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管理

倫理管理

“倫理”作為一個詞,其含義是指存在於人與人關係中的應有條理和合理秩序。它具有社會歷史的客觀規定性。正是這種客觀規定性,衍生出了具體的道德要求和規範。管理活動必然涉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組織與組織、人與自然等各種關係,而倫理正是調節這些關係的行為規範。

內容

倫理管理倫理管理書籍
所謂企業的倫理管理就是要求企業管理者在經營全過程中,應主動考慮社會公認的倫理道德規範,使其經營理念、管理制度、發展戰略、職能許可權設定等符合倫理道德要求,處理好企業與員工、股東、顧客、廠商、競爭者、政府、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關係.建立並維繫合理,和諧的市場經濟秩序。

倫理與管理相結合,實施企業的倫理管理,是當代企業管理髮展的一大趨勢。就中國企業現狀來看,有些企業陷入倫理道德困境,義利對立的觀念影響了企業管理的實踐,導致了大量不道德經營行為的產生,嚴重危害了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發展。因此,重新審視中國企業的倫理道德,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企業倫理準則和道德規範,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是非常迫切的重大問題。

特點

行為涉及到多種相關人群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比如顧客、員工、股東、供應商、競爭者、政府以及其它社會團體等,因而企業倫理管理的實質就是以符合社會文化的倫理道德標準為基礎,正確處理這些“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所以,企業倫理高於社會倫理,企業倫理管理具有自身的特點:

1、全方位性

企業倫理管理的全方位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管理內容的全方位性。對內企業要實行人本倫理管理,全方位地尊重員工的人權;對外在企業與顧客、企業與社會之間尋求和諧的倫理關係,實行全方位的質量倫理管理;在企業與自然之間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實行全方位的生態倫理管理。二是管理目的的全方位性。內容的全方位性也就決定了目的的全方位性,21世紀是保護環境和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的世紀,企業必須通過全方位倫理管理做到:

讓顧客滿意,滿足消費者的一切合理要求;讓員工滿意,創建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尊重員工的基本人權,增強員工的向心力;讓股東滿意,消除瀆識,減少揮霍,保證資產保值增值;讓經營者滿意,杜絕欺詐,加強信用,與相企業建立良好關係;讓社會滿意,增進社會福利,承擔社會責任;讓世界滿意,樹立全球觀念,尊重異邦文化,維護世界利益;讓地球滿意,尊重自然,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2、層次性

倫理管理倫理管理套用
綜合社會契約論認為企業是由社會各方按契約組成的一個利益共同體,規範該利益共同體行為的契約存在兩個層次:巨觀社會契約提供了全球性規範(最高規範),而微觀社會契約提供了社團規範。由此認為企業倫理管理也需要分為三個層次進行:

1)普通倫理。普遍適用於世界上所有人的最高倫理規範。它包括:核心的人權、尊重所有權的尊嚴的義務以及維持自然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義務。也就是說企業必須通過普遍倫理管理,來尊重和維護人們的人身自由權、財產所有權、生存權、人身安全及健康權、政治參與權、知情權和發展權,保護環境,消除污染,維護和平。

2)民族倫理。管理離不開一個國家或民湊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狀況,管理必須和民族文化相結合,企業倫理管理更應如此。東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區別,其社會道德倫理也各有特點,因此,企業倫理管理不能離開本國、本民族的國情、民族性和文化。

3)職業倫理。倫理管理除了要符合其普遍性和民族性的要求外,還必須以職業道德為基礎,實行職業倫理管理,以建立高於普遍倫理和民族倫理的具有企業自身文化特點的職業倫理,職業倫理也稱之為企業個性倫理。

3、恆久性

恆久性包括三方面的含義:

1)作用的深刻性。倫理管理不同於經濟管理,它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通過改變人的思想價值觀念來控制、調節人的行為,從而控制、調節企業的行為。因此。它所解決的是企業深層次的問題,它的作用也是深刻的:一方面它使企業成為一個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和諧大家庭,另一方面它為企業的長期持續的成長創造一個和諧的外部生態倫理環境。

2)效益的長遠性。企業倫理管理的效益不能著眼於短期,而只能立足於長遠。其效益指標已不再僅以貨幣計算,而是以為此而獲得的信用、聲譽和企業成長的可持續性來衡量。也就是說,實施倫理管理,企業短期內可能為此要付出昂貴的代價,但長期所換來的卻是寶貴的信用、聲譽和企業可持續性的成長。

3)實施的堅持性。要管好一個企業,就是要管好它的未來,企業倫理管理就是對企業未來的管理。因此,要使企業有持續的未來,必須長久堅持倫理管理。企業倫理管理作用的深刻性和效益的長遠性也決定了它實施的長久堅持性。

內容

倫理管理倫理管理研討
企業倫理管理的內容十分廣泛,依照企業倫理管理定義,可以大致歸納以下三個方面:

1、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倫理管理過去,企業更多是把人作為提高效益、獲得更多利潤的工具來看待。當代企業價值觀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開始把人的發展視為目的,以關心人、愛護人的人本主義思想為導向。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倫理管理是指企業要充分重視人的因素,實行人格化管理,尊重和維護員工的人身自由權、財產所有權、生存權、發展權健康權、隱私權、人格尊嚴及人身安全等。

具體來說,即是要滿足員工的合理需要,逐步提高其福利待遇,改善惡劣的工作環境和生產條件,保證生產安全,降低勞動強度,增進員工的身心健康;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營造公平、合作、友好、尊重、參與的良好氛圍,消除身份、性別、種族歧視、消除脅迫、欺詐,重視員工的培訓教育和職業生涯的發展等等。

2、以誠信為本的經營倫理管理

誠信是人們經濟交往活動中歷來應遵循的倫理道德基礎。現代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道德經濟。企業作為經濟建設的基礎單位,與市場相輔相成。企業缺乏誠信必將導致市場秩序失范,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運轉,失去了市場經濟良好的巨觀信用環境作根本保障,企業同樣難以立足與成長。以誠信為本的經營倫理管理體現在:

1)企業對顧客誠信。強調顧客至上,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而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恪守承諾,維護消費者利益,杜絕虛假、欺騙性的廣告宣傳,嚴禁生產不安全或有損健康的產品等。

2)企業對競爭者廠商誠信。不假冒他人商標、包裝、字號,不侵犯他人商業秘密,不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嚴格履行契約,不彼此拖欠和賴賬等。

3)企業對政府、社會誠信。恪守法規法令,不危害社會,以國家利益至上,照章納稅、合法經營,杜絕財務欺詐、制假販假、商業賄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貢獻社會福利等。

3、以可持續發展為本的生態倫理管理
經濟的快速發展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全球性資源與環境問題,如酸雨現象、溫室效應、物種滅絕、大氣污染⋯⋯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已危及人類的生存健康。企業作為一個開放系統,與外部環境進行著各種資源的頻繁交換,尤其是工業企業,直接對生態環境構成影響。實施必要的生態倫理管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企業管理戰略中極其迫切和重要的一部分。

企業的生態倫理管理主要涉及企業處理自然資源,企業環保,企業生態設計的問題。首先,它要求企業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資源,健全環境立法,加強環境管理,積極治理廢水、廢氣、廢渣等造成的污染。其次,不僅要控制生產過程的”末端”污染,還要重視對污染物的”全程”控制和預防。這就要求企業擯棄過去那種高消耗、高投入的發展模式,改革工藝實行生態化生產。比如大力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降低消耗、減少浪費、開發綠色產品、實施綠色行銷等。

主要措施

倫理管理倫理管理模型
總結國內外經驗。實施企業倫理管理。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

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體系應包括人權觀念、義利統一觀念、誠信為本觀念、社會責任觀念、可持續發展觀念等。企業價值觀是對企業意義的終極判斷。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倫理建設的第一步,也是企業一項長期發展戰略。

2、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倫理準則

倫理準則是企業對於倫理問題和社會事務的正式說明,包括公平原則、互利原則、平等原則、競爭原則、誠信原則、自主原則和協調發展原則等。它明確了企業的思想與行為,說明了處理具體倫理問題的方法。美國《財富》雜誌500強榜上有名的90%的企業都制訂了這樣的倫理準則。有了倫理準則,就能使全體管理者和員工在處理倫理問題,進行倫理決策時有所遵循。

3、創建倫理型組織

倫理管理倫理管理書籍
西方已開發國家企業的這方面經驗值得借鑑。所謂創建倫理型組織是指在企業中成立道德委員會和確定道德責任者,以此來規範倫理行為。道德責任者是企業進行日常道德管理、預防和控制危機事件的責任人。各級管理人員自然也應承擔道德責任者的職責。道德委員會是專門用來監督公司倫理行為的機構,它的職責是解釋,明確和向員工傳達公司的道德準則,糾正不道德行為。

4、領導以身作則

企業家在企業倫理管理中充當倡導者、實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企業家對於提高企業倫理水平起著關鍵作用。企業家必須有高尚的個人品質,以實際行動來有效地證明所確定的倫理準則,這樣才能對下屬和員工起到道德示範作用。如果企業領導者在倫理道德問題上不能身先士卒,必然導致整個企業的道德滑坡。

5、進行倫理道德教育

提高全體員工的道德水平。倫理管理不是少數管理者的事,它與全體員工密切相關。要提高企業倫理管理水平,必須重視對全體員工的道德培訓,這是實施倫理管理的重要措施。要通過各種渠道和各種有效的手段、方法對員工加強教育,使他們提高對倫理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加深對企業倫哩準則和規範的理解,從而轉化為自覺的意識和行動。

總之,國內外許多企業的經驗和教訓,無不說明了企業倫理管哩的重要性。反思今天的管理現狀,更加深了對企業倫理管理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要加強對倫理管理問題的研究,借鑑和吸收世界各國先進的企業倫理管理成果,努力構建與經濟全球化相適應的企業倫理管理的新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