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電影]

《烽火》[電影]
《烽火》[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影《烽火》,這部作品並非是《集結號》之後張涵予的戰爭續弦之作,導演楊樹鵬創作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一張抗戰時期的老照片,一個少女穿著寬大的軍裝坐在國軍的汽車裡,那迷離的眼神觸動了導演對其背後故事的假想,於是便有了《烽火》的雛形,聯合主演:楊少帥/馮岩/姜麗麗(法國) 李颯/單如/馬昂/劉國璋/ 博隆Tsukagoshi Hirotaka(日本)。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烽火》《烽火》

電影《烽火》,這部作品並非是《集結號》之後張涵予的戰爭續弦之作,影片早在2006年便製作完成,因為作品的風格過於小眾,它的市場前景不被看好,於是出品方就將其束之高閣,直到張涵予主演的《集結號》大獲成功,並確立了自己大熒幕實力派演員的身份之後才讓出品方看到了商機,也就讓觀眾帶著重溫“穀子地”經典形象的憧憬而走進了影院。

《烽火》是部藝術片,跟《赤壁》的觀眾群不一樣,《烽火》的劇情以時期的1944年為背景,在一次慘烈戰鬥中,由張涵予扮演的國軍上尉薛又方身負重傷被送進醫院,在這裡,他遇到杜景萱——一個十四歲帶著弟弟逃難來到這裡的女孩。就此,兩個在戰火中是去一切的人,在謊言中邂逅了一段無法言語的感情。

不過《烽火》的導演楊樹鵬並不想把該片和《集結號》相提並論,甚至直接表示,在他看來《烽火》不能被稱為戰爭片,“只是一部以戰爭為背景的人文作品。”

劇情介紹

《烽火》劇照《烽火》劇照

一個是35歲的抗日軍官,一個是15歲的孤兒女孩,是楊樹鵬電影處女作《烽火》,講述了戰爭年代發生的一段朦朧感情。

影片講述的是抗戰期間,國軍上尉薛又方在戰鬥中負傷後進了瑪麗亞嬤嬤開設的教會醫院,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刁鑽古怪卻又不失可愛的少女杜景萱,她用謊言和冷漠來保護自己,因為她在戰爭中失去了父母,她帶著弟弟輾轉到了這座北方小城,庇護在瑪麗亞嬤嬤的醫院裡。從她第一眼看到薛又方的時候,她就產生了一種朦朧的愛慕,雖然兩人相差了20歲,但正是這種年齡的界限讓她找了一種失去親人的依靠,那是少女對成熟男性的朦朧的愛。

她細心的照料著薛又方,同時又用各種謊言來掩飾自己的孤獨,兩個人在朦朧中相互走進,無奈戰事吃緊,薛又方匆忙歸隊,而杜景萱為了救弟弟而死在了日軍的槍口之下,一段尚未開始的情愫就這樣如夢般落幕,幾年之後成為傷殘軍人的薛又方打開了收藏的包裹,那是分別後杜景萱寄給他的一張合影,和一段用文字編撰的關於自己的美麗謊言。
1944年,距離勝利的日子已經不遠,這是在北方,小城裡的戰火年代

誕生過程

《烽火》《烽火》

導演楊樹鵬創作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一張抗戰時期的老照片,一個少女穿著寬大的軍裝坐在國軍的汽車裡,那迷離的眼神觸動了導演對其背後故事的假想,於是便有了《烽火》的雛形,此後便是漫長的尋找投資的過程,其間周折我很能理解,拉投資本身就如同一場戲談,而機會往往在漫長的等待之後以一種不可置信的方式到來,300萬的小成本促成了《烽火》。

其實300萬對楊樹鵬來說太多了,楊樹鵬能拍6部小成本的數字電影,但對於膠片和這樣的場景來說,300萬還是非常有限的,導演很注重細節的刻畫,這些都體現在了影片不為人注意的場景和服裝道具上了,而正是這些細節的處理才渲染出了影片的時代氣息和濃郁的迷離之感。
導演楊樹鵬坦言自己並非科班出身,因為經費有限不得不刪減掉一半的內容,這在觀影的過程中也體會到了,總感覺故事不夠飽滿,缺少一些鋪墊和張力,為此他很是懊惱,他認定自己拍了一部爛片。其實客觀上來講影片的切入點很好,細微而細膩的展現戰爭中一個小小的片段,並從題材上迴避了經費的不足,留給觀眾的只是一些意猶未盡的小小的遺憾。

楊樹鵬的個人經歷也很是耐人尋味,退伍軍人出身,半道出家搞起了電視欄目,《烽火》是他的熒幕處女作,從這一點上來說楊樹鵬和他還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楊樹鵬是表演專業出身,找不到戲拍只好轉投節目製作,最後慢慢游向自己喜歡的行業,參與了一些電影的製作之後便有了創作的衝動,於是從未學過導演專業的我開始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不過我的製作經費只有區區三萬元,楊樹鵬只能依靠影視愛好者來組建我的創作團隊,因為經費和各種條件的制約,楊樹鵬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完成自己有限的創作,成片出來的時候自己還算滿意,因為自己太清楚自己的份量了。

作品在《集結號》上映之前推出,它便是楊樹鵬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傳奇——草根版《集結號》,因為壓著《集結號》的檔期,也因為它和《集結號》之間微妙的關係,它得到了媒體的關注,於是片子走出去了,也換來了不少觀眾對於作品質量的質疑,最後楊樹鵬認為自己倒是真的拍了一部算得上響亮的爛片。隨後迎來媒體宣傳,它讓一個推崇影視作品平民化發展的草根製作團隊浮上了水面,楊樹鵬也得以藉助這次機會去接觸各類投資人,來實現了自己的電影夢想。

影視藝術

《烽火》導演楊樹鵬《烽火》導演楊樹鵬

此片與不同,側重展現戰爭背景下,人們之間複雜而懵懂的情感。影片《烽火》由新銳導演楊樹鵬執導,不同於以往的戰爭大片,《烽火》用全新的視角展示基層小人物的困頓與無助。
導演對於利用聲音效果塑造畫面外空間的意識也是本片的一個亮點。對於國產影片來說,尤其是低成本影片來說,這種塑造電影空間的意識確實是少見而且值得讚揚的。在軍官和小寡婦在城牆上溜達的段落里,畫面內只有兩人在城牆上溜達,但畫面外傳來了部隊集結和操練的聲音,一下就把這個原本很侷促的空間給無限延展開,給觀眾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類似的處理手法還有好幾處,都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對《烽火》這樣一部換個角度表現戰爭的電影,張涵予稱,上海觀眾比北方的更容易接受,這樣情調的電影可能更適合上海,上海觀眾比較細膩,對感情的理解比較豐富。儘管在電影中把“忘年戀”處理得很含蓄,但張涵予表示生活中並不排斥這樣的感情:楊樹鵬相信跨越年齡的感情的存在,男人上了歲數,一個年輕女孩突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對這個男人來說是非常非常幸福的,像重新活過一遍。雖然我沒有體驗過,但是我可以想像。
這部作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電影,它只是一部以戰爭為背景的人文作品,它更多的是再現那個歷史背景下,戰爭帶給普通人的創傷。這種從細節入手,進而剖析人性的小眾電影是我所喜歡的,也很高興中國的年輕電影人能拍出這么一部清新的類型電影,它用一種不同的視角來詮釋戰爭,解讀戰火下脆弱的生命,這一點值得肯定。看完了作品之後顯得意猶未盡,便把關於影片的各種文字悉數瀏覽一番,反而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剖析。影片的表現手法很是細膩,注重刻畫人物語言背後那曼妙的情緒累積。
從這一點上便能參透創作者注重實現自我的理想主義追求,而影片的選題,主創和演員陣容的構成在進行前期拍攝的時候就已將自己游離出了商業電影的範疇,一部小成本的電影,缺少戰爭場景的渲染,和幾位沒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那是連發行方都不可能認可的,更談不上經受票房的考驗了,中國電影每年都是300部以上的高產,而真正進入院線的寥寥無幾,畢竟高昂的電影票價將主體觀眾擋在了票房之外,觀眾所能消費的僅僅是幾部他們認為貨真價實的商業大片,因此出品方將作品押後也是一個明智之舉,好在張涵予借《集結號》上位,也讓《烽火》蛻變為商業電影,因為它終於等來了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得以重見天日,《烽火》是幸運的,但它的作品本身證明了自己也是成功的。
導演表示,雖然這部影片是抗戰題材影片,而且該片中還有不少不亞於《集結號》的精彩戰爭場面,但和《集結號》相比,卻是截然不同的一部影片,這是一部主要講述在戰爭中參戰者與平民動人關係的影片,與其是殘酷的戰爭片,不如說是一部在戰爭背景下描寫普通人感情的溫情電影。 導演同時還表示,此次是張涵予自《集結號》後首次亮相大銀幕,他的表演比原來的表演有更多的突破,觀眾觀看這部作品,一定會發現更多驚喜。

幕後製作

《烽火》海報《烽火》海報

在戰爭期間,一個十三歲--最多十四歲的小女孩,愛上了躺在破舊教堂醫院裡昏迷不醒的傷兵。《烽火》的故事源自我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張照片--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女,穿著不合體的軍裝,坐在1944年的敞篷列車裡,列車正在行駛,少女眼神中充滿迷茫,這一形象和這一時刻深深打動著我,讓我產生為這樣的女孩拍攝一部電影的願望。
1940年代曾經是中國最為艱難的時代,人們在漫長戰爭的陰影下掙扎,試圖保全性命並等待戰爭結束。我沒有去拍攝那些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的故事,而是用一個說謊的、性格乖張的女孩來表現戰爭,我希望人們能夠看到,在女孩的謊言和春心萌動的背後,是顛沛流離和令人心酸的故事。
我曾經和很多女性談話,希望了解她們在少女時代、愛情第一次來到的剎那都做過些什麼--答案千奇百怪,她們往往會採取不可捉摸的方式來面對她們漸漸甦醒的感情,她們引起對方注意的方式往往是謊言和沒來由的憤怒,這些情緒都被我放進電影。我也從我自身尋找故事:我怎樣對待我的弟弟--我像對待私有財產一樣對待他,我可以欺負他羞辱他,但是別人不行,當他遇到危險,我總是拚命保護他,這些經歷也被我放在電影裡,成為小女孩和她弟弟的關係的依據。
當戰爭結束,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的時候,小女孩卻已經悄然死去,她的剛剛甦醒的愛情也跟著她一起死去了,這是一個懷著愛與淒楚的故事。我想,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可以幫助我的觀眾理解這部電影,當戰爭結束,張涵予扮演的國軍上尉在歡樂的人群中跌跌撞撞,他神思恍惚,仿佛突然見看見了那個少女,一時間萬語千言不知從何說起,兩行眼淚慢慢流淌下來。
不知道為什麼,我不喜歡讓觀眾在影院裡哭得稀里嘩啦那種電影,我想電影最好的“煽情”,應該是“觸動”,他或者她有所觸動,心潮起伏,然後走出影院,回到自己的生活。
這是難以兩全的事情,我試著去做,努力地觸動我自己的心靈,和觀眾的心靈。

幕後花絮

《烽火》海報《烽火》海報

《烽火》直面《赤壁》不懼大片
《烽火》能夠正式公映,中間經歷了許多波折,主演張涵予對記者說:“之前我是在拍完《天下無賊》的時候進得劇組,後來拍完《烽火》之後我得到了在《集結號》中擔任主演的機會,片方隨即決定在《集結號》之後再將《烽火》投向院線,這也是為了市場考慮。”而導演楊樹鵬也透露:“之前是打算在3月份發行該片,但是在後期處理中聲音又遇到了問題,只能延後上映時間。”
《烽火》與即將於7月10日上映的《赤壁》處於同一檔期,面對這部大片的衝擊,《烽火》能否獲得如期的票房成績呢?張涵予表示,相對於《赤壁》,《烽火》屬於小成本製作,但是該片又體現了導演的個人風格。“觀眾在電影院除了需要看大片之外,也應該有藝術影片供觀眾選擇,這樣才能良性循環。”張涵予強調道。
張涵予將搭檔舒淇、劉德華出演新片
據悉,除了《烽火》之外,張涵予同劉德華、舒淇聯袂出演的《游龍戲鳳》也將於本月底殺青,並計畫在今年賀歲檔上映。該片由劉偉強擔任導演,以澳門賭場作為拍攝背景,講述三對戀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劉德華和舒淇配對,張涵予則與何韻詩飾演一對情人。楊樹鵬也告訴記者,他的下一部電影《苦竹林》已經完成了前期拍攝,馬上進入後期階段:“《苦竹林》是一個很嚴肅的商業電影,講的是一千五百年前,兩個強盜進入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他們想搶一點錢,卻愛上了村莊裡的一個漂亮姑娘,他們之間的友誼也因此改變,發生了背叛、謊言——大家看著會很高興,因為這裡有有趣的戲劇衝突。”
“男主角與穀子地不同”
在商業大片雲集的暑期檔,《烽火》的票房前景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楊樹鵬認為,《烽火》在南方的票房可能會好於北方,“我覺得這部電影可能南方的觀眾更喜歡,尤其是上海的觀眾。因為這部電影並不是要去表現一段戰爭,而是去表現戰爭中小人物的一種情懷。南方觀眾會比較喜歡這種細膩的東西,而北方的觀眾可能更注重一個完整故事的情節。” 在兩部戰爭歷史背景相近的影片中同時扮演軍人形象,讓媒體對於張涵予的表現充滿了好奇。張涵予表示,這兩個角色完全不同,“《集結號》里的穀子地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甚至可以說是戰場上的戰魂。而《烽火》中薛又方是一個比較憂鬱的知識分子,飽受戰爭創傷,並不善於打仗,只是在戰爭面前不得不拿起槍向現實妥協的文人。這兩個角色可以說是各有千秋,在表現上也是完全不同,我相信觀眾在看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不過,楊樹鵬也表示,在拍攝時不得不對龔司宇連哄帶騙,“她太真實了,以至於在片場的時候經常會很直接地告訴我她哭不出來,也不想哭。所以我總要先陪她醞釀感情,然後再讓她拍攝。”

影視評價

《烽火》劇照《烽火》劇照

張涵予的國際巨星潛力在這部電影裡一覽無遺。兩個鏡頭很有力量感。一個是傳令兵來的時候,張涵予從容應對,大哥風範盡出。另一個就是幫景軒討回父親留給她的手錶時,張涵予扮演的薛又方來到奸商的當鋪,三言兩語,以厄制厄,幹練簡潔。記得看過《集結號》以後,還在想張涵予的這樣的演員為什麼直到現在才被發掘,那時認為他和張震是兩個有巨星潛力而又被忽視的兩個演員。準確的說是最適合演歷史滄桑而又厚重的人物。
至於時年15歲的龔曉荷所演的杜景軒則把人作為滄海一栗的無奈和清新的少女情懷演繹的淋漓盡致。出身江浙,不知是不是編劇故意為之,至少景軒的文藝氣質有了支撐。父親是戰歿的國軍飛行員,母親也撒手而去,只剩下相依為命的她和弟弟。輾轉來到這個地方,靠給教堂做護工餬口。這樣的悽苦,並沒有讓15歲的景軒失去生活的希望。電影裡面景軒的衣著以及她給弟弟的裝扮,即使在現在街頭也讓一些潮人遜色。當她見到前線退下的傷員薛又方,心中的少女情懷一下被激起。面對競爭者和自己的身世,她選擇了說謊,甚至間接害死自己的對手,即使這樣,也讓人無心去責怪。可是在戰爭面前,個人是那么的渺小。日本人來了,薛又方走了,弟弟也走散了,景軒為了保護弟弟犧牲了自己。故事也到此為止。
這兩個人物一個讓人看到一個男人的大氣與責任,一個讓人想起少女情懷的青蔥。名叫《烽火》,也很值得推敲。字面上看,少不了血火之災,實際上影片裡的血火也只是點到為止,可是故事的進行又何嘗不是和烽火有關呢。
還有幾點也很值得思考。一個是景軒背著弟弟偷偷吃掉弟弟最喜歡的羊肉包子,而這些包子是她本想捎給薛又方的;還有一個就是日本人的舉起屠刀在教會么么面前放下。
與其說《烽火》是一部戰爭片,不如說是一部愛情片。導演也認為,在以往的中國戰爭片裡,幾乎不涉及愛情,因為在國家危亡之際,再論兒女情長,似乎是不可原諒的。而把十四歲少女的初戀納入宏大的抗日背景之下,則更加劇烈對中國傳統戰爭片觀眾內心的衝擊。
有真實的人物,還有讓人思索的地方,這部電影不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