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區。內蒙古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土地總面積為118.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2.3%,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名列第三位。東南西與8省區毗鄰,北與蒙古國、俄羅斯接壤,國境線長4200公里。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緯度,地處歐亞大陸內部,大部分地區處在東亞季風的影響之下,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覆雜多樣,四季分明。內蒙古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省市區之一。2005年全自治區GDP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人均GDP超過中國大陸平均水平。邊境口岸眾多,與京津冀、東北、西北經濟技術合作關係密切,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輻射區。

基本信息

概述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個自治區之一,簡稱內蒙古。位於國土北疆,北部同蒙古俄羅斯交界,邊境線長4 221公里,東、南、西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7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毗鄰。介於東經97°02′~126°04′,北緯37°24′~53°23′之間。呈東北、西南向的狹長地帶。東西長2 500多公里,南北最寬1 700多公里,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人口2 284.4萬,其中蒙古族356.5萬,占總人口的15.6%。有蒙、漢、回、滿、達斡爾、朝鮮、鄂倫春、鄂溫克等40個民族。轄轄9個地級市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烏海、巴彥淖爾、烏蘭察布、赤峰、通遼、呼倫貝爾,3個盟阿拉善盟、興安盟、錫林郭勒盟,下設縣級政區有:16個縣級市、49個旗、3個自治旗、17個縣、14個市轄區和2個礦區,計101個。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距首都北京640公里。

地質構造主要分屬兩個構造體系,南部屬中朝準台地,北部屬內蒙古—大興安嶺褶皺系。平均海拔千米左右,由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龍首山等山脈組成脊樑。北部為內蒙古高平原,海拔在千米以上,東部為西遼河平原,海拔在400米左右。南部為河套—土默特平原,海拔在千米以下。高平原上戈壁、沙漠廣布,古有“瀚海”之稱。

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大部分地帶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山脊地帶年均降水量超過500毫米,最西部的額濟納旗年均降水量僅50毫米。年均溫3℃~6℃,1月均溫 -28℃~-14℃,極端最低溫可達-50℃,7月均溫16℃~24℃。夏季短促,雨熱同期,冬春漫長,乾寒多風沙。光能、風能資源豐富。河川年徑流總量約400億立方米(黃河過境水除外),外流河有黃河、灤河、西拉木倫河、嫩江、額爾古納河等,內流河有烏拉蓋爾河昌都河、塔布河、艾不蓋河和黃旗海水系、岱海水系。湖泊約有千餘個,較大的湖泊有呼倫湖、達來諾爾、岱海、烏梁素海。全境分屬5個自然地理區。北部為大興安嶺針、闊林區,以興安落葉松、白樺、山楊為優勢樹種。中部為西遼河流域乾草原區和內蒙高原乾草原荒漠草原區,植被主要以羊草、艾菊、針茅為主。南部為鄂爾多斯乾草原荒漠草原區,植被以錦雞兒、沙蒿、苦豆子為主。西部為阿拉善高原溫帶荒漠區,植被以沙蒿、梭梭為主。

資源豐富,素有“東林西鐵,南糧北牧,遍地是煤”的美譽。草牧場、森林、稀土、鐵、煤資源均在國內占重要地位。草牧場面積87萬平方公里(可利用草牧場面積68.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草牧場總面積的1/4,居全國之冠。著名的草原有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森林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4.1%,林木蓄積量達9.7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五位。有色金屬礦藏有銅、鉛、鋅、鎳、鈷、鎢、錫、鉍、鉬、金、銀、鉑、鈮、鈹、鈾、稀土等40餘種,硫鐵礦、稀土、鈮、、冰洲石、蛭石、瑪瑙等居全國之首。煤炭已探明儲量1 980億噸,遠景儲量萬億噸。儲量的90%集中在伊克昭盟、錫林郭勒盟中東部和呼倫貝爾盟北部地區。已開採的儲量100億噸以上的有準格爾、東勝、白彥花、霍林河、陳巴爾虎等6個煤田。海拉爾、開魯、二連等油氣田儲量初步探明,部分油田已開採。化工原料品種多,已探明儲量的有硫磷、鉀鹽、鉀長石、蛇紋石、湖鹽、芒硝、天然鹼、溴、砷、重晶石、泥炭等12種。天然鹼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鹽湖有300多個,著名的有吉蘭泰鹽池、雅布賴鹽池、額吉淖爾鹽池和查乾淖爾鹼礦。還有石棉、雲母、石墨、石膏、氟石、葉蠟石、矽砂、珍珠岩、大理石、麥飯石等礦藏。工業已形成煤炭、電力、冶金、機械、電子、森工、毛紡、建材、皮革、奶品、製糖、造紙、化工等門類較為齊全的體系。畜牧業以牧養三河牛三河馬、草原紅牛、內蒙古細毛羊、烏珠穆沁肥尾羊、內蒙古白絨山羊、雙峰駝為主,開闢無水草牧場11萬平方公里。河套、土默川、西遼河和嫩江西岸平原及丘陵地區為糧食主產區,其中河套為黃河自流灌區。糧食主產小麥、玉米、馬鈴薯、大豆,部分地區種植莜麥、水稻。經濟作物有甘甜菜、亞麻、向日葵、蓖麻、油菜。交通已形成以呼和浩特市為中心的鐵路、公路、航空綜合交通運輸網,14個城市通火車,8個盟市通飛機,84%的蘇木(鄉、鎮)通公路。鐵路總長5 607公里,形成以(北)京包(頭)、包(頭)蘭(州)、集(寧)二(連浩特)線為骨架的西部鐵路網和以(哈爾)濱(滿)洲(里)、通(遼)讓(湖路)、(北)京通(遼)線為骨架的東部鐵路網。為聯結東西部,地方自籌資金建成集(寧)通(遼)地方鐵路。公路總通車裡程43 274公里。對外貿易機構200餘個,設有滿洲里和二連浩特兩個陸運口岸。還有與俄羅斯和蒙古定期易貨貿易的6個邊貿口岸。

歷史沿革

內蒙古自治區 大窯文化遺址

內蒙古陰山一帶遠古人類活動,有悠久歷史。1973年呼和浩特東北發現的距今50萬年前的“大窯文化”發生於與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時期的舊石器時代初期至晚期。

春秋戰國之前,一些北方的遊牧民族,如匈奴東胡人在今天的內蒙古地區遊牧生活。戰國後期,燕國趙國秦國的領土已經拓展到今天的內蒙古地區,中原的華夏民族開始在內蒙古南部定居。如趙武靈王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境內始建雲中城。“趙長城”經過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燕將秦開擊敗東胡之後,構築“燕北長城”,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寧城

秦朝修築萬里長城,連線從前各國的長城,以防禦匈奴。內蒙古南部,如雲中郡,是邊防重鎮。而北部塞外主要是匈奴人和烏桓鮮卑等東胡人的領地。西漢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取勝,匈奴勢力北遷、西遷。在整個漢朝及其後的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南匈奴人和東胡人逐漸和華夏民族融和,形成今天的漢族的前身。漢朝在今天的內蒙古地區設立郡縣。如(前127年)西漢設定五原郡,轄境相當於今巴彥淖爾盟東部、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伊克昭盟)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等地。三國時期著名將領呂布就出生於此。

內蒙古自治區 成吉思汗陵

隋唐突厥勢力左右蒙古高原。北宋時鮮卑人的一支後裔契丹人創立了遼國,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個都城上京。遼被滅了之後,鮮卑人的另一支後裔蒙古人進入這一地區,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明朝成立後蒙古人的勢力退回塞外,內蒙古地區北部是蒙古人北元的疆域,南部則是明朝對抗北元的前線。清朝滿族統治者通過聯姻或征服的方式將整個蒙古收入版圖。清時通常將蒙古以大漠為界,分為內扎薩克蒙古和外扎薩克蒙古。其中前者演變為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後者演變為今天的蒙古國。清亡之後外蒙古走向獨立,而內蒙古則一直在中華民國的統治下,被分為若干個省。抗日戰爭期間,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曾被日軍占領,德王為首的一些人與日本人合作,成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機構,管理內蒙古地區。

1947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就受蘇聯政策的影響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包含了當時的察哈爾省興安省以及寧夏省、熱河省和綏遠省的部份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時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1個、3個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駐王爺廟。1949年11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自治政府遷址張家口。1949年9月19日,以國民黨高級將領、綏遠省代省長董其武為首的19人率部舉行起義,其後,成立綏遠省人民政府。1954年3月5日,內蒙古人民政府、綏遠省人民政府委員會、綏遠軍政委員會、綏遠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在歸綏市(呼和浩特市)聯合召開擴大會議,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命令,從3月6日起,綏遠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時撤銷,原綏遠省轄區併入內蒙古自治區,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呼和浩特市。1955年7月30日,將熱河省敖漢、翁牛特、喀拉沁旗和赤峰寧城、烏丹縣劃歸自治區昭烏達盟1956年4月3日,將甘肅省巴彥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額濟納蒙古族自治旗劃歸內蒙古,增設巴彥淖爾盟,以原自治州自治旗的行政區域為盟的行政區域。1969年7月5日,將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分別劃歸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將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分別劃歸寧夏甘肅,1979年5月30日又重新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行政區劃

2016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該市設立康巴什區。至此,內蒙古縣級行政區劃建制由102個增至103個。

盟市面積(k㎡)下轄區域
呼和浩特市17344回民區、新城區、玉泉區、賽罕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武川縣、清水河縣
包頭市27652昆都侖區、東河區、青山區、石拐區、九原區、白雲鄂博礦區、土默特右旗、固陽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1754海勃灣區、海南區、烏達區
赤峰市90064紅山區、元寶山區、松山區、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縣、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寧城縣、敖漢旗
通遼市59364科爾沁區、霍林郭勒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開魯縣、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86881東勝區、康巴什區、達拉特旗、準格爾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
呼倫貝爾市262062海拉爾區、滿洲里市(代管扎賚諾爾區)、牙克石市、扎蘭屯市、額爾古納市、根河市、阿榮旗、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
巴彥淖爾市66263臨河區、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
烏蘭察布市54795集寧區、豐鎮市、卓資縣、化德縣、商都縣、興和縣、涼城縣、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四子王旗
興安盟59815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突泉縣
錫林郭勒盟199882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太僕寺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多倫縣
阿拉善盟270244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

註:行政區劃面積由縣級行政區域陸地面積加和得出,縣級行政區域陸地面積由各地提供,僅供參考。

地理環境

位置

內蒙古 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疆域遼闊,地跨“三北”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地區,東起東經126度29分,西北東經97度10分,東西直線距離為400多公里。東起興安嶺,西至阿拉善戈壁,東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毗鄰,南部、西南部與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四省區接壤,西部與甘肅省相連,北部與蒙古國為鄰,東北部與俄羅斯交界,國界線長達4221公里。土地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12.3 % 。

地形

內蒙古的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從東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勢由南向北、西向東緩緩傾斜。一般地區海拔 1000米- - 1500米。內蒙古高原可劃分為呼倫貝爾高原、錫林郭勒高原、烏蘭察布高原巴彥淖爾阿拉善鄂爾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上分布著遼闊的草原,是我國著名的天然牧場,還分布著一部分沙漠。高原邊緣的山巒,主要有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等。這些山脈的位置和走向,構成一條牧業區與農業區的分界線。高原的外沿,分布著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遼嫩平原。這三個地區,除鄂爾多斯高原土質較差和比較乾旱以外,其他兩個地區均為肥土沃野,是自治區的主要農耕地帶。

氣候

內蒙古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部在非季風區。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勻、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冬季漫長而寒冷,多數地區冷季長達5個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由零下10℃遞減到零下32攝氏度,夏季溫熱而短暫,多數地區僅有一至兩個月,部分地區無夏季。最熱月份在7月,月平均氣溫在16℃--27℃之間,最高氣溫為36℃--43℃。氣溫變化劇烈,冷暖懸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遠近的影響,自東向西由500毫米遞減為50毫米左右。蒸發量則相反,自西向東由3000毫米遞減到1000毫米左右。與之相應的氣候帶呈帶狀分布,從東向西由濕潤、半濕潤區逐步過渡到半乾旱、乾旱區。這裡晴天多,陰天少,日照時數普遍都在2700小時以上,長時達3400小時。冬春季多風大,年平均風速在3米/秒以上,蘊藏著豐富的光熱、風能資源。其中位於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中旗全年有風日在272天以上,為全國風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土壤

內蒙古地域遼闊而寬廣,土壤種類較多。根據土壤屬性的不同,內蒙古土壤可分為9個土綱、22個土類。全區土地帶由東北向西南排列,依次為黑土地帶、暗棕壤地帶、黑鈣土地帶、栗鈣土地帶、棕壤地帶、黑壚土地帶、灰鈣土地帶、風沙土地帶和灰棕漠土地帶。目前,全區總面積中,耕地占7.32%,未利用土地13.85%,林地占16.40%,草地占59.86%,水域及沼澤地占1.43%,城鎮村及工礦園地占0.84%,交通用地占0.269%。

水文

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共有大小河流千餘條,中國的第二大河——黃河,由寧夏石咀山附近進入內蒙古,由南向北,圍繞鄂爾多斯高原,形成一個馬蹄形。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7條;流域面積大於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條。有近千個大小湖泊,主要有呼倫湖、貝爾湖、達里諾爾湖、烏梁素海、岱海、居延海等。
內蒙古水資源在地區、時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勻,且與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適應。東部地區黑龍江流域土地面積占全區的27%,耕地面積占全區的20%,人口占全區的18%,而水資源總量占全區的65%,人均占有水量8420立方米,為全區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區的西遼河、海灤河、黃河3個流域總面積占全區的26%,耕地占全區的30%,人口占全區的66%,但水資源僅占全區25%,其中除黃河沿岸可利用部分過境水外,中西部大部分地區水資源緊缺。
全區按自然條件和水系的不同,分為:大興安嶺西麓黑龍江水系地區(克魯倫河、額爾古納河);呼倫貝爾高平原內陸水系地區;大興安嶺東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區(罕諾河、那都里河、多布庫爾河、甘河等);西遼河平原遼河水系地區(老哈河和西拉木倫河);陰山北麓內蒙古高平原內陸水系地區;陰山山地、海河、灤河水系地區;陰山南麓河套平原黃河水系地區(黃河、大黑河);鄂爾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區;西部荒漠內陸水系地區。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為2504.8萬人,比上年增加7.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1490.6萬人,鄉村人口為1014.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為23.3萬人,出生率為9.31‰;死亡人口為14.4萬人,死亡率為5.7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6‰。城鎮化率達到59.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2010年全區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8176128戶,家庭戶人口為23069077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2人,比2000年第五次中國人口普查的3.31人減少0.49人。在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2831359人,占51.94%;女性人口為人11874962,占48.0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

全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521938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736929人;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9689387人;具有國小文化程度的人口為627988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中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803人上升為1020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760人上升為15125人;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由34798人上升為39218人;具有國小文化程度的由31134人下降為25418人。全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005102人,同2000年第五次中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1161139人,文盲率由9.12%下降為4.07%,下降5.05個百分點。

全區常住人口的地區分布如下:呼和浩特市2866615人,包頭市2650364人,呼倫貝爾市2549278人,興安盟1613250人,通遼市3139153人,赤峰市4341245人,錫林郭勒盟1028022人,烏蘭察布市2143590人,鄂爾多斯市1940653人,巴彥淖爾市1669915人,烏海市532902人,阿拉善盟231334人。

民族

全區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9650687人,占79%;蒙古族人口為4226093人,占17%;其他民族人口為829541人,占4%。同2000年第五次中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826729人,增長4.39%,蒙古族人口增加196943人,增長4.89%;其他少數民族人口減少72778人,減少了8.07%。

資源寶藏

草原風情
農業資源:內蒙古現有耕地549萬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頃,是全國人均耕地的3倍,實際可利用的耕地面積超過800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居全國首位。內蒙古農業區和半農半牧區主要分布在 大興安嶺陰山 山脈以東和以南。 河套土默川西遼河嫩江 西岸平原和廣大的丘陵地區,有適於農作物生長的 黑土黑鈣土栗鈣土 等多樣性土壤地帶和可利用的地上地下資源,從而形成自治區乃至我國北方的重要糧倉。內蒙古農作務多達25類10266個品種,主要品種有 小麥玉米水稻穀子莜麥高梁大豆馬鈴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 、黑白瓜籽等許多獨具內蒙古特色的品種,其中 莜麥蕎麥華萊士瓜 頗具盛名。還有發展 蘋果山楂海棠 、海紅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條件。

畜牧業資源:內蒙古天然草場遼闊而寬廣,總面積位居全國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草原總面積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達6800萬公頃,占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內蒙古現有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烏拉特6個著名大草原,生長有1000多種飼用植物,飼用價值高、適口性強的有100多種,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鹼草野燕麥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適於飼養牲畜。從類型上看,內蒙古東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質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種類 繁多,具有優質高產的特點,適宜於飼養大畜,特別是養牛;中部和南部的乾旱草原降水較為充足,牧草種類、密度和產量雖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營養,適於飼養等各種牲畜,特別宜於養羊;陰山北部和鄂爾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氣候乾燥,牧草種類貧乏,產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蛋白質含量高,是小畜的優良放牧場地;西部的荒漠草場很適合發展駱駝。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草原紅牛、烏珠穆沁肥尾羊、敖漢細毛羊鄂爾多斯細毛羊阿爾巴斯絨山羊等優良畜種在區內外聞名遐邇。

森林資源:內蒙古森林總面積約1406.6萬公頃,占全國森林總面積的11%,居全國第二位,是國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森林覆蓋率達13.8%,高於全國13.4%的平均水平。森林總蓄積量11.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四位。樹木種類繁多,全區喬灌樹種達350多種。內蒙古森林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大興安嶺北部山地,林木蓄積量占全區林地活立木蓄積量的3/4以上,被譽為“祖國的綠色寶庫”。這裡 盛產的興安落葉松白樺黑樺等,均為著名的的優質林木。此外,在罕山陰山賀蘭山等山地也生長著成片的天然次生林。罕地區的雲杉油松柞木山楊林大青山、烏拉山、蠻漢山白樺林賀蘭山雲杉松樹林以及大青溝闊葉林等,都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人工林也是內蒙古森林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全區人工林保存面積達237萬公頃,比解放前人工林面積增長52倍。1978年開始進行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被譽為“綠色萬里長城”和“世界生態工程之最”,使全區平原農業一半左右的農田實現林網化,牧區草原建設也得到林木保護。 

水和水資源:內蒙古水資源總量為515.5億立方米,流域面積大於3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58條,較大的湖泊有295個,全年平均降水量為50毫米--500毫米。全區淡水面積85.7萬公頃,可利用水面為51.1萬公頃,已利用的水面有49.5萬公頃。發展淡水養殖前景廣闊。飼養的主要魚種有鯿等十幾種,尤以黃河 鯉魚最為著名。改革開放以來,家庭養魚戶發展到2600餘戶,從事漁業人口已達1.5萬人。

野生動植物資源:內蒙古各類植物2351種,其中野生植物2167種,引種栽培的有184種。這些植物已分屬於133科,720屬,被列為第一批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植物的有24種。野生植物按經濟用途可分為十幾類。纖維植物樟子松落葉松大葉草蘆葦紅柳等70多種。中草藥人參天麻麻黃肉蓯蓉柴胡甘草等500多種。榛子山杏金蓮花松籽等幾十種植物的種子是榨油的好原料。釀造的重要原料有越桔篤斯懸鉤子山櫻桃等。幾十種食用植物中尤以猴頭口蘑髮菜最負盛名。內蒙古獸類分屬於24科,有114種,占全國獸類450種的25.3%。獸類中具有產業價值的50餘種,珍貴稀有動物10餘種。鳥類分屬於51科,有365種,占全國鳥類的31%。蒙古野驢和野駱駝屬於世界上最珍貴的獸類,馴鹿是內蒙古特有的動物,還有百靈鳥是自治區區鳥。全區有齧齒動物54種,約占全國種數的1/3,多屬害獸。

礦產資源:內蒙古是我國礦床類型比較齊全的省區之一。現已發現各類礦床4100多處,種類達128種。已探明儲量並上儲量平衡表的有83種,其中能源礦兩種,金屬礦32種,非金屬礦49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種中,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7種,前3位的有22種,居全國前5位的有41種,居全國前10位的有56種。全區現有大型礦產地106個,中型礦產地177個,小型礦產地501個。稀土冰洲石螢石蛭石硅藻土珍珠岩等儲量居全國前10位,特別是稀土資源儲量居世界之首。內蒙古已探明的黑色金屬礦主要有,其中鐵礦資源最豐富,目前已發現大小鐵礦產地254處,累計探明儲量17.12億噸,居全國第9位,儲量集中於包白和集二兩條鐵路沿線。其中白雲鄂博以富有稀土等多種金屬共生礦而成為世界罕見的“寶山”。鉻鐵礦探明儲量180萬噸,居全國第二位。已知錳礦產地35處,儲量31.4萬噸,居全國第15位。有色金屬資源已上儲量表的礦種有10種,其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6種,礦產地102處。貴重金屬資源,全區共發現金礦床、礦點200餘處,探明儲量的原生金礦產28處,保有各類黃金儲量127噸。銀礦產地23處,累計探明儲量4749噸,保有儲量4141噸。冶金輔助原料資源,非金屬礦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64處,其中鑄型用砂鐵礬土螢石儲量居全國前三位。化工原料資源有硫鐵礦湖鹽芒硝天然鹼等11種,其中天然鹼硫鐵礦芒硝泥炭在全國儲量排序中居前5位。達拉特旗 芒硝礦儲量34億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芒硝礦之一。建築原料資源已探明儲量的有石棉石墨石膏石灰石等15種。其中蛭石、冰洲石儲量居全國首位,石膏、磚瓦粘土儲量居全國第2位,耐火粘土、雲母儲量居全國第3位,石墨居全國第5位。

煤炭資源:內蒙古含煤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截止1993年底,共發現煤田318處,累計探明儲量2253億噸,僅次于山西省,居全國第二位;遠景儲量在1萬億噸以上,僅次於新疆,居全國第二位。全區101個旗縣市區中,有67個旗縣儲有煤炭資源,探明儲量占全國的22%。其中100億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田有5處,10億噸---100億噸的大型煤田有11處。 

經濟

綜述

2014年,內蒙古實現生產總值17769.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27.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219.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922.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1044元,按年均匯率計算折合為11565美元。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43.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884.2億元。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2074.2億元。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9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0元;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6元。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28.7%,農村牧區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0.5%。

第一產業

2014年,內蒙古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35.6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65.1萬公頃。糧食總產量達2753萬噸;油料產量170.3萬噸,甜菜產量160.2萬噸,蔬菜產量1472.7萬噸,水果(含果用瓜)產量322.3萬噸。全區牲畜存欄頭數達12915.8萬頭(只),牲畜總增頭數7349.9萬頭(只)。全年肉類總產量252.3萬噸。其中,豬肉產量達到73.3萬噸;牛肉產量達到54.5萬噸;羊肉產量達到93.3萬噸。牛奶產量788萬噸;禽蛋產量53.5萬噸。
2014年末,全區農牧業機械總動力3632.6萬千瓦,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9.8%。全年農村牧區用電量63.1億千瓦時;化肥施用量(按折純)222.7萬噸;機耕地面積628萬公頃。

第二產業

工業
2014年,內蒙古全部工業增加值8004.4億元。全區原煤產量達99391.3萬噸;焦炭產量3445.9萬噸;天然氣產量281.1億立方米;發電量達到3857.8億千瓦小時,其中,風力發電量386.2億千瓦小時;鋼材產量為1763.2萬噸;載貨汽車為11996輛。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064億元,實現利潤1294.4億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6.9%,產成品庫存額635.7億元。
建築業
2014年,內蒙古建築業增加值1217.6億元。全區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建築施工企業963個;施工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053.4萬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積3648.9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率45.3%。全年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實現利潤101.9億元,實現稅金57.9億元。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4年,內蒙古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19.9億元。其中,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955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8.2%;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64.9億元。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食、食品、飲料、菸酒類完成零售額188.9億元;汽車類完成零售額420.7億元;石油及製品類完成零售額594.9億元。
對外經濟
2014年,內蒙古海關進出口總額145.5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63.9億美元;進口總額81.6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額達80.4億美元,占進出口總額的55.3%;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額達35.7億美元;加工貿易進出口額達2.6億美元。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39.8億美元。年內全區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外商投資企業3036家。新批准外商投資企業數44家。
金融業
截至2014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6217.6億元。其中,單位存款餘額7093億元;個人存款餘額8317.3億元。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14947.1億元。全區保險機構共有2160家,保險從業人員10.6萬人。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14億元。全年保險業累計賠付支出110.5億元。全年全區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30億元,累計賠付支出14.9億元,219.2萬戶次農牧戶受益,充分發揮了支農惠農作用。

知名企業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鄂爾多斯集團、神化東勝煤田、鑫泰集團、大興集團、東方路橋集團、新大地、神華集團準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東方希望稀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公司、金點聖火廣告公司、蒙西建材、包鋼集團、包頭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方重工集團、二零二核工業、鹿王集團、華資集團、小肥羊、河套酒業集團、草原興發集團、內蒙古大唐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TCL王牌電器有限公司等等 。

文化

全區共有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扎蘭屯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

民間文化:安代舞:安代流行內蒙古,起源於庫倫旗。傳統安代以唱為主,伴以舞蹈動作,是科爾沁“博”治病的一種方式,帶有迷信色彩。1949年以後,逐漸變為自娛性民間舞蹈,經過不斷完善與發展,由民間進入劇場,成為喜聞樂見的民族藝術形式。

內蒙古民歌:《嘎達梅林》《達那巴拉》、《那木斯來》、《勞工之歌》等;讚美故鄉、思念親人、懷念故土的歌,如《諾恩吉雅》、《母親的恩情》、《金姐》等;哀歌、格言歌、搖籃曲、諷刺歌,如《波茹萊》、《都吉婭》、《丁格爾大喇嘛》等,儀式歌包括祭祀歌、安代歌、婚禮歌、宴歌、酒歌等,如《四季》、《金珠爾瑪》、《篝火歌》等;反映婦女生活的歌,如《萬梨》、《高小姐》、《德力格爾瑪》等;情歌,如《韓秀英》、《達古拉》、《金葉瑪》、《北京喇嘛》等。

民族風情

那達慕:即遊藝、聯歡的意思,源於七百年前。那達幕之日商販雲集,說書獻藝應有盡有,熱鬧非凡,最扣人心弦的莫過於賽馬、摔跤、射箭。多在草原牛羊肥壯、稻穀飄香的8月份舉行。
蒙古包:蒙古包一詞來自於滿族人對蒙古族住所的稱呼,是遊牧生活的產物。一般高七八尺,寬丈余,先用木桿、牛皮訂成網狀方架數片,然後連成園倉式,再用園木組成傘形園頂,頂中 央有一個圓形天窗,晴啟陰合,用以流通空氣,吸收陽光,是草原牧區最喜歡的居住用具,也是外地遊人最感興趣的下榻場所。

祭敖包這是蒙古族傳統的宗教活動,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頭、土塊、柳條等壘築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無邊草原上建立起來的能識別方向、道路、邊界的標誌,後成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舉行。祭祀時敖包上插樹條,上面掛有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聖的淨地。

獻哈達:哈達以白布帛或絲綢為主,長短不一,一段約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長,兩端有絲脫出,約半寸許,其長短均視被交者和場合而定。獻哈達是蒙古族迎送客人、饋贈禮品、年節交往中的禮節,有時還伴隨吟唱和祝詞,更染敬重的氣氛。

手扒羊肉蒙古語稱手扒羊肉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簡便實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剛屠宰後的羊,挑選好的部位,(頭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鍋,原汁清煮。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調味齊全,不加任何調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術,就能做得美味可口。在食用時不用餐具,用手扒著吃。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最考究,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穀之結晶,是最能表達朋友之忠誠的珍貴食品。主人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在潔白的哈達上,唱起感人的祝酒歌,表達自己的真誠與感情,此時客人理應隨即接過酒,能飲則飲,不能飲則品嘗少許,然後將酒歸還主人,萬不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謝絕主人的敬酒,否則他會認為您對主人瞧不起,不願交朋友、不能以誠相待。

傳統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主要部分。首飾是蒙古族婦女逢年過節、訪親探友時用於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等製成,平時牧區婦女不戴帽子,常用紅、綠綢緞纏頭。蒙古袍是牧民喜愛穿的衣服。袍子寬大,長袖高領,鈕扣在右側,衣邊用漂亮的花邊點綴。袍色因人而異。腰帶是穿蒙古袍時,扎腰用的長帶,多為綢、緞布料,顏色與袍色協調。男子扎腰帶,把袍子向上提,顯得精悍瀟灑。而女子則把袍子向下拉展,顯得苗條矯健。牧民穿的靴子有兩種,一種叫蒙古靴,靴頭尖向上翹,靴腰長有圖案,四季都穿。另一種叫馬靴,圓頭長腰,結實耐用.

首府資料

首府:呼和浩特(蒙語意為“青城”)

成立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於1947年5月1日,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總面積:108.3萬平方千米全國第3位僅次於新疆和西藏

總人口:(2004年底)2384.35萬

蒙古族、漢族、滿族、回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朝鮮族等49個民族組成,其中蒙古族397.26萬人,漢族1874.65萬人,其他少數民族90.01萬人。在總人口中鄉村人口1378萬人,其中,農村1187萬人,牧區191萬人。

通訊

郵政

2005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000年不變價)276.1億元,比上年增長18.9%。

電話

2005年,全省電信業務總量267.2億元,增長19.5%。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30.2萬門,增長2.2%。年末本地網固定電話用戶534戶,增長6.4%。其中,城市電話用戶427萬戶,增長6.8%;鄉村電話用戶107萬戶,增長4.8%。年末行動電話用戶704.1萬戶,增長18.4%。年末全區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239.6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43.1萬戶,全區電話普及率(包括固定和行動電話)達到52部/百人,增長14.5%。

廣播電視

2005年年末全區擁有廣播電台13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57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2.64%,比上年提高2.26個百分點;擁有電視台14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80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0.15%,比上年提高2.16個百分點;年末全區有線電視用戶198.46萬戶,比上年增長11.7%。2007年末,全區大部分地區實現了有線數位電視的轉換。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4年,內蒙古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38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95項,套用技術成果541項,軟科學成果2項。獲得國家級獎勵的科技成果2項。全年專利申請6359項,授權專利4031項。年內共簽訂各類技術契約數2903個。契約成交金額157.7億元,其中區內成交技術金額31.4億元,向區外輸出技術成交金額1.2億元,吸納技術成交金額125.1億元。全區共有111個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6個。

文化事業

截至2014年末,全區有藝術事業機構140個,從業人員6435人;藝術表演團體106個,其中烏蘭牧騎73個。現擁有文化館105座,公共圖書館116座,博物館72座,檔案館142座,已開放各類檔案212.2萬卷。年末全區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6%。年末全區有線電視用戶342萬戶。全年生產故事影片8部,蒙語譯製片84部。

體育事業

2014年,內蒙古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競賽中獲獎牌288枚。其中,國外獲獎牌87枚,國內獲獎牌201枚。

醫療事業

截至2014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23426個,其中,醫院639個,農村牧區衛生院1335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19個,婦幼衛生機構117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53個。年末全區醫療衛生單位擁有病床12.9萬張,增長7.5%,其中,醫院擁有病床9.9萬張,鄉鎮衛生院擁有病床1.9萬張,婦幼衛生機構擁有病床0.3萬張。全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5.4萬人,比上年末增長4.3%,其中執業醫師、助理醫師6.2萬人,註冊護士5.7萬人。農村牧區擁有村衛生室1.4萬個,擁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8萬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4年末,全區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616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953個。全區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7.7萬張,各類福利院收養人數5.8萬人。全年共有192.7萬人得到國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濟。全年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5.1億元,銷售社會福利彩票49.6億元。接受社會捐贈420.6萬元,其中自治區本級直接接受社會捐贈51.9萬元,盟市級直接接受社會捐贈346.3萬元,間接接受社會捐贈22.3萬元。

環境保護

全區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1.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2.2%。主要耗能工業企業噸原煤生產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9%,電廠火力發電標準煤耗同比下降0.9%,煉焦工序單位能耗同比下降1.4%,單位電石生產綜合能耗同比下降0.5%,噸水泥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4.4%,噸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5%。

教育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民族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師範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醫學院

內蒙古財經學院

赤峰學院

呼倫貝爾學院

烏蘭察布職業學院

集寧教育學院 

中國之最

1.內蒙古是中國侵入岩期次最多、分布面積最廣的省區。其中大興安嶺是我國中生代火山岩分布面積最廣的地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區。

2.內蒙古地區是亞洲白堊紀至第四紀最著名的化石產地。特別是第三紀化石,從始新世一直至上新世,地層發育最全,是世界公認的亞洲的"標準剖面"。

3.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1985年出土的距今1.2億年的"查乾諾爾恐龍",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恐龍化石骨架。裝架後體長22.4米,背高7米,抬頭高12米。

4.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煤礦出土的猛瑪骨架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猛瑪象骨骸化石。

5.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通古爾盆地,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中新世哺乳動物化石產地。

6.內蒙古赤峰市平頂山冰臼群,是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大的冰臼群。類型最多,規模最大,分布位置最高,30多個冰臼呈南北兩個群落分布,相距400多米,冰臼全在海拔超過700米的山脊上。最大的冰臼直徑達4.5米,深約1.9米,口小肚大底平,規則而完整。

7.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和正藍旗境內發現的"環形水系"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四個隕石坑中最大的一個,也是世界第二大隕石坑。

8.內蒙古烏海市老石旦煤礦附近出土的老石旦矽化木是我國出土長度第一的矽化木化石。長38米,根部直徑0.87米,地質年代為石炭二迭紀。

9.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北的大窯石器製造場,是國內外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舊石器時期採石場。

10.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碧玉龍,是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體型最大、製作最精美的龍型玉

器。據考證,距今約5000年,屬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遺物。色墨綠、體捲曲,高26厘米,是一塊玉料的圓雕,細部運用浮雕、淺雕手法表現,通體琢磨,光潔圓潤。龍體伸屈剛勁有力,長鬃高揚,顯得極有生氣。

11.內蒙古是中國發現岩畫最豐富的地區。陰山山脈、烏蘭察布山岩及賀蘭山脈號稱"三大岩畫寶"。

12.以、冢為標誌的代表其最高發展階段的紅山文化,在內蒙古分布範圍最廣、最集中;原始農業最發達,人口最多;原始藝術成就最高;是中國北方最早出現的"古國"。

13.以大中小三級石城址為代表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在內蒙古分布範圍最廣、最集中,社會組織和防禦設施最完備,是中國北方最早出現的原始城市和原生型"方國"。

14.內蒙古赤峰地區是中國最早培植成功原始農作物糜子的地方。赤峰郊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碳化稷(糜子)籽實,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

15.內蒙古是中國古長城遺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長的省區。其中在包頭市區至石拐的公路17公里處,保留有最完整的一段趙長城;在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小余太鄉和包頭固陽縣境內有我國秦長城保存最為完整的段落,前者長200多公里,後者長近百公里。

16.橫穿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的"秦直道",是2000年前中國最早的高等級公路。史料記載:"道廣五十步,隱以金錐,樹以青松","乾八百里,塹山堙谷,直通之"。

17.內蒙古赤峰市遼中京遺址上的八角密檐式磚塔(俗稱大明塔),高達80.22米,周長113米,是中國現存體積最大的遼代古

18.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遼代萬部華嚴經塔中發現的"中統元寶交鈔",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發行的紙幣實物。刻版印製時間為元代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時代。

19.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後照壁上的蒙古文石刻天文圖,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完好的用蒙古文標註的天象資料,已將外國天文知識融於中國傳統的天文學體系中。刻恆星270座,星數1550餘顆。天文圖直徑1.449米。

20.內蒙古的民族貿易老字號"大盛魁",曾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大的旅蒙商號。開業於清代康熙、雍正年間,歇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業於1929年,歷時200年。持有蓋著清廷皇帝印璽的營業執照"龍票",總拒設于歸化城,以烏里雅蘇台、科布多為中心,活動於內蒙古西部、外蒙古大部直至俄羅斯。在國內京、津、滬、杭、晉、冀、魯、豫、湖、廣等地均有分支、小號和坐莊人員,從業人員連同僱傭的牧民、工人有6000一7000人,貿易總額一般年份約白銀l千萬兩左右。專家稱"經營之廣、貿易額之大、獲利之多,在我國貿易史上罕見"。

21.內蒙古農墾企業是中國各省區農牧場土地最多的省區,管轄土地面積多達620萬公頃。

22.內蒙古西部區生產的褐色大粒養麥,品質全國第一,粒大皮薄出粉率高,在國際市場首屈一指。

23.內蒙古是中國蓖麻種植面積最大和產量最多的省區,主產區哲里木盟是我國著名的蓖麻生產基地

24.內蒙古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41.3萬公頃,占全國的18%。

25.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的河套灌區,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灌區總面積118.9萬公頃,由黃河自流引水,灌溉條件優越,排水骨幹工程已基本形成。

26.內蒙古哲里木盟的莫力廟水庫是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長1.1萬米,底寬100m,水庫大壩用積沙建。

27.內蒙古阿拉善盟荒漠中心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金字塔沙山(沙丘),高500米,是中國最高的沙山。

28.內蒙古有中國最大的草場和天然牧場。草原面積8666.7萬公頃,其中有效天然牧場6800萬公頃,占全國草場面積的27%。

29.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境內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積最大的地方,是中國最大的無污染源動物食品基地。

30.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是中國最早的草地自然保護區,也是草原自然狀態保存最好的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31.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和呼倫湖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好的鶴類資源寶庫。湖區類占世界鶴類的35%,占全國鶴類的55.6%。

32.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大興安嶺北麓原始森林裡的駝鹿,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鹿種。成年雄駝鹿身高l米以上,身長約2米,體重500公斤以上,號稱"森林巨人"。

33.內蒙古自治區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居全國五大牧區之首。羊毛總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山羊絨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駝絨產量占全國的二分之一,均居全國第一位。

34.內蒙古阿拉善白山羊所產羊絨,以其細度、光度、白度三項指標成為世界最好的山羊絨。以伊克昭盟的阿爾巴斯白山羊絨為原料加工的KVSS無毛絨,是國際公認的"中國一號無毛絨",被譽為"軟黃金"。

35.內蒙古阿拉善盟是中國擁有駱駝最多的地區,素有"駝鄉"之稱。該處有世界罕見的白駱駝。錫林郭勒盟所產蘇尼特雙峰駝,是中國三大雙峰駝中體型最大,產絨、產肉量最高的優良駱駝品種。

36.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是中國牧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37.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是中國草原牧區養畜規模最大、距出海港口和經濟中心最近的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外運和進口條件最好的地區。

38.內蒙古有中國最大的森林。面積1406.6萬公頃,人均森林面積0.61公頃。到1997年底人均造林面積居全國第一。

39.內蒙古大興安嶺是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區,烏瑪、奇乾、永安山三個未開發原始林區總面積94.6萬公頃,林業用地面積92.4萬公頃。

40.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沙地雲林,是世界上同類樹種中面積最大的一片純天然林,是中國沙地雲杉母樹林基地。

41.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紅花爾基林場是中國最大的樟子松採種基地。紅花爾基樟子松林,是世界稀有、亞洲最大、我國唯一集中成片的天然樟子松母樹林帶。長250公里,寬20公里,總面積30萬公頃。

42.內蒙古興安落葉松林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天然林,也是中國寒溫帶唯一的天然林。

43.內蒙古赤峰市太平鄉的帶、片、網結合農田防護林體系,是中國唯一抵禦ll級暴風、保護林網內農田達98%的農田防護林體系。該防護林有主副林帶401條,全長360公里,構成375個網眼,保護農田6.6萬畝。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考察後評價,這是"林相''最整齊、林木長勢最好、布局最合理、規模最宏偉"的防護林。

44.內蒙古阿拉善盟的梭梭樹,是世界上種籽發芽最快的荒漠樹種。寄生在梭梭樹氣根上的珍稀植物肉蓯蓉,號稱"沙漠人參",產量、質量均居全國第一。

45.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的四合木,是中國特有的殘遺單種屬植物。

46.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梁外甘草"和阿拉善盟的紅甘草,粉性足,藥用價值高,質量居全國首位。

47.內蒙古黃茂在全國最有名,其主要產地為伊克昭盟和赤峰市被稱為"正北芪"。兩地所產麻黃也居首位。

48.內蒙古是中國發現新礦物最多的省區。自1958年以來,中國獲得國際上承認的新礦物有50餘種,其中10種發現於內蒙古,包括鋇鐵鑽石、包頭礦、黃河礦、索倫石、汞鉛礦、興安石、大青山礦、錫林郭勒礦、二連石、白雲鄂博礦。

49.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礦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山。到1997年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儲量占世界稀土總量的76%。該礦山含礦物172種,是世界上含礦物種類最多的礦山。

50.內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中國五大露天煤礦內蒙古有四個,分別為伊敏、霍林河、元寶山和準格爾露天煤礦。霍林河煤礦是我國建成最早的現代化露天煤礦。準格爾煤田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露天開採煤田。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51.內蒙古東勝煤田與陝西神府煤田合稱東勝一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中最大的一個。

52.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北郊的勝利煤田,是中國最大的、煤層最厚的褐煤田。煤層一般厚度200米以上,最厚處400米。含有11個煤層,13個煤組。煤田長45公里,寬15公里,面積675平方公里,已探明儲量159.32億噸,保有儲量159.31億噸。

53.內蒙古阿拉善盟二道嶺煤礦的太西煤,屬低灰、低硫、低磷的優質無煙煤,平均灰分3.96%,揮發分6.83%,含硫量0.2%-0.32%。發熱量7645-7711大卡/千克,全國之最。

54.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乾里門諾爾鹼礦,是亞洲天然鹼儲量最大的鹼礦。查乾諾爾天然鹼化工總廠是中國最大的天然鹼開採及深加工聯合企業。

55.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礦儲量居全國第一,保有儲量4.67萬噸以上,主要分布在東烏珠穆沁旗、太僕寺旗、鑲黃旗的五個礦區。

56.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鍺儲量全國第一。儲量1600萬噸,占全國已探明總儲量的30%。

57.內蒙古螢石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查乾敖包螢石礦屬於特大型螢石礦床,原礦氟化鈣平均品位達到熔劑富礦的工業要求。

58.內蒙古石墨的遠景儲量約為3億一5億噸,居全國首位。在西起阿拉善右旗,東到烏蘭察布盟興和縣長1000公里的地帶,成礦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其中興和縣石墨礦的產品,鱗片大,柔韌性好,是我國三大石墨生產基地之一。

59.內蒙古通遼市是中國最大的鑄造砂和玻璃生產用砂基地,天然矽砂儲量約為550億噸。

60.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寶山瑪瑙礦儲量2775噸,居全國第一。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61.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達拉特旗埋藏著世界罕見的超大型芒硝礦。

62.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平頂山的中華麥飯石在國內品質最佳。它含有59種元素,其中18種是人體營養所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63.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泉群由48眼泉組成,有溫泉、熱水泉和冷泉。是從深達2800-3500米的火山岩斷裂帶深循環上升的礦泉水,系氡鏗鋸偏矽酸熱礦水。泉中的氡元素含量為每升11-60埃曼,居全國各溫泉之首。

64.內蒙古自治區風能儲量2。7億千瓦小時,占全國總儲量的1/5,居全國首位;全區年平均風速3.7米/秒,大部地區年平均有效風能功率密度為150-200瓦/平方米。

65.內蒙古包鋼稀土一廠是世界最大的稀土鐵合金生產廠,已有170多種、300多個規格的產品,產量和質量均居全國第一。包鋼選礦廠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精礦生產廠。

66.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廠是中國最早建成的中型坦克製造廠,現已成為中國主戰坦克的生產基地。該廠生產的"北方一賓士"重型載重汽車是中國8-20噸卡車中最高檔次的產品。

67.內蒙古包頭北方重型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礦用汽車生產基地。目前生產三大系列7個車型、13個品種的汽車。三峽工程施工中最大的汽車即是該廠的"特雷克斯"三二一一E一85噸車。在眾多的中外施工設備中,該廠生產的三三O七型汽車被三峽工程總公司授予"首台安全運行一萬小時設備"光榮牌。

68.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化工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天然鹼研究機構、天然鹼試驗基地和全國最多的天然鹼科技人才,其天然鹼方面的科研成果居全國之首。生產食用小蘇打16萬噸,占全國年產銷量及出口量的60%以上;硫化鹼年生產能力13萬噸,為全國之最;主要產品是無毛絨和羊絨衫。

71.內蒙古鄂爾多斯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羊絨衫生產廠家,連續多年保持羊絨紡織業市場占有率、市場競爭力、市場影響力第一名。1995年世界第50屆統計大會公布為"中國羊絨製品大王",1997年獲美國最大百貨連鎖集團美斯公司"五星獎"。"鄂爾多斯"在中國羊絨製品業中品牌價值最高,達24.56億元,是唯一的馳名商標。內蒙古鹿王羊絨集團生產的"鹿王"牌羊絨系列產品,是國內同類企業中第一家獲得"國際名牌產品博覽會金獎"的產品。1995年一1996年全國紡織面料新產品展示會該集團獲金、獎最多。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72.內蒙古赤峰市長城地毯總廠生產的"長城藝術掛毯",是中國生產最早、聲譽最高的藝術掛毯,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多次參加國際博覽會,並被作為世界藝術珍品懸掛在聯合國總部。

73.內蒙古伊利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冰淇淋、雪糕生產企業,年產冷飲產品6萬多噸。

74.內蒙古包頭騎士乳品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現代化乳酪生產企業。其乳酪系列產品獲1995年全國新產品一等獎,乳清飲料獲優秀獎。

75.內蒙古呼和浩特工具機附屬檔案總廠是中國最大的卡盤專業製造廠,卡盤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60%,出口量占全國同類產品出口量的80%,其卡盤製造廠的規模居世界之首。

76.內蒙古的中國河西化工機械公司,是中國第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製生產基地,曾研製出一批優質的航天產品。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一——"東方紅一號"使用的運載火箭中的第三級固體發動機就是由該公司提供的。

77.內蒙古包頭光華化學工業公司,是中國第一座核元件、核材料生產、科研基地。為中國第一顆核子彈、氫彈試驗成功,為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做出過重要貢獻。

78.內蒙古額濟納旗的東風航天城,1960年9月用國產燃料首次發射近程飛彈成功。其後成功發射衛星33顆(其中返回式衛星17顆)和各類火箭數百枚,記載了中國航天事業從起步到跨人世界先進行列的發展軌跡。

79.以內蒙古為主礦區的神府東勝煤田,其現代化礦井補連礦弓[進的採煤機,裝機容量1480千瓦,生產能力每小時2500噸,是世界最大的採煤機。該礦輔助運輸實現膠輪化,國內絕無僅有。

80.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伊敏煤電一期工程是中國建設的第一家大型煤電聯營試點項目。

81.內蒙古準格爾煤田(薛家灣區)的煤系硬質高嶺土,從儲量、品位到開採條件都堪稱世界之最。

82.內蒙古牙克石木材加工拷膠聯合廠是中國最大的拷膠生產企業。

83.內蒙古吉蘭泰鹽場是我國最大的機械化湖鹽場、湖鹽區,最大的碘鹽加工基地和最大的天然胡蘿蔔素生產基地。

84.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碳素製品總廠是中國最大的碳素企業和唯一的石墨電極廠。

85。內蒙古赤峰製藥廠是我國最大的麻黃素生產廠家。

86.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華蒙金河(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是世界上生產金黴素飼料添加劑規模最大的企業。

87.內蒙古呼和浩特華歐澱粉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馬鈴薯澱粉製品企業。

88.內蒙古赤峰寧城老窖集團飲料廠生產的"寧城"牌杏仁鮮榨飲料"寧露";是中國第一個AA級綠色蛋白飲料。1997年10月該飲料基地列入《全國山杏產業化示範項目》,通過國際有機作物改良協會0CIA組織初檢;1998年1月,鮮榨工藝通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組織的國家級鑑定。

89.內蒙古通遼化工廠是中國最大的蓖麻油深加工企業。該廠年加工蓖麻籽4萬噸。副產品蓖麻餅粕經與吉林大學合作,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已開發出高活性酵母酶蛋白產品,系國內首創的新型菌類蛋白飼料,可替代進口魚粉及豆粕。

90.內蒙古錫林浩特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頤寧牌"頤寧肽素,是中國最早集綠色食品、生物工程和高科技於一體的穆斯林專用口服保健品

91.內蒙古臨河保健啤酒總廠研製的"天然金川保健啤酒",是迄今為止國家衛生部批准的唯一天然保健啤酒。採用河套天然優質醫飲兩用礦泉水精釀而成。該產品被中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授予1997年"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

92.內蒙古民族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大的商貿中心和商業企業集團。

93.內蒙古是中國擁有陸地口岸最多的省區。共有邊境口岸18個。

94.內蒙古滿洲里鐵路口岸和公路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可經俄羅斯通往東歐西歐,被稱為第一歐亞陸橋"橋頭堡"。該口岸鐵路過貨能力500萬噸,換裝機械先進,擁有高水平的分撥、倉儲條件。滿洲里至後貝加爾斯克國際公路口岸有客運通關通道4條,貨運通關通道4條。

95.1897年建成的北京一張家口一滂江一叨林一烏得一庫倫一恰克圖電報線路,是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陸路電報線。

96.內蒙古自治區的SDH通信傳輸光纜,是目前中國最長的一條採用同步數字系列技術的傳輸光纜,全長4000多公里。

97,內蒙古境內的集(寧)通(遼)鐵路是由鐵道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合資修建的我國目前最長的地方鐵路,全長943公里。

98.內蒙古豐(鎮)準(格爾)電氣化鐵路是中國第一條企業自管電氣化重載運煤專線。總長度2邱公里,採用國內最先進的韶山3型(SS3型)電力牽引機車。

99.內蒙古準格爾黃河鐵路大橋,是中國單孔跨度最大的黃河鐵路大橋。橋長634.42米,單孔跨度為132米。

100.內蒙古是中國風力發電最大的省區。裝機容量1996年底達1.5萬千瓦,居全國第一。錫林郭勒盟風能開發套用研究所(今內蒙古電管局風力發電研究所)是中國成立最早的風能開發研究機構。

101.內蒙古是中國最早向國外輸送電力的省區。目前,內蒙古發電裝機容量增長幅度、人均發電量和外送電量均居全國第一。

102.內蒙古包頭稀土研究院是中國最大的稀土科研機構,它以稀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為宗旨,以稀土選礦、冶金提取分離、新型功能材料的開發為研究重點,已取得研究成果650多項,其中重大科研成果200多項,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100多項。

103.內蒙古氣象局在全國最早建成了省級極軌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為了實現人工降雨防雹等減災目標,近年來內蒙古每年租用飛機最多,作業時間最長,作業區域最廣。

104.內蒙古計委電子計算中心在全國最早研製成功了完整的少數民族電子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

105.內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蒙醫蒙藥研究中心。

106.內蒙古擁有中國最大的稀土情報中心,包頭稀土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國務院批准的中國第一個稀土開發區。

107.中國工程院院士、內蒙古大學校長旭日乾博士是世界最早培育成功"試管山羊"的科學家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培育成功"試管綿羊"和"試管牛"的科學家,被國外稱為"試管羔羊之父"。

108.內蒙古包頭市第九中學物理教師陸家羲,是世界區組設計領域最早整體解決"不相交斯坦納三元素大集"難題的數學家。他的成果榮獲中國自然科學最高獎--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

109.內蒙古包頭宋金墀在世界上第一個畫出"四色地圖",並創立"鄰接幾何"。

110.包頭稀土研究院的磁學專家謝宏祖,是世界上最早研製成功52.2兆高奧新型釹鐵硼磁能積材料的科學家。

111.內蒙古包頭稀土研究院的梁乃茹博士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出稀土非晶絲。該非晶絲不用拉拔而採用直接噴絲成材率達95%以上。

112.內蒙古赤峰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胡洪凱,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穀子顯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人。他在我國最早育成了顯性核不育純合一型系、隱性純合可育系和顯性純合上位系配套的"三系制種法",開拓了植物雄性不育遺傳學研究和育種實踐的新領域。

113.內蒙古大學張鶴齡教授在國內最早分離鑑定出苜蓿花葉病馬鈴薯雜斑株系、馬鈴薯YN病毒、馬鈴薯S病毒等,並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製備出高效價馬鈴薯卷葉病毒抗血清,建立起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免疫吸附電鏡、變性電泳、分子雜交等植物病毒現代診斷技術。

114.內蒙古葡萄花木技術開發中心林守仁研究員,繼1958年首創我國15年生葡萄平均畝產l萬斤的最高記錄後,1983年一1986年又創葡萄畝產1.23萬斤和連續四年畝產超萬斤的高產記錄。他主持的大批量葡萄"無土育苗"快速成苗新技術,填補了我國空白。

115.內蒙古林學院郭連生博士,首次發現了在特定環境和實驗條件下,挪威雲杉位於不同樹冠高度針葉氣體交換能力的變化規律。

草原 

116.內蒙古師範大學能乃扎布教授,是英國倫敦皇家昆蟲學會接納的第一位中國昆蟲學家。他用數值分類法第一次找出古北界皮蝽屬昆蟲之間的親緣關係。1985年載人美國《國際半翅目昆蟲學家名人錄》。

117.內蒙古畜牧科學院盧德勛博士,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消化道內內源蛋白質的周轉規律。

118.內蒙古畜牧科學院承擔的國家白絨山羊選育開發項目,首次利用山羊胚胎移植技術建立了7個育種核心群。

119.內蒙古電視台高級工程師楊維瀛,設計並試製成功的A一2型多功能流動劇場,是中國第一座較為完善、優於國外、適於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深入農村、牧區、礦山、邊防巡迴演出的大型流動劇場。

120.內蒙古是世界上出版蒙文圖書最多的地區,現已成為最大的國際蒙文圖書出版中心。

121.內蒙古柔道運動員高鳳蓮在第四、五、六屆世界女子柔道錦標賽上連續獲72公斤以上級世界冠軍,成為我最早實現此項比賽"三連冠"的女運動員。

122.內蒙古呼和浩特賽馬場是亞洲最大的國際標準賽馬場,其場地總面積為3.2萬平方米。

交通

公路交通

截止2011年12月16日,內蒙古公路總里程達到15.7萬公里。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之初,僅有近千公里的古老驛道供駱駝隊、勒勒車跋涉。64年之後,一個全線貫通東西南北、聯通俄羅斯和蒙古國的公路網路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重點支持內蒙古公路建設及有利於內蒙綜合運輸體系發展的綜合運輸樞紐的建設。預計到2015年,內蒙古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7萬公里。

鐵路概況

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鐵路線路由鐵道部下屬的三個鐵路局管轄 

1、哈爾濱鐵路局管轄部分:呼倫貝爾市全境。

鐵路線路:幹線2條:濱洲線(哈爾濱—滿洲里)、牙林線(牙克石—滿歸)。

支線5條:博林線(博克圖—塔爾氣)、伊加線(伊圖里河—加格達奇)、伊敏線(海拉爾東—伊敏)、朝烏線(朝中—莫爾道嘎)、卓江聯絡線(牙克石—匯流河)。

鐵路單位:哈爾濱鐵路局海拉爾鐵路辦事處 

2、瀋陽鐵路局管轄部分:興安盟全境、通遼市全境、赤峰市南部。 

鐵路線路:幹線2條:平齊線(四平—齊齊哈爾)、京通線(北京北—通遼西)。

支線5條:大鄭線(大虎山—鄭家屯)、通讓線(通遼東—讓湖路)、通霍線(通遼北—霍林河)、通遼南線(通遼—通遼南)、葉赤線(葉柏壽—赤峰)。 

鐵路單位:瀋陽鐵路局通遼鐵路辦事處 

3、呼和浩特鐵路局管轄部分: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地區: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蘭察布市、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赤峰市北部。

鐵路線路:幹線6條:京包線(北京北—包頭)、包蘭線(包頭西—蘭州東)、集二線(集寧—二連浩特)、集通線(集寧—通遼北)、包西線、集張線(。

支線7條(含一條環線):包白線包石線包環線烏吉線、海公線、郭查線、包神線。

民航運輸

內蒙古現有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包頭二里半機場、烏海機場、鄂爾多斯伊金霍洛國際機場、烏蘭浩特機場、赤峰玉龍機場、通遼機場、錫林浩特機場、呼倫貝爾海拉爾機場、烏蘭察布機場、巴彥淖爾天吉泰機場、滿洲里西郊機場、二連浩特賽烏蘇國際機場等幾大機場,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實現了主要城市的機場全覆蓋。
經過50多年的發展建設,內蒙古機場集團所轄各機場基礎設施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有了長足進步,大部分機場達到4C級以上標準,其中呼和浩特機場飛行區等級達到4E級,包頭、呼倫貝爾海拉爾、錫林浩特機場達到4D級。
2010年,內蒙古機場集團共運營航線141條(國際航線8條,地區航線1條),通航城市55個,保證運輸飛行7.9萬架次,參與運營的航空公司24家(外航4家)。

政治

內蒙古自治區主要黨政領導幹部
王君
中央委員,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
布小林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主席。
劉新樂
副主席

旅遊

購物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商品種類齊全,買土特產,你可到首府呼和浩特的街頭集市貿易,那裡有當地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各色商品琳琅滿目,價廉物美,無所不有。買名特產品,可到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的新世紀廣場,或中山西路的天元商廈,五塔東街的滿都拉商貿大廈,那裡可買到正宗產品。您還可到錫林北路的內蒙古文物總店去逛逛,或許會有意外收穫。內蒙古土特產品眾多,包頭的皮革製品,輕、美、柔軟;河套蜜瓜“華來西”香甜可口,遠近馳名;東部的口蘑、木耳、皮革;西部的瓜子、髮菜、小茴香甘草黃芪枸杞麻黃大蓉及黃河鯉魚等,均小有名氣。名特產品有阿拉善鴕絨、呼市純低粗毛線,包頭阿左旗地毯,多倫的民族用品馬鞍、蒙古靴等。

特色活動

內蒙古民俗節慶活動:

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每年七月中下旬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遊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那達慕,蒙古語為“娛樂”或“遊戲”之意,是蒙古族傳統的民眾性集會。那達慕開始以單純的歌舞娛樂形式為主,後來增添了摔跤、射箭、賽馬等比賽項目,場面隆重,氣氛熱烈。旅遊節期間,遊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嘗奶茶、還可以參與到騎射歌舞等節目中,充分體驗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風情。

祭敖包活動一般在農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舉行,敖包,蒙古語為“堆子”,是用石頭壘成的一座圓錐體的台子,上面豎著懸掛有經幡的旗桿和樹枝。在祭典結束後,還將舉行傳統的賽馬、摔跤等活動。

篝火節是內蒙古北部鄂倫春族人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6月18日,鄂倫春人會燃起篝火,並集體圍繞在篝火旁,載歌載舞,歡樂通宵。

旅遊事項

遊客到內蒙古旅遊需要在各個方面留心,這裡將會將內蒙古旅遊的幾個注意事項一一列舉:
遊客出遊自己要細心:
(1)內蒙古海拔在1500米左右,氣候比較乾燥,陽光直射較強,溫差較大。最好攜帶春、夏裝;最好穿長褲,不要穿涼鞋。同時帶好墨鏡、太陽帽、防曬霜、潤唇膏、感冒藥、腸胃藥、阿斯匹林、等應急物品。夏季降雨量集中在7、8、9月,故應攜帶保暖衣服和雨具。請帶上長袖外套,以免著涼。
(2)到內蒙古草原去,很多遊客都會嘗試騎馬,但騎馬需要處處小心。 騎馬暢遊,可帶手套及旅遊鞋,請不要站在馬的後面和右面,以免引起危險。因蒙古人馴馬時習慣站在馬的左邊,故馬的左邊是最安全的;騎在馬上千萬不要互相打鬧(特別是不要在馬上接聽電話),更不要隨意抽打人和自己的馬,以免馬受驚嚇造成不測。如想騎馬到牧民家作客時,離蒙古包很遠就要下馬,以免驚動畜群,進蒙古包時,要從左邊進,不要踩門檻,不要用手指指點點。
(3)內蒙古接待設施還不完善,草原條件尤其一般。草原普通蒙古包包內沒有洗手間,外面共衛(無公浴);豪華蒙古包獨立衛生間,太陽能洗浴(有時水壓不夠或涼熱不均),另外請自備洗漱用品。在每年的7、8月份屬當地旅遊旺季,旅遊人數較多,會出現景點人多、交通擁堵、住宿緊張、餐廳排隊等情況,如果要出行,一定隨身保管好貴重物品。
(4)內蒙古飲食以北方菜係為主,口味相對較重。
(5)在草原午餐儘量不要喝酒(特別是想騎馬的客人),以免影響下午的活動。晚餐敬酒儀式前要多吃菜,特別羊肉和奶茶可解酒。
(6)內蒙古屬偏遠地區,貴賓可帶些小禮品(文具或水果以表示禮貌,主人會格外高興)。
(7)在您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同時,請您在遊覽途中請注意 環 保,不亂扔垃圾,做到“留下的只有腳印,帶走的只有照片。

旅遊景區

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

在祖國雄雞形版圖上方,有一個酷似雞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聞名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她被譽為"北國碧玉"。呼倫貝爾得名於呼倫和貝爾兩大湖泊。呼倫的蒙語大意為"水獺",貝爾的蒙語大意為"雄水獺",因為過去這兩個湖盛產水獺。 從呼和浩特驅車2000多公里、歷時三天抵達美麗、富饒、神奇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我們才真正感受到什麼是"藍天綠地",什麼是"綠色淨土"。呼倫貝爾草原猶如一幅巨大的綠色畫卷,無邊無際。這裡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生長著鹼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一片沒有任何污染的綠色淨土,出產肉、奶、皮、毛等畜產品備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連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它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這裡也是中外聞名的旅遊勝地。 總面積一億四千九百萬畝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就是這樣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它位於內蒙古東北部,因境內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每逢盛夏,草原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處處“風吹草低見牛羊”;藍天白雲之下,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和牧民揮動馬鞭、策馬馳騁的英姿盡收眼底。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我國現存最豐美的優良牧場,因為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純淨的草原”之說。 在幾千條大小河流的滋養下,每到夏季,這裡鶯飛草長,牛羊遍地,你可以在草原上騎馬、騎駱駝,觀看摔跤、賽馬、烏蘭牧騎的演出,吃草原風味“全羊宴”,晚上的篝火晚會,更讓你盡情體驗遊牧民族的獨特風情。

首府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處東經110°46′--112°10′,北緯40°51′--41°8′。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和平解放。12月9日,綏遠省軍政委員會歸綏市工作團進入歸綏。從1954年4月25日起,將"歸綏市"改稱為"呼和浩特市"。1960年前,呼和浩特市轄新城區、回民區、玉泉區和賽罕區。1960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71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托克托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95年11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烏蘭察布盟的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96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烏蘭察布盟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呼和浩特市現行政區劃共轄9個旗縣區。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中心,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腳下,現已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蒙語“呼和浩特”,意為“青色的城”。內蒙古人則通常省稱為“呼市”。 
境內主要分為兩大地貌單元,即:北部大青山和東南部蠻漢山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勢由北東向南西逐漸傾斜。海拔最高點在大青山金鑾殿頂部,高度為2280米,最低點在托克托縣中灘鄉,高度為986米,市區海拔高度為1 040米。大青山為陰山山脈中段,生成很多縱向的山脈山峰。境內,由西向東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龍山,虎頭山等,東南部是蠻漢山。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 萬立米水磨溝,流域面積1380.9平方公里,溝長68.2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972萬立米.1958年在溝口興建紅領巾水庫1座,庫容1 650萬立米,灌溉面積11萬畝。哈拉沁溝,溝長55.6公里,流域面積708.7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2 622萬立米。全市河流總長度1 075.8公里,河網密度為0.177公里/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差異較大,其特點: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炎熱,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劇烈。年平均氣溫由北向南遞增,北部大青山區僅在2℃左右,南部達到6.7℃。最冷月氣溫-12.7~16.1℃;最熱月平均氣溫17-22.9℃。平均年較差為34.4-35.7℃,平均日較差為l3.5-13.7℃。無霜期:北部山區為75天,低山丘陵區110天,南部平原區為113-134天:日照年均1 600小時。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僅350毫米;平原區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區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鄉一前響村,年均降水達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鄉,年均降水量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鄉、黑城鄉、新營鎮一帶,年均降水量僅為335.2-362.8毫米。  
呼和浩特,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1986年,呼和浩特被國務院正式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大青山腳下、黃河岸邊這片神奇肥沃的土地上敷衍生息,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明。這裡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這裡是中原地區漢族文化同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融合點;這裡傳唱著各族人民互敬互愛、和諧共處的團結頌歌。 
大窯文化遺址、長城遺址、雲中古城、昭君墓、萬部華嚴經塔、大召、席力圖召、將軍衙署、公主府等文物古蹟是呼和浩特熠熠閃亮的足跡。

孤魂灘事件、大青山抗日根據地、“九一九”和平起義是這座城市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浴血奮戰、前仆後繼的光榮歷史。

名人

成吉思汗 顧秉林 高博 白岩松 張紹剛
烏蘭夫 王珞丹 鮑喜順 小鹿姐姐 烏蘭托婭
牛根生 張小平 斯琴格日樂 德德瑪 齊·寶力高
布仁巴雅爾 烏蘭圖雅 楊坤 李院生 騰格爾
巴特爾 姜風鳴 烏蘭托嘎 那日松 旭日乾

蒙古族禮俗

愛畜:如在草原上遇見畜群,汽車與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群中穿過,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畜主的不尊重。 

做客:乘汽車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車上是否拴著馬,不要貿然駛入,免得馬驚掙斷韁繩跑失。進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和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儘量不坐。入坐時不擋住北面哈那上掛著的佛像。進包後可席地而坐,不必脫鞋。不要坐在門檻上。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主人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即刻會明白賓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是表達草原牧人地客人的敬重和愛戴。通常主人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瞧不起。賓客應隨即接住酒,接酒後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不必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

獻哈達: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詞或讚詞,渲染敬重的氣氛,同時將哈達的摺疊口向著接受哈達的賓客。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集中精力聽祝詞和接受敬酒。接受哈達時,賓客應微向前躬身,讓獻哈達者將哈達掛於賓客頸上。賓客應雙手合掌於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

尊老慈幼:到牧民家做客,見老人要問安,須以“您”相稱。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對小孩不可斥責或打駕。不要當著家人的面數說孩子生理缺陷。

其他:到牧民家做客,要帶適當的禮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對迎面狂吠的牧羊狗僅可喝斥,不可打。解手須至蒙古包南方較遠處,不可到蒙古包東、西側(有羊圈)、北側(氣味會隨風颳入包內)。冬天不要到包北、西側亂踩,因那裡的雪是化水食用的。離開主人家須道再見並致謝意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 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