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蕩兒》

《浪蕩兒》

《浪蕩兒》故事講五名義大利青年的頹廢生活,這些人好高好高務遠,缺乏恆心。思想單薄,他們逃避工作,只顧遊樂泡妞,卻要求家裡人安分守己,他們在咖啡館高談闊論,抱有許多不切合實際的幻想。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浪蕩兒浪蕩兒

影片的主人公是年近30歲的5位年輕人,他們終日遊手好閒,熱衷於惡作劇並沉溺於夢幻般不切實際的計畫里。其中最年長的浮士德讓最年少的摩拉德的妹妹桑德拉懷了孕,基於責任心及周圍人的力勸而結了婚。浮士德在一家古董店工作,但因為惡習不改企圖勾引店主的老婆而被解僱。一天,桑德拉得知浮士德帶著一名舞娘到一家廉價的旅館過夜,於是第二天她帶著孩子離家出走;狼狽的浮士德第一次感到桑德拉的重要性。於是和她的兄弟四人拚命尋找桑德拉的下落,終於找到桑德拉的浮士德一邊遭到父親的痛斥;一邊懇求桑德拉的原諒。見到二人重修舊好的摩拉德在次日清晨不辭而別,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影片評價

這是費里尼執導的第二部長片,《浪蕩兒》和費里尼以前的影片《雜技之光》、《白人酋長》有一個共同點:即包含自傳因素。費里尼自己是在浪蕩兒中間長大,後離家出走,靠寫歌詞和電影劇本謀生,與雜耍劇團的窮歌手和講方言的優伶相依為命。故事講五名義大利青年的頹廢生活,這些人好高好高務遠,缺乏恆心。思想單薄,他們逃避工作,只顧遊樂泡妞,卻要求家裡人安分守己,他們在咖啡館高談闊論,抱有許多不切合實際的幻想。《雜技之光》、《白人酋長》、《浪蕩兒》是義大利電影1950年以後的發展道路,關注下層社會群體,《浪蕩兒》是費里尼在這一階段中,技法較成熟一步,而後從僅憑回憶的圖解式電影世界中走了出來。

幕後花絮

影片採用散文式的鬆散結構,語調上將嘲諷和真誠融為一體。這是費里尼第一部充分顯示自信心的作品,展現出他對青年心態的深刻理解,他對義大利外省社會的眾生相的生動描述引證了他導演技巧的日臻成熟。

獲獎

影片獲得1953年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導演介紹

費德里科·費里尼FedericoFellini,1920年1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北方里米尼海港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候的費里尼就對馬戲團及小丑情有獨衷,還因為此在7歲到12歲之間偷偷溜出去流浪了幾天。這個小時候的嚮往最終貫穿了費里尼一生的電影,無論是他早期的揚名立萬之作《大路》,還是他大眾普及率最高的《八部半》,馬戲團那丁丁當當的音樂總是或強或弱。費里尼於1939年成了一名廣播劇和電影編劇。1945年費里尼輔助羅西里尼導演了《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它一面世就成了新現實主義的扛鼎之作,被羅西里尼信任和器重的費里尼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新現實主義的得力幹將。在1950年之前,費里尼基本上是以編劇和副導的身份出現。這段生涯為費里尼涉足導演提供了充分的練手機會,同時他獨有的創作理念也正在逐漸形成。1950年費里尼與別人合作導演了《賣藝春秋》,他的妻子瑪茜娜主演。這部處女作奠定了費里尼電影的幾個基本特徵,一是馬戲團情結,本片講的就是在義大利城鄉流浪的命運悽慘的雜耍藝人,二是片場的馬戲團化。第二年,《白酋長》問世,1953年的《浪蕩兒》是費里尼第一部引起國際矚目的電影,它最終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

離我們遠去的電影大師

2007年7月兩位電影大師伯格曼和安東尼奧尼相繼辭世,似乎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電影大師時代的終結。大師們用影像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感動與對人性的反思。生命消逝的瞬間,膠片凝固了他們的靈魂!讓我們用文字來記錄和懷念這些光影造就的不朽的靈魂……導演詞條鼓勵列舉出導演職業生涯的詳細信息,作品詞條鼓勵列舉出作品的出品年代、演職人員介紹、劇情簡介、背景資料等詳細信息。

費德里科·費里尼作品集

費德里科·費里尼1920年1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北方里米尼海港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於1939年成了一名廣播劇和電影編劇。1945年費里尼輔助羅西里尼導演了《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54年,《大路》公映,這是費里尼早期最重要的一部電影。1993年10月30日,費里尼病逝,義大利為其舉行國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門鑄造了費里尼勳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