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為襄陽市文化局二級單位,與博物館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個機構.分工不同,其主要職責是從事文物發掘,保護與整理研究,兼具對縣市區文物工作者人員培訓的重要職責,今年12月,由原襄樊市改名而改稱為現在名稱.由所處古三國文物重點區域,故機構工作任務重點是加強對轄區文物合理及時發掘和保護。

基本情況

機構名稱:襄樊市博物館(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現今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機構代碼:420425486

行政區劃:420602
法人:潘傑夫

郵政編碼:441021
辦證日期:2009年5月25日

作廢日期:2013年5月25日
年檢日期:2010年4月20日

機構類型:事業法人
電子信箱:單位網址:
單位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區南街156號
業務範圍:收藏文物、弘揚民族文化、文物徵集、鑑定、登編、修復、保管 文物展覽 文物複製 文物相關研究等活動
機構現狀:機構現狀:該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有效。
單位若在正常年檢後,登記項目(指:機構名稱、法人或負責人、地址、機構類型、註冊資金、經營範圍等項目)發生了變更時,請在變更之日起三十日以內到原發證機關辦理變更手續。

工作成績

這是12月8日拍攝的湖北襄樊一座南宋墓出土的耀州窯刻花青瓷等文物。近日,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該市襄城區一建築工地發現的南宋磚室墓中發掘出完整的瓷碗、瓷盤等文物。這些出土的瓷器經初步鑑定為耀州窯刻花青瓷。耀州窯被譽為“中國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在宋代達到鼎盛,其青瓷多以刻花、印花裝飾,工藝水平在海內外享有盛譽這是12月8日拍攝的湖北襄樊一座南宋墓出土的耀州窯刻花青瓷等文物。 近日,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該市襄城區一建築工地發現的南宋磚室墓中發掘出完整的瓷碗、瓷盤等文物。這些出土的瓷器經初步鑑定為耀州窯刻花青瓷。耀州窯被譽為“中國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在宋代達到鼎盛,其青瓷多以刻花、印花裝飾,工藝水平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湖北襄樊內環西路2008年考古出土的一件銅羽人,是我國出土的最小三國時期羽人像。

2008年7月,為配合襄樊市內環西路工程建設,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鄧城古城址南約2公里的賈巷墓地,對10多座古代墓葬進行清理髮掘。在位於樊城區王寨辦事處花卉路一座帶甬道的雙室磚結構墓中,考古人員發掘出一件銅羽人。同時出土的還有五銖錢、殘破的釉陶壺、罐,以及模型倉、灶、雞、鴨等。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測,該墓葬屬三國時期。 這個銅羽人高3厘米,只有拇指大小,為青銅鑄造,裸體,身體微蹲,像要用力向上騰飛的樣子。羽人的背上有一對巨大的翅膀,兩腋下都有一個圓孔。造型古拙,但動感十足。他說,就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這是我國發現的三國時期最小羽人銅像。 羽人頸上和手腕上都戴有佛珠,頸部串珠顆粒大而圓,與後世佛像、高僧佩戴的佛珠十分一致,為三國早期已有佛珠傳入、並有佩戴佛珠的銅造像,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

文物修復

圖為:修復後的大青銅馬 圖為:修復後的大青銅馬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宣布,根據史料和專家建議,耗時8個多月,市文物修復專家參照早期蒙古馬修復的大青銅馬,近期有望入駐市博物館進行公開展出。
大青銅馬歷時8個月修復
去年11月,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長虹路一建築工地地下7米處,發現一大型魏晉早期墓葬,考古人員在發掘、清理前堂文物時,發現一匹與真馬體形相近的青銅馬。
此馬為1700多年前的魏晉青銅器,馬身高163厘米,身長162厘米,約有2噸重。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四腿直立,馬頭作嘶鳴狀,三角形馬眼目視前方,顯得炯炯有神。
該馬造型精美、簡潔,細節處理一絲不苟,馬鬃、馬膝蓋、馬蹄、馬尾等栩栩如生。體形與真馬大小無異,外形逼真,把東漢末期駿馬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考古專家介紹,雖經1000多年,銅馬早已沒有當年的金光閃閃的摸樣,因長期氧化作用,通體有紅、綠、白、灰等斑駁。
由於青銅器易碎,工地施工打樁時,這一國寶級文物當場被攔腰斬斷,後半部破成30多塊碎片。根據史料和專家建議,歷時8個多月,文物修復專家參照早期蒙古馬將其成功修復,近期有望入駐市博物館進行公開展出。
發掘藏於魏晉時期墓葬內
參與此次挖掘的襄樊市考古研究所館員劉江生介紹,工地打樁機將青銅馬後半身攪成多塊碎片。“我們剛看到這么大的馬腿時,都不敢相信會有一匹和真馬大小差不多的青銅馬。”
他介紹,該墓葬為夫妻合葬墓,非常符合我國古代墓葬的殉葬規律及“前庭後寢”的墓葬習俗。青銅馬被放置在古墓前堂西北角,馬頭朝南,呈站立狀。
種種跡象表明,青銅馬和男主人是先下葬的,女主人是後葬的。
除了金銀玉器外,男主人身旁還放有鐵劍、鐵刀,女主人的陪葬品還有熨衣服的銅熨斗。
根據隨葬品規格,初步判斷男主人應該屬於刺史、大將軍級別。
考古專家介紹,可惜未在現場發現印章,墓主人身份無法確認。這匹青銅馬應該是供墓主人使用的乘騎。也許作戰有功,與老主人感情很深。
該墓葬規模宏大,出土文物種類齊全,發掘出青銅甑、釜、壺、盆等13件青銅器和鐵器,在墓室內清理出陶缽、銅熨斗、銅熏爐和2件瓷罐,在甬道內清理出陶雞、陶豬、陶狗、倉、灶、鎮墓獸、鐵燈、托盞等,數量近百件,以青銅器居多。
劉江生說,該墓沒有受到任何人為破壞,是目前襄樊境內發現的魏晉時期規模最大,出土最豐富、資料最完整、研究價值最高的一個墓葬。
修復青銅馬雄姿初現
記者在文物修復室內看到,修復後的青銅馬顯得渾然一體,十分威武。
文物修復專家易澤林介紹,遺憾的是,出土時青銅馬後半部被毀,只剩身體前半部和兩隻後腿、半條馬尾和部分殘件。當時是8個壯漢才將殘缺的青銅馬抬進修復室的。
易澤林說,他們根據青銅馬的長度高度,殘片情況,並考察了東漢晚期到三國魏晉時期各地馬的造型特徵、歷史資料,確定出復原圖。先用可逆材料塑出一個大樣,再不停地修改打磨。
歷時8個多月,文物修復專家終於成功完成“尊重原貌,修舊如舊”的修復工作。目前正等待專家驗收。
52歲的易澤林,曾參與九連墩一二號墓發掘工作,經常參與省文物修復項目。去年,還遠赴南京博物院幫其修復青銅器兵器。
價值全國最大青銅馬
易澤林表示,墓葬內發現如此大的青銅馬,在襄樊、全國都極為罕見。可見,魏晉時期,銅的鑄造工藝十分發達,美術欣賞水平也已達到相當高的造詣。
根據史料記載,東漢時期的馬比較矮小,前胸粗壯,馬屁股渾圓,耐力好,但跑不快,打起仗來吃虧。
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引進國外3000多匹高頭大馬與蒙古馬雜交,此後,我國純種蒙古馬便日漸稀少。故依據歷史資料和專家建議,襄樊市文物專家參照古蒙古馬修復了這匹青銅馬,其特點是脖子粗,屁股大。
這匹青銅馬與真馬大小相似,比出土的秦始皇銅馬車的馬還大一倍。四川綿陽出土的一匹馬,被稱為全國最大的青銅馬,身高僅123厘米。
“如果不打碎,很可能是國寶級。打碎了也應該是一級文物。”劉江生表示。
易澤林告訴記者,青銅馬待專家驗收後,將入駐襄樊市博物館,當屬“鎮館之寶”,可能還會外出展出。
該青銅馬的發掘,對研究魏晉時期馬的品種提供了實物見證,也是研究當時的喪葬習俗的重要依據。

研究所相關

我國有文物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各類機構,這些機構致力於科學研究,為我們的經濟、自然、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卓著貢獻。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我國的各研究所吧~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文物研究所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中國殷商文化學會
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桂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浙江考古研究所
佛山市清華文博建築歷史與文物保護研究所
廣西文物工作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考古研究所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言研究所

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
敦煌文物研究所
上海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市文物建築保護設計所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民藝研究所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甘肅炳靈寺文物保護研究所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新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南開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所
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大學哲學研究所
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
世界宗教研究所
哈爾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長春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鹹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藏學研究所
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
龍門石窟研究院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陝西省古建築設計研究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岳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
水環境研究所
台灣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
紹興縣文物保護管理所
遼寧考古研究所
吉林考古研究所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
國家體改委研究所
中國地質研究所
運城市文物局文物工作站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黑龍江考古研究所
蘇州市考古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