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球莖莖線蟲

鱗球莖莖線蟲

鱗球莖線蟲是一種遷移性的內寄生線蟲,常常在莖部、鱗莖或塊莖的薄坒組織中取食,造成細胞坒的中層分解。線蟲的取食常常造成植株地上部(莖、葉和花等)膨脹、畸形和莖基部、塊莖、鱗莖等的腐爛。即使鱗莖在冷藏的條件下,由鱗球莖線蟲造成的腐爛仍能進行。已知該線蟲產生嚴重危害的域值是非常低的,1956年Seinhorst報導當土壤中此線蟲的群體密度達到10條線蟲/500g土壤時就能嚴重地危害洋蔥、甜菜、胡蘿蔔、燕麥和其它作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分類地位:線蟲門(Nematoda)側尾腺綱(Secernentea)墊刃目(Tylenchida)粒科(Anguinidae)莖線蟲囑(Ditylenchus Filipjev,1936)英文名:Stem nematode,Stem and bulb eelworm,teasel nematode

分布範圍

(圖)鱗球莖線蟲放大形態鱗球莖線蟲放大形態

鱗球莖莖線蟲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尤以溫帶地區分布最廣,已報導的國家有義大利、德國、希臘、比利時、英國、荷蘭、前蘇聯、丹麥、挪威、匈牙利、瑞士、瑞典、前捷克和斯洛伐克、波蘭、美國、加拿大、巴西、秘魯、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印度、南非、肯亞、阿爾及利亞及北非等國家。我國報導鱗球莖莖線蟲為害馬鈴薯、甘薯、花生、小麥等,但隨後的一些研究表明,許多塊莖、球莖的腐爛實際上為腐爛莖線蟲D.destructor為害所致。近年來,又有報導為害亞麻、洋蔥。但據周國梁在新疆烏魯木齊動植物檢疫局的合作下,近三年多在原報導的為害地區採集可疑洋蔥病株及土樣,經分離檢測未發現該線蟲。因此我國目前是否存在鱗球莖線蟲、其分布範圍及危害狀況尚不詳。

主要寄主

鱗球莖莖線蟲鱗球莖莖線蟲

鱗球莖莖線蟲的寄主範圍極廣。已有40科450種植物。涉及經濟價值較高的科有:洋蔥科(Alliaceae)、石蒜科(Amaryllid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起絨草科(Dipsacace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百合科(Lilieceae)、花蔥科(Polemoniaceae)、蓼科(Polyonaceae)、薔薇科(Rosaceae)、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茄科(Solanaceae)、傘形花科(Umbelliferae)。該線蟲可危害小麥、大麥、玉米、甘薯、馬鈴薯、大豆、蠶豆、豌豆、菜豆、胡蘿蔔、扁豆、甘藍、黃瓜、蘿蔔、蕪菁、薺菜、燕麥、黑麥、蕎麥、洋蔥、大蒜、韭菜、青蔥、草莓、菸草、茶、黃水仙、水仙、鬱金香、風信子、百合、唐菖蒲、鳶尾闊葉蘭、紅三葉草、繡球、福祿考、川續斷、防風、草爽竹桃、大黃、亞麻、蔥布、花生、人參等多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中藥材、花卉及觀賞植物。

危害情況

(圖)鱗球莖線蟲分子機構鱗球莖線蟲分子結構

鱗球莖莖線蟲是最具毀滅性的植物寄生線蟲之一。嚴重為害甜菜、洋蔥、大蒜、薯類豆類、穀物、草莓、紫苜蓿、蔬菜等農作物和鬱金香、水仙、風信子等觀賞植物,特別是在溫帶病區,若不加防治,可為害導致許多作物如洋蔥、大蒜、穀物、豆類、草莓、觀賞植物尤其是鬱金和水仙等群球莖花卉絕產。在嚴重侵染時,引起作物產量損失通常都高達60%~80%。由於此線蟲的繁殖能力強,即使很低的初浸染蟲量也能在短時間內繁殖到足以造成損失的群體水平;此線蟲的侵染能力非常強,即便是土壤中的蟲量只有每500g±1條時,也足以使黏質土壤中的洋蔥發生侵染,當蟲量達每500g±10條時,就能對洋蔥、甜菜、胡蘿蔔等作物造成嚴重為害;此線蟲的生存能力特彆強,一旦在土壤中定殖,就很難完全剷除。因此,該線蟲的為害性非常大。

症狀特點

(圖)鱗球莖線蟲相關文獻鱗球莖線蟲相關文獻

總體上講,此線蟲為害植物地上部引起莖、葉、花等膨大、變形,為害莖基部、鱗球莖、塊莖、根莖等地下部,導致其腐爛或壞死。水仙被侵染的典型症狀是在葉片上產生白黃色皰狀腫大,輕度浸染時,用手指捏著葉片捋過,能感覺到有堅硬的結節;病株的花莖常縮短、畸形,鱗莖的橫地面可以看到黃褐色壞死環。風信子受害症狀相似於水仙。鬱金香受災後,花莖變粗、彎曲,近花的部位產生淡色的病斑;花歪斜、失色;葉片變脆,易產生橫向或縱向的裂縫,鱗莖木栓化(乾縮)。多數蔥蒜類蔬菜受害後,莖、葉變形,葉片褪綠,產生泡疹,幼苗可被嚴重侵染致死。鱗莖根盤常開裂,隨生長季發展,鱗莖變軟、腐爛,切開可見鱗片成褐色同心圓腐爛。在菸草上,莖基部受侵染引起植株矮化、畸形,之後莖部崩潰。草莓受害,植株矮化,莖、葉片和葉柄扭曲、肥厚,花和果實部位形成蟲癭。馬鈴薯受害,莖和葉柄嚴重扭曲,葉片變小,植株矮化,薯塊腐爛、變黑。甜菜破侵染後,葉片扭曲、腫大、畸形,較老植株的葉片、葉柄上可形成蟲癭,發病後期,根冠腐爛,受害嚴重時,整個植株表現為矮化、生長不良,拔出植株時,可見其根冠分離。玉米受害後,莖基部膨大、變黑和壞死,不產生次生根。該線蟲侵染蠶豆的莖、葉、葉柄、豆莢和種子。導致莖膨大、畸形,形成引褐色病斑,新形成的豆莢呈褐色,葉和葉柄壞死,種子變小、畸形、顏色發暗、表面形成斑點。

形態特徵

(圖)鱗球莖線蟲形態鱗球莖線蟲形態

雌蟲:熱殺死後,蟲體幾乎直。角質層有環紋,側線4條。頭部低,稍平,無環紋,不縊縮或略縊縮。人架中等發達,口針有明顯的基部球,中食道球有瓣,後食道腺不覆蓋腸或略覆蓋腸。排泄孔位於峽區後部或後食道腺球水平處。單卵巢、前伸,有時伸達食道區,卵母細胞單行,偶爾雙行,後陰子宮囊長是肛陰距的40%~70%。尾呈長圓錐形,端尖。

雄蟲:體形和尾形與雌蟲相似。交合傘長為尾長的40%~70%。生物學特性 鱗球莖莖線蟲是遷移性內寄生線蟲,可以侵染多種植物的莖、葉、芽、花序和根,但最主要的是為害各類莖組織如鱗莖、球莖、塊莖和根狀莖等,故稱之為鱗球莖莖線蟲(Stem and bulb nematade)。鱗球莖莖線蟲的每條雌蟲可產卵200~500粒。產卵的起始溫度為1~5℃,最適溫度為13~18℃,36℃以上則停止產卵,在10~20℃時,活動性和侵染力最強,在寄主植物體內的生活周期為20~30天,因此在寄主植物生長季節,此線蟲能連續發育數代。除卵之外,該線蟲的各個蟲態和齡期均能侵染植物。4齡幼蟲是最重要的侵染階段,其具有很強的抗乾燥和低濕休眠能力,在作物收穫季節其停止發育,聚集於成熟的和即將死亡的植物組織中,在乾燥條件下形成"蟲絨",進入休眠狀態,這樣在無寄主的情況下可存活數年。據報導最長可存活26年。在無寄主的情況下,此線蟲在土壤中可存活數月至數年。已知燕麥小種和巨型小種在無寄主植物和雜草的土壤中至少可存活8~10年。此線蟲耐低溫,在-150℃下保存18月後,仍有活力。因此,該線蟲的適應能力非常強。

生物特性

鱗球莖莖線蟲的生活史與大多數植物寄生線蟲一樣,需經歷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在合適的條件下,需19~23天完成一個生活史。研究表明,雌蟲一般可成活45~73天。4齡幼蟲蛻皮發育成雌、雄蟲後,經4天左右即可交配產卵,產卵期長達25~30天。線蟲的最適繁殖溫度為15℃。其4齡幼蟲抗逆能力強,在不利條件下以休眠狀態存活於植物組織內,據報導,存活期可達20多年,4齡幼蟲及卵在冰凍條件下也能存活。
鱗球莖莖線蟲檢驗鱗球莖莖線蟲檢驗
鱗球莖莖線蟲是植物內寄生線蟲,它在植物體內繁殖很快,也可離開生長中的或衰老中的植物體,在濕土中遷移至附近的寄主為害。該線蟲不但在田間為害植株造成死亡,而且還可以在儲存期為害鱗球莖類植物。此線蟲的為害寄主很多,為害特點不一,主要在植物莖、鱗球莖的薄壁細胞內取食。由於取食的部位和寄主不同,造成的為害症狀也不相同。受其侵害的莖常膨大、矮化、扭曲,有時形成多葉。例如,為害燕麥恰好侵染土表部位並向上移動,引起植物莖部似“鬱金香“狀膨大,侵害起絨草時,植物產生小的畸形花穗或無花穗,大量侵入花穗,並危害種子,侵染三葉草時可以在乾草內蟄伏,隨著乾草傳播,為害水仙、洋蔥、大蒜、鬱金香等鱗球莖時,往往鱗球莖內蟲量高,大量4齡幼蟲聚集在鱗球莖基部,危害玉米時,使其根系變小,縮短,受害莖基部增粗、壞死,引起玉米倒伏。最近的研究發現,鱗球莖莖線蟲為害引起寄主組織分離與崩裂與其能產生多種果膠酶有關,為害誘發植株畸形與其自身的酶系及誘導受害部位產生LAA有一定聯繫。
此外,線蟲侵染後可加重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為害。一些抗細菌性萎蔫病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insidiosum三葉草品系因受為害失去抗性,與螢光假單孢菌Pseudomonasfluorencens複合侵染大蒜,引起複合病害。鱗球莖莖線蟲寄主範圍廣,為害作物造成的損失大,能引起多種作物毀滅性病害,在溫帶地區有著很大的經濟意義。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鱗球莖莖線蟲存在生理分化。已報導的生理小種超過20多個,但目前廣泛接受的有15個,分別是紅車軸草小種、白車軸草小種、紫苜蓿小種、鬱金香小種、水仙小種、風信子小種、甜菜小種、菸草小種、草莓小種、川續斷小種、黑麥小種、草爽竹桃小種、馬鈴薯小種、大豆小種。小種間主要危害寄主不同,生物學特徵也略有差異。瑞典鱗球莖莖線蟲三葉草小種早已存在,但一直不為害苜蓿,後來引進種子時傳入了苜蓿小種,致使該國蒙受慘重的經濟損失。

傳播途徑

鱗球莖莖線蟲通常可以隨許多作物的種子、花卉和蔬菜作物的鱗、球、塊莖,以及牧草(如三葉草)的乾草及被線蟲侵染的植物的莖、葉、花碎片等遠距離傳播。種子的帶蟲量驚人,據記載一粒種子攜蟲量高達19萬條。

檢驗方法

鬱金香、風信子、洋蔥等鱗球莖受害後,剖開後常可見環狀褐色特徵性病症,有時,在鱗球莖基部還可見4齡幼蟲線蟲團。檢驗時抽取樣品或可疑植株,切成小塊後置於淺盤中,加水過夜(在室溫下),用400目篩收集線蟲液。參照前病原線蟲的描述作鑑定。若無成蟲存在,藉單異活體培養技術獲得成蟲後再作鑑定。

檢疫規定

鱗球莖莖線蟲是我國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中的二類危險性病害,並且是中蒙植物檢疫雙邊協定規定的檢疫性病害,應嚴格限制自疫區引種。因特殊需要引進的種苗,應在指定的隔離檢疫圃中試種檢查。

控制方法

鱗球莖莖線蟲危害鱗球莖莖線蟲危害

1.嚴格檢疫措施。禁止從疫區調運寄主植物的鱗球莖、塊莖、種子等繁殖材料和土壤。

2.各類鱗球莖、塊莖等繁殖材料種植前先進行消毒,一般的無性繁殖材料在45℃熱水中浸3小時,並結合溴甲烷熏蒸等措施。

3.土壤消毒 儘量從經濟和環境兩方面考慮,這是一不利的防治措施,但針對一些線蟲嚴重發生的疫區,可以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殺蟲劑進行土壤處理,控制土壤中線蟲的群體密度,降低因線蟲危害造成的損失。對鱗球莖莖線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的殺蟲劑有涕滅威(Temic),DD混劑,治線磷(Thionazin),和克線磷 (Nemacur)等。

4.改進栽培措施1)選擇無線蟲的土地,選用不帶線蟲或已經消毒處理過的繁殖材料、種子等,減少因苗期鱗球莖莖線蟲侵染造成的危害。2)儘管輪作對此線蟲無較好的效果,但可根據一些小種僅侵染一些特異寄主的特性,而種植一些非寄主植物。3)及時清除並燒毀田間雜草和病殘株。

5.抗性品種的培育這是防治鱗球莖線蟲的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已選擇或培育使用了抗該線蟲的紫苜蓿、紅車軸草、燕麥、黑麥和其他栽培抗病品種;玉米、蠶豆洋蔥、大蒜中也有感病性不同的報導。

6.綜合防治在馬鈴薯作物上莖線蟲發生嚴重的地區,應將上述措施結合起來。如:使用健康的種薯,晚種早收,然後貯放在低溫乾燥的地方,都是可行的。同時也要進行適當的輪作,即種植馬鈴薯的間隔時間不得少於三、四年,輪作中要避免種植其他感病的作物。還必須注意田間衛生,清除感病的塊莖,防除雜草。

分類社區自然生物

中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草

時刻牢記外來入侵生物的危險性,知曉它們的習性,為減低危險做準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