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之最》

《桂林之最》

《桂林之最》一書由桂林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人員編纂,歷時兩年,是桂林市各方面專家、有識之士及修志工作者精心勞作的成果。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書籍作者:桂林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

《桂林之最》封面圖桂林之最》封面圖

圖書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圖書類別:歷史、人物、社會

出版時間:2001年7月初版

開本:大32開

裝幀:平裝

簡介

《桂林之最》一書由桂林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人員編纂,歷時兩年,是桂林市各方面專家、有識之士及修志工作者精心勞作的成果。此書以獨特的視角,選取桂林古今在中國、廣西及本地頗具價值,且屬頂級的事、的物、的人為題材,總計334條,其中文化58條,旅遊35條,約20萬字。全書內容豐富、資料準確、文字簡潔、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是桂林市地情資料的精華。書中介紹桂林最重要的“之最”就是桂林擁有世界發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岩溶地貌

目錄(部分)

自然

中國最早發現的冰川時代

中國最大的岩溶地質館

中國惟一的泥盆一石炭系

中國最典型的丹霞地貌

中國南方儲量最大的滑石

《桂林之最》內頁圖《桂林之最》內頁圖 - 桂林市中心廣場夜景

華南最高峰

廣西地勢最高的縣

廣西最早被列為國家重點

廣西最早的植物園

廣西最早發現的冷杉

旅遊

桂林國畫大扇第一鎮

桂林惟一兩次接待中國和外國元首的村莊

桂林第一座由外國人建造的觀景亭

文 化

清代堪稱全國楷模的一部省志

中國第一部研究壯族歷史的學術著作

中國第一部研究壯族歷史的學術著作-黃現璠等著《 壯族通史》中國第一部研究壯族歷史的學術著作-黃現璠等著《 壯族通史》

中國舉壇第一家

規模空前的“西南劇展”

廣西第一所官辦學校

廣西歷史上中狀元、進土最多的縣

廣西第一部由官方出版的大型詩總集

清末廣西最著名的詞派

廣西最早的書局

廣西最早的學會

廣西最早的報紙

廣西最早的司法學校

廣西最早的省級體育運動會

廣西最早的省立圖書館

廣西第一所高等師範學校

廣西收藏抗戰文化資料最多的圖書館

解放後出版的廣西第一部長篇小說

解放後出版的廣西第一部城市志

廣西最早獲“歷史文化名城”稱號的城市

廣西最早的體操學校

廣西第一所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廣西最早建造的多功能現代化體育館

廣西首獲全國戲劇最高獎的劇目

廣西最早實現村村有大學生的自治縣

廣西第一家上網際網路的公共圖書館

廣西境內中央下屬科研機構最多的城市

代序

文/王佳中-中共桂林市委常委、桂林市常務副市長
桂林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纂、灕江出版杜出版的《桂林之最》一書,以獨特的視角,選取桂林市自然和社會狀況中在中國、廣西屬頂級的事物和極有價值的桂林市之冠的材料,共334條,計自然22條,歷史38條,旅遊35條,文化58條,文物41條,經濟74條,社會17條,人物49條,約20萬字。上限因事而異,下限止於2000年12月31日。突出反映桂林市各方面的優勢,是桂林市地情資料的精華。該書的編纂歷時兩年,是桂林市各方面專家、有識之士及修志工作者精心勞作的成果,內容豐富、資料準確、文字簡潔,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旨在讓桂林市民進一步認識桂林,熱愛桂林,讓海內外人士更加了解桂林,關心桂林,樂於為把桂林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旅遊名城而出力。

《桂林之最》內頁圖- 資江飄流《桂林之最》內頁圖- 資江飄流

桂林市最重要的“之最”,最大的優勢,當是擁有世界發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岩溶地貌。大約在3億年前,現在的桂林市地域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後經多次地殼運動,一度升為陸地,一度降為海底,最後又成為陸地,積累了許多海水帶來的沉澱物,最主要的是層厚質純的石灰岩,受熱帶或亞熱帶濕熱多雨氣候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形成全岩溶及半岩溶的各種地貌類型。發育在地表的有石牙、石林、孤(殘)峰、峰林、峰叢、丘陵、溶溝、岩溶泉、岩溶湖、落水洞等,發育於地下的有岩溶洞穴、伏流、地下河(暗河)和岩溶洞穴內各種次生化石沉積、生物岩溶堆積以及微溶蝕形態,其中岩溶峰林地貌發育最全,分布最廣,達2400多平方千米,被公認為濕熱氣候帶峰林地貌的代表,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第二十五屆國際地質大會主席費希爾評價:“桂林的岩溶,可稱為世界岩溶之最。”
桂林典型而集中的岩溶地貌,造就了桂林奇特秀麗的山水。桂林的山,平地拔起,林立四野,千姿百態,森列無際;桂林的洞,無山不有,無洞不奇,或高大寬敞,或幽邃迷離,或諸洞勾連;桂林的石,有分布在山峰和谷間的石林與孤石,形態萬千,有凝結在洞內的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石枝、石管等,色彩斑斕,絢麗多姿;桂林的水,清澈明淨,蜿蜒秀麗。奇山、秀水、異洞、美石融為一體,交相輝映,構成了舉世無雙的桂林山水,不可替代,不能人造,是具有世界意義的自然旅遊資源,古往今來,令人傾倒。
韓愈的詩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藝術地描繪了桂林山水,南宋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稱讚:“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南宋嘉泰元年(1201),王正功在《桂林鹿鳴宴詩》中正式吟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1963年,陳毅在《游桂林》詩中寫到:“西哈努克親王為我言:曾游世界諸名勝,無一可與桂林相比肩。”
1976年,美國第37屆總統尼克森訪問桂林時說:“我和我的夫人有機會訪問世界上80多個國家100多個城市,沒有一個比得上桂林美麗。”在1985年中國十大風景名勝評選中,桂林山水僅次於萬里長城名列第二,在1992年全國四十佳遊覽勝地評選中,桂林灕江風景區僅次於長江三峽風景區名列第二。1998年7月,桂林灕江(疊彩山至陽朔)風景遊覽線又成為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桂林市不僅是中國重點風景遊覽城市,又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期是廣西、桂東北的政治、軍事中心和重要經濟都市。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桂林有了巨大的發展,美麗、古老的桂林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生機。現在,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加倍努力,一座現代化國際旅遊名城將在新世紀崛起。願我們更加熟悉桂林,激發起更飽滿的熱情,在建設新桂林中作出新的貢獻。

內容摘介

清代堪稱全國楷模的一部省志

廣西巡撫謝啟昆廣西巡撫謝啟昆

清嘉慶年間,廣西巡撫謝啟昆主修的《廣西通志》(通常稱《謝通志》 或《謝志》)是古代所修的省志中最完善的一種。《謝志》的主要貢獻在於它對我國古代方誌,尤其是明朝以前方誌進行改進,它在方誌體例上有所創新,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謝志》全書共280卷,其中卷首一卷,正文279卷。它問世不久,即為當時的學者所重視,備受讚譽。清代學者阮元稱它“載錄詳明、體例雅飭”。嘉慶、道光間浙江、廣東、雲南等省修志,都模仿《謝志》的體例。
梁啓超更稱讚它較當時著名方誌學家章學誠主修的《湖北通志》“更完好”,為省志的楷模。

中國第一部研究壯族歷史的學術著作

由著名的歷史學家、教授黃現璠編著的《壯族通史》,1988年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70餘萬字,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地研究壯族歷史的學術著作。

《桂林之最》內頁文字 -《桂林之最》內頁文字 - 黃現璠等編著的《壯族通史》介紹

黃現璠(1889-1982),廣西扶綏縣人,原名甘錦英,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壯族家庭,16歲那年,為了求得繼續升學的機會,過繼給黃姓人家,改名黃現璠。192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校讀研究生。1935年考取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生院,繼續攻讀歷史學。
1937年學成回國,先後任廣西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山大學教授,桂林師範學院教授等職。1954年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
1956年,他在北京開會期間,周恩來總理曾親口對他說,壯族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可是至今沒有一部自己的歷史著作,介紹它的族源、歷史演變、生活狀況及生活習慣,供大家研究和進一步發展民族事業。黃現璠懂得,總理的囑咐,就是人民的期盼,歷史的重託。他從北京回來後,立即投入艱難的編著工作,1957年5月,出版了《廣西壯族簡史》一書,為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提供了史料準備。但黃現璠覺得《廣西壯族簡史》的內容還要作補充、修改、完善,以後20多年,儘管身處逆境,他的編撰工作並未中斷,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仍拄著拐杖,走訪百色、靖西等邊遠壯鄉村寨,調查研究,嘔心瀝血,他和他的學生張一民、黃增慶一道,終於完成了《壯族通史》這部卷帙浩繁、有影響的權威著作。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覃應機在該書序言中寫道:“這是目前我所知道的第一部壯族通史,它的出版,豐富了我國少數民族歷史的研究成果。”

中國舉壇第一家

1997年在泰國清邁市舉行的第68屆世界舉重錦標賽上,肖建剛以175公斤和317.5公斤的成績,分別獲64KG級挺舉和總成績兩枚金牌,成為臨桂縣繼奧運冠軍唐靈生之後出現的又一個世界冠軍。

2008年6月,肖建剛擔任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活動廣西桂林站末棒火炬手2008年6月,肖建剛擔任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活動廣西桂林站末棒火炬手

肖建剛是臨桂五通鎮人,出生在一個蜚聲海內外的舉重世家。大叔肖明祥在60年代國內外舉重比賽中曾五破一平世界紀錄,並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兩次榮獲國家體育運動獎章;小叔肖明林4次打破67.5KG級挺舉亞洲紀錄,5次打破全國紀錄,13次奪得全國舉重錦標賽、冠軍賽第一名。1988年參加漢城奧運會,獲總成績第6名,先後4次被授予國家優秀運動員稱號;三叔肖明雲1980年參加在南寧舉行的全國舉重錦標賽,以135公斤的成績奪得56KG級挺舉金牌。二叔肖明德、哥哥肖建波也都參加過廣西和全國的舉重比賽,並取得好成績。

自60年代以來,肖氏一門6虎將相繼在國內外舉壇稱雄,全國罕見。

規模空前的“西南劇展”

西南劇展西南劇展

1944年在桂林舉辦的“西南劇展”,時間持續了三個多月,是一次盛戲劇會演。1943年秋,成立了以歐陽予倩為主任、田漢等35人為委員的劇展籌委會,為使大會順利進行,還請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為會長,並以其名義邀請李宗仁等11位國民黨上層人物擔任名譽會長和“指導長”。
參加演出的有來自8個省28個團隊,演職員近千人。演出劇目236個,觀眾達10萬人次。還展出了與會各團隊文獻資料375件,劇照,劇作家像205張,統計圖表56張,舞台模型62座等等,總計展品1029件,參觀者36592人次。“西南劇展”在中國戲劇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廣西一所官辦學校

唐大曆年間(766~779),李昌崾為桂州刺史兼桂管觀察御使,提倡尊孔讀經。於是在桂林獨秀峰下顏延之當年“讀書岩”前建“宣尼廟”,“設東西癢以居胄子”。所謂庠,即古代的學校。這是在桂林劊創辦的第一所府學,也是廣西的第一所官辦學校。

李昌峻在桂林創辦的第一所府學是為地方培養秀才的學校,舊時秀才也稱“生員”。鄭叔齊在《獨秀峰新開石室記》中記述到:“昌崾即山建學,大興弦誦。”自此之後,獨秀峰下書聲朗朗。地方上的一些縉紳富戶,也相率捐資辦學,於是公館私塾到處興辦起來。
宋代以後,府學校址輾轉遷移。南宋乾道二年(1166)府學教授江文淑因生員增多,學舍不足,奏請遷移校址,翌年經略使張維遷至城西始安郡治所故址,府學校址才基本確定下來。今解放西路的桂林中學,就是後來的府學所在地。

中國南方儲量最大的滑石礦

距桂林市100多千米路程,位於龍勝各族自治縣三門鎮境內的龍勝滑石礦,已探明儲量達數千萬噸,僅次於遼寧海城滑石礦,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滑石礦藏,故有“北有遼寧海城,南有廣西龍勝”之稱。
該礦不僅儲量大,而且質量是全國最好的。滑石的一級品占60%以上,白度、滑度都好,其二氧化矽和二氧化鎂的含量穩定,最大的特點是不含石棉,故特別為國內外商家青睞。滑石是一種硬度小,耐酸耐鹼耐熱和具有懸浮性的非金屬礦物,在造紙、染織、電器的絕緣材料、雕刻、日用化工、食品及醫藥上都有廣泛的用途。目前有桂廣、龍廣、華美等滑石公司在進行開採,年開採滑石20餘萬噸,產品主要銷往歐洲日本、東南亞,是廣西出口的“拳頭產品”。

華南最高峰

貓兒山位於興安縣西北部,為越城嶺主峰。海拔2141.5米,它不僅是廣西第一峰,也是華南最高峰。貓兒山因頂峰一花崗岩巨石形似蹲伏的貓頭而得名。它面向興安一側較平緩,向資源縣塘垌一側山形險峻,多為懸崖峭壁。

華南最高峰 - 貓兒山華南最高峰 - 貓兒山

貓兒山林區山巒挺拔,河谷幽深,地形複雜,坡度一般在30~35度。該山在1950米以上的八角田地帶,形成237公頃的山間盆地,其內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山石裸露。1600米~1800米之間生長著珍稀的成千株以上的華南鐵杉林,與銀杉、銀杏同被稱為植物活化石。1600米以下為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這裡還有其他珍稀觀光樹木。5月的貓兒山,有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如黃山杜鵑、百合杜鵑、華南杜鵑、心型杜鵑、紅岩杜鵑、雲錦杜鵑、白杜鵑等20多種。還有山茶花、金銀花、野櫻花、百合花、雪蓮花及其他各種花卉。還有毛冠鹿、紅腹角雉、黃腹角雉、金貓、恆河猴、水鹿、蘇門羚、白鷳、錦雞等珍禽異獸。登上山頂,盡收眼底的是一片雲海,浩瀚無邊,腳下亂雲飛渡,一團團煙波滾滾而來。

貓兒山是廣西著名避暑和旅遊勝地,在貓兒山可以領會到似華山的天險,觀賞到似黃山的雲海,欣賞到似泰山的日出,領略到似廬山的飛瀑,瀏覽到似蛾眉山的俊秀。如果說游貓兒山比游其他名山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那就是登貓兒山不用費力艱辛地攀登,坐汽車可一直到達山頂。

廣西地勢最高的縣

廣西地勢最高的縣是桂林市轄的資源縣廣西地勢最高的縣是桂林市轄的資源縣

廣西地勢最高的縣是桂林市轄的資源縣。該縣位於越城嶺與雪峰山余脈銜接地帶,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全縣平均海拔915米,廣西第一高峰貓兒山(海拔2141.5米)及第二高峰真寶鼎(海拔2123米)坐落在縣界上。該縣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徵,據觀測,最冷是1月,平均氣溫是5.5。C,最低氣溫是1963年1月15日,低至-8.4。C,也是廣西氣溫最低的縣,有“廣西的西伯利亞”之稱。
資源縣總面積195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1826.7平方千米,耕地800乎方千米。全縣森林面積1020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52.2%。森林覆蓋率36%,盛產各種木材、藥材,珍貴樹種有冷杉、鐵杉等。資源縣是廣西發展厚朴、黃柏、杜仲等藥材基地。

廣西最早被列為國家重點的自然保護區

花坪自然保護區於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是廣西最早被列為國家重點的自然保護區。

花坪自然保護區花坪自然保護區

花坪自然保護區地處龍勝各族自治縣和臨桂縣交界處,最高的蔚青嶺海拔1895.5米。保護區總面積151.33平方千米,是廣西最大的亞熱帶山她常綠原始闊葉林區。保護區內有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10餘種,其中有一級保護的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杉。
保護區又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有野生動物6000多種,其中珍稀動物有獼猴、鬣羚、林麝、紅腹角雉、白鷳、大鯢等。
保護區溝谷眾多,水源豐富,素有“瀑布之鄉”的美稱。著名的有落差30米的氣勢磅礴的紅灘瀑布、形態秀麗的鴛鴦瀑布、高懸上空的孟老獎瀑布等。

桂林最早的國小

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推行新開辦學堂。桂林最早開辦的國小堂是在廣西高等學堂內附設的國小潮址在文昌門外。民國建立後,學堂改為學校,分高級和初級國小校。

桂林最早的科研機構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廣西農業試驗場在桂林市東郊三甲村設立,並委派當時桂林後補知府黃賜銓為場長。這是桂林歷史上第一機構。後因政局變化及經費困難,民國元年(1912)停辦。該試驗有農業技術講習所,曾聘請日本、比利時、土耳其等國的10名技術人員來幫助技術實驗和講課。

桂林第一所女子國小堂

桂林第一所女子國小堂是清宣統二年(1910)由文景昭創立的從德女子國小堂,地址在蘭井巷3號。校長文景昭,兼任算術、體育課。學制6年,初小4年,高小2年。學生約200多人。開設的課程有語言、算術、音樂、圖畫、體育、自然、手工、刺繡等。
1930年,從德女子國小改為公立,更名為桂林市城區區立第一女子國小校。文景昭仍為校長。1936年更名為桂林市城區第一女子國小校白龍分校。

桂林最早的幼稚園

桂林最早的幼稚園成立於1925年,時稱廣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附設幼稚園,地址在王城東南側(今廣西師大東區宿舍處),後曾數度改名為省立第三中學附屬幼稚園、省立女子中學附屬幼稚園、省立實驗國小幼稚園。1946年遷址於中山北路,改名為市第三幼稚園。今為市建軍幼稚園。
民國期間,幼稚園教學科目一般設識字、數數、講故事、兒歌、遊戲、圖畫、手工等。教學方法,分高、低兩個年級,按單元進行教學。教師指導看圖識字、唱歌、遊戲,教師所講故事,要求兒童複述,美術和手工勞動,則要學生模仿教師的做法跟著操作。

桂林第一家電影院

陽朔沙田柚陽朔沙田柚
1930年,桂林創辦了首家電影院,名為明星影畫院。初始,使用手搖放映機放映國產無聲片,由放映員邊放映邊講解,老百姓稱之為影子戲。院址在正陽路,場地非常簡陋。1933年冬開始放映有聲片。

抗日戰爭時期,桂林一度成為西南大後方,人口激增,先後開辦了10家電影院,共6200個席位,另還有國防藝術社電影部等6個放映隊,電影放映技術、經營管理等均處於國內同期先進水平。

中國沙田柚之鄉

陽朔盛產沙田柚,80年代中期陽朔沙田柚出口量就占廣西沙田柚梧州口岸出口量的25%。因陽朔特有的土質、氣候、水質,適宜沙田柚生長,經多次評比,其品質居全國之榜首。1995年全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陽朔沙田柚獲銀質獎,為該次會議的最高獎。1996年,陽朔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沙田柚之鄉”。1998年,中國農業部和中國柑桔研究所聯合在湖南江永縣召開全國第五次柚類評比會議,102個品種參評,陽朔獲金杯獎,居全國榜首。

鑒於陽朔沙田柚品質優,又有一定的種植規模和產量,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1987年把陽朔定為廣西沙田柚生產基地縣。陽朔縣人民政府實施優惠政策,鼓勵發展沙田柚生產,使種植、產量都上新台階。1998年,陽朔有沙田柚2640公頃,總產量18395噸。1999年,沙田柚種植面積達2953公頃,總產量23444噸,分別比1998年增長12%和27.4%。

中國月柿之鄉

柿子品種繁多,其果品質量因水土氣候差異有很大區別。恭城柿子有400多年栽種歷史,品質獨特,其色澤橙紅、光亮,果形略方,個大皮薄,核少,肉厚脆滑、汁多糖足,去皮後又可製成優質柿餅。柿餅扁圓形,上凝雪白柿霜,形似中秋圓月,故名月柿。因產地在恭城,故稱恭城月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