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浪鼓

撥浪鼓

撥浪鼓是老北京四合院、大雜院以及賣貨郎使用的老物件,是中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玩具之一。21世紀,每年在逛廟會的時候依舊可以看到許多賣撥浪鼓的攤子,雖說挑擔子的貨郎是難以見到了,但是“嘭-嘭-嘭嘭嘭”……那熟悉的鼓聲卻時常能在耳邊響起。撥浪鼓,老北京人又稱為手搖鼓、小鼓、貨郎鼓,鼓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徑八九寸,小的兩三寸左右。撥浪鼓曾是街市上叫賣物品者使用的一種鳴響打擊的工具。

基本信息

玩具簡介

撥浪鼓撥浪鼓
撥浪鼓是老北京四合院、大雜院以及賣貨郎使用的老物件,是中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玩具之一。撥浪鼓在北京盛行於明清民國時期。清代的《帝京歲時紀勝》《燕京歲時記》上都曾有記載。

撥浪鼓,老北京人又稱為手搖鼓、小鼓、貨郎鼓,鼓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徑八九寸,小的兩三寸左右。撥浪鼓曾是街市上叫賣物品者使用的一種鳴響打擊的工具。

撥浪鼓這種打擊樂器與玩具,歷經幾千年至今不改初創之型仍受人們的喜愛,那前門大街里被裝飾成燈具的撥浪鼓讓人憶舊和深思。

歷史發展

撥浪鼓撥浪鼓
說起撥浪鼓的產生,它的歷史可悠久了。撥浪鼓的產生肯定在鼓之後,早在新石器時期彩陶中,就曾經發現過疑為鼓的器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青銅座建鼓,底座上插有一根立柱,柱的中央是鼓,鼓身長形,木製,類似今天的腰鼓。這件建鼓的形態絕似一隻巨大的撥浪鼓,只是未裝雙耳。戰國時期,還有一種“架鼓”,鼓身極扁,兩面蒙鼓皮,鼓皮用兩排互相交錯排列的鼓釘固定,類似現代“大鼓書”說唱藝人所用的鼓。鼓身由三隻金屬環拴掛在鼓架上。鼓架以髹漆木雕工藝完成,雙鳳背向共挑鼓身,底座是背向的雙虎。這些鼓的出現,為撥浪鼓的產生提供了基礎。

最早的撥浪鼓被稱作“”。戰國時期產生的鞀作為打擊樂,依靠搖動時雙耳自擊發聲,發聲的節奏輕重、音律高低、聲音大小都不容易控制,不能圓滿準確的完成複雜的鼓點。《周禮•春官•大司馬》載有:“小師掌教鼓”語,其注曰:“鞀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發展至宋代的撥浪鼓已經在三個領域出現,一是禮樂之用;二是商業之用;三是兒童玩具。歷代禮樂中都有鞀,宋代當然也不例外。商業之用則是指“貨郎鼓”,民間貨郎一般是持撥浪鼓招徠顧客的。與此同時,撥浪鼓也成為深受兒童喜愛的玩具。在南宋李嵩《貨郎圖》中,可以看到畫中的撥浪鼓,造型頗為考究,鼓柄做成葫蘆把,鼓形如罐,

撥浪鼓撥浪鼓

雙耳較特殊,類似皮條,持柄搖之,皮條抽打鼓面發聲。還有“四層撥浪鼓”由四個由小漸大的小鼓,逐個疊摞在一起,相間轉向90度。每個鼓各有彈丸做的雙耳,鼓下設光滑精緻的手柄。一般而言,鼓面越大,發音越低沉,反之發音越高亢。 這裡的四面小鼓大小不同,搖動時一起發聲。根據此圖,現在的人們複製了這種貨郎鼓,搖之發聲,高低錯落,叮咚悅耳。
舊題南宋蘇漢臣所作《五瑞圖》更有精彩的撥浪鼓可觀。五童子或戴面具、或塗面,聚集行大儺舞,其中一人雙手各持一件撥浪鼓。右手持鼓舉至額頭左指;左手持鼓自胸前右指。兩隻撥浪鼓相同,都是兩層鼓。上面的小鼓扁而圓,下面的鼓長而類似腰鼓。鼓面彩繪花紋;長鼓的鼓身銅鑲小花,精緻美觀的程度為前所未有。
撥浪鼓這種玩具之所以得以廣泛流傳,主要它的音響效果與娛樂效果共同發揮了作用。如同叫賣者的吆喝聲要有腔有調一樣,撥浪鼓可奏出富於變化的響動,能吸引注意力;造型特點又增強了觀賞性,即使是貨郎手上實用性的撥浪鼓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娛樂色彩,在招徠顧客時總能體現著歡快、輕鬆與優美的氣質。

分類說明

撥浪鼓撥浪鼓

從形式上劃分,撥浪鼓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鼓面加彩繪裝飾,如河南淮陽、江蘇鹽城北京等地的撥浪鼓,都在鼓皮上描繪各色花紋;

第二種是在鼓身加彩繪,沿著鼓身畫一周花紋。這些裝飾,增加了撥浪鼓的審美特色,從視覺效果上強化了這種玩具的娛樂特徵。鼓面材料以牛皮、羊皮為最常見,其次又有蛇皮、皮紙油紙多種。鼓身多為木質,不過,近年已見塑膠鼓。鼓耳則以玻璃珠最為常見,其次又有用苡米、酸棗核木珠瓷珠等材料製作雙耳者。

名稱發展

撥浪鼓撥浪鼓
關於撥浪鼓的名稱,歷代不同,各地也不盡相同,總體說來有鞀、鞀鼓、撥浪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搖咕咚、小鼓等等。其實,以上諸多名稱,皆因寫法不同而來,發音近似,取字不一。不過現在看來,還是“撥浪鼓”這個名稱最得人心。
縱觀撥浪鼓的古今,自先秦時期鞀鼓誕生直到今天,撥浪鼓這種樂器與玩具的形態居然沒有什麼變化。歷代繪畫、圖案中的撥浪鼓,與今天的撥浪鼓大都大同小異。一種玩具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流傳,不改初創之型,真是難以置信。

歷史回憶

撥浪鼓撥浪鼓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舊中國有搖著撥浪鼓、身背著大包袱走街串巷賣布的。由於四合院的主婦們買布挑選方便,又能買到農家自製的土布以及各種花布的布頭,所以賣布貨郎搖著撥浪鼓咚咚一響,四合院裡的主婦們就爭相跑出來選購。

另一用撥浪鼓的是串胡同售賣木炭小販。黑色的炭多是由舊京的窯廠用木頭專門燒制的,舊京的煤鋪並不出售。舊京時的大宅門四合院的人家取暖的火盆手爐腳爐、老式火鍋涮肉烤肉,都離不開使用炭。

還有愛使用撥浪鼓的,是挑擔子或推排子車下鄉村或串胡同賣百貨的貨郎,正像胡松華唱的那《賣貨郎》歌中唱的,貨郎帶來的物品大到鍋盆,小到針頭線板、兒童的玩意和糖塊,各種百貨樣樣俱全,撥浪鼓一響,大人孩子們就把貨郎的挑子圍得滿滿的。

小型的手搖撥浪鼓是古今幼童們的玩具,也是四合院裡的老古董、老物件啦。古老又結實的撥浪鼓是舊時很不錯的帶響玩具,經常使用兩三代也不會壞。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沒有21世紀這么多玩具,主婦們常手搖撥浪鼓戲逗著襁褓中的嬰兒,撥浪鼓也是幼童們喜愛的手搖玩具。此外,撥浪鼓還曾是舊京時兒孫愛老孝老使用的物品。自古在家庭中傳承著孝順父母的《孝經》教育,在舊京的四合院居室的牆壁年畫裡,常張貼著《二十四孝》畫卷,24個故事圖及文字,都講的是兒女們做善事孝順父母的事,其中的《戲彩娛親》畫的就是兒孫手搖著小撥浪鼓博年老有病的雙親高興,這個畫圖故事正呈現了年輕人尊老愛老敬老的一個縮影。

另類用法

撥浪鼓最早出現在戰國,作為打擊樂器,依靠搖動時雙耳自擊發聲,到了宋代,撥浪鼓有三大用途:一是禮樂之樂,二是商業之用,三是兒童玩具。撥浪鼓並不是某一個地方特有的,它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廣,幾百年前,肯亞馬賽馬拉遊牧部落有鬥爭時,為了避免部落殘殺,他們就用手挫撥浪鼓的方式發出信號,表示雙方都願意求和。

撥浪鼓撥浪鼓

撥浪鼓是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世界的不同時代,不同角落都有造型相似的撥浪鼓,雖然用途不徑相同,仍是十分驚人。由此可見民族文化雖然有各自的特點,卻也是有著相通之處的。

2006年,撥浪鼓作為第五屆中國國際消博會的吉祥物,更成為商機無限的寶貝,它折射著深遠的文化內涵,不僅運用在實物的出口貿易,其形象更用於歌曲,電影,遊戲等。例如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撥浪鼓》。由杭州海之童傾力打造的國產綠色網遊《童年OL》中也看上了這一兒時道具,將其運用其中,不僅增添了遊戲懷舊的色彩,更讓遊戲過程精妙趣橫生。不僅如此,《童年OL》著重筆墨的懷舊成分,像打彈珠、放風箏、捉知了、吹泡泡等兒時熱衷的遊戲;烤山芋、棉花糖麥芽糖等孩提時最喜歡的零食;洋娃娃紙飛機彈弓玻璃球紙卡片等寶貴的玩具盡數收羅其中,無一不勾起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

總言

縱觀撥浪鼓的古今,自先秦時期鞀鼓誕生直到今天,撥浪鼓這種樂器與玩具的形態居然沒有
撥浪鼓撥浪鼓

撥浪鼓
什麼變化。歷代繪畫、圖案中的撥浪鼓,與今天的撥浪鼓大都大同小異。一種樂器與玩具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流傳,不改初創之型,真是難以置信。小小撥浪鼓,搖一搖,很輕鬆,聽一聽,很清脆,折射著深遠的城市文化和經濟文化內涵。

玩具製作

撥浪鼓 撥浪鼓
撥浪鼓 撥浪鼓
撥浪鼓 撥浪鼓

相關詞條

中國民族樂器

樂器類別樂器名稱
吹奏樂器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漢族) | 尺八 | 鼻簫(高山族) | (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克木人) | (漢族) | (漢族) | (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
彈撥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弦(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拉奏樂器梆子(漢族) | (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漢族) | 碰鐘 | (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打擊樂器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弦(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弦琴(佤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