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漢字]

足[漢字]
足[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足是一個漢字,讀作zú,本意是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充分,夠量,完全,值得,夠得上等。《大戴禮記》有記載:足恭而口聖。

基本信息

編碼信息

拼音:zú

部外筆畫:0

總筆畫:7

五筆:KHU

倉頡:RYO

鄭碼:JI

筆順編號:2512134

四角號碼:60801

UniCode:CJK

基本釋義

腳:~下(對對方的敬稱)。~跡。~球。~壇。失~。高~(敬辭,稱別人的學生)。舉~輕重。畫蛇添~。

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碗~。

充分,夠量:~月。~見。~智多謀。

完全:~以。~色。

值得,夠得上:不~為憑。微不~道。

增益:以晝~夜。

1.

腳:~下(對對方的敬稱)。~跡。~球。~壇。失~。高~(敬辭,稱別人的學生)。舉~輕重。畫蛇添~。

2.

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碗~。

3.

充分,夠量:~月。~見。~智多謀。

4.

完全:~以。~色。

5.

值得,夠得上:不~為憑。微不~道。

6.

增益:以晝~夜。

詳細釋義

〈名〉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

(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後,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說文》。按,膝下至跖之總名也。從止,即趾字,從口,象膝形。

震為足。——《易·說卦》

足恭而口聖。——《大戴禮記》

手足胼胝,面目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韓非子》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勸學》

折臂斷足。——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東坡現右足。—— 清· 魏學洢《核舟記》

魯直現左足。

細若文足。

又如:足心(腳底的中心);足爐(用來暖腳的小火爐);足不出戶(形容深居家門很少出門);足衣(襪子);足音跫然(形容久處寂寞,聽到人的腳步聲,便感到歡欣)

支撐器物的腳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則荊、 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資治通鑑》

又如:鼎足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

2.

(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後,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說文》。按,膝下至跖之總名也。從止,即趾字,從口,象膝形。

震為足。——《易·說卦》

足恭而口聖。——《大戴禮記》

手足胼胝,面目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韓非子》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勸學》

折臂斷足。——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東坡現右足。—— 清· 魏學洢《核舟記》

魯直現左足。

細若文足。

3.

又如:足心(腳底的中心);足爐(用來暖腳的小火爐);足不出戶(形容深居家門很少出門);足衣(襪子);足音跫然(形容久處寂寞,聽到人的腳步聲,便感到歡欣)

4.

支撐器物的腳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則荊、 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資治通鑑》

5.

又如:鼎足

〈形〉

充實;完備;足夠

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穀梁傳·莊公二十有八年》

殺所不足。——《墨子·公輸》

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兵甲已足。——諸葛亮《出師表》

力不足。——唐· 韓愈《雜說》

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一缽足矣。——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又如:足紋(成色十足的銀子);足錢(每貫足實一百枚的錢幣);足食足兵(指國內糧食兵備均甚充足)

純的 。如:十足(成色純)

富裕的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賈誼《論積貯疏》

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莊子》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豐足(富裕)

1.

充實;完備;足夠

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穀梁傳·莊公二十有八年》

殺所不足。——《墨子·公輸》

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兵甲已足。——諸葛亮《出師表》

力不足。——唐· 韓愈《雜說》

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一缽足矣。——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足紋(成色十足的銀子);足錢(每貫足實一百枚的錢幣);足食足兵(指國內糧食兵備均甚充足)

3.

純的 。如:十足(成色純)

4.

富裕的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賈誼《論積貯疏》

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莊子》

5.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豐足(富裕)

〈動〉

使滿足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聲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鐵椎傳》

不足子所乎。——明· 劉基《賣柑者言》

重視

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荀子·禮論》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老子》

完成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傳》

1.

使滿足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聲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鐵椎傳》

不足子所乎。——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重視

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荀子·禮論》

3.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老子》

4.

完成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傳》

〈副〉

值得

不足為外人道也。(為,向、對。)——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豈足托乎。——《資治通鑑》

不足與圖大事。

何足道。——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足信(值得信賴);不足(不值得;不夠格)

1.

值得

不足為外人道也。(為,向、對。)——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豈足托乎。——《資治通鑑》

不足與圖大事。

何足道。——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足信(值得信賴);不足(不值得;不夠格)

方言集匯

粵語:zeoi3zuk1

客家話:[沙頭角腔]ziuk7[寶安腔]zuk7ziuk7[台灣四縣腔]ziuk7[客英字典]ziuk7[海陸豐腔]ziuk7[陸豐腔]zuk7[東莞腔]zuk7[梅州腔]ziuk7[客語拼音字彙]jiug5zug5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二》《足部》足

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凡足之屬皆從足。即玉切〖注〗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字部》·足

又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注》音纖。

又姓。《戰國策》足強。

《注》韓人。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

《論語》巧言令色足恭。

《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於人也。

《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注》足,猶擁也。

又《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又《韻補》葉子悉切。

《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為賊。  

詞語

足

1.足赤:足金

2.足跡:腳印

3.足金:成色十足的金子

4.足智多謀:智謀很多。形容善於料事和用計。

相關詞組

• 足下

• 手足

• 知足

• 足球

• 富足

• 足跡

• 充足

• 涉足

• 駐足

• 平足

• 足歲

• 鼎足

• 插足

• 不足

• 足月

• 長足

• 高足

• 補足

• 遠足

• 足色

• 豐足

• 足夠

• 足以

• 足赤

• 足見

• 天足

• 失足

• 立足

• 跌足

• 實足

• 足銀

• 廁足

• 赤足

• 纏足

• 腕足

• 躡足

• 饜足

• 斂足

• 足本

• 自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