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倫理

領導倫理

領導倫理(Ethicalleadership)是指以領導者的道德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研究領導者的倫理規範,即領導者在領導活動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則,為領導者應當處理好各種關係,培養領導者忠誠、愛民、尚公、正直、廉潔和勤奮的美德,實現領導過程的倫理價值及領導者的道德完善,提供正確的道德原則和實現途徑。

概述

領導倫理的發展可以上溯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時代。 倫理意思是習慣、行為和性格。倫理涉及個人或社會認為是合適的,合乎需要的那些價值觀和理論觀。倫理涉及個人的動機和德行。倫理給人們提供了一套規則系統,在具體情境中判定是非善惡。不管是內隱還是外顯,領導者的決策和行為方式都要受倫理指導和制約。

領導行為的倫理理論(包括目的理論和義務理論)以領導者的行為來處理倫理問題,而另外一套理論則從領導者特徵的角度處理倫理問題,這些理論叫:“以美德為本的領導理論”,它們著眼於領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該理論認為:美德根植於個體內心深處和性情之中。雖然以美德為本的領導理論才重新受到重視,但是,它在西方學術傳統中的根源卻可以追溯的古希臘時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古希臘中有一個詞與以美德為本的領導理論相關聯。:意思是傑出和美德。與亞里士多德一樣,當代以美德為本的領導理論相的擁護者也強調應該把注重力放在倫理價值觀的培養和練習上。

領導倫理領導力五力模型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描述,有倫理的人應當具有以下美德:勇氣、節制、寬容、控制、老實、好交際、謙虛、公平、正義。通過從童年到成年的長期反覆練習,美德就成為了一種習慣,成為了人格的一部分。從說真話開始,人會變得老實;從施捨窮人開始,人會變得仁愛;從公平待人開始,人會變得公正。的美德來源於的行為,的行為又證實了的美德。

領導者在道義上有尊重追溯者的人格尊嚴的責任,要把他們每一個當作獨立的人來尊敬。這裡所說的尊敬人是指領導者要密切關注追隨者的愛好、需要和他們所關心的事情。領導工作的本質把領導者們放在了一個非凡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他們有很多機會,有很多有效的途徑來影響別人。

倫理是領導過程的核心;領導者要努力建立和強化組織的價值觀。每一個領導者都具有不同的領導哲學和觀點。所有的領導者都“有自己的日程表,有一整套觀念、計畫、價值觀、理念以及他們希望立即端上檯面著手解決的問題。領導者所倡導的價值觀對組織的價值觀有重大的影響。而且由於他們的權力和硬性力,領導者在建立組織的倫理氛圍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領導者要用信任、培養和移情來營造讓追隨者受到支持的環境。在這樣的支持性的環境中,追隨者在面對難題時才能獲得安全感。領導者的職能在於幫助其追溯者努力奮鬥,以適應環境變化並促進個人成長。

強調領導者應該關心和重視他的追隨者所關注的事情,應該照顧和培育追隨者。要做一個領導者,首先要做一名公僕。一個公僕式的領導者注重追隨者的需要,幫助他們變得博學、更自由、更獨立、更象一名公僕。公僕式的領導者有社會責任關注弱勢群體,要同等看待他們。公僕式的領導者儘可能少地使用職務賦予他的權力,儘量不去控制別人,而是把權力交還給被領導者。公僕式的領導者十分珍惜每一個人對社區生活的介入。因為在社區中,人們能充分地體驗尊敬、信任和個人的力量。

原則

領導倫理的原則

尊敬人
團隊建設
領導倫理
服務他人
顯示老實
表現公正

建設

領導倫理企業品牌倫理建設內容
領導倫理建設必須強調領導者的修養和完善。領導者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學習,提高文化理論水平。一定的文化理論水平,是加強文明、理智、高尚的道德修養的基礎。文化理論知識可以開闊人們的眼界,告訴人們是非,比較人們的行為,為人們提供正確的道德規範,從而使人們的道德修養更具理性。

二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這是對領導幹部提出的道德要求,又是領導幹部進行道德修養的方法。

三是積善成德。人的道德修養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領導幹部在道德修養中,要不棄小善,不為小惡,才能積成大善,培養高尚的道德。

四是慎獨。它的主要作用在於道德主體通過熟悉、評價、監督,實現約束和超越。

性質

1、領導倫理性質的哲學基礎

領導倫理性質的哲學基礎是領導的互動主體性,現當代領導者與對象之間的倫理關係已經從以前的“領導者→被領導者”的單向主體性轉為“領導者←→被領導者”的互動主體性,或稱主體間性。

主體間性的概念首先由德國的哈貝馬斯和阿佩爾提出,他們拋棄了傳統道德哲學的個體“主體範式”,而代之以“主體間的範式”,因為“主體範式”不能從主體尋找出一種普遍的、本質的和內在的人性特徵,以作為道德原則的合理性與權威性的絕對形上學基礎。即休謨所說:人們“從‘是’的前提中得不到任何‘應該’的結論”。只有基於“規範的主體間有效性”,才能構建一種規範上中立的、客觀的普遍倫理學。道德之根——主體範式的變換,根源於他們對主體理性的重新熟悉。阿佩爾在《哲學的改造》一書中指出:人的主體理性絕不是在個人意識里發展的,而是在語言對話、主體際構成的世界裡發展的,每個人都不可能在私人語言框架內獲得其思想的有效性,每個人的主體理性或意識活動也不可能是封閉的、個體的,而是開放的、公共的。所以,任何孤獨思想的有效性,以及孤獨個體的良知決斷的道德約束力,原則上要依靠於人與人作為平等的對話夥伴之間的相互肯認和共識。這種主體間的“互動理性(InteractionRationality)”,能夠把每一個孤獨個體的良知判定協調一致起來,從而使每個社會個體為社會實踐承擔共同的道德責任。在交往實踐中,任何具有倫理意義的人類需要,都能在人際間傳達、交流溝通,進而形成共識,構成共同意志的一致性。主體間的共識與意志一致性,反過來又會成為制約和指導每個社會個體行為的道德規範。

領導倫理領導里概念鏈
領導的主體間性要求將倫理作為領導活動的基礎,著眼於企業謀取效益的方式是否有利於滿足人的精神和道德要求,是否有利於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現代組織謀取效益的方式已經形成了三個遞進的層次:一是技術層面,即主要從效益出發,著眼於人、財、物、信息四大基本要素的配置;二是制度層面,著眼於所有者或經營者的委託——代理關係,制定激勵——約束機制從而發揮經營者的積極性;三是倫理層面,著眼於組織謀取效益的方式和謀取行為的道德性和倫理性。當組織從技術層面向制度層面和倫理層面推進時,便是把對人的看法從“手段人”向“手段人”與“目的人”並重邁進。假如說組織的制度層面所揭示的社會關係還是人的利益關係的“實然”,還只是以追求效益為目的,那么,倫理層面則以一種道義形式提供著一種“應然”,決定著組織作為謀取效益手段和方式的合理性。

組織倫理具有的這種目標導向功能,旨在不斷探索和創造出能正確引導人類價值理想的效益獲取方式和獲取行為,彼得·M·聖吉斷言:“當人們所追求的願景超出個人的利益,便會產生一股強大的力量,遠非追求狹窄目標所能及。組織的目標也是如此。”

2、領導倫理性質的治理學基礎

90年代初,在弗里曼(Freeman)、布萊爾(Blair)、多納德遜(Donaldson)等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利益相關者治理理論獲得重大發展,倫理成為利益相關者治理理論的基本要求和思想精華。所謂利益相關者治理(StakeholderManagement)是指企業的經營治理者為綜合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要求而進行的治理活動。該理論認為,任何一個公司的發展都離不開各種利益相關者的投入或參與,企業追求的是利益相關者的整體利益,而不僅僅是某個主體的利益。這些利益相關者包括企業的股東、債權人、雇員、消費者、供給商等交易夥伴,也包括政府部門、本地居民、當地社區、媒體環境保護主義者等壓力集團,還包括自然環境、人類後代、非人物種等受到企業經營活動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客體。這些利益相關者都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注入了一定的專用性投資,他們或是分擔了一定的企業經營風險,或是為企業的經營活動付出了代價。為此,企業的經營決策必須要考慮他們的利益,並給予相應的報酬和補償。在利益相關者理論中,企業的發展前景依靠於企業治理層對利益相關者要求的回應質量。治理者必須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來看待企業,這樣才能獲得持續的發展。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實質就是從功利主義學派的角度,提倡關注領導過程中固有的倫理性質。

3、治理倫理學論證

戴木才教授首先研究了治理與倫理結合“何以可能?”。他認為“治理不僅是一個事實判定,同時也具有豐富的價值內涵。揭示治理的‘價值判定’性質以及治理的‘應該’指向,是治理倫理的應有之義”,他論證了治理和倫理結合是由於“治理”與“倫理”具有可通約性:治理本身內在地具有倫理性質。即治理與倫理之所以能夠結合,在於治理本身具有道德性。人類的實踐活動一方面遵循客觀規律,另一方面也都是在需要和目的的驅使下把主體尺度運用於對象世界。遵循客觀規律是治理得以運作的科學基礎,而體現人的價值追求則是治理的主體尺度的內在要求。

從這個視角出發發現領導本身同樣具有倫理性質。領導的倫理性質表現為領導過程的倫理性質和領導者個人的倫理素質。

(1)領導過程的倫理性質

領導倫理中國CEO們的領導方式
領導過程的倫理性質表現為領導過程的普遍倫理性和組織倫理性。

領導過程的普遍倫理性是指領導活動要遵從社會的普遍倫理,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領導活動總是體現一定的社會倫理原則和道德要求,同時也受到一定的社會價值觀念的制約;二、人們總是要對領導行為做出倫理評判,使領導活動符合評價主體的倫理道德取向。領導本質上是對人的治理,主體是人,對象也主要是人,離不開人的價值選擇和道德選擇,而這種價值和道德系統是一個民族文化結構的一部分,同時又隨著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的變化而不斷地重構,這種價值和道德系統就是領導的普遍倫理性。

領導過程的組織倫理性是使領導過程取得最優績效的基本內在要素,對領導活動具有根本的作用。首先,從組織的內部看,組織依靠一定的制度和結構來進行治理,但僅有嚴格的制度是不夠的,因為制度只能對人的行為起到基本的規範作用。還應該有符合人性的、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企業文化,以良好的倫理道德來激發組織成員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充分發掘員工的內在潛力,這是領導活動在組織內部所蘊涵的倫理問題。其次,從組織外部環境看,組織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組織自身所追求的目標也必須滿足社會全面進步和人類自身全面發展的要求。而所有這些,都體現著豐富的倫理內容。領導過程的組織倫理性體現了領導活動在組織內外都具有倫理性質。

(2)領導者的倫理素質

領導者的倫理素質是領導過程倫理性質的基礎。

領導者在企業的經營治理中起著靈魂作用,他們的倫理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員工的倫理觀念。由於領導者道德素質對卓越領導的重要性,現代幾乎所有的領導理論都非凡重視領導者的倫理道德問題。美國《華爾街日報》曾對美國大型企業的782名領導者做過一次調查,結果表明,領導者取得成功的三種最重要因素是正直、勤奮、與人相處的能力。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W·J·胞莫爾提出了作為一個領導應具備的10個條件:合作精神、決策能力、組織能力、精於授權、善於應變、敢於負責、敢擔風險、敢於創新、尊重他人、品德高尚。在10個條件中,品德方面的因素超過半數。而且特意強調了品德高尚這一條。正如彼德·M·聖吉所言:“在學習型組織中,領導者是設計師、僕人和教師。”領導者工作的特點是通過他人來完成工作,領導者通過施加影響力使員工能心甘情願地努力工作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影響力主要來源於非權力性影響力,在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四個要素(品德、能力、知識、感情)中,最不可缺失的是品德,因為領導者在其他方面的某些不足可以通過他人來彌補,如知識缺陷,可聘請顧問,成立智囊團。能力不全,可由治理層的其他人來彌補。而品德則不能由別人來彌補,品德具有不可替代性,品德比聰明、能力更加重要,更高一個層次。在中國先賢許多精闢的論述中,品德都是一個領導者的核心素質。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品德是本,領導者的倫理層次決定了企業的境界。

領導理論

領導倫理企業上下級之間的領導關係
領導理論是研究領導有效性的理論,是管理學理論研究的熱點之一。影響領導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領導的有效性是領導理論研究的核心。

領導理論的研究成果

可分為三個方面,即領導特性理論、領導行為理論和領導權變理論。

由於領導特性理論忽視下屬的需要、沒有指明各種特性之間的相對重要性、缺乏對因與果的區分、忽視了情境因素,導致它在解釋領導行為方面的不成功。

領導行為理論集中研究領導的工作作風采口行為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勒溫的三種領導方式理論倫西斯·利克特的四種管理方式理論領導四分圖理論管理方格理論領導連續統一體理論等等,這些理論主要是從對人的關動和對生產的關心兩個維度,以及上級的控制和下屬參與的角度對領導行為進行分類,這些理論在確定領導行為類型與群體工作績效之間的一致性關係上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對影響成功與失敗的情境因素的考慮。

領導行為與領導的有效性之間的關係顯然依賴於任務結構、領導成員關係、領導權威、下屬的主導性需求等情境因素,領導權變理論彌補了這一缺陷,提出領導的有效性依賴於情境因素,並且情境因素可以被分離出來,它的研究成果包括菲德勒權變模型情境領導理論路徑目標理論領導者參與模型。但由於實踐者很難確定領導成員關係、任務結構等權變變數,領導權變理論相對於實踐者顯得過於複雜和困難,使它的套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978年,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Burns)在對政治型領導人進行定性分類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領導過程應包含交易型和變革型兩種領導行為,這一分類為領導行為的研究開闢了新的思路;1985年,Bass正式提出了交換型領導行為理論變革型領導行為理論,它比以往理論採取更為實際的觀點,是以一個“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的眼光看待領導行為,具有實際的套用價值,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套用。

幾種主要的領導倫理

1.海費茨的領導倫理觀羅納德·海費茨是一名精神病學家,基於他的致力於精神病學工作及對詹森總統、甘地及瑪格麗特·桑格等許多世界級領導人的觀察和分析,他系統地提出了獨特的領導倫理理論。在《領導不容易回答》一書中,海費茨提出領導者的主要角色是幫助追隨者面對衝突和發現建設性的方式去處理它。海費茨認為領導是一個集體的過程,領導者影響個人,也鼓動集體的努力完成適當的工作。領導者的影響過程不僅包括使用理性和呼籲價值,也包括正式的權威。然而,正式的權威對於提供道德領導不是必要的,緊急的領導者能獲得非正式的權威,在所需的情景下能負起執行領導的責任。海費茨特彆強調領導者必須運用權力來動員人們去面對棘手的問題,領導者要用信任、培養和移情來營造讓追隨者感受到支持的環境。在這樣的支持性的環境中,追隨者在面對難題時才能獲得安全感。領導者特別要運用權力讓大家注意到棘手問題,檢驗信息的真實性,建立解決問題的框架,協調觀念的衝突,促進決策過程的進行。領導者的職責在於幫助其追隨者努力奮鬥,以適應環境變化井促進個人成長。
2.伯思斯的領導倫理觀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思斯的變革型領導理論強調了追隨者的需要、價值觀和倫理觀,主張領導者應努力把追隨者的道德責任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它明確宣稱領導有道德上的維度,領導的一個主要角色或功能是增加道德意識,幫助人們解決價值衝突。伯恩斯將變革型領導描述為一個過程,在那裡,“領導和追隨者互相影響,以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和動機水平”。這些領導者利用呼籲理想和道德價值(諸如自由、正義、平等、和平和人道主義)而不是給予感情(如害怕、貪婪、嫉妒或憎恨)來喚起追隨者的意識。可見,變革型領導不僅涉及單個追隨者的道德升華,而且也涉及集體的努力去實現社會改革。“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者和追隨者都將變化。他們不僅考慮什麼對他們自己有利,而且要考慮什麼將使集體的利益更大,諸如他們的組織、社團和國家。”
3.格林利夫的領導倫理觀1970年,羅伯特·格林利夫提出了“服務式領導”的概念,也有的稱“僕人式領導”,並於1977年發表例L人領導芬一書,其觀點近年來日益流行。僕人領導思想帶有強烈的無私的道德色彩,強調領導者要想下屬之所想,關懷下屬,實質就是服務。對於格林利夫來說,服務於追隨者是領導的主要責任和道德領導的本質。服務包括培育、保護和授權部屬。一個服務式領導者必須注意追隨者的需要,幫助他們變得更健康、更聰明和更願意接受他們的責任。只有在理解追隨者之後,領導者才能決定如何最好地服務於他們的需要,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不少人也稱其為“僕人式領導”。格林利夫認為只有天生的僕人才會成為領導者,事實上,一個人成為領導者的過程首先就是當僕人的過程。僕人式領導者必須站在好的和正確的立場上,在任何時候都應當反對社會的不正義和不平等,甚至社會的弱勢群體和邊緣成員也必須得到尊重和欣賞。這種類型的領導者必須授權追隨者,而不是用權力支配他們,通過完全的忠誠和公開、保持行動與價值的一致性來顯示對追隨者的信任,以建立對領導的信任。格林利夫相信,這些領導的追隨者受到激勵i自身也變成服務式領導者。人們應當76各自己去領導和接受隨時提供的機會,結果將是更多的人作為服務於社會的道德載體。
以上三種領導倫理理論的共同主題是:上下級關係是領導道德倫理的核心。另外,他們都強調領導者要密切關注下屬員工的個人要求。其實,早在1982年和1984年,吉利根和諾丁斯就分別提出“人道的概念,主張人與人的關係是道德的起點,在機構里人道尤為關鍵、是建立信任和合作關係的主要基礎,上述三種領導倫理理論與之極為類似。從20世紀70年的尼克森時期開始,到凹世紀四年代的柯林頓時期,人們對領導道德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領導倫理理論提醒領導者,領導力也是道德的作用,它對於思考領導道德和實踐領導道德起到了指導作用。

領導倫理及其與領導道德的關係

領導倫理是指領導者在其全部活動中,為保持協調、和諧的人際關係必須遵循的價值理念、人倫準則和相關規範的總稱。領導倫理在領導活動的要素體系中居於最基礎、最原創、最本質的地位。領導道德則是領導者在從事領導活動中,確立與踐行的道德品格與道德方式的集合。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表示,作為領導道德覺悟、道德規範、道德行為的統一體,它與領導倫理融合成領導道德力體系。領導倫理與領導道德之間有密切聯繫。首先,領導倫理是領導道德的源頭。因為領導道德的“成德”(養成之德)所需要的“道”,來源於領導倫理中的“理”。“由倫生理,由理成道,由道化德”是一個“鏈”結構。其次,領導道德是領導倫理的輔承轉換。領導活動必須得“道”合“德”,其“道”是對領導“倫”、“理”原則與規範的貫徹與實現。
再次,領導活動必須合乎領導倫理與道德規律、履行領導倫理道德責任與義務。這一“鐵律”的約束對所有領導者都有剛性作用。但是,領導倫理與領導道德在具體內涵、行為要求特徵、作用途徑和表意重點等方面也有明顯區別。因而,領導倫理與領導道德是兩個既密切聯繫又相互區別的概念。

領導倫理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獨特功能

領導倫理對領導工作和領導者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領導倫理尤其具有許多獨特的功能。
一是以德治國功能。西周、漢朝、盛唐堅持德治與法治並舉,以德治為基礎,以法治為保障,社會長治久安。今天,我們仍然要堅持以德治國,這就要求各級各類領導活動均須符合相應倫理道德的規範與約束,從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二是以德育吏功能。當今我國社會倫理道德缺失已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其中領導幹部的倫理道德問題更為凸出。執政黨從嚴治黨、發展興國,首先要治吏。治黨治吏均須以德育為基礎,以法製做保障,以監督為關鍵。
三是以德理政功能。中國共產黨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實踐證明,德政的關鍵是所有公共組織均應切實加強對領導決策活動的倫理道德教育與管理,造就領導倫理道德的環境與氛圍;加強對領導動機、過程與結果的道德監控、道德培養。四是促進法治功能。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的結合點,首先是領導行為的“德治”,主要是通過領導幹部的倫理道德教育養成、提高道德能力,從而為領導行為的法治構築起“第一道防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