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鱗

華鱗

華鱗華鯪,所屬鯉形目,鯉科,華鯪屬。其鮮魚肉入藥,具有益氣和中、除濕的功效,主治久病體虛、腰腿疼痛等症。

基本信息

華鱗華鱗
華鯪(Sinilabeo rendahli)屬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華鯪屬
俗稱:青龍棒,桃花棒,野鯪魚,青衣子。
體長,略呈棒狀,尾柄高而寬厚。吻鈍圓而突出,口下位,橫裂。上唇前部光滑,為游離的吻皮所遮蓋,兩側則有細小的乳突;下唇游離部分的內緣有許多小乳狀突,下唇與下頜分離,其間有一深溝相隔,上頜為上唇所包。有1對短頜須,吻須常退化。側線鱗45-47個。體背及體側青黑色,鱗片紫綠色夾有紅色,並具金屬光澤;腹部微黃,各鰭灰黑色。
華鯪棲息於水流較急的河流及山澗溪流中,為底棲性魚類,喜集群生活。常出沒於岩石間隙中,在石礫底的基質上覓食,利用下頜銳利的角質邊緣刮取著生藻類,也食高等植物的枝葉、碎屑等。入冬以後,華鯪則數十尾甚至上百尾集群在深水洞穴越冬,很少外出活動。2齡即可性成熟。親魚於4-6月集群進入支流產卵,產卵場為石礫底質的急流淺灘灘尾。
分布於長江上游幹流及各大支流中,尤以川東盆地水流湍急、水質清澈的山澗溪流為多。
生長較緩慢,一般個體為1-2公斤,最大個體可達5公斤,在產地產量較高,是四川省常見食用魚類。其肉質堅實脆嫩、十分鮮美、富含油脂,與青魚相似,被視為珍貴食品。
花鯪的緣近種有11種,其中洞庭華鯪(Sinilabeo tungting , 俗稱:龍魚、龍狗魚、青魚),分布於湖北長江荊江河段、湖南洞庭湖、沅江水系;桂華鯪(Sinilabeo decorus , 俗稱:青衣),分布於珠江水系的西江和北江。它們的形態差異僅在於側線鱗數為39-44個,而其生活習性及經濟價值均與華鯪相似。但生殖季節稍早,珠江流域為3-4月。據說,在廣西新和公社沉香潭出產的這種魚具有沉香味,故又得名“沉香魚”。
華鯪及其相近種,除去內臟和鯪的肌肉稱之為“竹魚”。其鮮魚肉入藥,具有益氣和中、除濕的功效,主治久病體虛、腰腿疼痛等症。

桂華鯪

華鱗華鱗
桂華鯪 鯉科
學名:Sinilabeo decorus (Peters)
俗名:青衣、扁青衣、沉香魚
體長,稍側扁,腹部圓。吻稍鈍,密布珠星。口寬,下位,弧形。吻皮邊緣具細缺刻,近口角處外露,下唇與下頜分離,下唇邊緣及內面布滿小乳突,具頦溝。下頜角質緣略外突。須極小,成魚吻須退化,頜須位口角深溝內。背鰭無硬刺,最長鰭條大於頭長。尾鰭深叉。
棲息於石底激流的江河或山溪。食藻類、青苔及有機碎屑。3~4月集群產卵。常見0.5~lkg,最大4kg。為產區經濟魚類。分布於西江水系。

異華鱗

華鱗華鱗
異華鯪(Parasinilabeo assimilis) 屬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異華鯪屬
俗稱:線魚,油魚
體較粗壯,腹圓背弓,頭小,吻略尖,口下位,弧形。吻皮下包,蓋住上頜,邊緣開裂成流蘇狀,且具小乳突。上唇消失。吻皮直接和下唇相連;下唇肥厚,與下頜分離,前緣有布滿小乳突的半月形區。上下頜邊緣均具角質薄鋒。須2對,吻須粗長,頜須細短。眼小,眼間隆起。鱗中等大。背鰭基部短,無硬刺。尾鰭深叉。體灰黑色,腹部乳白。背鰭及尾鰭略灰。
異華鯪棲息於江河上游礫石底的緩流處,以著生藻類為食。分布於珠江水系及湘江、??水等長江支流。個體小,常見個體長5-10厘米,含脂量高,肉細嫩鮮美,為產區的食用魚類。

墨脫華鯪

華鱗華鱗
俗名: 塌鼻子魚
產地及產期:
分布於雅魯藏布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
介紹:
吻圓鈍,向前突出。鼻孔前方有一橫向隘痕,由此形成吻突。口下位,略呈半圓形。唇後溝由隔膜分隔成中部和兩側。頦溝1對。下頜具銳利角質前緣。無須。胸腹部鱗片較體側顯著為小。側線平直。
中型魚類,喜棲於江河清澈流水環境,刮食周叢生物。肉味鮮美,是產地常見的經濟魚類。

寬頭華鯪

華鱗華鱗
俗名: 棍子魚
產地及產期:
分布於瀾滄江水系。
介紹:
體前部近圓筒形。額部在鼻孔前略隆起,但不形成額突。吻皮發達,蓋住上唇中部。下唇薄,具小乳突。下頜具銳利角質前緣。唇後溝連續。腹鰭基部起點與背鰭第3-4根分枝鰭條相對,其末端後伸超過肛門。
底層魚類,喜棲於清水河流,冬季在深潭洞穴中越冬,刮食水底附著生物。脂肪含量高,深受民眾喜愛,是產地經濟魚類之一。

雲南華鯪

華鱗華鱗
俗名: 黑魚
產地及產期:
分布於南盤江、瀾滄江及其支流。
介紹:
主要特徵和寬頭華鯪相同。下唇邊緣及內面布滿小乳突。口角須1對,短小。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較頭為長。圍尾柄鱗16。
底層魚類,棲息於砂礫石底質水質清澈河段,刮食水底附著生物。肉味鮮美,是產地常見的經濟魚類。

湘華鯪

華鱗華鱗
鯉科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 (Nichols),
(青魚、尤狗魚)
外形似華鯪。口部構造也相似。幼魚具須2對,成魚退化。背鰭無硬刺,外緣平截。
生活習性與華鯪相似。分布於湘江水系

伍氏盆唇華鯪

華鱗華鱗
鯉科
學名:Sinilabeo discognathoides WUI Zheng et Chen
俗名:圓青衣、青魚、泥鰣
體長,稍側扁,腹部圓。頭較小。吻鈍。口下位,甚寬。吻皮邊緣具淺缺刻,蓋住上唇中部,口角處外露。下唇與下頜有深溝相隔,內面乳突細小,唇後有淺溝相通。頦溝顯著。下頜具銳利角質緣。須2對,細小。背鰭無硬刺,最長鰭條等於頭長;尾鰭分叉極深。
下層魚類,多棲息在清澈、多石的江河深水處。主食著生藻類。個體較大,常見2~3kg,最大達5kg。為產區經濟魚類。
分布於珠江水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