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敖包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傳統的祭祀活動。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由石頭壘起,上插樹枝、祭敖包、柳條。樹枝上掛滿五顏六色的布條和紙旗,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祭敖包時,在古代,由薩滿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人旺年豐。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動中互表愛慕之情,相約再見的時日。2006年5月20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申報的祭敖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X-40)。

基本信息

簡介

祭敖包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繫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等。祭祀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認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

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積起來的石堆、土堆。早先蒙古族以為天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源泉,特別加以崇拜。由於天地神沒有偶像,人們就堆敖包以象徵,從而敖包就成了人們的崇拜物。人們通過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牛羊興旺,國泰民安。祭敖包的時間不固定。蒙古貞地區多在農曆七月十三日。祭祀時,先在敖包上插一樹枝或紙旗,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旗上寫經文。儀式大致有四種: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血祭是把宰殺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以為牛、羊是天地所賜,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報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鮮奶、奶油、奶酒灑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籠一堆火,將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塊投入其中,人們向火叩拜。玉祭是古代人們以最心愛的玉器當供品祭祀。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對天地的虔誠,祈求天地給人們以平安和幸福。

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傳下來的宗教習俗,在每年水草豐美時節舉行。敖包是石堆意思。即在地面開闊、風景優美的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實心塔,頂端立系有經文布條或牲畜毛角的長桿。屆時,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禱告詞,男女老少膜拜祈禱,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祭祀儀式結束後,常舉行賽馬、射箭、摔交等競技活動。敖包祭是蒙古人為紀念發祥地額爾古納山林地帶而形成,表示對自己祖地的眷戀和對祖先的無限崇敬。這一信奉薩滿教時最重要的祭掃儀式,現已演變成了一年一度的節日活動。

"敖包"是蒙古語音譯,亦作"鄂博"、"腦包"、"堆子"、"石堆"、"鼓包"等,漢語的意思為"堆子"。 敖包有用石塊壘起的,也有用土堆起來的。多築于山頂丘陵之上,一般呈圓形,頂端插有柳條等,形似烽火台。《中華全國風俗志o卷九》云:"鄂博隨在皆有……其形圓,其頂尖,顛立方角蒙經旗,其上下則埋哈達一方,糧食五種,銀數錢,每年必一祭。"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徵神在其位,世襲傳頌。過去內蒙古各盟旗、蘇木和寺廟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還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還有各自的名稱。阮葵生《蒙古吉林風土記》云:"壘石象山冢,懸帛以致禱,報賽則植木表,謂之'鄂博',過者無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來是神聖之所在。

最初都以部落為單位築敖包。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路經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上幾塊石頭或幾捧土,然後跨馬上路。隨著喇嘛教在蒙古社會傳播,到了清朝時期,有了以部落為單位,每年舉行一次祭敖包會的習俗。祭祀一般都在農曆五月中旬至七八月舉行。

傳說

祭敖包祭敖包

關於祭敖包的由來,已無據可考。在民間卻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那是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們,過著遊牧狩獵的生活。人們喪葬一直是天葬,屍體放在全是木製的"勒勒車"上漫無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駛,什麼時候屍體掉下來,就在什麼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們因為思念親人,每年都想到安葬親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裡去找安葬地點呢?於是,隨著對自然和動物的進一步了解。他們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安葬親人時,隨車帶著一峰駝羔,在安葬的地點將駝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將駝羔的母親或已二歲的駝羔帶上,沿著大致的方向和路線去尋找。如果發現母駝或駝羔在某一處不肯前行或悲鳴,那就是安葬親人的地點。這時,牧人要壘幾塊石頭或拜幾把土,來祭禮親人,求得親人的祝福。如此沿襲,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時,祭敖包的形式內容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演變,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會"。

隆重的祭祀

祭敖包祭敖包
蒙古族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蒙古語“堆子”的意思。堆子,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標誌,後演變為蒙古等民族崇拜的天地或山頭神的象徵。

在丘陵或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石塔,裡面有神像或佛經,頂端豎一根長桿,上面插經幡,弓箭等物。敖包神被視作氏族保護神,舊時人行道過要下馬,獻上錢財,供以酒肉,或剪下馬鬃馬尾系其上。祭祀多於草豐畜壯、氣候宜人的夏秋之季舉行,儀式隆重。屆時,人們攜帶哈達及整羊肉、奶酒、奶食等祭品,匯集於敖包處,先獻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大家跪拜祝福,往敖包上添加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五色綢布條和經幡等。祭祀禮儀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種。祭典結束後,人們圍坐一處喝馬奶酒、吃羊肉,並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文體活動。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亦有這種祭祀習俗。

敖包是蒙古語音譯,意為"堆子"即人工堆積而成的石堆。一般築於草原的山頂或丘陵之上,在圓壇上面堆積石頭為台,台基上重疊作圓錐體,高約十餘丈。敖包在內蒙古大草原隨處可見,分為單獨敖包和群體敖包,舊時有的富人還設有“家敖包” 。

自古以來,祭敖包的禮儀,大致為四種:

血祭,據傳蒙古族在遊牧時代,各家所有的牲畜系天地所賜,因此,為了報答諸神的恩賜宰殺牲畜,在敖包前供奉。

酒祭,據傳天地諸神不僅喜歡食肉,也喜歡飲酒喝奶子。故在祭祀時把酒或奶子灑在敖包供台前。

火祭,據傳蒙古族認為火可驅逐一切煩惱於邪惡。祭時牧民走近火堆(燃燒牛羊糞)邊念著自家的姓氏,投祭品於火中。

玉祭,古代蒙古族有用玉做為供品的禮儀,因玉價值昂貴,現用寶珠或硬幣炒米代替。

蒙古族祭祀敖包,於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召開。屆時敖包密插樹枝,並四周懸掛五顏六色的布條和紙旗,旗上寫著經文。焚香點火、喇嘛誦經念咒,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與宗教色彩。禮儀畢,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摔跤、眾歌群舞。

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動。

舊時,蒙古族祭敖包的儀式,一般在每年農曆五月至七月間舉行。一般為一旗、一個蘇木獨祭,也有幾個蘇木、幾個旗聯合祭祀的敖包。屆時,敖包附近設定天數臨時蒙古包,遠近牧民皆全家以赴。喇嘛傳入後,把薩滿教的殺生祭改為果祭,一般人家搭的臨時蒙古包內也掛佛像,擺牛羊肉及奶食和酒類供品,並焚香點燭。正式舉行祭祀儀式時,活佛或有高位的喇嘛帶領眾多喇嘛繞敖包頌經,民眾隨行(此時婦女不解參加)。祭敖包時還要取所謂“阿爾山”(即聖水),並用這聖水灑注畜群。祭祀儀式結束後,開始娛樂。按照民間風俗有賽馬、射箭、摔跤和宴會,同時,開展貿易活動。後娛樂項目不斷增加,男女均可參加,稱“敖包乃日”(乃日,蒙古語,意為盛會),並逐漸變成傳統的“那達慕”大會。

主要形式

祭敖包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薩滿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熱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動,每年的農曆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敖包一般均建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築,中填沙土。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桿或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穀,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數量不一。一般的多為單個體,也有7個或13個並列構成敖包群的,中間的主體敖包比兩側(或周圍)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後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這裡祭拜,祈禱人畜興旺。

由於蒙古族牧民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異,一般都是在農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此時正值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季節。有的一個旗、一個蘇木獨祭,也有幾個蘇木、幾個旗聯合祭祀的。祭祀時,非常隆重、熱烈,幾十里、上百里遠的牧民們都要坐著勒勒車,騎馬或乘汽車、拖拉機帶著攜帶著哈達、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趕來敖包處。有條件的地方,還要請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擺成陣勢,焚香點火、誦經。

先獻上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眾人跪拜,然後往敖包上添加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經幡、五色綢布條等。最後參加祭祀儀式的人都要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兩旺,並將帶來的牛奶、酒、奶油、點心、糖塊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後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將帶來的石頭添加在敖包上,並用柳條、哈達、彩旗等將敖包裝飾一新。

祭典儀式結束後,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投布魯、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有的青年男女則偷偷從人群中溜出,登山遊玩,傾訴衷腸,談情說愛,相約再見的時日。這就是所謂的"敖包相會"了。

敖包的形式:一般為一層圓錐形實心塔,這種敖包大多是些小敖包;也有堆壘成2-4層重疊形圓錐實心塔的大敖包.一個地方的敖包的數目也不同,有單獨的一個敖包,也有一個中心大敖包周圍有數量不等的小敖包組成的敖包群.敖包頂端插旗桿(也有做蘇魯錠的),從上掛下數條經旗,一般為紅,黃,白,藍,綠五個顏色的旗.旗桿周圍插上大量樹枝,上邊掛哈達(白色或藍色),敖包有部落,氏族和家族敖包之分,後來到滿清時期隨著盟旗制度的出現也有了盟,旗,蘇木敖包之分類。

意義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藏傳佛教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誦經便成為敖包祭祀活動中的主角和重要內容。此外,藏傳佛教法事活動還遍及蒙古族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蒙古族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認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觀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內容、形式方面都有了變化。

祭敖包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縮影,與此有關的一系列活動和禮儀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創造力。祭敖包作為一種文化空間,包含了許多蒙古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對研究遊牧文化、蒙古民族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發掘、搶救、保護祭敖包,對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也有重要意義。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草原風情

敖包相會敖包相會
敖包作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體的傳播下已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會》的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達到登峰造極的宣傳熱度,紅透大江南北。

在無際的草原上,時時會看到用大小石塊累積起來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謂神樹,神樹上插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鮮艷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喚著遠方的牧人,這就是敖包。

敖包,又稱“鄂博”、“腦包”、“堆子”、“石堆”、“鼓包”。指的是在自己遊牧的區域內,選擇一個幽靜的地方,用石頭堆起的圓形堆。《中華全國風俗志眠嵓》云:“鄂博隨在皆有……其形圓,其頂尖,顛立方角蒙經旗,其上下則埋哈達一方,糧食五種,銀數錢,每年必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風土記》云:“壘石象山冢,懸帛以致禱,報賽則植木表,謂之鄂博,過者無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來是神聖之所在。

傳統節日2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盤點內蒙古民俗

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每年七月中下旬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遊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