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弓形體病

豬弓形體病

豬弓形體病,又稱為弓漿蟲病或弓形蟲病,是由弓形體感染動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蟲病。本病以高熱、呼吸及神經系統症狀、動物死亡和懷孕動物流產、死胎、胎兒畸形為主要特徵。弓形體病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人獸共患的寄生性原蟲病,在家畜和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

又稱為弓漿蟲病弓形蟲病,是由弓形體感染動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蟲病。本病以高熱、呼吸及神經系統

豬弓形體病細胞內的弓形體蟲
症狀、動物死亡和懷孕動物流產、死胎、胎兒畸形為主要特徵。弓形體病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人獸共患的寄生性原蟲病,在家畜和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

弓形體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弓形蟲可通過呼吸道腸道皮膚等途徑侵入豬體。表現為高熱、喘氣、皮膚發紅等,易被誤診為豬瘟鏈球菌病感冒,必須通過實驗室診斷方能確診。對於弓形體病,只有磺胺類藥物有特效,其他抗生素無效。在病的後期,病豬體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後肢和尾部等因淤血及皮下滲出性出血而呈紫紅斑。

豬弓形體病豬弓形體病

病症與病因

症狀豬食慾減退,體溫40.2℃~42.3℃之間,多在40℃~41.5℃,稽留不退。部分豬呼吸困難,驅趕時有5%出現咳嗽。部分豬身體下部及耳部有瘀血斑,觸診可感少數豬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實驗室診斷取、心血塗片,革蘭氏染色鏡檢未發現細菌。以肺、肺門淋巴結腸系膜淋巴結觸片,姬姆薩染色鏡檢,可發現典型的呈月牙形、弓形的弓形蟲滋養體。病豬體溫升高達40.5~42度,呈稽留熱(常發熱7~10天,精神沉鬱,)

(l)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育肥豬有咳嗽、流鼻液,乳豬偶有咳嗽和流鼻液。

(2)耳尖、陰戶、包皮尖端、腹底的皮膚上出現出血性紫斑。乳豬明顯,往往有從耳尖向耳根推進或減退的情況,作為疾病輕重的標誌。育肥豬偶爾有此現象。

(3)體溫41℃~42℃以上,呈稽留熱型。

(4)乳豬可出現神經症狀,如轉圈、共濟失調等。

(5)伏臥難起,迫起後步態不穩,個別關節腫大。

(6)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明顯。

(7)少吃或不食,精神沉鬱。

(8)育肥豬和後備母豬大便可呈煤焦油狀血痢或呈無血的腹瀉。

(9)懷孕母豬可引起流產、死胎、畸形胎、弱仔,弱仔產下數天內死亡,母豬流產後很快自愈,一般不留後遺症。

預防與治療

防治措施發病初期即採用複方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按每千克體重0.3毫升(10毫升內含磺胺嘧啶鈉1克、甲氧苄啶

豬弓形體病豬弓形體病病體
0.2克)肌肉注射,首次劑量加倍,每日3次。連用2天后體溫陸續下降,5~7天后體溫、食慾恢復正常。
尚未表現症狀的豬,按0.1%預防劑量在所有豬飼料中拌入磺胺-5-甲氧嘧啶進行預防。
通過以上措施,200頭豬除治療前死亡兩頭外,全部痊癒,無一死亡。
結論豬舍應保持清潔,定期消毒。豬場不可飼餵家貓,嚴格阻斷貓類及其排泄物對畜舍、飼料、飲水的污染。
治療要及時,急性弓形體病在發病3天內治療非常有效;發病5天后,治癒率會很低,即使症狀消失,蟲體也會進入組織形成包囊,使病畜成為帶蟲者。
對於弓形體病,只有磺胺類藥物有特效,其他抗生素無效,且使用時必須堅持嚴格的用藥原則:第一,劑量要足,首次劑量要加倍;第二,根據磺胺類藥物在體內的維持時間,嚴格按時用藥;第三,不能過早停藥,治療本病的一個療程需要5~7天,通常到第5天時,豬體溫下降,出現食慾,但此時不可停藥,必須繼續用藥1~2天,否則易復發,且復發後治療極其困難。 

病原體

弓形體病的病原是原生動物門、孢子蟲綱的剛第弓形蟲。簡稱弓形蟲。弓形蟲在整個發育過程中分5種類型,即

豬弓形體病豬弓形體病發病豬
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卵囊,其中滋養體和包囊是在中間宿主(人、豬、犬、貓等)體內形成的,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是在終末宿主(貓)體內形成的。在病的後期,病豬體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後肢和尾部等因淤血及皮下滲出性出血而呈紫紅斑。弓形蟲是一種多宿主原蟲,對中間宿主的選擇不嚴,已知有200多種動物,包括哺乳動物、鳥類以及人類等都可作為中間宿主。本病多發於3~4月齡豬;雖無明顯季節性,也不受氣候限制,但一些地方6~9月份的夏秋炎熱季節多發。病畜和帶蟲動物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血液,特別是隨貓糞排出卵囊污染的飼料和飲水成為主要的傳染源。豬只主要是吃了被卵囊或帶蟲動物的肉、內臟、分泌物等污染的飼料而感染髮病。

根據流行形式可分為暴髮型、急性型、零星散發和隱性感染。本病暴髮型是在一個短時間內,可使整個豬場的大部分生豬發病,死亡率可達60%以上。急性型則多以同一個圈的若干頭幾乎同時發病較多見。零星散發多表現為一個圈或幾個圈的2~3周陸續發病,這個過程持續30多天,慢慢平息。

該病的病原是一種寄生於人和多種動物體內的寄生蟲,它具有五個不同的發育階段,分別是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具有感染能力的是滋養體,包囊卵囊

生活史

發育過程需要2個宿主。貓屬動物是弓形蟲的終末宿主。弓形蟲對中間宿主的選擇不嚴,許多動物可以作為中間宿

豬弓形體病豬弓形體病病症
主,已知動物就有200多種,括魚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包括人),貓也可作為中間宿主。在貓的腸上皮細胞內,進行裂殖生殖,重複幾次裂殖生殖後,形成大量的裂殖子,末代裂殖子重新進入上皮細胞,經過配子生殖,最後形成卵囊。卵囊隨糞便排出體外,在外界適宜的溫度、濕度和氧氣條件下,經過孢子化發育為感染性卵囊。動物吃了貓糞中的感染性卵囊或吞食了含有弓形蟲速殖子或包囊的中間宿主的肉、內臟、滲出物和乳汁而被感染。速殖子還可通過皮膚和鼻、眼、呼吸道黏膜感染,也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各種昆蟲也可傳播本病。在中間宿主各臟器的有核細胞中進行無性繁殖,形成滋養體和包囊。在宿主細胞內有大量的裂殖子,見於慢性病例的腦、眼和肌肉。

流行病學

弓形蟲是一種多宿主原蟲,對中間宿主的選擇不嚴。可感染多種動物並引起發病,豬發病多見於3-4月齡,死亡率較高。
病畜和帶蟲動物的臟器和分泌物、糞、尿、乳汁、血液及滲出液,尤其是隨貓糞排出的卵囊污染的飼料和飲水都成為主要的傳染源。豬主要是吃了被卵囊或帶蟲動物的肉、內臟、分泌物等污染的飲料和飲水,經消化道感染。貓是最主要的傳染源。1980年福建莆田某豬場就是因為養貓防鼠而暴發豬弓形體病。速殖子也可能通過口、鼻、咽、呼吸道黏膜及受損的皮膚而進入豬體內。母豬還通過胎盤感染胎兒,這種現象很普遍。
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有些地方以6-9月份的夏秋炎熱季節多發。
從終末宿主排出的卵囊在外界可存活100天至1年半,一般消毒藥無作用。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鹽水中幾小時就喪失感染力,各種消毒藥均能將其迅速殺死。
 

豬弓形體病豬弓形體病

臨床症狀

一般豬急性感染後,經3-7天的潛伏期,呈現和豬瘟極相似的症狀,體溫升高至40.5-42℃,稽留7-10天,病豬精神沉鬱,食慾減少至廢絕,喜飲水,伴有便秘或下痢。呼吸困難,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呼吸。後肢無力,行走搖晃,喜臥。鼻鏡乾燥,被毛粗亂,結膜潮紅。隨著病程發展,耳、鼻、後肢股內側和下腹部皮膚出現紫紅色斑或間有出血點。病後期嚴重呼吸困難,後軀搖晃或臥地不起,病程10-15天。
耐過急性的病豬一般於2周后恢復,但往往遺留有咳嗽、呼吸困難及後軀麻痹、斜頸、癲癇樣痙攣等神經症狀。
懷孕母豬若發生急性弓形蟲病,表現為高熱、不吃、精神委頓和昏睡,此種症狀持續數天后可產出死胎或流產,即使產出活仔也會發生急性死亡或發育不全,不會吃奶或畸形怪胎。母豬常在分娩後迅速自愈。弓形蟲病的病原為球蟲目、弓形蟲科、弓形蟲屬的襲地弓形蟲,簡稱弓形蟲。弓形蟲為雙宿主生活周期的寄生性原蟲,貓是其終末宿主,蟲體寄生在貓的腸道上皮細胞內,形成卵囊隨糞便排出,污染環境、牧草、飲水和飼料,被人或豬等40多種動物吃下後而發病。被吞食的卵囊進入中間宿主的腸道後,卵囊中的子孢子逸出,進入中間宿主血液而分布到全身各處,再進到細胞內繁殖,引起人、畜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氣溫高、濕度大多見。

弓形蟲的全部生活史分為5個期:滋養期(trophozoite),包囊期(cyst),裂值期(schizont),配子體(gamete)和亂囊期(oosyst)。前兩期為無性生殖期,出現於中間宿主和終宿主體內;後三期為有性生殖期,只出現終宿主體內。

游離於宿主細胞外的滋養體通常呈弓形或月牙形,寄生於細胞內的滋養體呈梭形。滋養體的一端銳尖,一段鈍圓,核位於蟲體的中央或略偏於鈍圓端(圖3-10-1)。滋養體主要發現於急性病例,在腹水中,常可見到正在繁殖的蟲體,其形態不一,有檸檬狀、圓形、亂圓形,還有正在出芽的不規則形狀等;有時在宿主細胞的包漿內許多滋養體聚集在一個囊內(圖3-10-2),稱此為假囊,囊內含有數個、數十個或數百個速殖體。在滿性病例,由於宿主的免疫力增強,大部分滋養體核假囊被消滅,僅在腦、骨骼核眼記憶體有部分蟲體。這些蟲體分泌一些物質,形成包囊,其中含有圓形或橢圓形的蟲體(圖3-10-3),稱此囊內的蟲體為慢殖體。包囊能在宿主體內長時間寄生,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以至終生寄生於宿主體內。

老母豬呈隱性感染,雖本身不顯症狀,但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引起流產、死胎或產下弱仔;若未發生胎盤感染,產下的健康仔豬吃母乳後,亦會感染髮病。5日齡乳豬即可發病。育肥豬及後備種公、母豬多在3~6月齡感染髮病,其中以3月齡多發。

病理變化

在病的後期,病豬體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後肢和尾部等因淤血及皮下滲出性出血而呈紫紅斑。內臟最特徵的

豬弓形體病豬弓形體病蟲體
病變是肺、淋巴結和肝,其次是、腸。肺呈大葉性肺炎,暗紅色,間質增寬,含多量漿液而膨脹成為無氣肺,切面流出多量帶泡沫的漿液。全身淋巴結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和灰白色的壞死點,尤以鼠蹊部腸系膜淋巴結最為顯著。肝腫脹並有散在針尖至黃豆大的灰白或灰黃色的壞死灶。脾臟在病的早期顯著腫脹,有少量出血點,後期萎縮。腎臟的表面和切面有針尖大出血點。腸黏膜肥厚、糜爛,從空腸至結腸有出血斑點。心包、胸腔和腹腔有積水。病理組織學變化為,肝臟局灶性壞死、淤血,全身淋巴結充血、出血,非化膿性腦炎,肺水腫和間質性肺炎等,在肝臟的壞死灶周圍的肝細胞漿內、肺泡上皮細胞內和單核細胞內、淋巴竇內皮細胞內,常見有單個和成雙的或3、5個數量不等的弓形蟲,形狀為圓形、卵圓形、弓形或新月形等不同形狀。

診斷

根據弓形蟲病的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和流行病學特點,做出初步診斷的依據,確診必須在實驗室中查出病原體或

豬弓形體病電子顯微鏡下豬弓形體病蟲
特異性抗體。
⑴直接觀察:將可疑病畜或死亡動物的組織或體液,做塗片、壓片或切片,甲醇固定後,姬姆薩染色,顯微鏡下觀察,如果為該病,可以發現有弓形蟲的存在。⑵淋巴結穿刺塗片:姬姆薩染色,顯微鏡檢查可以檢出病原體。⑶集蟲法檢查:取肺、淋巴結磨碎後加10倍生理鹽水過濾,以500轉/分鐘離心3分鐘,沉渣塗片,乾燥,甲醇固定,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蟲體。⑷動物接種:取肝、脾、淋巴結製成1:10勻漿,小白鼠腹腔注射0.5-1毫升,或腦內注射0.03毫升,1個月內小鼠死亡,查腹水可見多量蟲體。⑸血清學診斷:間接螢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抑制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其中國內套用比較多的是間接血凝抑制試驗。豬血清凝集價達1:64以上可判為陽性,1:256表示新近感染,1:1024表示活動性感染。

鑑別診斷

豬弓形蟲病與許多其他豬病的臨床症狀十分相似,如果不進行病原學檢查,很容易誤診。

1、豬弓形蟲病與豬丹毒。兩者均有精神沉鬱、體溫升高、皮膚發紅等臨床症狀。但急性敗血型豬丹毒病豬表現皮

豬弓形體病豬弓形體病發病症狀圖
膚外觀發紅,不發紺。病豬糞便不呈暗紅色或煤焦油樣,無呼吸困難症狀。豬丹毒亞急性病例,主要表現皮膚出現方形、菱形疹塊,突起於皮膚表面。剖檢可見脾臟呈櫻桃紅色或暗紅色。慢性病例可見心瓣膜有菜花樣血栓贅生物。

2、豬弓形蟲病與豬瘟。兩者均有精神沉鬱、體溫升高、皮膚發紅、發紺等臨床症狀。但豬瘟雖然可見全身性皮膚發紺,但不見咳嗽、呼吸困難症狀。剖檢可見腎臟、膀胱點狀出血,脾臟有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可見回盲瓣處紐扣狀潰瘍。肝臟無灰白色壞死灶,肺臟不見間質增寬,無膠凍樣物質。

3、豬弓形蟲病與豬肺疫。兩者均有精神沉鬱、體溫升高、皮膚發紅、發紺、呼吸困難等臨床症狀。但豬肺疫胸部聽診可以聽到羅音和摩擦音,叩診肋部疼痛,咳嗽加劇。剖檢可見肺被膜粗糙,有纖維素性薄膜,肺切面呈暗紅色和淡黃色如大理石樣花紋。

4、豬弓形蟲病與豬鏈球菌病(敗血型)。兩者均有精神沉鬱、體溫升高、皮膚發紅、呼吸困難等臨床症狀。但豬鏈球菌病的不同病型表現出多種症狀,如關節型表現出跛行,神經型表現共濟失調、磨牙、昏睡症狀。剖檢可見脾臟腫大1-2倍,暗紅色或藍紫色。腎腫大,出血、充血,少數腫大1-2倍。

5、豬弓形蟲病與豬附紅細胞體病。兩者均有精神沉鬱、體溫升高、皮膚發紅、呼吸困難等臨床症狀。但豬附紅細胞體病表現為咳嗽、氣喘,叫聲嘶啞。可視黏膜先充血后蒼白,輕度黃染,血液稀薄。剖檢時血液凝固不良,肝臟表面有黃色條紋壞死區。

6、豬弓形蟲病與豬焦蟲病。兩者均有精神沉鬱、體溫升高、皮膚發紅等臨床症狀。但豬焦蟲病表現嘔吐,眼結膜初充血后蒼白或黃白。剖檢可見全身肌肉出血,特別是肩、腰、背部較為嚴重,呈紅色糜爛狀。血液塗片用甲醛固定,姬姆薩-瑞氏混合染色鏡檢,紅細胞內有圓形、環形、橢圓形、單梨形或雙梨形蟲體存在。

防治

1、治療:治療本病有效的藥物是磺胺類藥,抗生素類藥物無效。

豬弓形體病豬弓形體病

對急性病例,磺胺嘧啶每千克體重70毫克,或甲氧苄胺嘧啶每千克體重14毫克,每天2次口服,連用3-4天,由於磺胺嘧啶溶解度較低,較易在尿中析出結晶,內服時應配合等量碳酸氫鈉,並增加飲水。磺胺-6-甲氧嘧啶每千克體重20-25毫克,每天1-2次,肌肉注射或口服,病初使用效果更佳。磺胺嘧啶(60毫克)和乙胺嘧啶(1毫克)合劑,分4-6次口服。磺胺嘧啶(每千克體重70毫克)+二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體重14毫克),每天2次,連用2-3天。長效磺胺,每千克體重60毫克,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連用7天。
2、預防:豬舍要定期消毒,一般消毒藥加1%來蘇水、3%燒鹼、5%草木灰都有效。家庭養貓要定期進行檢查驅蟲、貓食添加肉時,應預先煮熟,嚴禁餵生肉、生魚、生蝦。防止豬捕食嚙齒類動物,防止貓糞污染豬食和飲水。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舍衛生。消滅鼠類,控制豬貓同養,防止豬與野生動物接觸。家庭養貓要注意個人防護,貓要經常洗澡,同時,儘量減少和貓的直接接觸,尤其是婦女妊娠期間,更要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連線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2768.htm

http://www2.henau.edu.cn/kjdbt/ReadNews.asp?NewsID=1112

http://www.m1wang.com/jibing.asp?id=2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