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馬

青銅馬

牡馬,仰首端立,豎耳鼓目,鼻孔張大,好像正在喘息。馬頭塑造得細緻生動,軀體起伏表現出馬的肥碩與健壯,馬尾上扎一結。此馬應是隨葬用的明器。古代視死如生。商周貴族墓中常有御者及車馬實物出土,此時墓葬中所出動物形象,多以工藝品的造型出現,或作容器,或作器座;到戰國,金屬、陶、木等各種明器多有出現,雖然造型顯得古拙,但它標誌著新的喪葬制度出現,為後代陶塑明器的成長發展打下了基礎。

(圖)青銅馬青銅馬

青銅馬是邯鄲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批戰國遺留下來的青銅馬共三件,高約15至18厘米,長約22至24厘米。它們有昂頭行走的,有低頭站立的。馬的五官及額鬃清晰,用線紋表示馬鬃,尾下垂打結,雄健有力,姿態優美。

簡介

1997年4月7日,在中國河北省邯鄲市的趙王陵,被盜,3件青銅馬等文物被文物販子倒賣,經香港流出海外。經特偵組民警不懈追討,1999年5月,3件青銅馬才被追回。

這三匹青銅馬生動逼真、造型各異,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們出土於邯鄲市的趙王陵,是戰國時期的作品,這對於了解戰國時期的政治、軍事和文化藝術等都具有突破性的作用。

河北館藏的精品文物

國內現存最早的“燈幢合體”實例藏於廊坊博物館;存放於省民俗館的青花無擋尊全國保存最好;馮驥才曾為古版《三魚爭月》奔走呼號……千百年前傳下的文物則串起了燕趙文化的精魂。2009年2月,隨著河北省文物局等164家單位參與的河北館藏珍貴文物數據採集工作圓滿結束,全省重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初次揭開神秘面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