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奧數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或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奧數。1934年和1935年,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範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有關專家認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而能一路過關斬將衝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頂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2012年8月21日,北京採取多項措施堅決治理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鈎。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鍊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鍊,對學生起到的並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學要深奧些。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奧數奧數
最早舉辦中學生數學競賽的是匈牙利。1894年匈牙利“物理—數學協會”通過了在全國舉辦中學數學競賽的決議。從此以後,除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和匈牙利事件期間中斷過7年外,每年10月都要舉行。匈牙利通過數學競賽造就了一批數學大師,像費葉爾、哈爾、黎茲等,使得匈牙利成為一個數學上享有聲譽的國家,同時也引起歐洲其他國家的興趣,紛紛仿效。1902年,羅馬尼亞由《數學雜誌》組織了競賽。1934年前蘇聯在列寧格勒大學主辦了中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把數學競賽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聯繫起來,以後逐年舉行。
1956年,在羅馬尼亞羅曼教授的積極倡導下,東歐國家正式確定了開展國際數學競賽的計畫。1959年起有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簡稱IMO。第一屆IMO於1959年7月在羅馬尼亞古都布拉索拉開帷幕。但前五屆的參賽國僅限於東歐幾個國家,60年代末才逐步擴大,發展成真正全球性的中學生數學競賽。
為了更好地協調組織每年的IMO,1981年4月成立了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的IMO分委員會,負責組織每年的活動。自此,IMO的傳統一直沒有中斷,並逐步規範化。

規範制度

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運轉逐步制度化、規範化,有了一整套約定俗成的常規,並為歷屆東道主所遵循。

目的

激發青年人的數學才能;引起青年對數學的興趣;發現科技人才的後備軍;促進各國數學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時間

每年舉辦一屆,時間定於7月.

主辦

由參賽國輪流主辦,經費由東道國提供。

對象

參賽選手為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

試題

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後由東道國精選後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試題確定之後,寫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語言,由領隊譯成本國文字。

考試

考試分兩天進行,每天連續進行4.5小時,考3道題目。同一代表隊的6名選手被分配到6個不同的考場,獨立答題。答卷由本國領隊評判,然後與組織者指定的協調員協商,如有分歧,再請主試委員會仲裁。每道題7分,滿分為42分。

獎勵

競賽設一等獎(金牌)、二等獎(銀牌)、三等獎(銅牌),比例大致為1:2:3;約有一半的選手獲獎。各屆獲獎的標準與當屆考試的成績有關。
IMO不是隊與隊之間的比賽,所以沒有團體獎,但各代表隊都非常重視團體總分所處的名次,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實力較強的是中、俄、美、德、羅等國家。

主試委員會

主試委員會由各國的領隊及主辦國指定的主席組成。這個主席通常是該國的數學權威。主試委員會的職責有6條:1)選定試題;2)確定評分標準;3)用工作語言準確表達試題,並翻譯、核准譯成各參加國文字的試題;4)比賽期間,確定如何回答學生用書面提出的關於試題的疑問;5)解決個別領隊與協調員之間在評分上的不同意見;6)決定獎牌的個數與分數線。

委會職責

1)、選定試題;
2)、確定評分標準;
3)、用工作語言準確表達試題,並翻譯、核准譯成各參加國文字的試題;
4)、比賽期間,確定如何回答學生用書面提出的關於試題的疑問;
5)、解決個別領隊與協調員之間在評分上的不同意見;
6)、決定獎牌的個數與分數線。
考試分兩天進行,每天連續進行4.5小時,考3道題目。同一代表隊的6名選手被分配到6個不同的考場,獨立答題。答卷由本國領隊評判,然後與組織者指定的協調員協商,如有分歧,再請主試委員會仲裁。每道題7分,滿分為42分。

獎項介紹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青少年數學大賽,在世界上影響非常之大。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目的是:發現鼓勵世界上具有數學天份的青少年,為各國進行科學教育交流創造條件,增進各國師生間的友好關係。這一競賽1959年由東歐國家發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第一屆競賽由羅馬尼亞主辦,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蘇聯共7個國家參加競賽。以後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都是每年7月舉行(中間只在1980年斷過一次),參賽國從1967年開始逐漸從東歐擴展到西歐、亞洲、美洲,最後擴大到全世界。2013年參加這項賽事的代表隊有80餘支。美國1974年參加競賽,中國1985年參加競賽。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運轉逐步制度化、規範化,有了一整套約定俗成的常規,並為歷屆東道主所遵循。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由參賽國輪流主辦,經費由東道國提供;但旅費由參賽國自理。參賽選手必須是不超過20歲的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後由東道國精選後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試題確定之後,寫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語言,由領隊譯成本國文字。主試委員會由各國的領隊及主辦國指定的主席組成。這個主席通常是該國的數學權威。

在中國

奧數在中國奧數在中國
1986年,中國正式組隊參加IMO。為了讓每年參加國家集訓隊的20多個學生安心備戰,都給予其免試上大學的保證。20世紀80年代,國家教委出台政策規定包括數學、化學、計算機等在內的5個學科高中聯賽成績好的可以免試上大學。推薦保送和競賽的關聯由此確定下來。
近年來中國代表在數學奧林匹克上的成績突飛猛進,從第40屆到第43屆,中國代表隊連續四年總分第一。絕大部分地區已辦了業餘數學奧林匹克學校,有關數學競賽的書刊成為熱門貨
為了讓孩子進一所好的國中,家長們不惜早早地就把孩子送進了各類所謂的奧數培訓機構。1994年,中國教委基礎教育司召開了各學科競賽負責人及新聞媒體參加的會議,提出停辦奧校。這是相關部門第一次正式提出取締奧校。
1995年底,教委在報紙上登了一則訊息,限定以後所有國內的學科競賽都要報教委批准之後才能開展。然而,每次“反奧”風潮一過,各種競賽又相繼開展。1997年,中國數學學會恢復了國小數學競賽。此外,與奧數性質一樣的比賽還有“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及中國小數學教學報“迎春杯”賽等針對國小生的賽事。
2009年,成都市公開宣布要“封殺”奧數教育

歷屆排名

年份 屆次 東道主 總分冠軍 參賽國家、地區數
1959 1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7
1960 2 羅馬尼亞 前捷克斯洛伐克 5
1961 3 匈牙利 匈牙利 6
1962 4 前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7
1963 5 波蘭 前蘇聯 8
1964 6 前蘇聯 前蘇聯 9
1965 7 前東德 前蘇聯 8
1966 8 保加利亞 前蘇聯 9
1967 9 前南斯拉夫 前蘇聯 13
1968 10 前蘇聯 前東德 12
1969 11 羅馬尼亞 匈牙利 14
1970 12 匈牙利 匈牙利 14
1971 13 前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15
1972 14 波蘭 前蘇聯 14
1973 15 前蘇聯 前蘇聯 16
1974 16 前東德 前蘇聯 18
1975 17 保加利亞 匈牙利 17
1976 18 澳大利亞 前蘇聯 19
1977 19 南斯拉夫 美國 21
1978 20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17
1979 21 美國 前蘇聯 23
1981 22 美國 美國 27
1982 23 匈牙利 前西德 30
1983 24 法國 前西德 32
1984 25 前捷克斯洛伐克 前蘇聯 34
1985 26 芬蘭 羅馬尼亞 42
1986 27 波蘭 美國、前蘇聯 37
1987 28 古巴 羅馬尼亞 42
1988 29 澳大利亞 前蘇聯 49
1989 30 前西德 中國 50
1990 31 中國 中國 54
1991 32 瑞典 前蘇聯 56
1992 33 俄羅斯 中國 62
1993 34 土耳其 中國 65
1994 35 中國香港 美國 69
1995 36 加拿大 中國 73
1996 37 印度 羅馬尼亞 75
1997 38 阿根廷 中國 82
1998 39 中華台北 伊朗 84
1999 40 羅馬尼亞 中國、俄羅斯 81
2000 41 韓國 中國 82
2001 42 美國 中國 83
2002 43 英國 中國 84
2003 44 日本 保加利亞 82
2004 45 希臘 中國 85
2005 46 墨西哥 中國 98
2006 47 斯洛維尼亞 中國 104
2007 48 越南 俄羅斯 93
2008 49 西班牙 中國 103
2009 50 德國 中國 104
2010 51 哈薩克斯坦 中國 105
2011 52 荷蘭 中國 101
2012 53 阿根廷 韓國 100

專家觀點

中國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認為,中國小生人群里,適合學奧數的只占約5%,如果沒有興趣,勉強學奧數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群認為,當前奧數已經與激發少年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其主動探索精神的初始願景相左,變成了扼殺兒童數學興趣、剝奪他們童年幸福的罪魁禍首。另有中科院院士認為,奧數的禍害不比毒品差,現在是全社會‘吸毒’。它讓家長們瘋狂,讓學生煎熬,最後把優秀的學生都蒐集給個別學校。這是很骯髒的交易。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則認為,利用奧數升學是違背科學基礎的,人腦的迴路不是只為奧數準備的。讓青少年長期處於慢性壓力之中,是損害兒童身心健康的。

教育分類導航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類型有正規教育、成人教育、技術教育、特殊教育、終身教育等。
教育網站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各國教育
招生高等教育遠程教育成人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