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位於科右中旗東部,東西寬40公里,南北長45公里,總面積為12萬公頃,1995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有國家一類保護珍禽白鸛、黑顴、丹頂鶴、白鶴、白鴆鶴、大鴇、金雕等7種;國家二類保護珍禽有27種。保護區內榆樹天然次生林、西伯利亞杏灌叢化草原和低濕地草甸植被鑲嵌分布,構成了典型的科爾沁草原自然景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植物450餘種,鳥類200餘種。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位於科右中旗東部,面積126987公頃,1985年經興安盟公署批准建立,1994年升為自治區(省)級,1995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珍禽及典型的科爾沁草原自然景觀。

這裡曾是隋唐時期逐水草而居的契丹民族的遊牧地。明代,遊牧於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貝爾湖一帶的阿魯科爾沁部昆都倫岱青率部適居,始名阿魯科爾沁,意即“北方弓箭手”,阿魯科爾沁草原即由此而得名。這裡曾被古人讚譽為“六月駝毛飄滿地,渾疑春風落楊花”的富庶之地。阿魯科爾沁自然保護區,春季,冰雪消融,候鳥雲集,雁飛鶴舞,歡叫不絕;夏季百花爭妍;秋季秋水漣漣;冬季,河湖冰封。阿魯科爾沁自然保護區集濕地自然景觀的複雜性、多樣性和典型性於一體,其旅遊資源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

本區地處大興安嶺南麓低山丘陵與科爾沁沙地的過渡帶上,屬中溫型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區內林、灌、草及河流、湖泊沼澤等濕地天然鑲嵌組合,構成了複雜多樣的生境類型,為物種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區內有高等植物65科、452種;鳥類16目16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34種,並且為丹頂鶴、白枕鶴、蓑羽鶴、白鸛、大鴇等珍禽的繁殖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護價值。

自然環境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東北部新佳木蘇木(鄉)境內,是一個以保護科爾沁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及棲息在這裡的類、類等珍稀鳥類為對象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濃縮了科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爾沁草原典型的代表類型,較為完整地保留了科爾沁草原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形成了濕地珍禽、天然榆樹林、科爾沁草原三大代表性景觀,被生態專家稱為“國內珍存的疏林草原”。

保護區內的濕地面積大,類型多,總面積約47344公頃。濕地是地球的腎臟,是百鳥聚居的地方。保護區內共有鳥類17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分別是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鶴、白頭鶴、大鴇、金雕。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9種。白鸛、丹頂鶴、白鶴白枕鶴已在《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白琵鷺、大鴇被列入世界受嚴重威脅的物種。鶴類和鸛類在保護區的物種資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世界現有鶴類15種,我國有9種,居世界之冠,而保護區有鶴類6種,占世界鶴類種數的40%,占我國鶴類種類的66.7%。其中白頭鶴、灰鶴屬旅鳥,丹頂鶴、白枕鶴、蓑羽鶴在本區繁殖,而且數量均很大。保護區進境內還有種子植物452種。

保護區內還有珍貴的28000公頃的蒙古黃榆天然林,作為珍稀植物物種的蒙古黃榆,頑強地抵禦著大自然的侵襲,生生不息,成為本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蒙古黃榆為國家一級保護珍禽東方白鸛的棲息、繁衍提供了天然的隱蔽場所。據調查研究,每年都有3--5對白鸛在蒙古黃榆上築巢繁衍、生兒育女。

在遼闊的天地間,西伯利亞山杏天然次生林,或疏或密,與坨甸相間的草原、榆樹疏林構成了獨特的科爾沁草原的原始景觀和原始風貌。內蒙古地區由於連年的乾旱和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做為內蒙古三大草原的科爾沁草原已經所剩無幾,而唯一能夠體現其原始景觀風貌的只有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為保護科爾沁草原上這顆明珠,保護蒙古黃榆天然林,科爾沁草原自然景觀,保護這一百鳥樂園,興安盟公署於1985年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1994年5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995年11月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6日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成立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為進行更加有效的保護管理,保護區設定了生態系統、物種保護、珍禽繁育三個核心區,核心區總面積為17807公頃。

複雜多樣的生態環境,珍稀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優美的自然風光使保護區極具學術研究和生態旅遊開發價值,國 內外生物學家、旅遊愛好者慕名而來絡繹不絕。經過幾年的努力,保護區內已開闢出展覽館、珍禽繁育基地、觀鶴塔布魯島(人工湖)等六大景點,為科爾沁生態之旅增添更多的趣味和新意。

科爾沁,蒙語意為著名射手。在歷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管轄的遊牧區之一,位於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包括整個興安盟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地方。科爾沁草原北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東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資源豐富。
科爾沁草原有較大面積的天然牧場和近2000萬頭(只)的科爾沁紅牛、興安細毛羊和蒙古牛羊。

科爾沁草原水利資源非常豐富,有綽爾河、洮爾河、歸流河、霍林河等240條大小河流和莫力廟、翰嘎利、察爾森等20多座大中型水庫。科爾沁淡水魚種類多、肉質好,無污染,水裡繁殖,年出魚量達到3000噸。

科爾沁草原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目前尚存的名勝古蹟有遼代古城、金代界壕、科爾沁十旗會盟地舊址和廟宇、佛塔多座。

在科爾沁草原上已有大青溝汗山科爾沁草原濕地自然保護區等國家和地區保護區。

地貌特徵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科爾沁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位於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東北部新佳木蘇木境內,地理坐標為北緯44°51′42″—45°17′36″,東經121°40′13″—122°14′07″。

保護區北靠興安盟突泉縣,東與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鄰,南以霍林河為邊界,西距科爾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27公里;南北長約46公里,東西寬約44公里,總面積為126987公頃。

保護區內的濕地面積大,類型多,總面積約47344公頃。濕地是地球的腎臟,是百鳥聚居的地方。保護區內有2.8萬公頃蒙古黃榆天然林。保護區內有3000公頃西伯利亞山杏天然次生林。

自然景觀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科爾沁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及棲息在這裡的類、鸛類等珍稀鳥類為對象的綜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合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較為完整地保留了科爾沁草原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形成了濕地珍禽天然榆樹林、科爾沁草原三大代表性景觀。

濕地景觀

保護區內的濕地面積大,類型多,總面積約47344公頃。濕地是地球的腎臟,是百鳥聚居的地方。保護區內共有鳥類17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分別是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鶴、白頭鶴、大鴇、金雕;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9種。白鸛、丹頂鶴、白鶴、白枕鶴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白琵鷺、大鴇被列入世界受嚴重威脅的物種。鶴類和鸛類在保護區的物種資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世界現有鶴類15種,我國有9種,居世界之冠。保護區有鶴類6種,其中白頭鶴、灰鶴屬旅鳥,丹頂鶴、白枕鶴、蓑羽鶴在本地區繁殖,而且數量均很大。保護區境內還有種子植物452種。

沙漠怪柳景觀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科爾沁草原隨著千百年的地貌變遷,出現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沙漠怪柳。它的形成是常年河流沖刷,種子變異加之人工砍伐和牛羊啃咬,形成了這種怪樣,這種現象也是世界上少有的。

蒙古黃榆天然林景觀

保護區內有2.8萬公頃蒙古黃榆天然林。作為珍稀植物物種的蒙古黃榆,頑強地抵禦著大自然的侵襲,生生不息,成為本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蒙古黃榆天然林為國家一級保護珍禽東方白鸛的棲息、繁衍提供了天然的隱蔽場所。每年都有白鸛在蒙古黃榆上築巢繁衍,生兒育女。

科爾沁草原景觀

保護區內有3000公頃西伯利亞山杏天然次生林。它或疏或密,與坨甸相間的草原、榆樹疏林構成了獨特的科爾沁 草原原始景觀。內蒙古地區由於連年乾旱和畜牧業快速發展,作為內蒙古三大草原之一的科爾沁草原已經所剩無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幾。而惟一能夠體現其原始景觀風貌的,只有科爾沁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

為保護科爾沁草原上這顆明珠,興安盟行署於1985年批准在這裡建立自然保護區。1994年5月,保護區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995年11月6日,保護區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成立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

為更加有效地開展保護管理工作,保護區設定了生態系統、物種保護、珍禽繁育三個核心區,核心區總面積為17807公頃。

複雜多樣的生態環境,珍稀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優美動人的自然風光,使保護區極具學術研究和生態旅遊開發價值,慕名而來的國內外生物學家、旅遊愛好者絡繹不絕。

保護動物

一級保護動物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白鸛
白鸛 Ciconia ciconia,黑鸛 Ciconia nigra

金雕 Aquila chrysaetos,白頭鶴 Grus monacha

丹頂鶴 Grus japonensis,白鶴 Grus leucogeranus

大鴇Otis tarda

二級保護動物

角鸊鷉 Podiceps auritus,赤頸鸊鷉 Podiceps grisegena

白琵鷺 Platalea leucorodia,白額雁 Anser albifrons

大天鵝 Cygnus cygnus, Milvus korschun

蒼鷹 Accipiter gentilis,雀鷹 Accipiter nisus

普通鵟 Buteo buteo,毛腳鵟 Buteo lagopus

阿魯科爾沁草原自然保護區白琵鷺
灰臉鵟鷹 Butastur indicus,烏雕 Aquila clanga

禿鷲 Aegypius monachus,白尾鷂 Circus cyaneus

鵲鷂 Circus melanoleucos,白頭鷂 Circus aeruginosus

燕隼 Falco subbuteo,灰背隼 Falco columbarius

紅腳隼 Falco vespertinus,灰鶴 Grus grus

白枕鶴 Grus vipio,蓑羽鶴 Anthropoides virgo

小鷗 Larus minutus,普通雕鴞 Bubo bubo

縱紋腹小鴞 Athene Noctua長耳鴞 Asio otus

相關詞條

隆寶自然保護區大黑山自然保護區麻陽河自然保護區
藥山自然保護區沙坡頭自然保護區寬闊水自然保護區
羌塘自然保護區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哀牢山自然保護區
茂蘭自然保護區西天山自然保護區黃連山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