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蕾學社

蓓蕾學社

蓓蕾學社由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及其學生李石鋒、劉盛亞、張天授等人共同發起創立於1932年(春),學社地址設於北京私立文治中學內。

簡介

蓓蕾學社由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及其學生李石鋒劉盛亞張天授等人早年共同創建,於1932年(春,一說1935年春)成立,學社地址設於北京私立文治中學內。

由於創辦者黃現璠(時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生,兼北平文史政治學院、北平私立文治中學、北平私立平中中學語文和歷史教員)及其學生李石鋒、劉盛亞,張天授(當時皆為北平私立文治中學學生)等人皆為學生,深受新文化運動和新史學思潮的影響,目睹日本帝國主義強占中國東三省的侵略行徑,出於國家處在內憂外患時期所激發出的進步學生共有的憂患意識以及有志青年責無旁待的義務,遂創辦蓓蕾學社(正規出版社兼學社團體),以出版進步書籍和創辦進步刊物為媒介來達到弘揚新文化、新文藝、新史學、新教育的“四新”宗旨。

蓓蕾學社社長黃現璠蓓蕾學社社長黃現璠

蓓蕾學社創立不久即相繼創辦了進步文藝旬刊《菡萏》、《蓓蕾》,由李石鋒任主編,劉盛亞任主筆,旬刊重點放在新文藝創作和評論上。“蓓蕾學社”當時最大的成就是編譯新書,以“蓓蕾學社”名義前後出版書籍數十種,內容包括數學教材、文藝小說、史學、外語文法等方面,尤以出版日本史學家有高岩著、黃現璠譯的《元代農民之生活——附奴隸考》;法國作家小仲馬著、陳聘之譯的《金錢問題》;衝突著的《徊》;夏琪著的《星的名運》;法國作家法朗士著、前人譯的《白石上》;前人著的《法文讀本文法合編》;吳秉之著的《溫氏高中代數學題解》、《葛氏平面三角法題解》、《范氏大代數題解》等書名高一時。

當時作為正規出版社的“蓓蕾學社”出版的書籍質量在北平出版界頗有好評,這與李石鋒的家庭經濟實力以及老師黃現璠的指導有方關係密切。1934年,李石鋒考入北平國民學院文學系就讀,1935年他被聘為北平著名《益世報》的副刊編輯,加之同年黃現璠赴日本留學,劉盛亞赴德國留學,蓓蕾學社被迫停辦。

“蓓蕾學社四傑”黃現璠、李石鋒、劉盛亞、張天授在後來的人生道路上大多坎坷曲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他們皆為思想進步的左派學者和作家,新中國成立後的1957年反右運動中皆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再吃二遍苦,歷經人生波折,生涯富有傳奇色彩,現將各人簡歷略介如下。

簡歷

黃現璠1899年11月13日~1982年1月18日)

原名甘錦英,壯族。“國際知名民族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 [1]早年曾在北京師範大學專攻史學9年,後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研究院深造。留學期間,經師友原田淑人教授介紹,結識當時滯日的中國學者郭沫若,時常往來論學,互受切磋之益。1937年11月從日本歸國後,歷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國立桂林師範學院、廣西師範學院(現廣西師範大學)等校史學教授,為我國“壯族首位大學教授”。 曾先後兼任廣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廣西大學訓導長、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廣西師範學院圖書館館長等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現璠作為廣西文化教育界唯一代表,當選為第一屆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後改名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1954年後相繼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中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委員。先後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任命為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委員、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委員。1957年7月,出席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在青島舉行的“全國民族工作座談會”。1958年2月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出決議,“罷免費孝通黃現璠歐百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職務”, 從而被錯劃為中國歷史學界頭號大右派。

1978年後,黃現璠相繼當選為第一屆中國民族學研究會(後改名為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編輯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顧問、第一、二屆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為協助政府的平反冤假錯案做了大量工作。由於黃現璠在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和壯學等方面卓有成就的開創性貢獻,被學術界稱為“壯學宗師”、 “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 “桂海學術泰斗”, 被尊奉為“八桂學派領袖”、 “無奴學派(又稱無奴派)導師”, 學術聲譽名揚海內外。黃現璠一生從事高等教育,桃李滿園,晚年曾創辦灕江業餘大學,任校長,開了中國當代民辦高等教育的先河,為我國現代學術和民族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9年11月,廣西師範大學隆重舉辦“黃現璠教授誕辰一百年紀念座談會”,會後編印《黃現璠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文集》和出版了《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現在廣西師範大學和桂林中學分別設立有“黃現璠少數民族獎學金”和“黃現璠獎學金”。

李石鋒(1916~1984)

著名雜文作家。四川富順自流井(今四川自貢市自流井區)人,原名李澤錫,號克純。出生於鹽業世家,是富商兼律師李敬修(又寫為李晉修,原名李世清)的獨子,自封“厚黑教主”的李宗吾是其伯父。其父李晉修早年學法政,與同盟會黨人為友,中年以後經營鹽業生產,對地方教育事業多有贊助。李石峰自幼聰明好學,加上名師家教,打下較為堅實的國學基礎。1930年李石峰北上求學,就讀於北平文治中學,與兼職老師黃現璠交往甚密,共同發起創辦“蓓蕾學社”。1934年考入北平國民學院文學系。1935年,由陳法正介紹作北平《益世報》(主筆聶紺弩)副刊編輯,並參加學生進步組織學聯,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工作。在《北平新報》、《益世報》等報上發表《罪惡》、《愛國罪》、《大學教授和文化走私》、《敬悼魯迅先生》等數十篇具有進步思想的短文,受到當局的責難和追究,只得辭去副刊編輯職務。“七七事變”後不久,李石鋒經北平文治中學同學李恭貽介紹,到長沙作《觀察日報》副刊編輯,並由魏猛克介紹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為會員。1938年初,他參加以臧克家為團長、於黒丁為副團長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文化工作團”,赴河南橫川作戰地宣傳工作。同時在茅盾主編的《文藝陣地》、巴金主編的《烽火》等進步報刊上發表了大量反映戰地生活的文章。1938年秋,李石鋒回到自貢,受到中共自貢中心市委之命,接任黨領導下的自貢市抗戰歌詠話劇團團長,同時創辦了中心市委的機關報《正確日報》,李石鋒任社長兼副刊《火網》編輯。報紙的主要任務是宣傳中共政策,主張抗戰、救亡、民主、團結。李石鋒向全國各地知名進步作家廣泛約稿,副刊上發表張天翼、黃芝岡、王余杞、高蘭、沙汀、於黑丁、杲向真等人的特約文章;報紙的短評和特寫,大多選材於《新華日報》的社論和報導。同年冬,經由王志先(後改名王朴安)、姚夢華介紹,李石鋒參加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

(後排右二為李石鋒)蓓蕾學社董事長李石鋒(後排右二人)

此後,他經常往返於桂林重慶成都等地,與茅盾、巴金、郭沫若何其芳范長江等人一道參加進步文藝活動,尤與老舍、聶紺弩交往密切,情誼深厚,同時先後在中共南方局主辦的重慶《新華日報》,矛盾、巴金主編的《烽火》,矛盾主編的《文藝陣地》,夏衍、聶紺弩主編的《野草》,老舍主編的《蜀道》、《抗戰文藝》,夏衍主編的《救亡日報》,聶紺弩主編的《力報》、《筆陣》,陳白塵主編的《華西晚報》,毛一波主編的《川中晨報》等報刊上發表了大量抨擊時弊的雜文,輯為《軟刀集》。抗戰時期,郭沫若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期間曾籌辦綜合性月刊《中原》,郭沫若任主編,聘請李石鋒,柳倩為副主編,後因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無理干預,郭沫若強硬抵制而夭折。

由於李石鋒當時是中共南方局主辦的重慶《新華日報》雜文欄的主要撰稿人,因雜文鋒利的戰鬥性觸怒了當局,蔣介石親自下令抓他,李石鋒遂遭特務追殺,被迫離開重慶。1941年底,秘密回到自貢,被特務發現被捕,關押於自貢市偽警察局內,他始終未暴露自己地下黨員身份,幾個月後取“連環保”釋放。翌年在成都第二次被捕,被關進四川省特委監獄,幾經嚴刑拷打,吃盡鐵窗苦頭,但他經受了考驗,保護了黨組織和同志。後經其伯父、厚黑教主李宗吾出面,找鄧錫侯托人保釋出獄。1944年其父病逝,他獨自繼承遺產,結果在生意中“書生經商,輸得精光”。

雖然他長期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但依然積極參加民主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他到榮縣中學教語文,暑期與作家劉石夷赴瀘州,任川南文聯創作部長兼研究部長,與文聯副主席陳之光一道,下鄉參加瀘縣梨子鄉土改。不久,因病離開川南文聯回自貢,1952年執教於蜀光中學。1953年離開學校去北京,找到王亞平、聶紺弩等昔日文友,希望留京工作,未果,回渝後被安頓在西南文聯,搞專業創作,成為專業作家。1954年因得罪上級,被“停職停薪”而失業。由於其妻子公私合營後在“五反”運動中被判“勞改”兩年,他在巨大壓力下被迫違心地與妻子離婚,孤身1人生活。失業後投親靠友,到處寄人籬下,整整流浪兩年,過著衣不蔽體,吃飯趕齋的生活。兩年的流浪生活中,他依然筆耕不輟,陸續寫有評書《鹽工張鐵棒》、《萬里長征》故事四則;川劇《落花返枝》、《徐半城》;評書小說《一膽大》,發表在重慶《民眾文藝》上。

1955年他到重慶土橋友人李克強處,完成《紅火壩上》初稿,並交與邵子南。年底回自貢,意外地受到市委統戰部送來30元慰問金。統戰部還介紹他到廣華中學代課教語文,接著邀請他任市人代會、政協會列席代表。1957年反右運動中,他回響幫助黨整風的號召,向黨提出要有寬廣的胸懷,要信任和關心知識分子,結果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清除教師隊伍,發配到西昌寧南縣大同鄉插隊落戶,接受勞動改造。勞改完後回到自貢,不久又遇“文革”,先後在市農科所、市農場、郊區(沿灘)農場蹲牛棚,後到紅旗(郭家坳)鹽廠勞動,病後咳嗽怕影響別人(十餘人同住一室),個人住進空豬舍內。“文革”期間,累遭游、斗、打、吊等身心摧殘,被打斷左腿筋骨(從此人稱“李擘子”),三次吐血趟床,多次休克,數次吐血不止,被人抬往醫院,奄奄一息。最終大難不死,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錯劃右派問題得到平反昭雪,任教於自貢市第十中學,課餘寫詩詞。不久因年齡和身體原因辦理退休。退休後,遠出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北京及成都、重慶等地,游名山大川,觀人文古蹟,省親朋好友,吟詩詞,錄遊記。

同時奮筆耕耘,先後在《人民日報》副刊《大地》上發表《向後人如何交待》、《丹頂鶴》;在《現代作家》上發表《所謂‘耳順’之言》;在《成都晚報》副刊《錦氺》和《周末》上發表《談捧》、《談混》、《談怕》、《追名記》、《貪饞與獸性》、《‘需索人事’何時了》、《莫把‘酒壺捏扁’》;在《重慶日報》副刊《山花》及其星期增刊上發表《創新、蠢才和膽子大》、《丑角》等文章。他寫的回憶錄和隨筆,具有親歷、親見、親聞的”三親“史料價值,如《懷念郭老》、《憶劉盛亞》、《回憶范長江》、《一面之緣——憶何其芳》、《在桂林》、《回憶在重慶的一段日子》、《“成虛話”的時代》、《“耗費”引起的》、《從李筱亭的一首詩想起》、《李宗吾趣聞三則》等,大部分發表在《抗戰文藝研究》、《龍門陣》、《自貢文藝》等刊物上。他將自己能蒐集到的所有雜文,匯集成一、二、三、四輯,編為《破風樓雜文集》四卷,進而聯繫出版未能印行。他還編寫完成了反映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電影文學劇本《水龍吟》,改寫《李宗吾瑣事》集為一本,並整理舊體詩詞約八十首成冊。1984年因患喉癌病逝。

李石鋒出身工商家庭,父輩經濟比較寬裕,解放前妻子萬詠飛經營糖果食品公司,夫婦都非常好客,喜廣交社會名流,桐梓坳寬敞的住宅里,常常賓客盈門。他們夫婦對文藝界生活拮据的朋友,慷慨解囊,多有資助,時人稱譽為“川中文俠”。

劉盛亞(1915~1960)

劉盛亞劉盛亞

著名作家。筆名軾俞、成敏亞等。重慶人。民盟成員。少年時隨父劉運籌(北平農學院院長)旅居北平,曾就讀於北平私立文治中學。1935年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留學。1938年回國後被聘為四川大學與內遷樂山的武漢大學教授,同時由戲劇家熊佛西聘為四川省劇校教師,時與江安執教國立劇專的吳祖光同被譽為南北神童。後返重慶,一度擔任過《新民報》副刊主編,還由郭沫若聘為屬下群益出版社總編輯。後歷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成都文協理事,民眾出版社總編輯,《西方日報》周末文藝主編,《大公報》文藝主編,重慶戲協執委兼創作部長,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重慶文聯執委,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重慶分會理事、主席團成員。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送勞動改造。1960年餓死於服苦役的峨邊沙坪勞教營。1980年,當年錯劃右派問題得到平反昭雪。 

他從1930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夜霧》、《彩虹曲》、《水滸外傳》,傳記文學《木工黃榮昌》,譯著戲劇劇本《巴黎聖母院》、《浮士德》,詩集《尼伯龍根歌》、《少年游》、《歌德詩選》、《海涅詩選》,短篇小說集《蘿茜娜》,《蔡特金傳》等。

張天授信札張天授信札

張天授(1916~2006)

著名詩人。祖籍江西萬安,出生於湖北宜昌。早年先後就讀於北平私立文治中學、北平潞河中學。1937年參加了重慶救國會,與郝威、李華飛等人創辦《詩報》;曾任《詩星》(成都)編委,《音樂藝術》特約編輯。1940年,考入復旦大學新聞系。1943年與戴文葆、李本哲等人以民俗學會的名義創辦了壁報《夏壩風》。1944年參與參與創辦《中國學生導報》。1945年5月加入中共南方局領導的青年組織“民主青年聯盟”(u.D.Y)。1947年9月到《新民報》任記者,因從事革命活動,被當時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新中國成立後任重慶日報記者。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錯劃右派問題得到平反昭雪。不久即退休。家擁書城,以詩為樂。身患多種疾病,仍出資與朋友合辦《小詩原》,任社長。2006年5月10日病逝,享年90歲。生前寫有許多歌詞和詩,響譽詩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