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在北京城朝陽門內大街,與朝內北小街匯合處路,有一所名為“孚王府”(俗稱“九爺府”,系因清代道光皇帝九子孚郡王奕譓故邸而得名)的清代王府,這便是現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在地。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是中國唯一的多學科和綜合性的科技史專門研究機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中國科技史的研究中心之一,李儼、倉孝和、嚴敦傑、席澤宗、陳美東、廖克先後擔任過所長(或主要學術負責人)。現任所長為劉鈍研究員。

簡介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室由竺可楨創議成立於1957年,1975年擴建成為研究所。目前研究所下設研究部、科研計畫處、聯合辦公室;另有一個刊物編輯部和科學史主題圖書館。1998年底核定在職職工102人。研究員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2人、通訊院士1人,上崗博士生導師9人。

研究領域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要從事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歷史和規律,它們與社會經濟、思想、文化之關係,以及相關的科技發展戰略的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內少數兼具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功能的研究實體之一。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認的“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學位授予點,在國內從事科學技術史及相關學科研究的機構中具有公認的核心地位,在國際科學史界也有較大的影響。
在發揚本所傳統領域中國古代科學與技術史研究方面優勢的同時,確定研究所在“知識創新”工程中的戰略定位為:國家科學思想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代表國家水平的科學技術史與科技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知名的科學技術史研究機構。學科建設的三大方向為科學技術史、科技戰略,以及科學文化。

成果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成立以來,其成員共發表學術論文約3600篇,出版學術專著400餘部,曾獲得近20項國家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多項部委科技成果獎以及中國圖書獎。近年來的突出成果包括編撰出版《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匯》(10卷50分冊)、《中國文化通志 · 科技典》(10卷)等,以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天文斷代研究,對世界著名實驗室的研究,對近百年來科學與技術發展歷程和創新規律的研究,關於印刷術起源和傳播的研究,參與製作《龍騰》大型系列片等。目前正在進行的重大課題有“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項目編號KJCX2-W6)、 《中國科學技術史》 (30卷)、《中國古代技術與傳統工藝綜合研究》(2系列共30餘卷)等。

經歷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1980年成立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以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為掛靠單位,先後主辦過數十次國際和國內的綜合或分學科科技史學術會議。該所有人擔任國際科學史學會副主席、國際東亞科學技術醫學史學會主席等職,對團結國內科技史界力量,加強同國際科技史界的聯合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英國已故李約瑟博士、日本藪內清教授、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內的8名外國科學史家先後被該所聘為名譽教授。目前,該所同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一道,承擔了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的組織工作,該大會將於2005年夏天在北京舉行。
自1978年以來,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共培養了博士研究生近30人,碩士研究生百餘人,個別專業也在嘗試與國外有關機構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現該所碩士學位授予點有:科學技術史(數學史物理學史、化學史、天文學史、地理學史、生物學史);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辨證法);博士學位授予點有:科學技術史(科技史與科技戰略兩個方向)。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同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不斷進行科技史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

宗旨

在實施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計畫中,該所將努力發揮多學科、綜合性科技史研究的總體優勢,在保持和發揚在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的同時,大力加強對近現代科技史以及世界科技史等方面的綜合研究力度,力爭在未來十年內辦成一個精幹、流動、開放性的研究所和名副其實的科學技術史綜合研究中心。

機構介紹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所領導

所長:廖育群

副所長:張柏春汪前進

所長助理:王揚宗

黨委

副書記:汪前進(負責黨務工作)

委員:汪前進、羅桂環、孫小淳袁江洋、李映新

學術委員會

主任:王揚宗

副主任:羅桂環

委員:方在慶郝劉祥、韓琦、廖育群、劉鈍、羅桂環、蘇榮譽、孫小淳、汪前進、王揚宗、袁江洋、曾雄生、席澤宗(當然成員)、張柏春

學位委員會

主任:袁江洋

副主任:孫小淳

委員:袁江洋、孫小淳、方在慶、郝劉祥、韓琦、廖育群、袁江洋、張柏春

學術隊伍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現有在崗工作人員11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高級研究人員40多人。本著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原則,研究所還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學者,研究所還聘請世界知名學者擔任名譽教授。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科研成績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2005年取得的成果和獲獎情況

研究所2005年發表論著8本,編譯著3本,形成研究報告2本,論文94篇,其中譯文6篇,國外發表6篇,科普27篇,研究工作進展情況良好。

2005年,研究所承擔的院重要項目的研究成果陸續出版。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重要方向項目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基金項目“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已出版了《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研究叢書》中的13卷。院“九五”重大項目的成果《傳統工藝全集》已出版6種專著。受到國內外同行和媒體的普遍關注和好評。

2005年國際合作取得的成效

2005年7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是由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共同承辦的國際性會議,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70多個國家1200名學者參加。大會圍繞“全球化與多樣性——歷史上科學和技術的傳播”這一主題,組織了近90多場研討會,有近300人作了學術報告或提交了論文。大會還特別邀請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知名學者吳文俊、李學勤等主持大會並致辭。通過這次大會,更多的外國學者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和中國學者在科學史學術領域中所取得的成績,充分發揮了國際間學術交流平台的作用,為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化間的學術對話和合作提供了一個大舞台。

德國馬普學會馬普科學史研究所與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夥伴小組的合作研究進展順利,在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組織專題研討會,集中展示了中外合作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KarineChemla(林力娜)教授與我所郭書春研究員合著的中法對照本《九章算術》於2004年10月由巴黎DUNOD出版社出版。這是兩國最高科研機構科學合作的成果之一。

截止到2005年年底,我所已與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德國馬普學會科學史所、柏林工大、愛爾朗根大學、圖賓根大學、法國遠東學院、韓國建國大學、俄國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和葡萄牙科技部等國外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進行雙邊的人員互訪和圖書資料交換。

目前,我所現有席澤宗、潘吉星、劉鈍任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席澤宗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劉鈍任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學會第一副主席,張柏春任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副主席、國際機構與機器學歷史委員會執行委員,田淼任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中國秘書兼司庫,張九辰任國際地質學史學會理事。

2006年取得的成果和獲獎情況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研究所2006年發表論著7部;編著7部;譯著5部;校注1部;研究報告若干種;論文55篇,其中發表在國外的論文5篇;譯文4篇;科普文章13篇;其他文章22篇。研究工作進展情況良好。

截至2006年底,研究所承擔的院重要項目的研究成果陸續出版。院“九五”重大項目的成果《中國傳統工藝全集》(路甬祥總主編)已出版漆藝、陶瓷、金銀細工藝和景泰藍、中藥炮製、造紙、印刷、雕塑、傳統機械調查研究等8卷,絲綢織染、金屬工藝、民間手工藝、文物修復和辨偽、釀造、歷代工藝名家等卷將陸續推出。2006,年該《全集》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評選的“中華優秀圖書獎”。

院“八五”重大項目的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史》 (盧嘉錫總主編)已出版21種,受到國內外同行和媒體的普遍關注和好評。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基金項目“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已出版了《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研究叢書》(路甬祥總主編)的24種,其中部分卷冊獲得了部級或媒體的獎勵。

2006年國際合作取得的成效

德國馬普學會馬普科學史研究所與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夥伴小組的合作研究課題“中國力學的發展及其與其他文化傳統的互動”進展順利,2006年出版了一冊研究成果——TransformationandTransmission:ChineseMechanicalKnowledgeandtheJesuitIntervention(ZhangBaichun,JuergenRenn主編)。夥伴小組及其德國合作者於4月和9月先後在德國柏林和中國北京召開研討會,並向國際評估專家匯報研究成果。該課題已通過國際評估,正在辦理結題,其餘成果即將先後出版。該小組通過開展跨文化、跨學科的國際合作研究,嘗試了新的研究理念和方法,為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了青年人才,向國際同行展示了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並在國內科技史界率先實行國際評估等先進的項目管理辦法。以這個小組的工作為基礎,中德雙方正在擴大兩個研究所的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11月24日,在路甬祥院長訪問馬普科學史研究所之際,中德兩所簽訂了新的五年合作協定。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郭書春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林力娜(KarineChemla)博士在中國科學院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合作協定框架內合作完成的中法對照本《九章算術》於2004年在巴黎出版,2006年榮獲法蘭西學士院所屬的金石略文及文獻學院的平山郁夫獎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5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中國文物研究所和日本國寶修理裝潢師聯盟在北京共同主辦了第一屆東亞紙張保護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為“紙質文物的保護與修復”。會議的協辦與支持單位是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日本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日本文化廳、日本國獨立行政法人文化財研究所、日本國獨立行政法人國立博物館及日本文化藝術振興財團等。。來自日本、韓國及國內的專家20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此次會議的召開距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6月10日只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故此次學術研討會是慶祝這個遺產日的前奏,而且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006年7月研究所的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與義大利威尼斯VEGA集團簽署修復、維護、開發中國歷史、藝術、建築與考古學遺產合作協定。2006年11月,研究所與馬普科技史所再次簽署5年期合作協定,合作領域包括中西方科技發展史的比較研究,科學、技術、經濟、政治、文化間的互動研究,以及全球化與多樣性的研究。

俄羅斯科學院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所長Postnikov等領導訪問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介紹俄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情況及其學術成果,商討中俄雙方合作的事宜。目前,雙方正籌劃將中方科研成果《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研究叢書》選譯為俄文。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與柏林工業大學續簽訂了合作協定。根據協定規定,雙方將在未來三年中在科學研究和教學方面進一步開展合作,共同倡議雙方感興趣的研究項目和教學項目,共同組織和實施一些學術活動,如討論會、座談會、大中型會議和展覽等。此外,雙方還將互換出版物,聯合發表科研成果等。

由美國數學協會發起並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合辦的“數學史與中西交流史”學術研討會於2006年6月8日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召開,我所專家應邀作學術報告。美國數學協會代表團19位研究人員和研究所部分研究骨幹參加會議並展開了討論。

截止到2006年年底,研究所已與德國馬普學會科學史所、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柏林工大愛爾朗根大學、圖賓根大學、義大利研究理事會、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法國遠東學院、韓國建國大學、俄國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日本九州大學、日本國寶聯盟、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葡萄牙科技部等國外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進行雙邊的人員互訪和圖書資料交換。

目前,研究所現有席澤宗、潘吉星、劉鈍任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席澤宗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劉鈍任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學會第一副主席,張柏春任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副主席、國際機構與機器學歷史委員會執行委員,田淼任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中國秘書兼司庫,張九辰任國際地質學史學會理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