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學研究所

是由四川大學,西藏大學共同設立,教育部批准的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藏學研究所擁有一支綜合研究能力強、梯隊層次建全、對外交流關係廣泛、學科專業涵蓋面廣的研究隊伍。本所現有專職研究人員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研究領域涉及藏族史、藏漢關係史、藏區經濟史、藏區可持續發展、藏區考古與文物、藏族文化藝術、藏傳佛教史、藏族傳統文化、中國藏區與南亞中亞關係、國內外藏學史、藏區社會經濟現狀、西南民族關係史、吐蕃史等諸多領域,已形成三個主要研究方向:一,藏區現狀與社會發展;二,藏族歷史與漢藏關係;三,西藏考古與藏族文化藝術。

基本信息

概況

中國藏學研究所是1999年通過對原藏學研究所和民族、宗教研究所的基礎上進行重新改組,並與四川大學聯合申請而重新組建的重點研究機構。1999年下半年,經過公開申請,專家通訊評審打分和教育部組織專家實地考察,教育部專家諮詢委員會投票等一系列嚴格的評審程式,於2000年9月25日正式批准入選第二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並於2000年12月25日由國家教育部在四川大學主持授牌儀式正式成立。
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以本校少數民族史(藏族史)和藏語言文學兩個碩士點為依託,充分發揮西藏大學在地緣、資源、人才和學科建設等多方面優勢的基礎上,與四川大學緊密合作,努力拓展研究領域,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把中國藏學研究所建設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一流的研究基地,目前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設所長一人,由歷史學教授、蒙古族許廣智擔任,設專職教授4人,兼職教授7人。主要學術帶頭人有:丹巴繞旦教授、強俄巴•次仁央宗教授、許廣智教授、桑達多吉教授等。主要經費來源是國家教育部每年撥款10萬元,同時校方每年也給予一定經費支持。

主要研究方向、特色和意義

根據國內外藏學研究的發展趨勢,結合西藏大學和四川大學在藏學方面的優勢和特點,中國藏學研究所確定三個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是“藏區現狀與社會發展”。此方向的特點是以綜合性的套用研究為主,涉及到民族、社會、經濟、宗教、教育和歷史文化等許多學科領域及其理論方法,是一個複合性與交叉性很強的研究方向。這一研究方向的特點就是隨著西部大開發,為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的發展獻計獻策。以此來推動民族地區四個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因此,此方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現實意義,目前我所正在申請“西藏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重大課題,最後完成兩本專著。
研究方向之二是“藏族歷史與漢藏關係”。此方向的特點是著力於藏族歷史和漢、藏關係以及西藏地區與中央政權之間內在關聯性的探討,以拓展和深化歷史上西藏地方與中央政權關係的研究,既是基礎性的研究,其成果也為現實服務。
此研究方向涵蓋藏族歷史、宗教、漢藏關係及西藏地方與歷代中央政權關係等眾多領域,分別涉及了歷史學、宗教學、民族學和考古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其綜合性、交叉性也很強,尤其面對達賴集團的分裂鬥爭,此方向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目前我所丹巴繞旦教授承擔的“西藏傳統文化史研究”六個子課題都完成,有六部專著分別於2003年3月和2004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另行兩部國家社科級及項目和校級項目《西藏近現代化發展歷程研究》、《藏族近代文學史》也即將出版發行。除外與此相關的在研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有許廣智教授主持的《西藏地方革命與現代化建設研究》、次旦扎西教授主持的《西藏古代地方軍事研究》及強俄巴•次仁央宗主持的《西藏婦女問題研究》等。
研究方向之三是“西藏考古與藏文化藝術”。本研究方向以田野考古為基礎,利用考古材料與文獻史料相結合研究藏族文化藝術,用實物材料來證明西藏與祖國悠久的文化聯繫,現已成為藏學中具有很強生命力與發展前景的新興領域。同時藏族文化藝術的研究也具有開拓性和填補空白的作用,在這一方面我校具有較強的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目前該所更堆培傑教授主持的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藏宗教藝術研究》正在進行當中,設計完成四本專著,即《西藏宗教繪畫藝術研究》、《西藏宗教雕塑藝術研究》、《西藏宗教音樂藝術研究》、《西藏宗教舞蹈藝術研究》。還有該所平措同志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格薩爾的宗教文化研究》等。這一研究方向具有較強的學術地位和使用價值,對弘揚藏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榮譽

同時與2001年1月以來,在各級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與以上各研究方向有關的學術論文有90餘篇、學術專著15部、研究諮詢報告5份等,對於引領我校藏學研究的發展方向,提高我校藏學研究的整體水平,促進我校藏學事業進一步發展繁榮,具有積極意義。

歷史沿革、研究工作基礎及建設計畫

西藏大學自1975年成立以來,歷屆領導對我校藏學的教學及研究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先後調進了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聲望的藏學家到我校任教和從事科研工作,如:東嘎•洛桑赤列教授,他不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藏學專家,而且在創建和發展藏學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先後出版了專著10餘部,在國內外均有較大的影響。楊化群是我國現代藏傳因明學家,他不僅在藏傳佛教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先後翻譯藏族學者的因明學名著4部,出版《藏傳因明學》專著一部,主持編寫了《西藏宗教史》一書和參與編寫了《藏漢詞典》、《宗教詞典》等工具書。近幾年來我校湧出一大批老中青藏學專家,他們在藏學的各個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初步形成了以藏族為主體、漢族和其他民族相結合的學術梯隊,具有紮實的從事藏學研究工作的基礎。
西藏大學藏學研究所,在藏學研究方面具有三個突出的優勢和特點:
1、在地緣上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特點
西藏是藏學的發源地,而西藏大學位於西藏的首府拉薩,這一地緣優勢和特點是其他地區和院校無法替代和比擬的;
2、在資源上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特點
西藏是藏學的發祥地,在實物資源、歷史檔案和圖書資料資源等方面也是其他地區和院校無法替代和比擬的;
3、在人才上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特點
該校有一大批藏族學者,再加上聘請的客座教授,共有60多名副高以上的藏學研究人才,他們懂藏文,熟悉民族情況,對藏族傳統文化具有較深的造詣。這是其他學者不可替代和比擬的。

具體的保障措施

為研究所建成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藏學研究基地,將實施以下計畫:
1、加強領導,積極作好組織協調工作
學校要嚴格地按照藏大字[2003]62號檔案《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管理實施辦法》執行,繼續下放給中國藏學研究所自主管理許可權。希望學校積極支持中國藏學研究所,在全校相關學科遴選學術帶頭人,積極協調中國藏學研究所與各院部的關係。我所也將積極主動地與各院部協商組建學術隊伍、遴選學術帶頭人和科學研究工作。
2、積極組織學術隊伍,加強基礎研究
通過有效途徑,全面吸納校內外藏學研究力量,建立開放性、流動性並具有競爭和激勵機制的新型科研體制。以學術隊伍建設來推動藏學研究。我所將以“聘任制”方式最佳化組合我校藏學研究力量,在中國藏學研究所設定的三個大的研究方向的基礎上,根據我校現有的研究力量和實際水平,擬定若干個研究重點,確定重點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組建學術隊伍。要求每個研究重點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制定研究規劃,遴選科研項目,從事基礎性研究工作,為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奠定基礎。
3、加強經費投入,積極促進成果轉化
學校按照國家教育部頒發的[2001]23號檔案,《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的規定,“每年不少於10萬元數額”的辦公經費。這筆錢主要用於成果轉化、基地建設、聘請專家入所研究開支、圖書資料的購置、辦公用品的購置與維護和專兼職人員的補助費等。
4、加強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增強社會諮詢服務功能
加強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增強基地的社會輻射力和參與政府關於西藏問題的決策諮詢。充分利用我校有些教師中的全國政協、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政協和全國政協委員的的有利條件,在西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承擔諮詢服務。同時,還可以通過主動承攬各廳局的委託研究課題、吸收自治區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參加課題研究和派遣專兼職研究人員承擔自治區及各職能部門顧問等措施,面向全區各界開展服務,以此提高研究人員解決重大實際問題的能力。
5、完善硬體建設,注重人才培養
我所將逐步建立和完善網際網路站,加強與各藏學研究機構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同時,藉助與四川大學聯合培養藏學博士的契機,加強我校的高層次研究人才培養。另外,與四川大學聯合開展多層、多學科的面向校內外的培養和培訓工作,逐步使我校成為國內外藏學研究和專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中國藏學研究所可以直接招收碩士研究生。
6、實行目標管理,建立課題聘任責任制
本所全體研究人員將實行全員課題組聘任制,每年需按契約向研究所提交規定的論文或著作、教材,並在質和量等方面接受年度考核,對考核不合格者,採取核減經費,縮短聘期,甚至解除契約等措施。為鼓勵研究人員提高學術研究水平與創新能力,在分配製度上實行“優績優酬”的原則,將個人分配與業績結合起來,拉大所內分配差距。建立公平競爭的合理運行機制,激勵上進、鞭策後進。
通過我們的努力,將形成在科研體制改革上的創新機制,逐步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

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基本情況

四川大學、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是在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國高校“歷史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的基礎上,於1999年通過對原四川大學“西藏考古與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進行重新改組而新建的重點科研機構。並於2000年12月通過教育部專家組的評估考查,獲準進入第二批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百所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由國家教育部主持授牌正式成立。

英文名稱:CenterforTibetanStudiesofSichuanUniversity
地址: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郵編:610064

管理運作

該基地的運作採取全新的科研體制模式,實行“機構開放、人員流動、內外聯合、競爭創新”的管理模式,以開展本學科領域重大課題為需要組織和聘請國內外一流學者進入基地進行課題研究。

研究方向

目前,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擁有一支綜合研究能力強、梯隊層次建全、對外交流關係廣泛、學科專業涵蓋面廣的研究隊伍。本所現有專職研究人員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研究領域涉及藏族史、藏漢關係史、藏區經濟史、藏區可持續發展、藏區考古與文物、藏族文化藝術、藏傳佛教史、藏族傳統文化、中國藏區與南亞中亞關係、國內外藏學史、藏區社會經濟現狀、西南民族關係史、吐蕃史等諸多領域,已形成三個主要研究方向:一,藏區現狀與社會發展;二,藏族歷史與漢藏關係;三,西藏考古與藏族文化藝術。
現任所長霍巍教授,副所長石碩教授。

研究所相關

我國有文物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各類機構,這些機構致力於科學研究,為我們的經濟、自然、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卓著貢獻。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我國的各研究所吧~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文物研究所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中國殷商文化學會
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桂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浙江考古研究所
佛山市清華文博建築歷史與文物保護研究所
廣西文物工作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考古研究所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言研究所

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
敦煌文物研究所
上海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市文物建築保護設計所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民藝研究所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甘肅炳靈寺文物保護研究所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新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南開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所
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大學哲學研究所
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
世界宗教研究所
哈爾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長春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鹹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藏學研究所
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
龍門石窟研究院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陝西省古建築設計研究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岳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
水環境研究所
台灣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
紹興縣文物保護管理所
遼寧考古研究所
吉林考古研究所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
國家體改委研究所
中國地質研究所
運城市文物局文物工作站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黑龍江考古研究所
蘇州市考古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