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茅盾同時也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茅盾茅盾故居

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父親沈永錫,清末秀才,通曉中醫,是具有開明思想的維新派人物,頗重視新學,除聲、光、化、電和數學等自然科學外,也喜歡傳播進步思潮的社會科學著作。母親陳愛珠,是一位通文理、有遠見而性格堅強的婦女。茅盾10歲喪父,童年時代,就接受了母親所教的文學、地理和歷史知識。茅盾說,“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是我母親”。

茅盾的啟蒙教育開始較早。國小前便讀過家塾、私塾。8歲入烏鎮立志國小讀書,後轉入植材高級國小,成為該校第一班學生。在這裡,他不僅讀到了國文、修身和算術教科書,並且對繪畫發生了興趣。那時,在一般守舊人的眼光里,小說之類被稱為誨淫誨盜的“閒書”,是不準孩子們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達的父母的允許。《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等,都是他這時愛讀的書。從茅盾國小時代留存的作文中得見,當時便流露出憂國憂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緒。

茅盾的中學時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學度過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學堂插班二年級讀書,1911年秋季轉入嘉興中學堂。不久,辛亥革命爆發,茅盾熱情地迎接了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義務宣傳員來。在學校里,由茅盾和幾個同學發動,抨擊了一個不得眾望的學監,而被學校除名。於是,他便轉入杭州安定中學校學習,並在那裡畢業。在中學時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師長,給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積極的指導,但整個的學習空氣是陳舊的。“書不讀秦漢以下,駢文是文章之正宗,詩要學建安七子;……氣度要清華疏曠”(《我的中學時代及其後》)。這一切曾給茅盾以古典文學的修養,但在他的回憶里更多的卻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東西,他幾乎把課餘時間都消磨在看小說上。古典小說啟迪了他的文思,同時也在他的作文格調上顯露出印跡。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預科畢業後,由於家庭經濟的窘迫,便開始工作謀生。

1916年8月,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開始在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課卷,繼之和別人合作譯書。這樣,便有最初的翻譯《衣食住》(卡本脫著)問世。不久,又到國文部編寫《中國寓言》,一面也參與《學生雜誌》的編輯工作。

1920年初,“五四”文學革命深入開展中,茅盾開始主持大型文學刊物《小說月報》“小說新潮欄”的編務工作。這時連續撰寫了《小說新潮宣言》、《新舊文學平議之平議》和《現在文學家的責任是什麼?》等論述,表露了茅盾早期的文學見解。同年11月,茅盾接編並全部革新了《小說月報》;12月底,與鄭振鐸、王統照、葉紹鈞、周作人等聯繫,並於1921年1月成立了“文學研究會”。當時,茅盾主要從事文學理論的探討、文學批評和外國文學的翻譯工作。據不完全統計,1921年度,茅盾發表的譯著約130餘篇。他以充沛的精力,致力於文學革命活動。兩年後,由於商務印書館守舊派對《小說月報》的革新不滿,茅盾辭去了該刊的主編職務,轉到國文部工作。與此同時,茅盾積極參加社會革命活動。

1921年初,茅盾參加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同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他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

1922年後,曾以《小說月報》編務為掩護,從事黨中央聯絡員工作。這時期,也曾先後在黨所辦的平民女校、上海大學任教,為革命事業培養幹部。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茅盾直接投身於民眾革命運動。6月,和鄭振鐸等創辦了《公理日報》,不久被迫停刊。8月,作為職工代表,參加了商務印書館的罷工鬥爭。國民黨召開西山會議後,茅盾和惲代英奉中共中央之命在上海組織了國民黨左派的上海市黨部。1925年底,茅盾和惲代英等被選為左派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代表,赴廣州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留廣州工作,在毛澤東任代理部長的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作秘書。

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後,茅盾返滬。1926年底,北伐軍占領武漢,成立國民政府。茅盾赴武漢,先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教官。

1927年春,出任漢口《民國日報》主編。從4月至7月間,為該刊撰寫社論、述評30餘篇。7月,汪精衛組織“分共會議”,公開叛變革命,茅盾撤離武漢,準備參加南昌起義,抵九江後因路途阻塞,經牯嶺回上海。這時,又遭國民黨反動派通緝。從此,他以茅盾為筆名,開始創作和其他文學活動。

茅盾茅盾

1927年9月,發表《幻滅》,至1928年6月,又先後完成《動搖》、《追求》──即三部曲《》的創作。同年7月,離上海去日本,先住東京,後遷京都。客居日本期間寫有長篇小說《虹》(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說、散文詩作;以及《神話雜論》、《西洋文學通論》和《北歐神話ABC》、《中國神話研究ABC》等著作;《從牯嶺到東京》、《讀〈倪煥之〉》等論文。

1930年4月,茅盾從日本回到上海。不久,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並一度擔任“左聯”執行書記。從此,茅盾和魯迅在一起,從事革命文藝活動和社會鬥爭。

1931年,抗議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魯迅和茅盾等發表了《為國民黨屠殺大批革命作家宣言》。

1932年2月,發表《上海文藝界告世界書》和《為日軍進攻上海屠殺民眾宣言》;5月,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被害的訊息傳來,魯迅、茅盾等8名作家發起《為橫死之小林遺族募捐啟》;7月,致電南京政府營救被監禁的國際工聯的牛蘭夫婦。

1934年9月,茅盾協助魯迅創辦《譯文》雜誌,為進步文學的翻譯事業開拓了新路。

1936年2月,當獲悉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的訊息後,魯迅與茅盾發出致中共中央賀電:“在你們身上,寄託著人類和中國的將來。”同年10月,茅盾和許多文藝工作者發表了《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號召建立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27至1937年,是茅盾創作的成熟和豐收的階段。這期間,完成的有中篇《路》、《三人行》和長篇《子夜》。《子夜》是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狀貌的小說。它的出版,顯示了左翼文學的實績,是“五四”以來新文學發展歷史途程上的里程碑。瞿秋白評價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子夜〉與國貨年》)。與此同時,還完成優秀的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秋收》、《殘冬》等的創作;翻譯了丹欽科的《文憑》和吉洪諾夫的《戰爭》等書;此外還在《申報·自由談》、《太白》、《文學》等刊物上寫下了大量的雜文、文藝短評和作家研究專論。

1937年抗戰初期,他參加了《救亡日報》的工作,主編《吶喊》(後改名《烽火》)。上海淪陷後,茅盾輾轉長沙、武漢、香港、廣州等地。

1938年3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茅盾被選為理事。4月,他主編的《文藝陣地》在廣州創刊,同時又為在香港復刊的《立報》編輯副刊《言林》。長篇小說《第一階段的故事》(原名《你往那裡跑?》),便是這時完成的。12月,應杜重遠的邀請,經海防、昆明去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

1939年3月抵新疆。在新疆學院任教。4月新疆文化協會成立,茅盾被推舉為委長。

1940年,新疆的統治者盛世才反動面目日益顯露,茅盾被迫於4月底離開新疆,經蘭州、西安於5月末抵達延安。在延安期間,曾在魯迅藝術文學院、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講學。在《中國文化》、《大眾文藝》等報刊撰文多篇。10月,從延安到達重慶,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常委。這時,陸續完成了優秀散文《風景談》、《白楊禮讚》的創作。

1941年“皖南事變”後,國民黨統治區政治逆流日趨嚴重,茅盾和大批進步文化人士離開重慶到香港。5月,鄒韜奮主持的《大眾生活》周刊創刊,茅盾為編委;並在該刊連載了長篇小說《腐蝕》,這是茅盾的又一力作。9月,主編《筆談》半月刊,計7期。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日軍攻占香港,茅盾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游擊隊的幫助下,離開香港輾轉達桂林。在桂林的9個月期間,寫下了長篇《霜葉紅似二月花》和《劫後拾遺》等作品。

1942年底再赴重慶。1943年8月起,長篇《走上崗位》陸續發表(未完成)。

1945年,完成了第一個劇本《清明前後》的創作,並於9月在重慶上演。這一年的6月,進步的文藝界為紀念茅盾創作活動二十五周年,舉行了慶祝會,並發起茅盾文藝獎金徵文。

茅盾茅盾

抗戰勝利後,茅盾於1946年3月離開重慶,經廣州、香港,5月到達上海。主編《文聯》雜誌;並參加呼籲和平、爭取民主的活動。在香港期間,曾連續發表《應走和平民主路線》《認清國情》等講演。6月,和上海進步文化界一起呼籲和平,發表《上書蔣主席馬歇爾及各黨派》;7月,李公朴、聞一多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後,茅盾等致電國際人權保障會,揭露國民黨罪行;10月,沈鈞儒、茅盾等發表《我們要求政府切實保障言論自由》等文章。同年,翻譯的蘇聯小說集《人民是不朽的》、《團的兒子》、《蘇聯愛國戰爭短篇小說譯叢》出版。同年末,茅盾夫婦應蘇聯對外文化協會邀請,離上海赴蘇聯訪問。

1947年1月起《游蘇日記》陸續發表。4月,從蘇聯歸國到達上海。這次訪問,著有《蘇聯見聞錄》、《雜談蘇聯》兩部書。這時,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愈加殘酷地實行法西斯統治,茅盾被迫於1947年末再赴香港。

1948年5月,茅盾等發表《致國內文化界同人書》在同年6 月,茅盾和香港各界愛國人士聯名回響中共中央“五一”號召,籲請海內外同胞團結起來,促成新政治協商會議早日召開。7月,參與了《小說》月刊的編委工作,9月,主編在香港復刊的《文匯報·文藝周刊》。長篇小說《鍛鍊》便是在該刊連載的,此外還寫作了一些短篇,並完成了《脫險雜記》。同年底,應中國共產黨的邀請,茅盾夫婦離香港,經大連、瀋陽,於1949年2月到達和平解放後的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7月,茅盾出席了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並在會上作了《在反動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的國統區文藝》的報告。會上,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和中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後改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茅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長職務,主編《人民文學》雜誌,當選為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歷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和第四屆、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嚴重考驗中,茅盾始終與黨和革命人民站在一起。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全國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於北京。臨終前,他懇切地向黨提出:“如蒙追認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這將是我一生最大榮耀。”中共中央根據茅盾的請求和他一生的表現,決定恢復他的中國共產黨黨籍,黨齡從1921年算起。他以自己的積蓄設立文學獎金(後定名為“茅盾文學獎金”),獎勵優秀的長篇小說創作。

個人作品

中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 中篇小說
子夜
一個人的死 少年印刷工 三人行 劫後拾遺
霜葉紅似二月花 霜葉紅似二月花續稿 蝕·三部曲(含《幻滅》、《追求》、《 動搖 》)
第一階段的故事 鍛鍊 他們的兒子 多角關係

短篇小說

保施
創造 大鼻子的故事
農村·三部曲(含《春蠶》、《秋收》《殘冬》 野薔薇
林家鋪子 詩與散文 石碣
手的故事 水藻行 小巫
煙雲 有志者 自殺
宿奔 色盲 喜劇

散文名篇

白楊禮讚
風景談 賣豆腐的哨子 人造絲 全運會印象
車中一瞥 鞭炮歲月 談月亮 霧中偶記 大地山河
黃昏 天窗

童話作品

尋快樂 大槐國家 負國報恩 千匹絹 兔娶婦 海斯交運
樹中餓 驢大哥 金龜 平和會議 書呆子 獅騾訪豬
飛行鞋 怪花園 風雪雲 蛙公主 牧羊郎官

戲劇作品

《清明前後》

國學研究

莊子選注
淮南子
紅樓夢(潔本)敘訂 楚辭選注

文藝理論

小說研究ABC(理論)1928,世界
歐洲大戰與文學(理論)1928,開明
神話的研究(理論)1928,商務
中國神話研究ABC(理論,上下冊)1929,世界
騎士文學ABC(理論)1929,世界
現代文藝雜論(理論)1929,世界
六個歐洲文學家(理論)1929,世界
神話雜論(理論)1929,世界
西洋文學(理論)1930,世界
希臘文學ABC(理論1930,世界
北歐神話ABC(理論)1930,世界
漢譯西洋文學名著(理論)1935,中國文化服務社
世界文學名著講話(評論)1936,開明
創作的準備(理論1936,生活
文藝論文集(理論)1942,群益
青年與文藝(理論)1942,耕耘出版社
夜讀偶記(理論)1958,百花
鼓吹集(理論)1959,作家
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理論)1960,人文
鼓吹續集(理論)1962,作家
關於歷史和歷史劇(理論)1962,作家
讀書雜記(評論)1963,作家
茅盾近作(理論)1980,四川人民
茅盾論創作(理論)1980,上海文藝

書法作品

茅盾書法茅盾書法

茅盾是一位出色的書法家。其字布局縝密嚴謹,筆法精勁含蓄,秀逸疏朗,淳雅婉麗,似取法於瘦金體,然實則學於《董美人墓誌》,茅盾從中取其華美堅挺,故而給人以一種清朗爽勁之感,而中宮緊收,線條舒展雅致,纖細而不羸弱,秀挺而富有彈力。唯一不足之處則是顯得過於光滑流暢,使得其字美妍有餘而韻味不足。

創作特色

創作題材

茅盾的對作品選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上,捕捉和傳達那些新近發生的重大事實,將當代重要的政治經濟事件作為自己的創作題材。茅盾在這些事件尚未從當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時,便將它們納入和熔鑄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說是中國現代革命史的藝術的大事記,是紀實的文學報告,是中國現代革命史的現實主義的編年史。通過一個歷史時期廣闊、複雜的社會面貌的反映,以顯示這個時代的本質特徵。茅盾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事性、紀實性和傳記性的特徵。其題材主題具有重大性與時代性。如《蝕》的第一部是在蔣介石發動4·12反革命政變的四個月後動筆寫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開始寫作,第三部寫於1928年4-6月,僅僅在事件發生一年之後,就完成了對大革命經驗的記錄和藝術概括。而小說《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真實反映了三十年代國中國農村“豐收成災”的現實和農民的覺醒、反抗的過程。他的散文及報告文學亦然,同樣取材於當下發生的事件,如《白楊禮讚》描寫的西北地區的白楊樹而實際則是讚揚當時抗戰的戰士們,《訪蘇實錄》則實實在在地描寫了作者自己在蘇聯的所見所聞。可以說茅盾的這些題材的作品是中國現代革命史和現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學記錄。

在關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茅盾也開拓了都市題材作品的創作,他的《子夜》直接記錄和概括了1930年春夏間在大都市上海發生的經濟和政治鬥爭,而《幻滅》、《動搖》和《追求》的故事也同樣發生在兩個都市之中,這些小說深深紮根於都市的大環境中,並以此為背景展開故事的脈絡向前推進。茅盾在都市的背景下運筆自如,展示了對都市題材優秀的駕馭能力。而在都市題材之外,茅盾也深化了魯迅開創的鄉村題材創作,他的《農村三部曲》顧名思義就是寫在農村裡的三個小說,其中《春蠶》是茅盾農村題材小說的代表作,小說通過一幅濃鬱江南水鄉的風俗畫形象的描畫了帝國主義侵略給農民帶來的衝擊和上產所帶來的恐慌。

敘事風格

在敘事方面,茅盾追求宏大而嚴謹的布局,他在小說中喜歡採用能夠體現時代性的網狀型結構形式。如作品《子夜》茅盾根據主題的需要,根據中心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來安排各種人物事件,矛盾衝突和環境場面,作品一開始就在吳老太爺的弔唁儀式上將所有重要人物推上前台,組成複雜的人物網路,以及在設下情節因果關係的伏筆,從而經緯交匯地建成《子夜》式的也是茅盾式的龐大的“網狀結構”。與其他現實主義大師一樣,茅盾也是一個擅長於心理描寫的語言大師。他的心理描寫手法多樣但是最具特點的是注重“社會心理因素”的探索。他往往以充滿著血和淚的感情對形形色色的小資產階級人物心靈世界進行刻畫和解析。通過心理描寫的藝術手段強烈地表現他們苦悶、傍徨的矛盾心緒,從而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隱秘和衝突以及這種衝突的社會性,豐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達到形神具現的境地。比如,《春蠶》中對人物的心理描寫,通過人物觸景生情,情隨物遷的心境變化,再現其內心世界。在《腐蝕》中,採用以內視角為主的敘述方式來敘事狀物,使作品的心理剖析和社會環境描寫達到了“精微真確”的程度。而《子夜》中,茅盾又將這種心理描寫提升到象徵主義的套用上,從第一章吳太爺的言行總是圍繞著一個總體象徵展開,可以散在各處的象徵性細節窺見到這個老封建的內心世界,如老太爺對快節奏的都市生活閉起雙眼全身發抖的細節。

小說之外,由於時代政治性的緣故,茅盾的散文也形成了風格鮮明的敘事方法,善於使用以托物言情寄意和以實襯虛的敘述手法。如《白楊禮讚》整個藝術構思中,以無邊無垠、雄壯、偉大但又顯得單調的西北黃土高原來襯托傲岸挺拔的白楊樹,以白楊樹的形象實體的描寫來透出它的精神,同時又以白楊樹的實體與精神來展現抗日軍民及其領導者共產黨的偉大氣概。《風景談》用虛實結合、避虛就實的手法在浩瀚的西北沙漠背景上推出忍辱負重、堅韌沉毅的駱駝隊,並藉助叮噹的駝鈴聲作為節奏,以猩紅大旗作為標幟,象徵性地描繪出民族危難當頭的時代環境中黨領導的解放區所處的歷史地位,所體現的民族的偉大精神。

評論特色

茅盾前期的文藝評論根植於“為人生”的現實主義觀,後期又逐漸演變成革命現實主義文學觀,但是無論觀念的變化如何,他都緊緊結合著中國的文藝運動實際和作家的創作實際,來從事理論批評工作。同時茅盾堅持革命現實主義的文藝應與中國的革命取同一步調,長期堅持反對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注重藝術形式與藝術技巧的探索,積累了關於選材構思、謀篇布局、提煉情節、塑造人物、運用語言等一系列的成熟經驗。茅盾一貫主張廣大創作者學習世界文學中對自身有益的東西,在革命文學領域內重視藝術規律,以促進現代文學內容與形式的不斷進步,對中國文學的現代化作出貢獻。

文學思想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文學觀是茅盾的文學思想的核心。他認為現實主義文學必須是時代的反映,文學創作源泉是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因此文學應該反映時代的風貌,必須反映每一歷史階段的重大事件、重大鬥爭。他的小說展現了從辛亥革命時期到建國前夕的中國現當代的重要歷史面貌。《霜葉紅似二月花》展示了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前夕的江南鄉鎮生活,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最後一個時期留下一幅歷史畫卷;《虹》展示了從“五四”到“五卅”,從成都到上海的鬥爭風雲;《蝕》展現了大革命前後從上海到武漢再到上海的鬥爭風雲;《路》、《三人行》從中部到南部,表現了大革命失敗後知識青年的苦悶和追求;《子夜》、《林家鋪子》和“農村三部曲”,提供的帝國主義侵凌下民族工業的敗落與農村經濟的破產的形象資料。茅盾不是一般的要求文學要反映客觀生活,而是站在社會歷史家的角度, 要求文學展示繁複紛紜的社會生活整體特別是其間的“政治、社會和思想的大變動” ,展示歷史發展的曲折性和“ 革命必然取得最後勝利” 的歷史趨向。從而,使文學自覺地成為真實的時代鏡子和社會史詩。正如王若飛所說:“從茅盾先生的創作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社會的大變動,也可以看到中國人民解放運動的起落消長。茅盾先生的最大成功之處,正是他的創作反映了中國大時代的動態,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創作的中心內容,與中國人民解放運動是相聯繫著的”。

茅盾的現實主義文學觀中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既是對社會背景的重視,要求將“最典型的人物事態”放置到“ 力所能及的廣闊畫面上” 去展現。他的小說,總是把特定的社會歷史生活濃縮為輪廓和背景,塗以情緒的色彩,在人物與環境的交流中展示典型性格。如《子夜》將故事放置在20世紀30年代民生凋敝的上海,民族產業普遍受到打擊,吳蓀蒲在這樣的背景下,性格被典型化、臉譜化,同時悲劇性的意味也隨之加深。另外《春蠶》則放在20世紀30年代的江南農村,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給農民帶來巨大的恐慌,故事中老通寶的形象於是在這樣的背景豐富化立體化。在小說之外茅盾也以此作為批評標準, 在文學評論《讀<北京人>》中指出《北京人》等作品對圍繞於人物的世界變化描寫模糊的缺陷。在現實主義文學觀之外,茅盾也借鑑了泰納的寫實主義、左拉的自然主義,還曾譯介過一些象徵主義作品,有效地擇取、揚棄和融化,以引導新文學的創作,為文學表現人生這一根本目的服務。而這些借鑑和吸收的文學思想都可以在他的長篇小說《子夜》中窺見,茅盾的現實主義文學觀既恪守現實主義的本質精神而又廣為吸收各種藝術流派之長,堅持原則卻非自我封閉,大膽開放並不隨意調和,由此走出了一條富有個性和創新性的現實主義之路。

同時作為堅實的無產階級革命主義者,茅盾在作品中也較為強烈地表現了個人在政治上的傾向,前期主要以文學評論的方式闡述了個人在文學思想上的取捨,他吸收了歐洲的寫實主義與中國傳統文藝理論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在其文學評論的作品中大力推廣了“為人生”的藝術宗旨。以後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文學觀,這時期以小說散文為主在故事之中有意識地表現個人的文學思想以及提供政治導向,這時期的重要作品有《子夜》、《清明前後》等。建國後,茅盾的文學創作較少而開始了大量的文藝總結,書寫總結了較多的文藝理論文章,這些文章也無不在闡述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然而學界同樣也有聲音認為茅盾對於宣揚的這些文藝觀並沒有做到融會貫通,而存在一定的教條主義式的照搬。茅盾1919年底才開始接觸階級鬥爭學說,而1925年便仿照早期蘇聯文學,倡導“ 無產階級藝術” ,這些都是在尚無中國實踐依據之時確立的。在被當作法典並實行的半個多世紀中,不允許對其進行發展、修正, 缺乏一個“ 中國化” 過程,因此,長時間地被教條主義所統治。他寫了大量的文藝雜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見解,但終究屬於技巧,而非主體;屬於局部,而未上升到全局意義上。他沒有趙樹理那樣的優患意識,寫出暴露極左路線的作品。也沒有高爾基那樣的獨立性, 發表“ 離經叛道” 式的“ 不合時宜的思想” 。因此有學者也認為茅盾一生的矛盾是教條主義的悲劇。

自然主義

20世紀20年代,茅盾曾被看做堅實的自然主義信徒,他在這段時間內翻譯了大量的外國自然主義的書籍,並且為之撰寫了不少的理論書籍。而到了1928年,茅盾隨著思想的變化又申辯過他也並非依自然規律開始創作生涯,而是相反一一真實地去生活,經驗了生活和人生之後才來做小說。到了1958年的《夜讀偶記》他甚至對自然主義給以全面否定----認為自然主義是個“暗坑”。雖然如此,茅盾的創作與自然主義依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茅盾早期剛步入文壇的時候極力倡導自然主義,他認為自然主義是文學上之寫實主義,是一種具有真實、客觀、細緻、科學等特點的文學思潮和創作方法。因此他的前期創作和文論也因自然主義而聲名鵲起,較為著名的篇目如《評四五六月的創作》,這篇關於自然主義的評論引起了當時文藝界關於自然主義的激烈討論。而1925年開始介紹新寫實主義的茅盾也開始了對自然主義的懷疑,1928年他開始明確的反對自身受左拉和自然主義的影響。然而茅盾此間的創作仍然帶有自然主義深深的烙印,如這期間發表的小說《滅亡》、《追求》無不閃現著自然主義的光輝。30年代以後,茅盾自覺沿著革命現實主義的大道闊步邁進,對自然主義作客觀分析。認為自然主義發展是因為反帝運動高漲、社會科學思想發展而帶來唯物論思想的發展,自然主義在思想基礎上與唯物論更為接近。自然主義優點在於對平民化、日常生活的描寫,勇於直接反映醜惡;而不足在於沒有留下餘地給讀者去用經驗和想像去填補。這可以說是他對自然主義認識的一次升華,故而這段時間,他的大作《子夜》誕生,裡面較為完美融合了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寫作手法。然而茅盾後期有些過於執著對自然主義的崇敬,使之與中國正統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發生一定程度的偏離,因而產生了裂隙,引起落後焦慮導致了他創作萎縮,故而茅盾後期並無太引人注目的文學創作,而轉向文學評論。

古典文學

茅盾的創作中也大量的吸收了古典文學的創作藝術,他曾在《舊形式、民間形式與民族形式》中指出“要吸取過去民族文藝的優秀傳統” ; 學習外國古典文藝以及新現實主義的偉大作品的典範;要繼續發揚五四以來的優秀作風;更要深入於今日的民族現實,提煉熔鑄其新鮮活潑的質素。”而這些在他的創作中也得到體現,《子夜》、《腐蝕》中龐大的藝術網路構建是都對《紅樓夢》中的藝術精髓的學習與提取。

人物影響

文藝影響

茅盾創造了現代小說大容量社會信息的傳遞和辨析的創作模式。茅盾小說注重創作題材和主題的深入挖掘,創造了現代小說與現代社會同步共進的全景化史詩性品格。社會科學家氣質的茅盾,由社會活動和文學理論的熱情活躍於文壇,這使得他進入創作便達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廣闊的歷史內涵,他小說的創作題材所涉及的社會生活內容,涵蓋了20世紀中國上半葉的歷史全貌,時代的線索排列構成了社會的編年史。如從社會的政治、經濟鬥爭和階級矛盾以及社會各階層人物看,茅盾小說反映出軍閥混戰、經濟危機、工人罷工、農民暴動等社會重大問題,規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國現代社會小說前所未有的。

茅盾小說以不斷創新的藝術形象,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現代小說的人物畫廊。縱觀茅盾小說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子夜》當中的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形象的獨創價值外,從《霜葉紅似二月花》、《走上崗位》等作品中,更突現出茅盾資本家形象塑造的豐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對知識分子和農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會人的心理剖析和社會歷史剖析的有機統一,在現代小說史人物刻畫方面有所開拓。早期《蝕》三部曲中的時代女性形象,從“傳統”和“現代”的對比中,從時代急流的變動中挖掘“新人”形象的價值。在20數量30年代短篇小說《春蠶》里,對老通寶、多多頭父子兩代農民的刻畫,不僅在典型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烘託了人物,而且以兩代人的心理、性格的歷史內涵的巨大差異,創造了思想深刻的農民典型。這些形象都達到了較高的典型性,為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確立了典範。

茅盾小說以開放的現代意識、豐富的生活積累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現代都市文學。茅盾從踏入社會之初,在商務印書館的工作就與中國最早最大的商埠上海有密切關聯。在上海,他有複雜的社會關係,同鄉舊故中有各階層人物。茅盾小說全面地描繪了現代都市的企業、金融業、商業、公館、舞廳、大飯店等,並且著重展示了現代都市以政治、經濟為軸心的各階級、階層的不同人物,如資本家、金融家、買辦官僚、公務員、市民等之間的複雜人際關係;同時茅盾更注意描寫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特性,現代都市發展的不健全性,以及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衝擊,急變和交雜的都市走向現代化的艱難過程。如進入都市迅速“風化”的遺老遺少、封建性和現代性混雜的地主式資本家、洋房公館的血脈緊連著宗法社會的農村等,都活生生地展現在其小說世界裡。茅盾小說創造的都市文學,為20世紀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提供了生動形象的讀本。

茅盾小說對於現代長篇小說的樣式、結構等方面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充分顯示了現代小說的文體意識的獨立,是與茅盾的進入小說創作分不開的。茅盾的第一篇長篇小說《蝕》,採用“三部曲”形式:既可獨立又能連綴,可分可合,伸縮自如。茅盾隨後的創作中有較多的三部曲作品,使得這一形式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更是現代中、長篇小說文體新的拓展,如以小見大的《林家鋪子》、歷史畫卷式的《霜葉紅似二月花》、長篇日記體的《腐蝕》等多樣化的小說體式。而就小說結構而言,茅盾的小說突破了單一的線性結構,表層的時空交換構架呈現了開放性和交叉性的結構特點;熱情關注時代風雲,深刻把握遼闊而複雜的社會,構成了他小說宏大而嚴謹的布局、盤根錯節的人物和情節交叉的網狀結構;標誌現代心理小說的心理剖析經茅盾的努力,在範圍和程度上的創新和對個體心靈世界的透視賦予的社會性的力度。總之,茅盾作為中國現代小說大師,其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

政治影響

茅盾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為黨的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30年代他參加組織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黨一起發展革命文藝,團結和壯大了革命文藝隊伍,反擊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抗日戰爭爆發後,又在周恩來同志的領導下,廣泛團結了國民黨統治區的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工作。抗戰勝利後,茅盾不顧國民黨的壓迫,積極參加堅持民主、和平反對內戰的運動,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戰爭。建國後,作為中國作家協會的第一任主席,文化部的第一任部長的茅盾負責國家文化事業和文學藝術的組織領導工作,為我國文學事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後人紀念

烏鎮故居

茅盾故居茅盾故居

此故居是茅盾誕生和度過童年、少年時代的地方,坐落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觀前街17號,坐北朝南。茅盾自1896年誕生至1909年離鄉求學,在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個春秋。此後,幾乎每年都要回家看望他的母親。1940年他的母親去世以後,切斷了他與故鄉聯結的紐帶,他的親屬也相繼去了外地定居,故居房屋便陸續租給了居民居住。1977年春,當地政府動員住戶騰出了後園的三間平屋,加以修繕保護。1981年3月茅盾逝世後,烏鎮茅盾故居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故居

位於東城區交道口南後圓寺胡同13號,東鄰蔣介石北京官邸。茅盾自1974年12月初由原文化部宿舍遷入,直到1981年2月20日入院治療,在這裡度過了6年多時光的晚年生活。1984年北京市政府京公布茅盾故居為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作品年表

1917年:出版了《中國寓言初編》,是中國最早的一本“寓言 選”。

1919年:8月,用白話翻譯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說《在家裡》,這是茅盾的第一篇白話翻譯小說。

1920年:開始主持大型文學刊物《小說月報》小說新潮欄的編務工作。這是連續編寫了《小說新潮宣言》《新舊文學平議之平議》和《現在文學家的責任是什麼》等論述,表露了茅盾的早期的文學見解。10月,茅盾加入了共產主義小組,開始為《共產黨》月刊寫稿。

1924年:編輯《民國日報》的副刊《社會寫真》,後改名為《杭育》。

1925年:6月和鄭振鐸等創辦了《公里日報》,不久被迫停刊。

1927年:4月初,擔任《漢口民國日報》的總主編。9月中旬,寫完《幻滅》,11月到12月間,寫了《動搖》。

1928年:6月,寫完《追求》《幻滅》《動搖》,先後在《小說月報》連載,並出了單行本,出版了《神話的研究》《小說研究吧ABC》《歐洲大戰與文學》。

1929年:7月,茅盾出版了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野薔薇》,收入五篇作品。與此同時,他寫了論文《讀<倪煥之>》,並開始寫作長篇小說《虹》。還寫了《賣豆腐的哨子》《霧》等十幾篇散文。出版《神話雜論》《中國神話研究ABC》《六個歐洲文學家》《騎士文學ABC》《近代文學面面觀》《現代文學雜論》。

1930年:接連寫了《豹子頭林沖》《石碣》《大澤鄉》等三篇以上傳說和歷史為題材的小說。出版《北歐神話ABC》《西洋文學通論》《希臘文學ABC》《漢譯西洋文學名著》。五月,出版《蝕》。

1931年:2月。完成了中篇《路》。五月出版《宿蟒》(小說、散文合集)。11月,又寫成中篇《三人行》。編輯出版了《前哨》。第二期改名為《文學導報》。開始寫作《子夜》。

1932年:出版《路》。寫了幾篇農村集鎮生活題材的作品:《小巫》《林家鋪子》《春蠶》和散文《故鄉雜記》。

1933年:寫《秋收》《殘冬》和《春蠶》通稱“農村三部曲”。出版《子夜》《茅盾散文集》。

1934年:2月,出版《話匣子》。

1936年:5月,《泡沫》出版。10月,出版《印象·感想·回憶》。出版《西洋文學名著講話》《創作的準備》。

1937年:5月,出版《多角關係》《眼雲集》。

1938年:3月27日,被推為《抗戰文藝》的編委。

1939年:4月,出版《炮火的洗禮》。

1941年:2月,寫《風景談》。同年寫了日記體的長篇小說《腐蝕》,在《大眾生活》上連載,10月出版。主編專門登載雜文的刊物《筆談》,在《客座雜憶》這個總標題下發表了一些隨筆。

1942年,3月,出版了中篇《劫後拾遺》。寫作短篇《某一天》《虛驚》《耶穌之死》《參孫德復仇》《列那和吉他》《過封鎖線》等,除《某一天》外都收集在《耶穌之死》集中。8月寫作長篇小說《霜葉紅於二月花》,以及雜文、文學評論等。12月,出版《文藝論文集》。

1943年:4月,出版《見聞雜記》。7月,出版《茅盾隨筆》。10月,出版《霜葉紅於二月花》。

1945年:出版了《第一階段的故事》《委屈》《時間的記錄》。10月出版《清明前後》,12月出版《耶穌之死》。

1946年:3月,和葉以群主編中外文藝聯絡社的《文聯》半月刊。

1948年:4月,出版《蘇聯見聞錄》《雜談蘇聯》。

1949年:7月,茅盾參加籌備並出席全國文代大會,在會上作了在《在反對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的革命文藝》的報告。

1958年:8月,出版《夜讀偶記》。

1959年:1月,出版《鼓吹集》。

1962年:10月,出版《鼓吹續集》。11月出版《關於歷史和歷史劇》。

1963年:11月,出版《讀書雜記》。

1979年:11月,出版《茅盾詩詞》。

1980年:5月,出版《茅盾近作》。

1981年:5月,出版《鍛鍊》《我走過的道路》。

1982年:4月,出版《少年印刷工》。

1984年:10月。出版《茅盾書簡》。人民文學出版社開始陸續出版《茅盾文集》

文學獎項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次設立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的,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文學獎之一,每四年才頒發一次的低頻率更是增加了該獎項的權威性。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於1981年設立,當時決定由巴金(已故)擔任評審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現每4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範圍限於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2年)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百花文藝出版社

《東方》魏巍人民文學出版社

《將軍吟》莫應豐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國青年出版社

《芙蓉鎮》古華人民文學出版社

《冬天裡的春天》李國文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

《黃河東流去》李準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訂本)張潔人民文學出版社

《鐘鼓樓》劉心武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遙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都市風流》孫力余小惠浙江文藝出版社

《第二個太陽》劉白羽人民文學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禮》霍達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榮譽獎:

《浴血羅霄》蕭克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金甌缺》徐興業海峽文藝出版社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8)

《戰爭和人》(一、二、三)王火人民文學出版社

《白鹿原》(修訂本)陳忠實人民文學出版社

《白門柳》(一、二)劉斯奮中國青年出版社

《騷動之秋》劉玉民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0)

《抉擇》張平

《塵埃落定》阿來

《長恨歌》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一、二)王旭烽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5)

《張居正》熊召政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無字》 張潔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

《歷史的天空》徐貴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英雄時代》柳建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東藏記》宗璞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第七屆 (2008年四部長篇小說)

《秦腔》賈平凹

《額爾古納河右岸》遲子建

《暗算》麥家

《湖光山色》周大新

第八屆(2007~2010) (2011年,五部長篇小說)

《你在高原》(10冊)張煒

《天行者》劉醒龍

《蛙》莫言

《推拿》畢飛宇

《一句頂一萬句》劉震雲

中國作家協會歷屆主席團

1949年7月23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中國作家協會的前身,簡稱全國文協)在北平成立。1953年10月,全國文協正式更名為中國作家協會

中國歷任文化部部長

人物任期
第一任

沈雁冰(茅盾)

1949年10月-1965年2月
第二任陸定一 1965年2月-1966年5月
第三任肖望東1966年5月-1967年2月(代)
第四任吳德1970年6月-1975年1月(文化組組長)
第五任于會泳 1975年1月-1976年10月
第六任黃鎮1977年12月-1980年12月
第七任周巍峙1980年12月-1982年5月(代)
第八任朱穆之1982年5月-1986年3月
第九任王蒙1986年3月-1989年8月
第十任賀敬之 1989年8月-1992年11月(代)
第十一任劉忠德1992年11月-1993年3月(代)
第十二任劉忠德1993年3月-1998年3月
第十三任孫家正1998年3月-2008年3月
第十四任蔡武2008年3月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