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朝鋒

華朝鋒

華朝鋒,1978年生,河北省人,畢業於河北藝術職業學院中國畫專業,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理論與書畫創作高研班重彩畫專業,師從蔣彩萍、霍春陽、石齊、陳子。為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職業畫家。

人物簡介

華朝鋒,當代中青年畫家,畢業於河北藝術職業學院中國畫專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重彩畫專業,14歲進入專業美術學校,15歲時獨立創作大型壁畫,19歲獲得專業第一名獎學金,師從蔣采萍霍春陽石齊陳子,現為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職業畫家。
憑藉紮實的繪畫功底,卓越的藝術才華,勤奮執著的人生態度,在藝術發展道路上屢創佳績,油畫作品寫實唯美,中國畫作品承傳創新,工寫兼容,近十年間創作各類題材繪畫500餘幅,成交作品400多幅,成交額113萬元,成為市場觀注度極高的青年畫家,也是當代中青年藝術家中最具藝術潛力的畫家之一。
展覽及收藏: 2002---2012年期間參加各類展覽20多次,多幅作品被藏家和藝術機構收藏,油畫作品被美國,西班牙,日本,荷蘭,台灣,委內瑞拉,等國的畫廊及個人收藏
出版及發表:
《中國當代工筆畫家華朝鋒畫集》,《中國藝術博覽會》,《中國重彩畫》,《黃河畫室畫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作品集》。

藝術閱歷

1992年進入河北省元氏縣一所專業美術學校學習美術三年。 
1995年全縣專業第一名考入河北省藝術職業學院,並在入學後第一年獲得專業第一名獎學金,作品《心繫回歸》獲一等獎。在校期間作品《靜物》被日本友好學校收藏。
1998年赴陝北革命老區延安,山西晉祠,西安碑林黃河壺口等地寫生採風。
1999年來到北京進行油畫創作,多幅油畫作品被韓國美國畫廊收藏。
2002年參加中國藝術博覽會,出版發表《有堅果的靜物》,《黑管與玫瑰》等油畫作品,並出版了《黃河畫室油畫作品集》。
2003年《獵手》等作品被委內瑞拉使館收藏。
2006年參加網路線上拍賣,作品一度被藏家和市場觀注,作品銷售地區廣泛。
2007年開始創作中國畫,主要以傳統工筆畫為主,市場價格逐年攀高。在08汶川地震的賑災拍賣上捐出5幅作品為災區獻出一份愛心。
2009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進修深造,學習研究中國重彩畫,並得到諸多位國內知名畫家的指導。同年出版了《中國當代工筆畫家華朝鋒畫集》,發表作品於《中國重彩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作品集》,並加入北京工筆重彩畫協會。
2010至2011年赴全國各地進行採風寫生,創作多幅速寫,素描,水彩。

當代位置

一:年輕潛力化,
70末80初,作品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走入市場
二:唯美寫實的藝術特色,
油畫作品寫實細膩,唯美靜雅,思想獨特,得到了眾多藝術收藏群體和藝術機構的青睞,中國畫作品傳承古典又開拓創新,臨承宋元繪畫之長,感悟明清繪畫之氣,融入現代繪畫之新,工而不匠,艷而不俗。
三:文學藝術修養,
自身在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中薰陶,對文學音樂戲曲,等藝術耳濡目染感觸頗多,潛心學習傳統文化書法詩詞篆刻
四:中西結合,
即有西畫理念,又不失國畫之本,西為中用,藝術兼容。

作品評論

華朝鋒的一幅布面油畫,著實讓我震撼了一回。一個少女靜靜地坐著,什麼也不說,大大的眼睛裡充滿與年齡不符的寧靜。這幅畫的名字,叫做《青春無語》。無語的青春,依然是肆意的青春。而時光流逝,不期然間人已經老了。老了的人還需不需要語言?
我所處的城市,時間飛速奔跑,日子沒有停歇。時常是想要想些什麼問題的時候,已經累到睡著。這就是生存。我靜靜地看待,卻深處其中。
每天上班下班,我喜歡走路,看路旁景物,看行色匆匆的人們,看呼嘯而過的車流。燈火輝煌處,油然生出一股落寞。道不清,理不明,更無處言說。這是一股異鄉情懷。
各式各樣的人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掙扎在底層,嚮往著高層的光明。這是一群充滿希望的人們。
我看到路邊的小樹吐出綠芽,一如往常的灰暗,可它是稚嫩的生命。南方的這個時刻,該是草長鶯飛了吧?過多的隨遇而安,使我少了點鄉土情結。春天的氣息已經傳遍南北,清風送來杏花的馨香,是什麼還沒有衝破藩籬?
春天了。花開了。青春也是一朵花。花有花的花期,花有花的姿態。我很願意,去做一朵桂花,開放在絢爛秋天的某個時刻。
一個平凡的日子。讓我回想那個春光明媚的傍晚時分。
時光已經遠走,只有現在可供逗留。
感謝。感謝所有這一切。

個人展覽

華朝鋒的個人展覽自2002年參加中國藝術博覽會以後,每年都會參加不同的展覽,包括賽事展覽和個展,2003年參加的中委建交30周年中國中青年藝術家作品交流展中《獵手》等三幅作品被委內瑞拉使館收藏網路展覽也定期更新,作為職業畫家每年都會有不同題材的作品問世,而且還是一個勤奮高產的畫家,不僅從事油畫創作在中國畫創作上也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以其具象唯美,承傳創新,格調儒雅的繪畫風貌而特立獨群,在水彩畫以及綜合材料方面也有自己的研究與運用,早年在藝術學校時華朝鋒學習過環藝和工藝美術的,因此他把工藝美術上的一套色彩構成透視,以及工藝美充分展現在繪畫作品中,使其每一幅作品都顯的很乾淨,素雅,這也是和他早年學習工藝美術是有一定關係的。

個人文集

所謂三象合一的新中國畫論是石齊先生的藝術主張,其作品在眾多藝術風格的繪畫中獨樹一幟,令人眼前一亮,中國畫發展至今,創新一直是每一個畫家都在努力探索的,新中國畫的發展速度慢;是其一直想改變的,因此近幾年不斷招納新生力量的年輕畫家來共同完成這一創新型的任務,藝術上的突破談何容易,多少畫家前仆後繼為之努力,藝術是一門極個人主義的專業,只可意傳不可形似,那如何去領悟這個新字呢,綜合東西方藝術發展史,中國畫現在並沒有遇到像油畫一樣的危機.也就是說中國畫的創新仍是建立在傳統意義基礎上的創新,求變但不能求離,具象印象抽象都源自西方繪畫語言,用西方繪畫語言闡述中國畫內涵其實就是西為中用,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徐悲鴻林鳳眠已經試圖引用到了中國畫中來,那么我們再這樣做能否超越,其實就是看藝術家本身的素養和感悟了,我們沒有必要去過深研究西方繪畫,這也是主與次的關係,在有人質疑是否還是中國畫時,其實探索和實踐已經證明沒有必要再爭論這個話題,新自然就意味著不同,藝術只有高低沒有對錯,重彩畫也是如此,敢於創新突破才是發展中國畫的唯一出路,多元化的藝術發展已經打破了原來教條式的理論,我們不說反傳統是否正確但任何一種創新都是源自傳統基礎之上,新中國畫的理念值得研究學習,但是否值得模仿,我想還是因人而異,就像齊白石老先生說的,學我者生似我者亡,大師們的理論見解給我們帶來啟示,如何通過這樣的傳授去打開自己的思維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關於技法問題石齊先生也談到新中國畫畫法的道路非常艱難,需要有書法,工藝,工筆,加上作者本身氣質涵養等等,這些其實只在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感悟,只有感悟了,才能實踐,或者說在實踐中感悟,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藝術還需要一定才氣,新中國畫理論由石齊先生髮起,但新中國畫要由更多的實踐者去再創造,創造屬於自己的新中國畫。

藝術薰陶

我在藝術學校的幾年除了學習繪畫以外,每天都生活在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裡,藝術學校本身是一個綜合性的學校,包括美術戲曲音樂話劇舞蹈等姊妹藝術,在這裡,對各種藝術形式的感受每天都耳濡目染,藝術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一定非要親自去專門學一門藝術,平時的感受就足可以逐漸影響到自身,見的多了自然感觸也就多,藝術教育也類似於此,我們沒有可能讓一個人去學多種藝術,只要有這樣的機會多接觸,欣賞藝術就可以了,能夠培養每個人的藝術欣賞水平和審美情趣,也是提高藝術素質教育的目的,我雖然不會唱歌跳舞演話劇,但會欣賞或者說懂得欣賞藝術,姊妹藝術之間都有相通之處,若想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首先需要提高的就是環境造成的條件,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容易激發人的活力和想像力,這一點毋庸置疑,換了誰都會受影響,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有藝術特長的人,藝術之間的互相交流有助於共同提高,雖然我們經常說業精於專,但我個人認為藝術之間就應該互相影響,相互碰撞,畢竟美術也歸納於藝術範疇之內,有什麼理由不被姊妹藝術所感動呢,所以我從來都不排斥周圍的藝術環境,而是積極熱情的融入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慢慢感受。每當學校有演出或音樂會時都會去觀看,每次觀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都是一次薰陶,這對我的繪畫來說是決對有意義的。

名師授業

我在清華美院學習的是中國畫,主要研究學習了美術理論與中國重彩畫,導師是蔣采萍,蔣采萍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近代畫家葉淺予的弟子,理論方面的學習主要有霍春陽石齊劉大為張道興程大利梅墨生袁運甫王明旨呂雲所李魁正王文芳張榮慶陳綬祥李鐵生周晚峰張夫也蘇百鈞唐秀玲潘纓唐承華陳子高信峰等名師授課,對於中國畫的研究與創新,每一個畫家都有不同的理論觀點,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通過這么多位名家的講學傳授,我個人認為,中國畫藝術的本質就是民族性和傳承性,筆墨仍是詮釋中國畫內涵的主要特點,儘管重彩畫對筆墨的要求不高,但也是在筆墨的基礎上豐富了中國畫創作技法和材料創新,有的導師認為中國畫應該求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如何變化都逃不出筆墨理論,打破“唯筆墨”理論也只是在傳統之上拓寬中國畫詮釋範圍,展示中國畫的內在包容,並沒有跳出中國畫這一定稱,始終還是叫中國畫,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創新的主線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變在其中。
對於日本畫的鑑賞與參考,我個人認為日本的確是在傳統繪畫的丟失部分替我們做了保留,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這一部分絲毫沒有影響中國畫的傳承發展,只不過是在發展道路上給我們提供了一點佐證,日本畫可以參考,但不值得學習,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是學習我們的。藝術沒有對與錯,有標準但沒有界限,繼承還要打破,學習還得顛覆,在取捨與矛盾中尋找突破,藝術素養需要理論和實踐,成就藝術家還需要天賦,這一點是先天因素並非後天結果,對具備藝術才華的人來說藝術道路會越走越寬,相反會越窄,藝術,說不清,道不明,只有熱愛藝術的人才能真正體會藝術帶給自己內心的快樂,我始終認為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章法自然,道法自然,心法自然,順其自然

人生語錄

我是一個活在理想中完美世界裡的人,有人說我不食人間煙火,有人說我不善言辭特立獨行,有人說我為畫而活太過痴迷,我說,你們還沒懂我。
生活中會有很多遺憾和不幸,唯有在作畫時才能使我忘卻煩惱,在幻想與現實的鬥爭中完成心中的美好。
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不是身不由己的時候我是很少畫人的。
我從不畫自畫像,因為我還沒有完全了解我自己。
到現在為止我只做了兩件事,活著,畫畫兒。
有人說我不像畫畫的,畫家都留著長頭髮,我說,我的頭髮從來都沒有比眉毛短過。
朋友說畫畫不掙錢,我說,你買的東西都沒有畫值錢。
凡是成為大師的人,最初基本上都是不被專家認可的人
我不想做梵谷,因為梵谷只有一個。
有人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藝術最大的障礙就是想的太多。
有人問我如果再給你重新來一次的機會你還會畫畫嗎?我說,沒有如果。

人物訪談

博寶藝術家網:你能否談談你的作品裡,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是如何體會的?
華朝鋒: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緣厚重,傳統文化對當下自己學習和創作中國畫會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我在學習了傳統中國畫理論以後這一點顯的更為突出,例如在傳統中國畫中所講的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以及評判中國畫的標準等等,都於西方文化有著明顯差異,這種文化差異也正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畫的影響是深遠的,離開了傳統文化中國畫就很難發展,所以在我的作品裡始終沒有脫離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畫法,只有先繼承才能再創新,離開傳統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你覺得中國的現代藝術教育,對於傳統文化的教育這一塊是否有欠缺?
華朝鋒:是有欠缺的,我在學期間很少有傳統文化的課程,即使很少的幾節歷史課也很少上,現在的學生也似乎對傳統不怎么感興趣,不要說傳統文化了我知道現在喜歡可樂的孩子比喜歡的要多,這不是教育方面的欠缺而是整個社會對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的丟失。
你作品中的個性“符號”是如何選擇的?為何選擇這種符號作為創作主打基礎元素?
華朝鋒:我的作品中的個性符號就是繼承傳統,追求自然,作品是作者的心靈表現,你是什麼樣性格的人就會畫出什麼個性的畫,不必刻意追求,順其自然是藝術的最佳表現。
近期有無創作新的作品?如果有,是哪些題材的作品?
華朝鋒:有,最近在創作工筆花鳥,為下次出版和參展做準備。
如何看待主題性創作和習作之間的關係?
華朝鋒:習作是主題性創作的基礎,任何一種主題創作都是建立在大量習作的基礎之上完成的,創作是習作的升華,兩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在中國古典繪畫史上,“托物見志”的藝術表現廣泛見於山水花鳥畫的實踐?您怎么評價自己的藝術實踐?
華朝鋒:我畫畫也很多年了,各種題材的繪畫也都基本嘗試過,每畫一種題材都是對某種事物的藝術實踐,畫花鳥時就養花養鳥畫山水時就赴山川寫生,這是從形式上的一種實踐,托物言志也是將自己的志依託於某個物上表達自己的意願使其更完美更富感染力,是種間接的思想意願表達方式,藝術創作貴在實踐。

藝術觀點

博寶藝術家網:國家大劇院作為一個國家高水平的演出藝術中心,要舉辦繪畫藝術展覽,讓大眾理解姊妹藝術之間的作用和關係。您認為,我們國家現在對於大眾藝術普及教育應該在哪方面需要加強?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華朝鋒:在國家大劇院辦畫展是不是沒選對地方,我們都知道劇院是文藝演出的地方,所有硬體軟體設施都是圍繞舞台表演設計的,並沒有美術館功能的設計考慮,姊妹藝術的關係,並非形式上的簡單作為,藝術本身與大眾是有距離的,高雅藝術則更不為大眾理解接受,讓大眾去理解各藝術之間的關係作用,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當前的大眾審美還沒有提高到中等發展國家的水平,原因很簡單我們的教育沒有跟上,藝術教育是和素質教育同步的,素質教育上不來就不必過早談藝術教育了,普及大眾藝術教育的想法很好,實現很難,縱觀我國國情對當下者來說任重則道遠。
博寶藝術家網:您的繪畫過程是心靈的一種自我調適和自我需要嗎?
華朝鋒:也可以這樣講,藝術是為心靈服務的,繪畫過程就是一次為心靈服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在尋求心靈慰寄與平衡,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做到心靈的自我調適不能滿足自我的精神需求,那么就會很痛苦,繪畫過程只是意識形態下的支配產物,自始至終是由思想意識來決定完成,行為只是意識的再現,畫畫的原因是因為想畫,想畫的原因是因為自我意識中產生了需求,有需求就會產生欲望,在欲望的促使下我們需要一次思想和心靈得慰寄。
博寶藝術家網:純粹的水墨藝術在您的藝術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您怎樣看待水墨藝術?
華朝鋒:水墨藝術毫無疑問主要是由水和墨完成,純粹的水墨藝術應該是源於中國早期水墨畫的特徵,即單純的使用水和墨色來進行繪畫,完成的效果即有墨色變化亦有水的韻味,這也是最初我對水墨畫的認識。但隨著藝術發展和不斷創新,現在已經對水墨畫有了新的更多的表現形式,無論從材料技法上都有了新的詮釋,主觀上看我們似乎已經背離了傳統水墨的特徵,但客觀上看我們賦予了水墨藝術新的生命體,藝術在於創新,創新就意味著不同,不同於以往的水墨畫是否還叫中國畫?這個問題很難做答,純粹二字在當下已經顯的尤為珍貴,,
博寶藝術家網:您覺得,藝術是如何改變生活的?藝術能不能改變生活呢?
華朝鋒:藝術不能改變我們的全部生活,但藝術能改變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藝術的特徵和功能就是直接作用於人心,只有人的心靈被“藝術”的同時才會有生活上的改變,藝術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只要我們熱愛藝術,親近藝術,我們的生活就能因藝術而美好。

人生歷程

1978年華朝鋒出生在河北元氏縣一個普通家庭,少兒時就開始喜歡繪畫,在書本上“胡寫亂畫”是他童年時期印象最深的記憶。華朝鋒的童年和所有孩子一樣,活潑好動,那時,沒有人把他喜歡畫畫兒這件事放在心上,他自己也沒覺的有什麼特別,只要一有時間就一個人畫,看到有畫兒的書和掛曆就買回家照著畫,什麼都學著畫。
就這樣,不到一年時間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會畫畫了,到了六年級時,已經畫的有模有樣了,有同學經常讓他畫畫兒,還有人親自找上家門,因為他們看到,他家的屋牆上畫滿了畫。
時間到了該上中學,這個時候老師已經知道他痴迷畫畫了,於是找到他的父親,後來校長也為此事談話,父親在這件事上左右為難,不知道是該批評還是該鼓勵。
每年春節他都要跟著父親去老舅家,父親和老舅聊起他畫畫兒的事,向老舅請教,老舅建議把他送到特長生學校。
父親在聽了老舅的意見後,決定送他到這所學校去讀書。
就這樣他進入了縣裡唯一的一所專業學校。這一年華朝鋒14歲。
自從來到這所學校他的童年生活就此也劃上了句號,起初他對這裡的環境並不適應,但好在每天都有繪畫課,才使得他願意繼續留在這裡。 
一年後華朝鋒的繪畫成績引起了老師的重視,在這裡他逐漸有了理想。
1995年華朝鋒報考了藝術學校,專業成績全縣第一名。
在藝術學校的第一年又拿到專業第一名的獎學金。
1999年他報考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但考慮到家庭負擔問題他選擇了放棄這次繼續求學的機會。
之後他來到北京,簽約了一家韓國油畫公司,這是他在北京的第一份和繪畫相關的工作。
2002年他簽約另一家韓國藝術公司,作品是提供給美國的畫廊,之後的三年多時間都是在為這家畫廊創作油畫。
2005年以後開始拍賣作品,成交了多幅油畫,受到了高度觀注,並積極參加各種義拍、展覽。07年開始創作中國畫,09年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進修重彩畫,並出版了個人畫集。

藝術年表

1992年進入河北省元氏縣一所專業美術學校學習美術三年。 
1995年全縣專業第一名考入河北省藝術職業學院,並在入學後第一年獲得專業第一名獎學金,作品《心繫回歸》獲一等獎。《靜物》等作品被日本友好學校收藏。
1999年簽約北京一家韓國藝術公司,創作寫實油畫,作品被韓國,美國等畫廊收藏。
2002年參加中國藝術博覽會,出版發表《有堅果的靜物》,《黑管與玫瑰》等油畫作品,並出版了《黃河畫室油畫作品集》。
2003年參加中委建交30周年中國中青年藝術家作品交流展《獵手》等作品被委內瑞拉使館收藏。
2004年獨立創作的《灰色教堂》系列作品被美國一家畫廊全部收藏,《靜物》等作品被美國原創藝術公司收藏。
2005年作品《穿越時空的記憶》被西班牙收藏家RAFAEL DE DIEGO拉斐爾先生收藏。作品《山花》被荷蘭收藏家ARIE KEIJZER收藏。
2006年作品參加拍賣,成交多幅油畫作品,受到藝術市場的高度觀注。
2007年開始創作中國畫,主要以傳統工筆畫為主,市場價格逐年攀高。
2008年在汶川地震賑災拍賣會上捐出5幅作品為災區獻出一份愛心。
2009年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進修深造,學習研究中國重彩畫,同年出版了《中國當代工筆畫家華朝鋒畫集》,發表作品於《中國重彩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作品集》,並加入北京工筆重彩畫協會。
2010至2011年赴各地進行採風寫生,創作多幅速寫,素描,水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