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放大》

《放大》是安東尼奧尼在1966年導演拍攝的一部影片,他對現代生活元素的表現、簡潔暢快的鏡頭語言,以及充滿懸念的敘事,使得本片成為他作品中最為賣座的一部。使圖樣、圖像、聲音、功能等變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他這個何嘗是做來頑的,簡直照這個小樣放大了,可以做大的,裡面沒有一樣不全備。”

基本信息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放大
【拼音】fàngdà
【英譯】 [enlarge;magnify;amplify]
【基本解釋】
使圖像、聲音、功能等變大放大照片

詳細解釋

1.使圖樣、圖像、聲音、功能等變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他這個何嘗是做來頑的,簡直照這個小樣放大了,可以做大的,裡面沒有一樣不全備。”張天翼《歡迎會》:“英雄艾國魂和那八個拿手槍馬刀的上了場。他們靜靜地聽著嚴俊在後面提,他們就把提的台詞在台上放大。咬字的輕重和腔調也全是跟著嚴俊的。”如:放大相片。
2.擴大。聞一多《一個白日夢》:“個人主義和由它放大的本位主義的肥皂水,居然吹起這種大而美麗的泡。”蕭紅《橋》:“於是肺葉在她胸的內面顫動和放大。這次,她真的哭了。”

化工名詞

scaleup
化工過程開發的一種從實驗室結果過渡到建成工業化裝置的步驟。放大是研究、開發工作中的一個複雜過程,涉及基礎研究、工程研究、化學工程、材料科學、機械設備、防腐、安全等一系技術問題,其方法有經驗放大、半經驗放大、模型放大及其相互結合法等,要根據每個項目的具體情況、具體條件而定。

攝影名詞

Enlargement
製作比負片大的照片。平時以10倍以下的為多,用35毫米片時,放大到全張(56*90厘米)是限度。

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春光乍泄;春光乍洩;春光乍現
更多外文片名:
放大放大

Blowup
BlowUp.....(UK)(alternativespelling)
Blowup-förstoringen.....Sweden
Blow-Up(Deseodeunamañanadeverano).....Spain
Blow-Up-DepoisDaqueleBeijo.....Brazil
Blow-Up-eräänsuudelmanjälkeen.....Finland
Blowup-Deseoenunamañanadeverano.....Argentina
Cinayetigördüm.....Turkey(Turkishtitle)
Ekstaze67.....WestGermany
HistóriadeUmFotógrafo.....Portugal
Nagyítás.....Hungary
Poveæanje.....Croatia
Powiekszenie.....Poland
Yetzarim.....Israel(Hebrewtitle)
Zvetsenina.....Czechoslovakia(Czechtitle)
影片類型: 驚悚 ;劇情;懸疑
片長: 111分鐘
國家/地區: 英國/義大利
對白語言: 英語/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Portugal:M/12/Argentina:13/Australia:M/Finland:K-16/Germany:16/Sweden:15/UK:15/USA:Unrated/Iceland:L/Canada:R/Canada:PA/WestGermany:18/UK:X/Italy:VM14/Australia:PG(TVrating)
製作成本: $1,800,000(estimated)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1966Metro-Goldwyn-MayerStudiosInc.
拍攝日期: 1966年4月24日-1966年7月
攝製格式: 35mm
洗印格式: 35mm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原創音樂|攝影|剪輯|選角導演|美術設計|服裝設計|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Director: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Antonioni
編劇Writer:
JulioCortázar....shortstoryLasbabasdeldiabloand
放大放大

托尼·諾格拉ToninoGuerraEdwardBond....Englishdialogue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Antonioni....story/and
演員Actor: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Redgrave....Jane
莎拉·米爾斯SarahMiles....Patricia
戴維·海明斯DavidHemmings....ThomasJohnCastle....Bill
簡·伯金JaneBirkin....TheBlonde
吉蓮·希爾斯GillianHills....Thebrunette
彼德·鮑勒斯PeterBowles....RonVeruschkavonLehndorff....Verushka(asVerushka)JulianChagrin....MimeClaudeChagrin....MimeJeffBeck....HimselfwithTheYardbirds(uncredited)SusanBroderick....Antiqueshopowner(uncredited)
周采芹TsaiChin....Thomas'receptionist(uncredited)ChrisDreja....HimselfintheYardbirds(uncredited)MelanieHampshire....Model(uncredited)HarryHutchinson....shopkeeper(uncredited)JillKennington....Model(uncredited)MaryKhal....Fashioneditor(uncredited)ChasLawther....Waiter(uncredited)JimMcCarty....HimselfintheYardbirds(uncredited)PeggyMoffitt....Model(uncredited)RosaleenMurray....Model(uncredited)AnnNorman....Model(uncredited)RonanO'Casey....Jane'sloverinpark(uncredited)
吉米·佩吉JimmyPage....HimselfwithTheYardbirds(uncredited)KeithRelf....HimselfinTheYardbirds(uncredited)JanetStreet-Porter....Extra(uncredited)RegWilkins....Thomas'assistantReg(uncredited)
製作人Producedby:卡羅·龐蒂CarloPonti....producerPierreRouve....executiveproducer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HerbieHancock....(asHerbertHancock)
攝影Cinematography:CarloDiPalma
剪輯FilmEditing:FrankClarke....(uncredited)
選角導演Casting:IreneHoward....(uncredited)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阿什頓·戈頓AsshetonGorton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JocelynRickards....(dresses)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ClaudeWatson....assistantdirectorAntalKovacs....secondassistantdirector(uncredited)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美國
USA1966年12月18日英國
UK1967年1月法國
France1967年4月......(CannesFilmFestival)西德
WestGermany1967年5月11日丹麥
Denmark1967年5月17日法國
France1967年5月24日芬蘭
Finland1967年9月8日瑞典
Sweden1967年10月4日德國
Germany2000年3月23日......(re-release)德國
Germany2002年2月......(Berlin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義大利
Italy2002年9月......(VeniceFilmFestival)捷克
CzechRepublic2003年1月17日......(re-release)法國
France2006年3月29日......(re-release)法國
France2007年8月8日......(re-release)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BridgeFilms
發行公司: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2004)(USA)(DVD)
米高梅[美國](1966)(USA)(theatrical)
標準收藏[美國](USA)(laserdisc)
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2004)(Argentina)(DVD)
WarnerHomeVideo(U.K.)Limited[英國](2004)(UK)(DVD)

放大放大

MFAFilmdistribution[德國](CzechRepublic)(re-release)
Metro-Goldwyn-Mayer(MGM)[英國](1966)(UK)(theatrical)
MGM/UAHomeVideo[英國](1986)(UK)(VHS)
WarnerHomeVídeo[巴西](2004)(Brazil)(DVD)(censoredversion)
VídeoArte[巴西](Brazil)(VHS)
AsociaceCeskýchFilmovýchKlubu(ACFK)[捷克](CzechRepublic)(re-release)
PremierSoundFilms[英國](USA)
PremierProductions(1966)(USA)(theatrical)
CriterionCollection(USA)(laserdisc)

影片簡介

攝影師托馬斯是個玩世不恭的年戀中的男女的一系列照片。這個名叫簡的女人發現後近乎瘋狂,甚至不惜獻身地要得到這些照片的底片,似乎這些底片將泄漏什麼秘密。托馬斯懷疑之下放大了照片,在極其細微之處,他相信自己發現了一次謀殺,而簡即是這次神秘謀殺的關鍵人物。影片的其餘部分都是托馬斯為了證實自己的構想而採取的種種行動。但他的調查取證是徒勞的,一切證據都不能明確證明什麼,仿佛這只是一場幻覺的挑釁

影片解讀

《放大》是安東尼奧尼備受好評的一部影片,粗粗看去,難免會被大段大段的靜默和艱澀難懂的內涵弄的暈頭轉向。沒有傳統影片清晰的情節脈絡,沒有傳統影片規整的起承轉合,沒有傳統影片豐富的視聽效果,更沒有傳統影片那么簡單易懂的人物命運和結局,《放大》的獨樹一幟將它與傳統影片明顯的相隔開來,只有靜下心來,細細探究才能從中窺探到些許安東尼奧尼的思想和意蘊。追根究底,其與傳統電影的區別也主要存在於導演究竟如何講故事、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

講故事的方法

作為義大利現代派電影的開創者,安東尼奧尼在《放大》中同樣也不願意用傳統的手段製造一個煽情的故事,營造一個虛假的故事環境。在現代主義的影響下,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也充分體現了現代派的共同原則,也就是主張以非理性主義思想來主宰創作活動,要求文藝創作擺脫理性的束縛,運用非理性的直覺、本能、潛意識活動、意志等“原始力量”在作品中體現出創作者的自我。在故事的敘述表現上,安東尼奧尼弱化的是情節的起承轉合,強化的是人物內心生存狀態的挖掘表現;拋棄的是跌宕起伏的故事內容,注重的是主人公潛意識世界的探究與呈現。因此,《放大》的故事敘述並不是非常流暢連續的,導演將故事的發展、社會環境的反映和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究交織在一起,用一種間斷的方式來講故事。這樣的敘述方法使得觀眾的注意力不會全部被情節所吸引,偶爾的間斷和間離使得觀眾有了思考影片內涵的空間。

影片之中,托馬斯在公園裡抓拍到了一組情侶約會的照片並從中發現了謀殺案,這是影片的情節主線,而除了這條主線之外我們還看到了很多為刻畫托馬斯的形象和性格而出現的情節,這些情節對於故事的整體走向並沒有影響,但它們的存在使得觀眾能夠更細緻地發掘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影片開頭托馬斯對於怪異青年的一笑置之、他與那兩個年輕女模特的逢場作戲、他誤闖入室內搖滾演出與人們哄搶那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吉他,這一切的情節都只是為了一步步刻畫托馬斯的性格和內心世界,從而更立體地凸顯影片的主旨。這些情節打斷了故事的情節主線,卻完整了影片的內涵營造。

故事結構

《放大》這部影片的開放式結構也是與傳統影片截然不同的一個方面。傳統影片中,故事的結構相對完整,也相對封閉,對於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都有明確的交代,對於人物命運的敘述也非常完整,幾乎不存在模稜兩可的情況。而《放大》卻給觀眾們留下了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對於影片的主旨——“放大的究竟是什麼”,“謀殺案究竟是真是假”,不同的觀眾就有不同的見解。正如“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思想觀念不同、對於影片的理解不同,就會對影片的主旨有不同的理解。關於真實與虛妄,關於存在與虛無,這些都是對於這部影片的見解,但是沒有人能夠給出標準答案,或許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一切只需意會,不需言傳。

導演意識和風格的體現

傳統電影是強調忽略導演的存在的,強調影片給予觀眾的真實感和現場感,重視還原現實生活,使得觀眾能夠不自覺地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去,為人物命運而憂心,為情節跌宕所牽掛,從而獲得觀眾對於影片的完全認同。然而,《放大》作為現代派電影,它並不是客觀地呈現故事那么簡單,它在影片的進行中一直反覆地強調導演的存在,注重用畫面和視角來體現導演的思維和意識,希望觀眾能夠強烈地感覺到導演的主旨所在。因此,《放大》中安排了很多風格化、假定性很強的鏡頭畫面,導演希望通過這些來反映和揭示影片的主旨和他本人的

放大放大
思想傾向。

影片開頭,瘋狂奔放的嬉皮士青年開車穿行在街上,而攝影師同在的一群人沉悶地從鐵門之中出來,一動一靜,一個喧鬧一個靜默,這兩組對比強烈的鏡頭通過平行蒙太奇展現出來,並最終形成攝像師與瘋狂青年的一次交匯。這組鏡頭完成了主角的出場,也交代了當時的社會環境,更加體現了導演對於那個時代的印象。當攝像師開車碰上遊行示威的隊伍時,嬉笑著讓遊行者將“goaway”的抗議標牌插在他車上,可當他一開車,標牌便被風吹落下去,躺在街邊。這一情節應該也是導演有意安排,體現了他的嘲諷之情。更加強烈地反映了導演意識的鏡頭還有很多,例如托馬斯誤入了搖滾樂團的演出,與眾人一起鬨搶那把摔破的電吉他,可當他奮力甩掉追趕的人時,卻發現不過是毫無意義的一把破吉他而已,便隨意地扔在了地上。這看似是一場鬧劇,實際上是對於托馬斯內心矛盾狀態的一種反映。而影片結尾著名的那一場虛擬網球則是體現了更多的導演意識。這群片頭出現的怪異年輕人又一次出現,並上演了一場虛擬的網球賽。每個人的表情和動作都非常逼真,使得托馬斯徹底迷惑了真實與虛無的界限,而當他撿起那個虛擬的網球扔過去的時候,長時間的一段面部特寫和大全景的俯拍鏡頭構成了影片的落幕。影片雖然結束,導演卻留給了觀眾們很大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間。

同安東尼奧尼其他的電影一樣,《放大》也帶有濃厚的安東尼奧尼的個人風格:在電影劇本中通過人物的行為來分析哲學觀念;使用複雜的、很長的、緩慢移動的攝影,很少依靠特寫鏡頭或其他“電影”技巧;運用簡短的、近乎電報式的對白,並常常被長時間的沉默所打斷;不大注重電影的傳統的輔助元素(如音樂或光學效果),傾向於依賴場面本身。這些風格化的特點和影片中很多假定性很強的情節,都是《放大》與傳統電影所明顯區分開來的。

據說沒有人能完全看懂《放大》,的確,這樣一部浸透著導演的思想內涵的現代派電影需要細細探尋才能略懂一二,對於其畫面、鏡頭的運用、故事情節的安排更是十分的深奧。也許,只有慢慢研究、細細品味,才能“放大”其中的內涵和真諦吧!

導演介紹

義大利導演。20歲之前很傾心建築模型,後來著迷戲劇。曾經試圖拍攝精神病院的紀錄片,這一經驗使他後來作品提倡內在的寫實主義,同時也預示著他以後的作品將關注人的精神狀態的病態和異化。1939-1940年擔任羅馬權威電影雜誌《電影》的編輯。在羅馬實驗電影中心短時間學習之後,開始撰寫劇本。

1940年開始拍攝各種短片和紀錄短片。1950年找到後台老闆,開拍劇情長片處女作《愛情故事》,偏離流行的新現實主義,關注於人際關係,視覺上也發展出“反電影”傾向,即一種“內心電影”。《蝕》、《放大》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紅色沙漠》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作品簡化甚至捨棄敘事和戲劇衝突,展現複雜而神秘的氛圍,將沉思和意象置於故事和人物之上,用浮動又沒有出路的思緒、只有謎面沒有謎底的謎語,給人不安定的感覺。

精彩對白

托馬斯:有人被殺了,你…… 倫:好吧,好吧。
托馬斯:聽著,我在公園拍的那些照片……
一女子走進房間
托馬斯:我以為你在巴黎的。
女子:我是在巴黎。
倫:來,吸一口。
托馬斯:我要你看看屍體。我們必須去給它拍照。
倫:我不是攝影師。
托馬斯:我是。
倫:他怎么了?你在公園看到了什麼?
托馬斯:什麼都沒有看到。

演員介紹

《放大》《放大》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1937年1月30日生於英國倫敦一個演藝世家。父親麥可爵士及弟弟科林、妹妹琳思均為演員。在倫敦中央音樂和舞蹈學校畢業後,於1957年登上舞台,次年同父親一起在影片《面具後面》中飾演父女。1966年以《摩根》勇奪坎城影后桂冠,兩年後以《伊莎多拉》再獲坎城影后頭銜。1994年又以《殺手悲歌》榮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1977年以《朱莉亞》奪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另外,她還曾以《摩根》、《伊莎多拉》、《波士頓人》、《蘇格蘭女王瑪麗》和《霍華德莊園》先後五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近年亦以性格演員姿態接演了《碟中諜》、《慧星撞地球》等商業影片。2003年因在《長夜漫漫路迢迢》中的表演而獲得了一個托尼獎的最佳女演員獎,1962年與英國導演托尼·理察森結婚,育有兩女,1967年離異後,她便與意藉男星弗郎哥·內羅雙宿雙飛,但終以分手收場。

幕後製作

走出義大利

1966年安東尼奧尼離開義大利來到倫敦拍攝了他第一部國際合作的影片《放大》,這是他導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而這部作品也標誌這安東尼奧尼最大意義上的成功,無論是從藝術角度,或是商業角度。

影片從主題和表現手法等各方面都展示了導演嶄新的電影創作理念,與之前的作品《蝕》《奇遇》等相比較,會發現導演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對人與人間不可交流的疏離主題的一貫探索,以及對中產階級無處不在的孤獨感的描述,而代之以對60年代整個人類社會文化的觀照。在影象和鏡頭運用上也以輕快簡潔的視覺替代了以往慣於運用的空鏡頭以及長鏡頭來解讀現代生活。

安東尼奧尼在《放大》中對於現代生活元素的表現,輔之以簡潔暢快的鏡頭語言,以及充滿懸念感的敘事動力,加之電影宣傳上的聳人聽聞(在該片海報上,導演赫然寫道:“殺人無罪,愛情無意義。”)使得本片最終在英美兩地都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人們在《放大》中看到了離自己很近的典型的六十年代生活:性解放、享樂主義、漠不關心、嬉皮士文化、以及現代倫敦令人倍感親切的日常生活氛圍。成為他作品中最為賣座的一部,並令他再次獲得了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的殊榮。

存在與虛無

然而,儘管《放大》有著商業電影光怪陸離的外表,安東尼奧尼卻並沒有放棄他一直以來不斷思考的終極命題“存在”。影片以一樁離奇命案表達出對現實不可知論的哲學命題,而骨子裡則流露出安東尼奧尼自三部曲和《紅色沙漠》之後,對現代文明又一次悲觀的質疑,以及對“存在”虛無本質的肯定。

安東尼奧尼曾經說:“如果我們更加深入,可能會觸及事物的真相。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會出現。”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起家的他很敏銳地覺察到新現實主義所遺漏的另一種真實,那種隱藏在可見現實之後的真相,那種事物外貌之下的不確切。因此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事件的過程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對人的影響,他摒除了邏輯結構,也摒除了對於背景的分析性描述,而著力於人物的狀態與感受。

在《放大》之前安東尼奧尼是以人物的情感狀態和在世界中的變化來探索“真實”,可是他越是執意於以影像探尋真實,真實的面目似乎越是模糊,他認為“在某個時刻,我們掌握了真實,但真實稍縱即逝”。從《放大》開始,安東尼奧尼的思考轉向了“真實”本身,“真實”是什麼?它是否代表著事物的存在?真實(存在)與假象(虛無)間的界限在何處,它們到底是一對矛盾還是相依而生?

而對於存在與虛無的探討最終導致了他的作品在高度細節寫實的同時又加入了大量荒誕的成分。影片末尾無聲的網球比賽,這個經典的華彩段落使影片超越了生活的表象,以一種抽象的形式重建了現實。這種假定性所製造的虛擬的真實用荒誕不經的形式去捕捉與呈現隱藏在現實中的荒謬,也意味著導演對於絕對真實的懷疑。

空間、地點、環境

空間環境一向以來都是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重要的主角之一,《放大》中建築高聳的現代城市影象,封閉的攝影棚,昏暗的沖印室,以及空空蕩蕩的公園等,甚至在很多時候起著主宰作用。這裡的空間可以是三維或二維,也可以是自然或人工,當然安東尼奧尼很善於用色彩將環境改造並賦予它們以特定的意義。通過鏡頭的運動,這些不同的空間和地點產生著千絲萬縷的互動關係,不斷連線並轉換著。

《放大》中的空間都蘊含著特定的意義和功能。嬉皮學生穿梭遊蕩在現代城市中;封閉的攝影棚內,托馬斯如主宰一切的上帝命令著模特們,被玻璃櫥窗分割成一塊塊的模特只是托馬斯眼中的現代裝置品;沖印室是托馬斯製造虛幻的世界;冰冷空蕩的公園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交易和可怕的謀殺。安東尼奧尼對於空間的運用,有時候成為敘事的推動力,而有時候則通過對空間的凝視,大量的重複鏡頭、多角度拍攝以及慢鏡頭等來中斷敘事,產生現代派的間離感,引導觀眾去思考,去透過變形的空間洞悉自我所存在的物質世界。

幕後花絮

《放大》
《放大》
·1981年布萊恩·狄帕瑪導演,約翰·屈伏塔主演的《凶線》的故事概念就來自於本片。

·本片獲得1967年第20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影片的配樂由融合了爵士的鍵盤手赫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所擔任,並在1986年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另外幾首歌都是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團體或藝人所作或演唱,例如Yardbirds的“Stroll On"、Tomorrow的主題曲"Blow-Up"以及愛之匙合唱團(Loving spoonful)的暢銷曲"Did You Ever Have To Make Up Your Mind?"

獲獎履歷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1967
最佳導演(提名)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EdwardBond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托尼·諾格拉
金球獎(GoldenGlobe)1967
BestEnglish-LanguageForeignFilm(提名)
坎城電影節1967
金棕櫚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FilmAward)1968
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提名)AsshetonGorton
最佳攝影(彩色片)(提名)CarloDiPalma
最佳英國電影(提名)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桂冠獎(GoldenLaurel)1967
SleeperoftheYear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絲帶獎1968
BestDirector-ForeignFilm(RegistadelMigliorFilmStraniero)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Awards,USA(NSFCAward)1967
最佳影片
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Awards,USA1967
最佳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KansasCityFilmCriticsCircleAwards1968
最佳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FrenchSyndicateofCinemaCritics1968
BestForeignFilm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觀後感

第一次看《放大》,那是太過激動的一次過程,那個過程現在想起來也還是宛若一場美妙的精神旅行,似乎每一個畫面閃不閃光都還沒有來得及想法,在心裡卻早已一個勁兒的溢出種種彩來。從第一幕鏡頭開始《放大》就讓我唏噓不已。每一次看安東尼奧尼,一種別人沒有的勁道感始終襲擊著我,那是一份莫名帶著霸氣的勁道,你可以清楚的感知到他不需要任何共鳴,你甚至也沒有機會想一想是否可以與他共鳴,《放大》仿佛一塊天外隕石,擦破天際沒有阻擋的一直砸進心底,於是那樣的震動是那樣持久的也是那樣深刻的。

上一次看《放大》大概是六月份的時候,我在攝影課上放給大三的孩子們看,要他們關注影片的鏡頭。電影放了二十分鐘我沒有在任何一對眼睛裡面發現激情,可是我一點都沒有介意,相信安東尼奧尼也不會遺憾。因為我一直都認為他是那個相信自己相信電影到不需要共鳴的人。因為我一直都認為他是那個視一切現實最無謂的人。

而那些不曾有體悟生活體悟生命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感受到他的魅力的。安東尼奧尼走了,現在他真的可以是那個發完小脾氣又可以歡笑的小孩子了,此刻忽然真的那么感激維姆文德斯,文德斯是那么摯愛生活把生活當信仰的人,所以他可以那么柔和的記錄一部書,為一個男人,為安東尼奧尼。(《與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
看安東尼奧尼,多數人會不明就裡,好像都想問大導演安東尼奧尼要告訴我們什麼呢。每一次看人糾纏安東尼奧尼的這個問題我就覺得這人看電影多半兒還很菜鳥。可是當我看到一位資深影評人也用這樣的問題提起《放大》的時候知道原來不是菜鳥的人居然也會對安東尼奧尼懷有誤解性的疑問。就像我看有些著名影評人評成瀨巳喜男一樣,一篇評看下來始終不疼不癢,樣子仿佛看純業餘選手。
安東尼奧尼從來都沒有告訴過別人對與不對是與不是的問題,在他的世界裡,最真實的信息其實分明就是那些無以言說的情緒。好似《放大》,裡面所有的角色都沒有真正的交流,即便他們談話但是很少相互傾聽,即便他們相互注視也難以實際感受到對方,似乎每一個人都在疏離的生活中各自逃離,每一個人都很孤立,每一個人都仿佛物象一般沒有生的氣息,仿佛他們之間永遠都不能夠相互探尋相互追問。
《放大》就這樣告訴我,情感的自閉,溝通的困難,每一個人都難以擺脫內心的危機。
《放大》就這樣告訴我,如果人終歸還是孤獨的,那么城市如何繁華終歸形同廢墟。
《放大》就這樣告訴我,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是一個隨便可以丟棄的年代,丟棄任何自己的也丟棄任何不是自己的,丟棄任何偶然相遇的,也丟棄任何努力得到的。
《放大》似乎是一部努力探尋“真實”的電影,每一個鏡頭卻又始終散發著虛幻,散發著客觀的冷漠,安東尼奧尼就這樣展示給大家,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一個永遠無法用理性解釋的世界。
真實始終隱藏在沉默中。表面之下永遠深藏不可欲知的真相,外貌之下永遠無法確切心的質地。“真實”在實際上等同於夢想,唯一的“真實”似乎只能夠是每個人當下的感受。
安東尼奧尼就這樣跟大家說,“在某個時刻我們掌握了真實,但是真實稍縱即逝。”
此刻,這樣的一句話我願意解釋給那些對《放大》有疑問的人聽,因為只有這樣的一句話就已足夠解釋《放大》所有,解釋安東尼奧尼所有。
《放大》的配樂不多,一段爵士樂,一段搖滾樂。《放大》的台詞不多,像這樣的電影根本就用不著琢磨台詞分享台詞,因為他們每一句都毫無意義。有卻仿佛沒有。《放大》聲音被那樣簡化,我說,這是一部默片,《放大》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默片。
《放大》的結尾被許多人稱為影史上最佳的結尾之一,一群嬉皮士在電影裡面頭尾相映,宣洩的終是無聲的,有形的終是無形的,然後哪一種現象又是真實的呢?好像結尾的地點——一處草坪,很多草長在那裡很多人眼睛裡面卻空空的什麼都沒有看見。在安東尼奧尼的世界裡似乎永遠沒有因果,永遠沒有必要合適的結局。
安東尼奧尼是始終堅持自己堅持電影的人,他拍電影只拍自己心中的畫面而從不考慮後期的剪輯從不考慮剪輯時上下鏡頭的正確銜接問題,因為這樣的問題在安東尼奧尼心裏面從來就不曾是多么致命的問題,他拍起電影來就像小孩子做事情一樣始終關注感覺而不考慮對錯。
此刻,我是這么想要告訴誰,在表現現代生活的疏離背後,在這么多冰涼倦怠的畫面背後,在每一次激情難釋的背後安東尼奧尼原來藏有那么多一閃而過的溫柔。
這個可愛的人是將電影視為終生信仰的人。讓我們記住他,讓我們溫柔的祝福他,祝福可愛的人微笑走好。

影片評論

《放大》其實是安東尼奧尼創作上面臨轉折的一部作品,同先前的《蝕》《奇遇》等相比,導演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對人與人間不可交流的疏離主題的一貫探索,以及對中產階級中不處在的孤獨狀態的描述,在影象和鏡頭運用上也不見了以往常見的空鏡頭及長鏡頭,代之以的是安氏對60年代整個人類的社會文化的關照,並以輕快的視覺推進去解讀現代生活。這部影片卻成為了安氏唯一的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作品,如果撇去英語對白的因素,不難發現影片中對整個時代的真實刻畫。

寫實與荒誕

與任何一部安氏的現代電影作品一樣,觀看《放大》是一個令人迷惑的觀影經驗。在影片的前27分鐘內,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敘事主線,街道上,攝影棚里雜亂無章的瑣碎細節描寫代替了情節發展。然後突如其來的公園事件作為一個類似偵探片情節的開始,推動托馬斯去尋找事實的真相。安東尼奧尼用了15分鐘的時間去描寫托馬斯不斷地放大照片的細節,最後這個似乎是影片主線的情節又以屍體的不翼而飛而不了了之。由迷惑開始,又以另一個迷惑結束,安東尼奧尼以破碎的故事,細節的堆砌,輕易地顛覆了傳統的電影情節結構。在高度的細節寫實同時,安東尼奧尼在影片中又添加了以往十分少見的荒誕成分,托馬斯在古董店買下的螺鏇漿,街角深處的搖滾樂演出,影片末尾無聲的網球比賽,使影片超越了生活的表象,以一種抽象的形式重建了現實。這種虛擬的真實迥異於費里尼的心理銀幕化,而更似於荒誕派戲劇的本質,用荒誕不經的形式去捕捉與呈示隱藏在現實中的荒謬。

關於主題

就影片闡述的主題而言,與其說是現實的不可知論的哲學命題的話,不如把它看作安氏繼三部曲和《紅色沙漠》後,對現代文明的又一次的悲觀質疑。影片的背景放在60年代的倫敦,托馬斯為了拿到一手的素材,不惜混進平民窟,而在自己的攝影棚中,儼然又是一個傲慢的指揮者,糾纏於眾多美女之中,不厭其煩卻又無力脫身,安東尼奧尼很有耐心地記錄了托馬斯的一言一行,也不露聲色地揭示了一個空虛的人物典型。作為一個攝影師,托馬斯試圖用現代的科技去征服一切,聲稱追求的東西是真實,的確他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包括在性和事業方面上的。然而在一次次地影像放大過程中,托馬斯逐漸地迷失在自己營造的虛幻世界中,當他認識到無力改變這個世界時,最終的結果是他拿起了那個莫須有的網球,接受了世界對他的改變。加之以影片中始終出現的到處遊蕩的學生,瘋狂激烈的搖滾樂,為了出名而不惜代價的模特兒,沉迷於毒品的出版商,安東尼奧尼抽取了60年代的許多側面,批判了當時社會種種表面的狂熱,信仰的淪喪,以及身處其中人的無力感。

物質環境

安東尼奧尼的影片在很多時候客觀的物質環境起著主宰作用。一開始在高聳的建築下穿梭遊蕩的嘻皮學生,典型的安氏鏡頭下的現代城市影象。封閉的攝影棚內,托馬斯是主宰一切的上帝,與模特之間只有命令沒有交流,被分隔成一塊塊的玻璃前模特兒成了托馬斯眼中的現代裝置品。留聲機中放出的輕鬆的爵士樂曲是一種時髦背後的虛空。昏暗的沖映室里是托馬斯營造的虛幻世界。空空蕩蕩的公園,給人一如既往的冰冷感覺,在這裡表面的唧唧我我背後是不為人知的交易亦或更為可怕的謀殺。作為時代特徵的搖滾樂演出在安東尼奧尼的眼中成為了面無表情的觀眾和砸吉他的樂手,在演出現場被哄搶的破吉他在街角一轉眼卻成了無人理睬的垃圾,安東尼奧尼冷眼旁觀了被狂熱所蒙蔽的時尚遊戲。

《放大》和《扎布里斯基角》是安東尼奧尼走出義大利後,分別在英國和美國土地上進行藝術風格上不斷求索的結果。在《蝕》中,他已把類似題材的作品推向了一個極至,無法超越自己的他,在《紅色沙漠》之後,試圖創造另一種途徑去解構現代生活 雖然其影片一貫地保持了對西方世界物質文明的絕望,但兩部影片更大意義在於對現代主義電影的貢獻。

離我們遠去的電影大師

2007年7月兩位電影大師伯格曼和安東尼奧尼相繼辭世,似乎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電影大師時代的終結。大師們用影像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感動與對人性的反思。生命消逝的瞬間,膠片凝固了他們的靈魂!讓我們用文字來記錄和懷念這些光影造就的不朽的靈魂……導演詞條鼓勵列舉出導演職業生涯的詳細信息,作品詞條鼓勵列舉出作品的出品年代、演職人員介紹、劇情簡介、背景資料等詳細信息。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影視作品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義大利語: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年9月29日-2007年7月30日),義大利現代主義電影導演,也是公認在電影美學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1995年,獲美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獲獎影片

屆數
年份影片導演
國家
第3屆坎城電影節1949年《第三人》卡羅爾·里德英國
第4屆坎城電影節
1951年《米蘭的奇蹟》/《茱莉小姐》維托里奧·德·西卡
/阿爾夫·斯約堡
義大利/法國
第5屆坎城電影節
1952年《兩分錢的希望》/《奧賽羅》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奧遜·威爾斯
義大利/美國
第6屆坎城電影節1953年《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法國
第7屆坎城電影節1954年《地獄門》衣笠貞之助日本
第8屆坎城電影節1955年《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美國
第9屆坎城電影節1956年《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法國
第10屆坎城電影節1957年《四海一家》威廉·惠勒美國
第11屆坎城電影節1958年《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東德
第12屆坎城電影節1959年《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法國
第13屆坎城電影節1960年《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義大利
第14屆坎城電影節1961年《維莉迪安娜》/《長別離》路易斯·布努埃爾/Henri Colpi西班牙/法國
第15屆坎城電影節1962年《諾言》Anselmo Duarte葡萄牙
第16屆坎城電影節1963年《豹》盧奇諾·維斯康蒂義大利
第17屆坎城電影節1964年《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法國
第18屆坎城電影節1965年《決竅,如何得到》理察·萊斯特英國
第19屆坎城電影節1966年《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
《紳士現形記》
克勞德·勒魯什/皮亞托·傑米法國/義大利
第20屆坎城電影節1967年《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英國
第22屆坎城電影節1969年《如果》林賽·安德森英國
第23屆坎城電影節1970年《風流醫生俏護士》羅伯特·奧特曼美國
第24屆坎城電影節1971年《送信人》約瑟夫·羅西英國
第25屆坎城電影節1972年《通往天堂的勞動階梯》/
《企業家之死》
Elio Petri/弗朗西斯科·羅西匈牙利/義大利
第26屆坎城電影節1973年《稻草人》/《受僱者》Jerry Schatzberg/阿蘭·布里吉斯美國/法國
第27屆坎城電影節1974年《竊聽大陰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
第28屆坎城電影節1975年《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瑞典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76年《出租汽車司機》馬丁·斯科塞斯美國
第30屆坎城電影節1977年《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
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
義大利
第31屆坎城電影節1978年《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義大利/法國
第32屆坎城電影節1979年《鐵皮鼓》/《現代啟示錄》沃爾克·施隆多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西德/美國
第33屆坎城電影節1980年《影武者》/《浮生若夢》黑澤明/鮑勃·福斯日本/美國
第34屆坎城電影節1981年《鐵人》[波蘭電影]安傑依·瓦依達波蘭
第35屆坎城電影節1982年《失蹤》[美國電影]/
《自由之路》
科斯塔·加夫拉斯/尤馬茲·古尼美國/法國
第36屆坎城電影節1983年《楢山節考》今村昌平日本
第37屆坎城電影節1984年《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法國
第38屆坎城電影節1985年《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86年《戰火浮生》羅蘭·約菲英國
第40屆坎城電影節1987年《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法國
第41屆坎城電影節1988年《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瑞典/丹麥
第42屆坎城電影節1989年《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美國
第43屆坎城電影節1990年《我心狂野》大衛·林奇美國
第44屆坎城電影節1991年《巴頓·芬克》喬爾·科恩 伊桑·科恩美國
第45屆坎城電影節1992年《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英國
第46屆坎城電影節1993年《霸王別姬》/ 《鋼琴別戀》陳凱歌/簡·坎皮恩中國/法國
第47屆坎城電影節1994年《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美國
第48屆坎城電影節1995年《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法國
第49屆坎城電影節1996年《秘密與謊言》邁克·李法國
第50屆坎城電影節1997年《櫻桃的滋味》/《鰻魚》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今村昌平
伊朗/日本
第51屆坎城電影節1998年《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
第52屆坎城電影節1999年《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53屆坎城電影節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丹麥
第54屆坎城電影節2001年《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義大利
第55屆坎城電影節2002年《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法國
第56屆坎城電影節2003年《大象》格斯·范·桑特美國
第57屆坎城電影節2004年《華氏911》麥可·摩爾美國
第58屆坎城電影節2005年《孩子》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第59屆坎城電影節2006年《風吹稻浪》肯·羅奇法國
第60屆坎城電影節2007年《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羅馬尼亞
第61屆坎城電影節2008年《牆壁之間》Chris Staron法國
第62屆坎城電影節2009年《白絲帶》麥可·哈內克奧地利/法國
第63屆坎城電影節2010年《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泰國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