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穿孔線蟲

柑桔穿孔線蟲寄生範圍極廣,除香蕉、柑桔外,還能為害幾百種植物,其中包括很多重要的經濟作物和農作物,如芭蕉、麻蕉、油梨、咖啡,茶、甘蔗,風梨,玉米等等。

學名 Radopholus citrophilus

異名 Tylenchus similes cobb, 1893;T.(Chitinotylenchus)similes Cobb, 1893 (Filipjev,1934); T.(Tylenchorhynchus)similes Cobb, 1893 (Filipjev,1934);T.autocaudatus Zimmermana, 1898;T.bioformis Cobb, 1909;Anguillulina similes (Cobb, 1893);T. Goodey, 1932;Rotylenchus similes (Cobb, 1893) Filipjev, 1936

英文名 Burrowing nematodes

分類地位 屬於墊刃目(Tylenchida)、墊刃亞目(Tylenchina)、墊刃總科(Tylenchoidea orley,1880)、短體科(Pratylenchidae)、短體亞科(Pratylenchuinae)、穿孔屬(Radopholus)

分布

僅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夏威夷和路易斯安那州發現有分布。

寄主植物

危害情況

它具極大的毀滅性,自從發現以來,已引起多種經濟作物發生病害,形成根腐病黑頭病猝倒病衰退病等,並為真菌的侵入創造了條件,造成很大的損失。1967年報導柑桔穿孔線蟲在佛羅里達州發生,引起柑桔損失40-70%、葡萄柚減產50-80%,損失慘重。

形態特徵

測量數值:

雌蟲:L=0.50-0.85mm;a=30.9-39.5;b=8.4-11.8;c=21.6-31.6;V=68.8-82.4;口針長=10.4-15.6μm

雄蟲:L=0.49-0.84mm;a=26.9-45.3;b=8.2-10.9;c=17.2-25.5;口針長=10.4-15.6μm;交合刺長=20.8-31.2μm

雌蟲:唇區半圓形,稍縊縮或不縊縮,唇環3-4個。口針基部球圓形,前端稍突出。受精囊小,圓形,內含桿狀精子。側區刻線4條,至尾中部開始合併為3條,尾部側區偶爾有不完全的格線。尾部透明區長9-17μm,尾圓錐形,尾端圓,末端有環紋。側尾腺開口位於尾前部1/3尾長處。

雄蟲:唇區高,半圓形,明顯縊縮。唇環3-5個。頭四裂,側唇明顯減少。口針有食道明顯地退化,尾部圓形至圓錐形,末端尖。交合傘粗齒頭包裹尾部超過2/3,引帶具小尖突(titillae)。交合刺有強大的刺頭。

與香蕉穿孔線蟲的關係

香蕉穿孔線蟲早在1890年就發現在斐濟危害香蕉,是一種極具經濟意義的線蟲。但1956年,Ducharme&Birchfield首先發現兩種無形態學差異的柑桔穿孔線蟲小種。其中一個小種寄生香蕉,但不為害柑桔;而另一小種既侵染香蕉又為害柑桔。目前發現此兩小種線蟲均有相當廣的寄生範圍。

Huettel等(1984)通過大量試驗後出結論,以前的香蕉小種和柑桔小種雖無形態學上的明顯區別,但其寄生範圍和生物學上存在差異,因此將它們分別提到種的水平,即香蕉穿孔線蟲和柑桔穿孔線蟲,並且得到許多學者的支持。目前認為,香蕉孔線蟲和柑桔穿孔線蟲是姐妹種(Sibling Species),其區別在於:

① 寄生範圍不同,香蕉穿孔線蟲只侵染香蕉不為害柑桔,而柑桔穿孔線蟲對此兩種寄主均為害。

② 香蕉穿孔線蟲染色體基數為n=4,而柑桔穿孔線蟲則為n=5。

③ 通過聚丙烯醯胺平板凝膠比較其非酶蛋白,發現柑桔穿孔線蟲的主要蛋白帶存在差異。

④ 種間吸引研究表明,香蕉穿孔線蟲的雄蟲可為柑桔穿孔線蟲的雌蟲所吸引但不與其交配。這種形為差異可能是由於兩種線蟲不同的性外激素所引帶的。

生物學

為遷移性內寄生線蟲,主要為害寄生植物根內組織,破壞根部皮層細胞形成空腔,並在組織上不斷移動,繁殖。儘管在不良條件下線蟲可遷移到根外,但該線蟲各個階段均只能在寄生體內發生。凡在根傷痕處都有大量線蟲聚集,有人曾從一個傷痕處分離到700多條線蟲。在無寄生存在的土壤中,柑桔穿孔線蟲的存活時間不盡詳知,但據報導肯定超過6周,也許可維持5年才死盡,和香蕉穿孔線蟲存活時間相同。此種線蟲自然蔓延很快,在佛羅里達的柑桔園中每年移動15米。一旦發現,不是點片零星被害,而是成片大面積地發生。罹病株植一旦遇高溫、乾旱,會使樹葉萎焉,小枝枯死,加劇病情。

所有幼蟲階段的線蟲和雌成蟲均有侵染能力,侵入根的任何部位,但通常從根尖處刺入。柑桔穿孔線蟲在皮層下取食和穿孔,形成廣泛的空隙。而且可.進入到寄主的中柱,在韌皮部和形成層處積聚。在佛羅里達的柑桔園內曾發現3米深處的根內有柑桔穿孔線蟲的存在。

該線蟲授精屬常態,兩性交配後繁殖,但也能發生孤雌生殖,在25℃下完成一個生活周期約21天,每條雌蟲平均日產卵4~5粒,產卵時間持續2周。在合適的發病條件下,線蟲群體在45天內可增殖10倍。每公斤土壤中的線蟲群體可多達3000條左右,而每l00克根內的線蟲群體可超過100000條。

它還能和鐮刀菌及小核菌等土壤習居真菌相互作用,形成複合病害,引起香蕉並發枯萎病症狀及柑桔的衰退病症狀。

傳播途徑

在疫區罹病的田間,一切帶土的農具、機械、人、畜都是傳病媒介。在同一果園或地區內的近距離傳播,主要是通過不同植株根系伸展互相接觸感染或線蟲本身遊動遷移來實現的。灌溉水也能傳播線蟲。兩種穿孔線蟲均隨帶根的種植材料或粘附的土壤遠距離傳播。

檢疫與防治

此種線蟲只能由寄生植物根的種植材料和粘附土壤作遠距離傳播,檢疫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國已有此方面沉痛的教訓,應引以為戒。有人報導,柑桔穿孔線蟲最有可能由諸如花燭屬植物等被引入。因此,對於發病國家的帶根寄生在輸出前和進口後仔細檢查,實行嚴格檢疫措施是必要的。但目前的檢疫實驗室還無實用的區分香蕉穿孔線蟲和柑桔穿孔線蟲的技術。對於染色體基數的確定、行為研究、寄生試驗或決定其它的生理學的實驗室分析,顯然常規檢疫樣本是完全不合適的。

運輸中的檢疫處理是可能的。如國外報導削去香蕉種苗被線蟲污染的組織,接著浸泡於二溴氯丙烷混合液中,以防治香蕉種苗中的線蟲,但此法還不能令人完全滿意。此外,許多國家已禁止使用二溴氯丙烷。55℃熱水處理香蕉種苗20~25分鐘是有效的,但需一定的設備且可能傷害植物。這種處理方法對於其它寄生植物仍有待於試驗。

國外主要依賴於殺線劑如丙線磷、克線磷等處理土壤,壓低蟲量,控制病情的發展。例如在象牙的一次試驗中,使用丙線磷和克線磷處理香蕉園土壤,每公頃分別增加產量24.4噸和30.6噸。此外,加強田間管理可減少被線蟲為害的損失。

總之,由此種線蟲引起的病害防治難度很大,目前國內外仍缺乏簡單有效的防治良策。

圖 片

1.穿孔線蟲形態圖
2.柑桔穿孔線蟲在柑桔樹上的危害症狀(上圖為病株,下圖為健株)(圖片來自http:// images.google.com /images?q = radopholus + citrophilus &hl=zh-CN)

相關詞條

松材線蟲水稻莖線蟲椰子紅環腐線蟲甜菜胞囊線蟲鱗球莖莖線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