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奧數”運動

“撲奧數”運動

奧數已有百年歷史。在中國,奧數從無到有,到在國際賽場披金奪銀,到今天則完全異化為一場全民“撲奧數”運動。其背後有教育體制改革失當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圍繞“奧數”已經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

導語

近日,福建省教育廳擬對2009年包括“奧賽”等照顧加分政策進行必要調整,一些奧賽獲獎者的家長得知情況後,到省里上訪。

變味的“奧數”

(圖)2008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嚴夢媛獲得金牌 2008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嚴夢媛獲得金牌

“奧數”,全稱“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最初被引入中國時是一種選拔智力超常兒童的工具,這些兒童往往具有成為數學家的潛質;近年來,社會猛烈炒作小升初聯考中有20分的“奧數”題,家長為了子女在小升初考試中占有優勢,不顧孩子的天賦和興趣,紛紛為孩子報“奧數班”,不少班上一半以上的學生都上了“奧數”班,出現了“全民奧數”的局面。“奧數”形成了一個教育產業鏈,孩子的休息和玩耍時間則被剝奪,以至於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專家楊東平在目睹廣州的“奧數報名瘋”之後,在部落格上寫出“其對少年兒童的摧殘之烈,遠甚於黃、毒、睹,遠甚於網癮網迷”。

全民學“奧數”是災難性的

楊老師班上的情況並不個別,大多數國小班上都有一半左右的學生參加“奧數”。“奧數”逐漸變成一些重點中學選拔學生的指標,把只適合極少數人學習的東西推廣到社會大面積學習訓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表示,全民學“奧數”是災難性的。“奧數”會讓大多數孩子產生挫折感,感到自己不行、很笨,對孩子的發展是很大的傷害。孩子不怕一時學不好,就怕厭學。

廣東商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胡桂武教授介紹,國小“奧數”和國中“奧數”中有很多鑽牛角尖的內容,只有高中“奧數”才在某種程度上和正規的數學教育有接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和胡森也曾經痛批“奧數”,指出“奧數”試題中基本不包括與近代數學(主要指高等數學、微積分和解析幾何)有關的內容。

“奧數”中的許多問題如果用微積分可以很容易地解決,但“奧數”訓練讓學生把很多精力花在了低水平的反覆訓練,用技巧去解一些初等數學的問題。

“奧數”題目來源混亂

中山八路國小一位數學教師告訴記者,社會上盛行的“奧數”題目來源非常混亂,良莠不齊,一部分題目是來源於中國“奧數”(CMO),另一些題目則是來自不負責任的出版商和社會培訓機構。

他介紹,社會上流傳的“黃岡密卷”之類的都是東拼西湊的偽題。這些試卷中真正能鍛鍊學生思維的東西不多,大多是所謂的“提前學”。“提前學”意思是將國中的本來有高級工具解決的問題,放到國小用低級工具去解題。這種“提前做”很害人,會影響孩子學習正常數學課程。

(圖)第45屆國際奧數金牌得主李先穎 第45屆國際奧數金牌得主李先穎

國際奧數:激發異想天開的思維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簡稱IMO、“奧數”,參賽者必須未滿20歲,且不能有任何高於中學程度的學歷,其宗旨為,“激發青年人的數學才能、引起青少年對數學的興趣、發現科技人才的後備軍、促進各國數學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許多奧數優勝者後來成了傑出數學家,如沃爾夫數學獎獲得者盧瓦茲、菲爾茲獎獲得者德林菲爾德、約克茲、博切茲、高爾斯、馬古利斯、拉佛閣等。

中國奧數:層層選拔與培訓

1985年,中國數學會決定,自1986年起每年一月份舉行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其考試完全模擬IMO進行。各省、市、自治區派選手參賽,還有港、澳和俄羅斯代表隊。題目難度較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為高,技術性極強。比賽設一至三等獎。成績頂尖學生將進國家集訓隊,預備同年7月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從1991年起,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被正式命名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它成為中國中學生最高級別、最具規模、最有影響的數學競賽。

中國橫掃國際奧數

1981年,作為IMO東道國的美國邀請中國參加IMO。直到1985年,我國才派出兩名選手非正式地參加了IMO,成績不很理想。1986年起,除了1998在台灣舉辦的一次,我國都派足6名選手正式參加IMO。在1989年後中國總計20次參賽,每每橫掃金牌榜,14次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5次獲得第二名。

親歷者說:和今天的奧數不同

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銷售總監鄭韞瑜:“上世紀70年代末,在探索數學奧秘的世界裡,我們玩得很開心。這一點,恐怕今天很多孩子難體會。用‘很好玩,讓你有進一步去探索更多數學奧秘的衝動’即可概括奧數給我帶來的影響。現在精算是我的本行,應該說同當年奧數對我的鍛鍊不無關係。”

奧數在1990年代初並不熱,1998年以後,奧數突然變熱,最直接原因是國中入學考試取消。不少中學為招優秀生源,把奧數、有時甚至是進某一數學競賽複賽的資格,作為選拔標準之一。於是,奧數被異化為升學的砝碼。
高校開始擴招後,人們意識到,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只有讀名牌大學熱門專業,才有更大出路,奧數自然成了進好專業的敲門磚。這時所謂的“奧數”,多少已經與嚴格意義上的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大相逕庭了。(詳細)

奧數經濟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

一位在北京市做了近十年的奧數教練坦言:“奧數培訓市場有接近兩億元的規模。這還只是前幾年的數字。如今國小生幾乎是人人奔奧數,那么這個數字如果能算出來的話,會更讓人驚嘆了。”
有專家稱:“現在奧數培訓班已與一些中學結成利益共同體!奧數班用到名校“占坑”的前景綁架孩子引誘家長拍出血汗錢。現在各種名校辦的奧校,都是變相內外勾結,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有意出奧數題,國小生解不出來,老師就告訴學生你到哪裡去學。這些名校老師下課了就到奧校去上課。”(詳細)
奧數該進垃圾筒了
“奧數是一個讓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證明自己是傻瓜的課程。”——青少年問題研究專家孫雲曉
“在數學界看來,“奧數”就像報紙上的娛樂版,看過之後也就扔到垃圾筒里了,根本不可能拿到課堂上去講。”——菲爾茨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
“奧數對少年兒童的摧殘之烈,遠甚於黃賭毒,遠甚於網癮,說它禍國殃民毫不過分。”——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

(圖)武漢江城兩萬國小生趕考奧數 武漢江城兩萬國小生趕考奧數

教育投入不足、不公比奧數可怕

因為有擇校,所以才有奧數熱。整治擇校熱最好的辦法,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如果所有學校都像“重點”一樣,學生無論在哪都能享受良好教育,就沒必要為進“重點”學奧數了。
要加快改革中考制度。將重點高中招生名額按一定比例下放至國中,使得學生在各個國中上學都有機會進入重點高中;實現高中自主招生,教育行政機構只負責監督與控制。
 

把奧數當作純粹的思維訓練

除去考試的功利性,從訓練思維而言,奧數有其可取之處。將奧數定位為一種較高層次的、開發智力的的課外教育。讓孩子們自願參與,使其回歸到純粹啟智的軌道上來。

“全民奧數”大調查

琳琳:“考高分的感覺很爽”

廣雅實驗學校初二的琳琳介紹,她是學“奧數”上癮的,“奧數”能帶給她一種優越感。雖然她對“奧數”不感興趣,但是並不妨礙她“奧數”能考高分。“奧數”考高分,不僅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和愛護,還能看到同學的羨慕,聽到家長的肯定。最重要的是,她認為“奧數”幫她考入了名校。

小明:“看見‘奧數’就反胃”

當初媽媽帶小明上課外輔導機構報名時,工作人員提醒他媽媽,“‘奧數’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需要做一個評估。”小明通過考試,報上了名。現在,他很後悔他一年多前參加的模擬測試考得太好,“我看見‘奧數’就反胃,如果當時淘汰了,現在就不用受罪啦!”他說每次做“奧數”時,聽見夥伴在樓下玩得開心,那種感覺太難受了,但是“媽媽說為自己一年交了一萬多學費時,我就不忍心玩了”。

王女士:“上了國中就不再讓你學‘奧數’”

王女士的兒子在東風東路國小上四年級,她希望孩子國中讀育才實驗中學。雖然李統耀校長在廣州16所國中民校聯考中提出“不考‘奧數’‘奧英’”,但是,王女士還是更相信傳言,“120分的數學中,有20分是‘奧數’拉分題”。她表示雖然兒子經常想放棄,但是她還是勸兒子,“再學三學期,上了國中我就再也不讓你學‘奧數’了。”

陳女士:“上‘奧數’是額外負擔”

陳女士的女兒在天河上四年級,三年級的時候曾經跟風給女兒報了“奧數”班。雖然花錢不多,一個學期只有幾十塊錢學費,但是,女兒卻很辛苦。原本早上8時15分到校,為了上“奧數”,每周有三天早上要7時45分趕到學校;此外每周還有2天下午第三節課要學“奧數”。陳女士認為“奧數”這個額外負擔太重,就沒有給女兒再報“奧數”課。

劉先生:男孩子可以學“奧數”

劉先生的女兒上的是北師大南奧實驗學校。對於“奧數”,該校既有免費的選修課,也有提高型的收費課程。劉先生一律沒有給女兒報。他認為女孩沒有數學天賦,對形象的東西比抽象的東西更擅長;如果自己的孩子是男孩,有可能送他去學“奧數”鍛鍊一下思維。他說,女兒班上學“奧數”的也基本上都是男孩。

結語

奧數的異化,讓學生犧牲了快樂,浪費了時間,直接扼殺了他們的創造力以及對學習的興趣。一大幫中國學生在少年階段驚艷世界,而到了成年,卻泯然於世,成了王安石筆下的“仲永”。政府應該讓行政、法律力量介入,切斷奧數利益鏈條,回歸其“激發青少年學習數學興趣”的本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