定的不是知識更不是智慧而是效率。開發中國家的效率低於已開發國家,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也體現在知識轉化內能的基礎上。

⑬未成年的教育以思想為主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身體還在發育,各方面都有提升空間,思想決定了他們的品質;成年人的教育以利益為引導,成年人思想成熟,身體成型,各方面處於穩定狀態,利益決定了他們的取向。

形勢和任務

(1)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都邁上一個新台階。這對教育工作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在新的形勢下,教育工作的任務是:遵循黨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加快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進一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大批人才,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科技體制改革需要的教育體制,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建國40多年來,我國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社會主義教育制度已經基本確立;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上千萬人的教師隊伍;辦學的物質條件程度不同地有所改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改革逐步展開;九年義務教育開始有計畫、分階段地實施,全國已有百分之九十一人口的地區普及了國小教育;職業和技術教育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招生和在校學生人數占高中階段學生人數的比例,均已超過百分之五十,改變了中等教育結構單一化的局面。高等教育發展較快,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已達到376萬人,初步形成了多種層次、多種形式、學科門類基本齊全的體系;形式多樣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發展;農村基礎教育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體製取得了明顯效果。教育同科技、農業的統籌結合開始顯示出生命力;湧現出一批尊師重教並取得較大成績的地區、部門和單位。國際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廣泛開展。我國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堅持改革開放的結果。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我國教育進一步改革和發展的基礎。同時,必須看到,我國教育在總體上還比較落後,不能適應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教育的戰略地位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完全落實;教育投入不足,教師待遇偏低,辦學條件較差;教育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程度不同地脫離實際;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不適應日益深化的經濟、政治、科技體制改革的需要。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必須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化,認真加以解決。

(3)40多年來,我國教育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為發展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積累了寶貴經驗。初步明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主要原則:第一,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的基礎,必須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第二,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第三,必須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自覺地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第四、必須堅持教育的改革開放,努力改革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教學內容和方法,大膽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勇於創新,敢於試驗,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第五,必須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第六,必須依靠廣大教師,不斷提高教師政治和業務素質,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第七,必須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社會各方面和人民民眾的辦學積極性,堅持以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第八,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多種形式辦學,培養多種規格人才,走出符合我國和各地區實際的發展教育的路子。這些主要原則,需要在今後的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4)鄧小平同志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科學技術是關鍵,基礎在教育。為了完成黨的十四大確定的90年代的要主任務,必須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我國企業經濟效益低、產品缺乏競爭能力的狀況之所以長期得不到改變,農業科學技術之所以得不到普遍推廣,寶貴的資源和生態環境之所以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保護,人口增長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之所以屢禁不止,原因固然很多,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勞動者素質低。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這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條必由之路。當今世界政治風雲變幻,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世界範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為此,必須高瞻遠矚,及早籌劃我國教育事業的大計,迎接21世紀的挑戰。面對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各級政府、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會,必須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緊迫感,真正樹立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思想,採取切實有力措施,落實教育的戰略地位,加快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開創教育事業的新局面。

發展戰略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

1.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到本世紀末,我國教育發展的總目標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顯提高;城鄉勞動者的職前、職後教育有較大發展;各類專門人才的擁用量基本滿足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面向21世紀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基本框架。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實現教育的現代化。90年代,在保證必要的教育投入和辦學條件的前提下,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的具體目標是:--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包括國中階段的職業技術教育);大城市市區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積極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中城市基本滿足幼兒接受教育的要求,廣大農村積極發展學前一年教育。--高中階段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人數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未升學的國中和高中畢業生普遍接受不同年限的職業技術培訓,使城鄉新增勞動力上崗前都能得到必需的職業技術訓練。--高等學校培養的專門人才適應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集中力量辦好一批重點大學和重點學科,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培養基本上立足於國內,教育質量、科學技術水平和辦學效益有明顯提高。--全國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使青壯年中的文盲率降到百分之五以下。通過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和在職學歷教育,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思想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各地區、各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本行業的分階段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

2.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應採取深化教育改革,堅持協調發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育質量,注重辦學效益,實行分區規劃,加強社會參與的發展戰略。--在教育事業發展上,不僅教育的規模要有較大發展,而且要把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在結構選擇上,以九年義務教育為基礎,大力加強基礎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初、中級人才擺到突出的位置。--在地區發展格局上,從各地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鼓勵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率先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80年代末的教育發展水平,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教育。

3.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必須大力加強。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以積極進取的精神,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落到實處。要建立檢查、監督和獎懲制度,確保義務教育法的貫徹執行。政府、社會、家長要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保證適齡兒童入學,制止學生的輟學。對招用學齡兒童和少年就業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堅決依法制裁。發展基礎教育,必須繼續改善辦學條件,逐步實現標準化。中國小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要多樣化。

4.職業技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統籌規劃,貫徹積極發展的方針,充分調動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興辦多種形式、多層次職業技術教育的局面。到本世紀未,中心城市的行業和每個縣,都應當辦好一、兩所示範性骨幹學校或培訓中心,同大量形式多樣的短期培訓相結合,形成職業技術教育的網路。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要與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相適應。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應以發展國中後職業技術教育為重點;尚未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對不能升入國中的國小畢業生應實行職業技術培訓;各地要積極發展多樣化的高中後教育,對未升入高等學校的普通高中畢業生進行職業技術培訓。普通中學也要分別不同情況,適當開設職業技術教育課程。 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都要主動適應當地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要在政府的指導下,提倡聯合辦學,走產教結合的路子,更多地利用貸款發展校辦產業,增強學校自我發展的能力,逐步做到以廠(場)養校。要認真實行“先培訓、後就業”的制度。優先錄用經常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的學生就業,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崗位,應在獲得崗位資格證書後上崗。對未經培訓已就業的,要進行崗前培訓。

5.高等教育擔負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和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90年代,高等教育要適應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積極探索發展的新路子,使規模有較大發展,結構更加合理,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堅持走內涵發展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辦學效益。要區別不同地區、科類和學校,確定發展目標和重點。制訂高等學校分類標準和相應的政策措施,使各種類型的學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層次上辦出特色。要大力加強和發展地區性的專科教育。特別注重發展面向廣大農村、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的專科教育,努力擴大研究生的培養數量。要基本穩定基礎學科的規模,適當發展新興和邊緣學科,重點發展套用學科。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辦好100所左右重點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力爭在下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和管理方面,達到世界較高水平。 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工作要認真貫徹國家對科學技術工作的方針,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面向經濟建設,堅持同教學相結合。要根據不同條件,大力開展技術開發、推廣套用和諮詢服務,興辦科技產業,使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加強基礎科學和套用科學的研究,組織精幹力量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發展高新技術任務。要有計畫地建成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促進相關學科的科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為指導,緊密聯繫實際,努力研究和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出貢獻。

6.成人教育是傳統學校教育向終生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制度,對不斷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90年代,要適應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從業人員的實際需要,積極發展。要本著學用結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實效的原則,把大力開展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作為重點。重視從業人員的知識更新。國家建立和完善崗位培訓制度、證書制度、資格考試和考核制度、繼續教育制度。大力發展農村成人教育,積極辦好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全面提高農村從業人員的素質。抓緊掃除青壯年文盲,堅持標準。講求實效,把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結合起來。各級政府要增加掃肓撥款,設立掃肓基金,並加強領導,把掃肓任務落實到鄉、村。成人學歷教育要加強和普通學校的聯繫與合作,努力體現成人教育的特色,注重提高質量。不具備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各種成人教育機構。可以發給畢業生寫實性學習證書;畢業生要取得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可以參加國家組織的文憑考試或自學考試。要完善和發展自學考試制度,鼓勵自學成才。

7.重視和扶持少數民族教育事業。中央和地方要逐步增加少數民族教育經費。對有特殊困難的少數民族地區,要採取傾斜政策和措施。在國家安排的少數民族地區各項補助費及其他扶貧資金中,要劃出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發展民族教育。對志願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的待遇,各地要制訂優惠政策。認真組織和落實內地省、市對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各民族地區要積極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發展教育的路子。

8.重視和支持殘疾人教育事業。各級政府要把殘疾人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採取單獨舉辦殘疾人學校或普通學校招收殘疾人入學等多種形式,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逐步增加特殊教育經費,並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捐資助學。要對殘疾人學校及其校辦產業給予扶持和優惠。

9.積極發展廣播電視教育和學校電化教學推廣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抓好教育衛生電視接收和播放網點的建設,到本世紀末,基本建成全國電教網路,覆蓋大多數鄉鎮和邊遠地區。

10.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國家教育交流與合作。大膽吸收和借鑑世界各國發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經驗。出國留學人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國家要給予重視和信任。根據“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繼續擴大派遣留學生;認真貫徹國家關於在外留學人員的有關規定,支持留學人員在外學習研究,鼓勵他們學成歸來,或採用多種方式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改革來華留學生的招生和管理辦法,加強我國高等學校同外國高等學校的交流與合作,開展與國外學校或專家聯合培養人才、聯合開展科學研究。大力加強對外漢語教學工作。

不協調問題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

(1)加大對於基礎教育的投入。重視高等教育而相對忽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投入遠遠大於初、中等教育,是若干年來我國教育的不平衡的最主要的表現。1996年我國學前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生均日常教育經費占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分別是6%,12%,67%;而同年,韓國這一數據分別是17%、13%、6%,日本為17%,19%,14%。[7]這種重心倒置的投入偏向與教育投入的實際效益形成反差,因為事實上基礎教育投入效益最大。高等教育大專、本科和研究生之間也沒有形成合理的“金字塔”比例結構,如我國2003年本科與專科錄取比例是1:0.93,本科與研究生招生比是1:0.15,致使研究生在做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做專科生的事,專科生乾中專生的活,而中級技工卻緊缺,造成教育浪費。我們建議,要加快大學轉制的力度,把相當一批公辦大學轉為民辦,原來大學的經費在轉制以後主要給基礎教育的學校。

(2)加大對於農村教育的投入。中國農村的義務教育總體水平比較落後,農民的子女不能接受優質教育,學習的內容嚴重與社會實際脫離,教師的水平比較低,教育的基本實施也不能得到保證。我們認為應該由中央財政與省級財政為主保障農村教育的基本經費,尤其是在財政非常困難的地區,縣級財政是根本不可能解決當地教育所需要的基本費用的。

(3)取消文理分科,重視人文社會科學。我國大文科比例偏低,已開發國家高等教育的大文科比例達60%以上,我國僅在33%左右[9],而現代社會第三產業(對應於大文科)發展迅速並成為國家產業結構由低向高轉變的重要標誌。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在全國使用的中學,幾乎千篇一律地是理科學不下去的人在學習文科,學習文科不是出於興趣、熱愛,而是無奈的選擇。一個不重視社會科學的國家,一個文科學生沒有地位的國家,是不可能在科學決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的。其實,兒童的許多才能是在大學以後才開始表現出來的,如錢偉長是大學二年級開始從文科轉向理科發展的。太早的分科,可能讓我們損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學家和真正的人文、社會學科的大師。文理分科,還加劇了應試教育的效果。由於文理分科,理科知識開始越來越難,考試的難度開始越來越大,因為這樣才能區分學生的學習水平。所有的理科學生都要開始學習那些他們一輩子根本派不上用場的東西,少數學生就成為絕大多數學生陪同學習的對象。有人可能會說,如果沒有文理分科,我們的自然科學發展就會落後,美國的中國小理科知識比我們簡單得多,為什麼他們的自然科學反而比我們發展得快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讓那些真正有理科才華的學生通過學習選修大學暑期課程等方法,讓他們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我國國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學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但在總體上,還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僅人才數量不夠,教育質量也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2001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為8年左右(1990年是6年左右),而世界一些國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則約為:美國13.4年、愛爾蘭11.7年、韓國12.3年、菲律賓9.4年。2000年我國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為3611人(1990年為1422人)。為建設小康社會,2010年我國每十萬人口中專科及以上學歷者要求達到7000人以上,到2020年,達到13500人左右;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2003年我國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17%,剛接近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17.8%,而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已達61.1%。2000年我國從業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比例為18%,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僅為5%,而1998年OECD國家對應指標的平均值分別為80%和26%。1998年,我國從事科研的人數,每萬名勞動力中僅為8.4人,而同期日本為80人,美國為74人。[8]這就要求我們跳出教育看教育,從巨觀上統籌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5.改變教育增長方式,樹立可持續的教育發展觀。近年來我國教育發展主要是以規模擴張、粗放式發展為主,以質量為代價換取教育超常規發展。主要表現在,教育發展速度和規模超過實際承受能力,教育投入跟不上發展要求,2000年我國教育經費總量達到3849億元,但是相對於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超常規發展的需要,缺口仍然巨大。在“普九”中,有些地方急於求成,為達標而達標,弄虛作假,教育嚴重負債。以湖南為例,2002年教育負債達31.75億元,其中農村中國小負債25.3億元。安徽農村教育目前負債約20億元,這部分債務絕大部分是在前幾年實施“兩基達標”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即使在經濟發的達溫州蒼南縣,至2002年4月,全縣教育負債總額近2億元,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負債1.25億元,36個鄉鎮中有32個鄉鎮的中國小均系負債運行,“累累負債幾乎使不少中國小瀕臨關門”。高等教育擴招5年之後,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迅速達到17%(1995年只有7. 2%,1993年之前則一直在4%以下),各類高等教育學生人數1900萬。但是由於相應投入不夠,正在給高等教育質量帶來嚴重挑戰。在教育改革方向上,我們提倡與國際接軌,但相對忽視了本土的教育優勢和教育特色。作為一個“後發外生型”的現代化國家,我們處在工業化與信息化、現代與後現代的夾縫之中,教育發展應當是在追趕和超越之間選擇平衡。但我們大多以模仿為主、以西方教育為標尺,教育改革和教育批判的話語表現出明顯的“西方中心論”傾向,企圖採取一種批判、“革命”、“中斷”的模式短時間內革除所有教育弊端,卻丟棄自己既有的教育“個性”。相反,西方卻在學習中國,而我們的所學,人家正在拋棄。一位美國教育專家說,“不要盲目地相信美國的教育制度,我們的教育制度某些方面親不令人滿意。……有的高中畢業生,閱讀能力卻只有國小三年級的水平。……美國孩子從小崇尚個性,追求自由,沒有“師道尊嚴”這一類觀念,教師在課堂秩序上花的時間遠遠多於中國教師,班上學生多一點,老師就力不從心。”建國以來,在我國教育歧視已基本不復存在,但是,除歷史原因形成的發展差距之外,制度性原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還顯著存在,並呈日益嚴重的趨勢。如教育公共政策採取“城市中心”的價值取向,以城市學生的學力為依據制定全國統一的大綱、教材和考試標準;資源配置失衡,缺乏完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同一地區內又層層設定重點學校制度,人為地造成一大批薄弱學校,而重點學校絕大多數設在城市城鎮,這些都只有利於發達地區和城鎮學生的升學。另外,由於社會貧富差距加大,各階層家庭的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不同,再加上教育腐敗如“條子生”、“繳費生”的存在,導致弱勢群體的教育權利得不到保障,加劇了教育不公平。因此,未來教育發展要把加快發展與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緊密結合起來,與調整學科結構、鞏固和提高質量緊密結合起來;把國內的教育改革與國外教育發展的趨勢合理的結合起來。把教育發展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少數人的利益與大眾的利益結合起來;這樣,教育自身才會有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局面,並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6.確立正確的教育評價標準,建立科學的教育評估機制。教育評價觀是教育改革、教育發展的“指揮棒”,有什麼樣的教育評價觀和評估標準,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改革行動和教育發展局面。近年來我國教育快速發展,但對於什麼是最優的教育、什麼是最好的教育發展狀態,似乎思考得太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要的問題是教育缺乏合理的評價標準體系和評估機制。一些地區教育形象工程建設不斷,區域教育協調較差;有的學校只顧“硬體”忽視“軟體”,學校建設富麗堂皇,教育教學卻依舊如故,只管“高收費”不管高質量;有的高校忙於上專業、上學位點,卻虛於相應的建設和投入,或者濫發文憑、學位;教學考核上,只重及格率、升學率,輕視育人;學生評價上,只重分數,忽於品行。我們認為評價教育發展最高的標準,就是看教育能否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政治民主;能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們民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教育評價標準體系和評估制度,如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標準(包括師資、校舍、儀器、設施、設備、生均經費、師生比例等),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評估標準和制度,義務教育發展國家基準,基礎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學校辦學效益評估標準,學生髮展評價標準等等。現有的評價,一是價值取向單一,評價標準缺乏多元;二是評價由行政部門主持,自上而下進行,教育行政機構集“唱戲”、“評戲”於一身。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方面要建立與以人為中心的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評價標準、加強教育行政督導之外;另一方面,要跳出教育評教育,就是要建立民間的教育評價中介組織,由教育界外人士評價教育、評估學校的辦學質量水平。尤其要鼓勵大眾媒體、網路、社區的民間評價。

聯考制度變革

第一,應該將國立大學、省立大學、市立大學和民辦大學進行分類的獨立考試。建議國家集中力量辦好10所一流國立高校,每省辦好1—2所省屬高校,有條件的地市辦好1所市屬大學;國立大學要面向全國公平招生,必須是全國統一的試卷或者的國立大學聯考的試卷,嚴格按照分數錄取,不允許有地區的分數差異。可以定向為邊遠地區培養人才,但是也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而且大學畢業後必須根據契約去邊遠地區工作一定時間。省屬和市屬大學可對本地區學生實行適度優惠入學政策。有條件的城市可以採取國外社區大學憑高中畢業證書免試入學。民辦學校則完全自主錄取。所有學校必須把錄取的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

第二,把考核學生和錄取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大學。讓大學依據自身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而擇優選才,有人認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大學的權力太大,甚至會產生腐敗,其實不必擔心。大學總是需要自己的聲譽和質量的,同時有監督的機制,我相信大學會比以前更加珍視質量。同時,我們不贊成各省和直轄市自己舉行考試,因為各省市的分數缺乏可比性,也為錄取的二重標準創造了條件。如果各省市一定要進行自己的聯考,那么其分數應該只對自己所管理的學校有用,而不是全國通用。

第三,改變單一的分數決定方法,建立綜合的招生評價體系。在高校招生選拔上,考試分數不應該是聯考錄取的惟一標準,應該探索在考試的基礎上,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科學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從事公益活動與社會服務的記錄。只有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招生錄取,逐步把大學錄取標準多元化,才能推進中學素質教育的進行。同時,應該儘快制訂實施方案,規範操作程式,為那些在科學研究、創造發明、文學藝術、體育技能等方面已取得突出成就和具有公認的特殊才能的學生,開通免試升入高校深造的直通車。目前這種只為數理化奧賽開綠燈的做法應該儘快糾正。

第四,要建立各種學校之間的立交橋。應該儘快加強學校之間的學分互相承認和交換,不同等級、不同類型的學校,可以通過一定的鑑定程式,為優秀學生的進一步深造提供條件。這樣,如果省屬大學的優秀學生可以到國家重點大學直接插班學習,市立大學的優秀學生可以到省屬大學直接插班學習,參加聯考的學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一旦考進大學,也會奮發努力,不會象目前進大學就萬事大吉混文憑了。

第五,增加考試的次數,變一次考試為多次考試,將考試中心變成真正的管理機構。

教育體制改革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

1.黨的十四大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90年代,隨著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要採取綜合配套、分步推進的方針,加快步伐,改革包得過多、統得過死的體制,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科技體制改革相適應的教育新體制。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活力,走出教育發展的新路子,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奠定基礎。教育體制改革要有利於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利於調動各級政府、全社會和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提高教育質量、科研水平和辦學效益;有利於促進教育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改革辦學體制。改變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體制。在現階段,基礎教育應以地方政府辦學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參與辦學的新格局。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業、企業、事業單位辦學和社會各方面聯合辦學。 國家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依法辦學,採取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國家歡迎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外國友好人士捐資助學。在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的範圍內進行國際合作辦學。舉辦具有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資格的各類學校,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3.深化中等以下教育體制改革,繼續完善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體制。--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地方政府在中央大政方針的指導下,實行統籌和管理。國家頒發基本學制、課程設定和課程標準、學校人員編制標準、教師資格和教職工基本工資標準等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有權確定本地區的學制、年度招生規模,確定教學計畫,選用教材和審定省編教材,確定教師職務限額和工資水平等。省以下各級政府的許可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積極推進農村教育、城市教育和企業教育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同經濟、科技的密切結合。縣、鄉兩級政府要把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分級統籌管理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統籌規劃經濟、科技、教育的發展,促進“燎原計畫”與“星火計畫”、“豐收計畫”的有機結合,落實科教興農戰略。要積極推進城市教育綜合改革,探索城市教育管理的新體制。--中等及中等以下各類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依靠教職員工辦好學校。--支持和鼓勵中國小同附近的企業事業單位、街道或村民委員會建立社區教育組織,吸引社會各界支持學校建設,參與學校管理,最佳化育人環境,探索出符合中國小特點的教育與社會結合的形式。

4.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進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主要是解決政府與高等學校、中央與地方、國家教委與中央各業務部門之間的關係,逐步建立政府巨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體制。--在政府與學校的關係上,要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通過立法,明確高等學校的權利和義務,使高等學校真正成為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要在招生、專業調整、機構設定、幹部任免、經費使用、職稱評定、工資分配和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分別不同情況,進一步擴大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學校要善於行使自己的權力,承擔應負的責任,建立起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運行機制。政府要轉變職能,由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運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巨觀管理。要重視和加強決策研究工作,建立有教育和社會各界專家參加的諮詢、審議、評估等機構,對高等教育方針政策、發展戰略和規劃等提出出諮詢建議,形成民主的、科學的決策程式。--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上,進一步確立中央與省(自治區、直轄市)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教育管理體制。中央直接管理一部分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並在高等教育中起示範作用的骨幹學校和少數行業性強、地方不便管理的學校。在中央大政方針和巨觀規劃指導下,對地方舉辦的高等教育的領導和管理,責任和權力都交給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這個精神中央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擴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教育決策權和包括對中央部門所屬學校的統籌權。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充分論證、嚴格審議程式,自選解決辦學經費,以及統籌中央和地方所屬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的條件下,有權決定地方高等學校招生規模和專業設定。設定高等學校,由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評議,國家教委審批。--在國家教委與中央業務部門的關係上,國家教委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組織協調、監督檢查、提供服務。中央業務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的人才預測和規劃,協助國家教委指導本行業的人才培養工作,負責管理其所屬學校,包括在國家巨觀指導下,決定所屬學校的招生規模、專業設定、經費籌措、學生就業等,隨著中央業務部門職能的轉變和政企分開,中央業務部門所屬學校要面向社會,其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分別不同情況,採取繼續由中央部門辦、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聯合辦、交給地方政府辦、企業集團參與和管理等不同辦法。目前先進行改革試點,逐步到位。

5.改革高等學校的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變全部按國家統一計畫招生的體制,實行國家任務計畫和調節性計畫相結合。在現階段,國家仍要提出指導性的巨觀調控的招生總量目標,並通過國家任務計畫重點保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國防建設、文化教育、基礎學科、邊遠地區和某些艱苦行業所需要的專門人才。在保證完成國家任務計畫的前提下,逐步擴大招收委託培養和自費生的比重,這部分調節性計畫由學校及其主管部門根據社會需求和辦學條件確定。--改革學生上大學由國家包下來的做法,逐步實行收費制度。高等教育是非義務教育,學生上大學原則上均應繳費。設立貸學金,對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國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學校均可設立獎學金,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報考國家重點保證的、特殊的、條件艱苦的專業的學生給予獎勵。 --改革高等畢業生“統包統分”和“包當幹部”的就業制度,實行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由學生“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近期內,國家任務計畫招收的學生原則上仍由國家負責在一定範圍內安排就業,實行學校與用人單位“供需見面”,落實畢業生就業方案,並逐步推行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委託和定向培養的學生按契約就業;自費生自主擇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對師範學科和某些艱苦行業、邊遠地區的畢業生,實行在一定範圍內定向就業外,大部分畢業生實行在國家方針政策指導下,通過人才勞務市場,採取“自主擇業”的就業辦法。與此相配套,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業諮詢指導、職業介紹等社會中介組織,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

6.完善研究生培養和學位制度。通過試點,改進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生導師的審核辦法,同時加強質量監督和評估制度。在培養教學、科研崗位所需人才的同時,大力培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套用性人才。鼓勵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在職人員採用多種形式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學習期間,實行兼任教學、研究和管理等輔助工作的制度,其待遇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展、所兼工作的實績,參照在職人員的水平,由學校確定。

7.改革對高等學校的財政撥款機制,充分發揮撥款手段的巨觀調控作用。對於不同層次和科類的學校,撥款標準和撥款方法應有所區別。改革按學生人數撥款的方法,逐步實行基金制,在國家和地方預算下達的教育經費之外,學校可依法籌集資金。

8.參照高等學校招生、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精神,加快改革中專、技校招生、畢業生就業制度。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由地方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辦法。通過聯合辦學和委託培養、自費等形式,使畢業生面向城鄉多種所有制單位就業。中等專業教育和技工教育的重大方針政策,由國家制定,地方政府負責統籌規劃和指導。

9.積極推進以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為重點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在合理定編的基礎上,對教職工實行崗位責任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實績拉開差距。改革的核心在於,運用正確的政策導向、思想教育和物質激勵手段,打破平均主義,調動廣大教職工積極性,轉換學校內部運行機制,提高辦學水平和效益。學校的後勤工作,應通過改革逐步實現社會化。

10.深化人事勞動制度改革,同教育體制改革相配套。--建立和完善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考核錄用制度,推行學歷文憑、技術等級證書、崗位資格證書並重的制度,扭轉升學、文憑、職稱對於教育運行的片面導向作用。逐步建立職業崗位資格考核機構,實施各種崗位的資格考試和資格證書制度。--改革高等學校職稱評定和職務聘任制度。評定職稱既要重視學術水平,又要重視有實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和教學工作、技術推廣套用的實績。高等學校教師實行聘任制。中國小逐步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和職務等級制度。 --動用勞動工資等政策槓桿,推動教育體制改革。大、中專學校畢業生的起點工資,用人部門可以按照實際水平和實際表現拉開檔次。為鼓勵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生到農村、邊遠地區、艱苦行業工作,各地要制定津貼和獎勵政策。

11.加快教育法制建設,建立和完善執法監督系統,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軌道。制訂教育法律、法規,要注意綜合配套,逐步完善。要抓緊草擬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規和當前急需的教育法律、法規,爭取到本世紀末,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的框架。地方要從各自的實際出發,加快制定地方性的教育法規。

12.加強教育和發展的理論研究和試驗。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把教育科學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擺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和回答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要積極開展教育決策諮詢研究,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決策、教育實踐的聯繫,發揮教育科研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促進作用。鼓勵和支持學校、教師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積極進行教育改革試驗。

現階段狀況

在長春、重慶、徐州等地“封殺”奧數後,成都又堅決斬斷了奧數與升學掛鈎的“生命線”;北京等地宣布從2010年開始取消普通高中借讀費,決心以此根治擇校痼疾;山東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聯考招生的參考依據,打破了“唯分數論”的舊有人才評價體系……

回眸2009,教育改革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決心,著手解決頗具爭議、頗為複雜的矛盾,雖然依舊是阻力重重,改革“路線圖”卻在各地積極的自主探索中日漸明晰:在四川成都,以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為重大工程的城鄉教育一體化模式正在形成;在浙江杭州,“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的優質教育發展之路正在拓寬;在安徽銅陵,“學校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遠近之別”的均衡教育正在實現……

回眸2009,教育改革在社會的廣泛關注下,以虛心而開放的姿態聆聽著各種不同的意見和聲音:面對錢學森先生“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傑出人才”的追問,溫家寶總理用到中學實地聽課的方式,和人們一起探尋答案。“溫家寶總理以這種實地調研的方式關注教育,是對教育的尊重,更是對改革的鞭策。”長期從事教育研究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鄭新蓉說。面對11位教授的聯名致信和廣大網民的殷切期盼,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初次露面便表示:教育管理者要“耐心聽”,“然後把工作做到家”,就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正在以改革創新之舉,呼應民眾迫切的心聲和需求:上海市教委通過政府買單、委託民辦教育機構招收農民工子女入學;廣西柳州市投入3000多萬元,為近10萬名貧困學生送去“免費午餐”;江蘇省從2010年起,為所有殘疾學生提供高中階段免費教育……

回眸2009,已經開展的教育改革宣告著一個個階段性成果: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的政策已全面惠及2.59萬所城市中國小的2821萬學生;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從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全國將為此投入約370億元;作為素質教育改革核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在義務教育階段全線鋪開,在高中階段推廣至全國25個省(區、市)……然而,剛剛開展的教育改革還需經歷實踐的檢驗: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中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除學費,還需要各級政府和學校切實承擔起責任。北京大學實行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還需要全社會的寬容心態和招生制度的不懈探索。再過一段時間,經過意見徵集和專家討論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初稿即將公布,並將再次啟動新一輪意見徵集工作。可以預見,任何一項既有的改革,都將在這項教育改革的世紀工程中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任何一種善意的爭論,都將為這道複雜的教育難題提供更加豐富的思考。

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大幅度提高了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今天,高等教育進入全面提高質量的新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實現了大眾化的目標,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教育大國。

世紀之交,我國高等教育更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進入後大眾化時代,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急劇擴大,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布局和質量等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改革開放的頭20年,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規模穩步擴大的一個時期。從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間,我國普通高校從598所增加到102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規模從40萬人增加到108萬人,招生數量年平均增長率在9%左右。但這個發展規模和速度,還遠遠不能滿足我國人口、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對於高等教育的需求。為此,1999年中國政府作出了進一步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重大決定。當年招生159.68萬人,比上年招生人數增加51.32萬人,由此中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以平均每年1.54個百分點的速度快速增長,到2002年毛入學率達到15%,比預定計畫提前8年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根據教育部2007年的統計,當年中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達23%,接受各種形式高等教育的總人數超過2700萬人,高校在校學生人數躍居世界之首。高校擴招是中國高等教育影響社會發展的典型事件,它不僅拉動了當時的內需,間接推動了當時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有力地促進了高等教育本身與時俱進地進行戰略轉型。擴招加速了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進程。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拉開了探索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序幕,1999年高校擴招推動了高等教育改變辦學體制,實行投入、經營、管理多元化,開展多種形式辦學。經過8年多的持續努力,高等教育管理體製取得了重大進展。這項改革覆蓋面廣,涉及到900多所高校,克服了部門和地方條塊分割、重複辦學、資源浪費的弊病。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管理為主的我國高等教育管理的新體制已經形成。

與此同時,擴招也推動了教育制度創新,帶動高校打破傳統的封閉模式,更加開放地面向社會辦學。

全面提高高教質量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提前實現了大眾化的發展目標,進入了後大眾化時代,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急劇擴大,高等教育質量問題日益引起了社會各界乃至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為加快我國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我國先後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1991年,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非均衡發展戰略,“211工程”在《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畫綱要的報告》中被正式提及。1995年,《“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發布,“211工程”正式啟動建設。2002年,“211工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從2002年起實施。“211工程”是一個以傾向性資金為保障實現重點辦學、有選擇地發展高等教育事業的工程。截至“十五”規劃末期,“211工程”共安排建設資金292.94億元,其中中央專項資金為87.55億元。“211工程”為隨之深入推進的“985工程”奠定了重要和穩固的基礎。為促進一流大學的創建,1999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決定重點支持若干所大學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簡稱“985工程”。

與“211工程”不同,“985工程”是在前者努力的基礎上向更高的奮鬥目標前進的具體行動綱領,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其核心的目標。其一期工程側重學校的整體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二期則是“鞏固一期建設成果,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進一步奠定堅實基礎,使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國際一流學科水平”。國家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設,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增強了高校的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能力、科研實創新能力和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獲得了一批具有標誌性、突破性和對經濟社會法制具有重大意義與推動作用的重大成果。教育質量問題,是高等教育在“大眾化”階段中遇到的比較突出的問題。為切實把高等教育的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工程的意見》,決定實施“質量工程”,這是新時期深化本科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重大舉措。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面對的對象包含了所有高校,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在質量普遍提高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並完善了相應的制度建設,積累了豐富的評價和管理的經驗。

改革與創新仍有較大的空間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是需要多方面探索的,數量的發展只是其中一個指標。為了保證中國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多元化和高質量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相關的研究、試驗和探索蓬勃地發展起來。一方面成立了相關行業組織,對諸如高等學校專業課程設定、結構布局調整、管理體制、辦學自主權、教學評價、校企合作、社會力量辦學、後勤社會化、科技創新、學術規範、招生分配製度、學籍學分制度、貧困生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制度等進行了長期持續的探討;另一方面逐步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發展規劃,中國高等教育開始走上依法、有序發展的軌道。

與此同時,高校的快速發展也導致了一些不容忽視的新的矛盾、困難和問題。隨著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高校擴招的第一批學生分別於2002年和2003年步入就業市場,擴招政策對於中國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結構、功能的影響也逐漸凸顯,尤其近兩三年來,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降低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經濟、文化發展存在不均衡的原因,高等教育在東西部的發展、大中城市的發展都存在較大的差異,一些重點高校和一般院校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致使高等教育的層次和結構仍存在問題,發展狀態不太理想,造成了教育資源新的緊張形勢。

此外,由於規模的擴大和辦學資源(包括教學、住宿、餐飲等硬體設施,以及師資、管理等軟體資源)的緊缺和相對落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質量的滑坡,培養的人才不達標。一些院校在大發展條件下質量難以保證,一些地方高校的擴招持續衝動難以遏制,導致了教育公平和效益的衝突,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巨大的就業壓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高等教育大眾化本質上體現了規模擴張的目的,高等教育在質量普遍提高方面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不過高等教育還面臨結構的變化、布局的合理、質量的提高、評價的導向、制度的創新等一系列更深層的發展問題,高等教育的改革與創新仍有較大的拓展和試驗空間。

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中國高等教育已經充滿生機和活力,儘管未來的改革和創新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但高等教育不會放慢發展的步伐。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這是歷史賦予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目的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學生的和諧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頸其實就是文憑這張薄紙,如果站的高一點來看,捅破這張薄紙,教育改革就會有很大收穫——教育會很和諧,社會也會很和諧,千千萬萬的家長會減少很多煩惱,千千萬萬的學生也會增添更多的幸福。推進社會和諧,促進學生髮展,增強國民素質

發展綱要

教育改革2009年初,備受關注且牽動億萬人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在中國政府網上啟動第一輪公開徵求意見,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第一個教育規劃綱要,也是指導未來12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檔案,更是教育改革在困難與挑戰中邁出的重要一步。從文理分科到聯考改革,從學生減負到教師保障,從取消擇校到政府助學……綱要引發的每一種議論都牽動著億萬家庭的切身利益,綱要將要回答的每一個問題都關係著孩子的前途未來。我們正在研究制訂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就是想通過改革來努力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溫家寶總理的一番話,道出綱要制訂的初衷,更指明了改革前進的方向。

香港教育改革

香港香港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主要是指香港主權移交之後,就教育政策及制度上之改革。

香港教育改革的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學的教學語言政策、中國小結龍計畫、殺校政策、引進副學士制度、大學學士課程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中學改為六年制、通識教育成為必修科目,以及將香港中學會考與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合併成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等。

香港政府自2000年10月起全面推行教育改革,涉及的層面由幼兒教育以至高等及持續教育,而整體的方向是推動均衡教育,並鼓勵終身學習。

在改革措施方面,觸動了多個範疇,其中包括課程、教學方法、入學制度和評核機制。此外,學校的權力和透明度亦受到更大的重視。

社會上大部分意見均贊成改革教育,唯同時認為政府在推行時的步伐過急,以致學生、教師和家長無所適從。
人才是香港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為配合知識型經濟的發展,政府在教育發展方面投放大量資源。在2003至04年的財政年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經常開支便達493億港元,達全港總支出的一個很大百分比。

台灣教育改革

1987年台灣解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在政治體制的轉型下,社會風氣隨著民主開放,社會各界紛紛提出改革訴求;在教育方面,民間教改團體也陸續成立,為當時的教育問題提出建言。自此,台灣的教育開始進入風起雲湧的階段。1990年代以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論是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由於教改牽涉層面相當廣,實施至今各界給予不一的評價

相互借鑑性

教育改革雖然受社會變化的影響,受內在文化的制約,但這並不意味著世界各國之間的教育改革就缺少了共同之處。實際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各國之間教育交往的頻繁,各國之間在教育方面的相互影響也在日益增加。幾乎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從其他國家那借鑑了教育發展的經驗,進而變革自己的教育。

教育相關辭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