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體育學院

成都體育學院

成都體育學院,簡稱“成體”,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毗鄰聞名中外的歷史名勝武侯祠,是國家體育總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援外教練員培訓基地。

成都體育學院始建於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成都體育專科學校。1953年全建制轉為西南體育學院,1956年更為成都體育學院,1961年重慶體育學院併入。學校原隸屬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劃轉地方,實行國家體育總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據2017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占地總面積48萬平方米,學校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共設4院9系1部2校共16個教學單位。以本科教育為主,開設了18個本科專業,跨教育學、醫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有全日制本科生9000餘人,博士與碩士研究生1100餘人。現有各類在崗教職工12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600餘人,高級職稱240餘人,中級職稱270多人,國際和國家級裁判、運動健將各100餘人。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成都體育學院校園風光 成都體育學院校園風光

學院前身系建於1942年的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

1950年,更名為成都體育專科學校。

1953年,在“大區布局”的歷史背景下,成都體育專科學校全建制轉為中國六大體育學院之一,時名西南體育學院。

1956年,更名為成都體育學院。

1961年,重慶體育學院併入,擴充了學院實力。  

2001年,劃轉地方,國家體育總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

1979年,學院開始開展研究生教育。

1984年,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5年,獲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2000年,獲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5年,成為全國首批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

2010年2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准成為新增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2013年7月,被正式確立為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5年7月21日,成都體育學院整體遷建項目選址位於簡陽市三岔鎮,教學用地面積為1597.7畝,預計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00年至2013年,學院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20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2項,省部級項目289項,其中奧運攻關項目27項。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底,學院有一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運動醫學重點實驗室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重點實驗室

校級:運動醫學與健康研究所

學術資源

學院圖書館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體育文獻信息中心,截至2013年,學院圖書文獻(含電子圖書)百餘萬冊,館藏文獻以體育學、運動醫學為重點,信息資源覆蓋學院所有學科專業。

學校編輯出版學術刊物《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體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學術交流

成都體育學院 成都體育學院

截至2013年,學院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援外教練員培訓基地。與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德國、奧地利、韓國、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並與20餘個國家互派專家、學者,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學院常年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與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朴茨茅斯大學簽定有校際合作協定,採取“2+2”或“3+1”方式聯合培養學士學位學生。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成都體育學院 成都體育學院

截至2013年,學院設體育系、運動醫學系、運動系、武術系、經濟管理系、新聞系、外語系、藝術系等8 系。開設了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方向)、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與保健、新聞學(體育新聞方向)、廣播電視編導、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方向)、經濟學(體育經濟方向)、英語(體育外語外事方向)、旅遊管理(體育旅遊方向)、表演(形體與動作表演方向)、舞蹈學、康復治療學18個本科專業,跨教育學、醫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

2015年6月30日,成都體育學院合併原體育系和運動系的足球專業學生,正式設立足球運動系。這也標誌著國內高校中首個足球專業教學單位正式成立。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學校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體育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體育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新聞學

師資力量

成都體育學院 成都體育學院

截至2013年,學校有各類在崗教職工12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570餘人,高級職稱240餘人,中級職稱270多人,國際和國家級裁判、運動健將各100餘人。學校湧現出不少蜚聲體育界的專3年家、學者,有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國家體育總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共70餘人、國內外客座教授、兼職教授40餘人。有4個四川省高校教學團隊。

• 四川省教學名師

姓名獲準時間
劉建和2008
郝勤2009
袁瓊嘉2010
余吉成2010

• 四川省高校教學團隊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立項時間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團隊張選惠2010
運動訓練教學團隊劉青2009
體育教育教學團隊劉建和2008
運動人體科學教學團隊蘇全生2007

教學建設

2014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4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專業;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3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中醫學專業、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體育教育  

四川省特色專業:中醫學專業 、體育教育專業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 、新聞學專業 、社會體育專業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  

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立項時間
運動醫學實驗教學中心侯樂榮2008
競技體育實驗教學中心劉建和2009 
國家精品課程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立項時間
桌球劉建和2010 
四川省精品課程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立項時間
網球劉青2010
藝術體操洪小平2010
體育產業概論程林林2010
舉重楊世勇2010
體育旅遊基礎技能柳伯力2009
學校體育學霍紅2009
游泳叢寧麗2009
籃球郭永東2008
體育史郝勤2008
傳統體育養生張選惠2008
排球舒為平2007
桌球劉建和2007
足球余吉成2007
運動解剖學袁瓊嘉2007
體操潘小非2006
鄭氏傷科推拿學藍肇熙2006
運動生理學蘇全生2006
體育新聞採訪與寫作郝勤2005
田徑劉建2005
全民健身概論王廣虎2005
運動生物力學周繼和2005
體育保健學侯樂榮2005
武術溫佐惠2005 

• 教學成果

在2006年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在國體育院校教學成果獎評審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中,獲一等獎7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9項;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獲得首屆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和教育部“新苗體育獎學金”。學校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全國舉重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武術套路青少年培訓基地。已在舉重、藝術體操、武術、田徑、水球等競技項目上形成優勢與特色。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亞運會、亞洲錦標賽、全運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八大賽事中,共獲得金牌258枚、銀牌235枚、銅牌223枚。(截至2007年)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成果名稱成果主要完成人獲獎等級批准年份
套用計算機可視技術和高智慧型模擬技術改革實驗教學方法蘇全生、周薇、王嵐、朱寄天二等獎1996
《全民健身概論》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陳寧、宋曉東、孫淑惠、周挺、胡惠芳二等獎2005 

文化傳統

成體精神

堅韌不拔的集體人格 務實求真的工作作風

和諧包容的人文氛圍 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

校風

團結務實  自強不息

教風

嚴格、嚴謹 、精心、精良

學風

勤學苦練 自信自強

校旗校歌
通用校旗 通用校旗 校歌 校歌

學校領導

職位姓名
黨委書記陳偉
黨委副書記、校長舒為平
黨委副書記魏萬珍
副校長鄔紅麗、蘇全生、舒為平、胥萬兵、付東

資料來源: 

知名校友

科教名苑

楊樺北京體育大學 校長

劉鳴華南師範大學 校長

陳寧西華師範大學 校長

易劍東江西財經大學 副校長

唐成四川大學體育學院院長

胡小明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導

徐曉陽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博導

周濤清華大學體育部副教授

夏成木宜賓學院體育系 主任

易學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運動系 副主任

沈時明 西華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副院長

周西寬教授 著名體育史專家、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體育組召集人)、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導師,體育系1962級學生,主修技巧。指導和培養了我國第一個體育史博士和第一個武術史博士

蔣偉四川音樂學院現代器樂系 書記

李西寧大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英模、四川省傑出青年、成都軍區戰旗歌舞團團長

孫學川教授(文職少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體能訓練的開拓者、全軍學術帶頭人

余維立現任國家田徑隊總教練, 成都體院1960級學生,多次打破短跑全國紀錄,執教中國田徑隊屢創佳績

鄭嘉 現任國家水上芭蕾隊總教練,體育系1979級游泳專修班學生,2002年起被游泳中心聘任為國家水上芭蕾隊教練組組長,為國家培養了25名奧運會選手

秦平村 原國家射箭隊總教練,體育系1957級學生,主修田徑。執教的運動員李玲娟曾獲第23屆奧運會女子射箭銀牌。

謝黎明2001首屆中國健身先生冠軍; 最佳型體獎;最佳表演獎明星

辛西亞·羅斯洛克 世界空手道套路組和器械組冠軍 著名影響

柯榮亮散打運動員 中美爭霸賽冠軍

政商精英

張作哈四川省 副省長

劉踐四川省體育局 副局長

發展廣場 發展廣場

徐青重慶體育局副局長

王建初四川省體育局機關黨委書記、黨組成員

李昆學成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

肖和聯內江市副市長

黃重九綿陽市政協 副主席

覃文林成都市體育局 局長

和育東成都市旅遊局副局長

顏安省成都市紀委副書記、成都市監察局局長

李酌 四川省仁壽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全國人大代表

謝蘭君重慶天義集團董事長

蘇光偉 蘇門國術館【True-Man Traditional Art Home】館長 前國家男子柔道隊隊醫

體育學院百科

學院 (college)主要指只含有一個門類的學習機構, 比如醫 學院 ,文 學院 ,經濟 學院 等等。  
 

2009中國大學教育學60強

教育學包括教育學、體育學等2個學科類,共有9個本科專業。 

四川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