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教育助學

華德福教育助學

2004年9月中國大陸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在成都三環路內一個農家小院裡誕生,由3位留學英國和美國的留學者發起,國內外熱心人士和資深華德福教師參與創辦,非盈利公益機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成都華德福學校成都華德福學校

關於華德福教育

華德福教育(WaldorfEducation)是起源於德國、在世界各地已有80多年實踐歷史的一種完整而獨立的教育體系。奧地利科學家、教育家魯道夫•史代納(1861—1925)是華德福教育的創立者,他提倡一種全新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他認為,工業化社會存在的問題不可能單純在物質層面上加以解決,應該從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改變教育入手。文明的社會秩序來自於人與社會、宇宙的和諧發展,所以教育應當以人為本位,引導人尋找真正的自我,喚醒人與生俱來的智慧,喚醒一個人對生活、對自我的觀察和判斷,給自己生命以意義和方向。
華德福教育作為非宗教性的獨立教育運動,已經發展了九十多年,在歐洲的發展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在北美、南美和南太平洋區正處於蓬勃發展之中,在近十幾年裡,華德福教育也在亞太地區的日本、泰國、尼泊爾印度越南以及台灣地區等生根發芽。根據2000年德國華德福教育友好協會的統計,目前全球有876所華德福學校,2000多所華德福幼稚園,300矯正教育和社會治療機構。作為非主流的華德福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充分地肯定和推薦,其中一些華德福學校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國際教育網路聯合學校計畫的成員。
華德福教育以人為本,以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為目標。用健康、平衡的方式,追求孩子在意志(身)、情感(心)及思考(意識)三個層面能力的全方位成長。把單一的智性知識的學習,轉化為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手工、肢體律動及音樂與平衡厚實的語文、數學、自然和社會課程相互間密切結合,來滋養整個孩子——頭腦、心性與四肢的均衡發展。

在孩子善、美、真的階段性發展過程中,華德福教育旨在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潛能、孕育自由的精神,幫助他們逐漸成為一個具有創造性思維、社會道德責任感和實踐力的人,從而幫助他們在將來以正向的生命態度,進入世界,貢獻自己的才能。

簡介

正如校歌所唱,“每當我發現需要做的事,如果我去做就實現。”2004年9月中國大陸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在成都三環路內一個農家小院裡誕生,不足三畝土地。學校現在已發展為幼稚園、國小、成人培訓中心和活力農耕四部分,校園面積近30畝,這裡青草地和樹林是孩子們遊戲活動的場所,樹葉、石頭、動物都是孩子們的玩伴。
學校最初是由3位留學英國美國的留學者發起,國內外熱心人士和資深華德福教師參與創辦,非盈利。外國資深教師指導。幾乎所有的本校老師都曾在國外的華德福學校和機構進行過短期學習和長期培訓。學校常有教師和學生的國際交流項目。堅定理想,努力實踐。現幼稚園5個混臨齡班,2個親子班,共120名孩子;國小正在試辦之中。

班級情境與校園生態環境

教育教學教育教學

教育如水無處不在。華德福教育非常重視學校規劃與每一個角落空間的布置,環境與人際之間散發出無形的整體氣氛和力量會深刻地影響著孩子內在感官。在教室中,主班老師運用季節性的自然植物布置環境,季節桌、遊戲角落是孩子感受自然與自身融合之處。在校園景觀工程中,目前學校正積極營造一個生機循環、豐富、溫暖、柔和與安全的校園環境。

目標及理念

目標:我們將努力把華德福教育(WaldorfEducation)理念與中國文化和國情結合,創辦出中國大陸第一所從幼稚園到高中的華德福學校,以及華德福教師培訓中心,並推廣和實踐與華德福教育的活力有機農業(BiodynamicAgriculture)。以學校為平台各地把華德福教育和自然健康生活帶給孩子和家庭,使學校的教職工、學生和家長一起形成有著共同理念、共同學習、開放交流、互相幫助和不斷完善自我的生活文化社區,並推廣到全國。

理念:我們將堅持華德福頭、心、手全面健康發展的教育原則,同時與中國文化相結合。老師在遵循孩子發展的天性和規律的基礎上,通過獨特的方法和渠道,深入體驗和審視自我,深刻細緻地對每個學生的生命和個體本質進行全面的觀察和研究,以建立幫助學生身體、心靈和思想意識全面發展的教育,傳承歷史文化,面向生活,朝向未來。

基本教育原則

0-7歲孩子以意志為主導,通過模仿來學習成長,以滋養生命力來建構身體為主要工作。
7-14歲兒童以情感為主導,通過權威的帶領來學習成長,以建構和學習:與事物、與他人的積極關係為主要工作。
14-21歲學生以思考為主導,通過探索和研究為學習成長的手段,以發展道德責任感和創造性思維為主要工作。
我們呵護孩子完整的童年,讓孩子探索自己、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宇宙自然的和諧關係,學會生活和工作,尋找人生方向和意義。
我們努力避免把教學簡化為單純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通過我們獨特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進一步深化個人的體驗和感受,培養個體精神和內在的行動意志力,孩子的個性、創造和成就都會得到認同和尊重。
我們認為教育是一門藝術,並通過藝術的形式來實施,與自然社會融為一體,構建一個美的外在與內在的環境,從自然和美中學習。
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華德福教育的哲學和精神,並深入中國的文化和本土,以具有本土內涵的形式展現出來,努力在課程和教學中展現出成都當地和漢文化的特色,達到一種中西貫通的境界。
我們不僅僅是實施教育,也不僅僅引進一種新的教育體系,我們更是引進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我們的教師和家長們也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成長。

團隊

國小公開課國小公開課

成都華德福學校最初是由3位留學英國和美國的回國學者發起創辦,參與者包括了國內外的熱心人士和國外資深專家和教師。目前在華德福學校工作的教職工,普遍具有廣泛的社會和工作經驗,其中有編輯、大學老師、企業主管、政府公務員、科學研究員、個體商人等,有留學歸國的學者和大學畢業生,還有外國志願者。大家以熱愛華德福教育為動力而來到學校,積極地接受各種學習和培訓,自我逐步成長,對學生和學校有愛和熱情,以及較強的實踐意志,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年青團隊。
目前,在校服務的老師有三十二位,來自世界各地,有四位在國外完成了兩年以上全職的華德福師資培訓,並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其餘的老師都接受了在職培訓,並幾乎所有老師都到國外成型的華德福機構和學校接受過短期培訓。

主要定期指導教師

HansMudlle亞太地區人智學協會主席,是學校人智學研討工作的指導老師。
ThanhCherry來自澳大利亞,從事華德福教育幼兒教育工作25年,是亞太地區華德福幼兒教育發展的主導人和督導者,是本校幼兒教育工作的指導專家。
BenCherry來自澳大利亞,從事華德福教育師資培訓工作25年,是亞太地區華德福教育發展的主導人和督導者,是本校成人和中國小教育的指導專家。
SusanHaward國際華德福幼兒教育協會主席,是是學校幼兒教育工作的指導專家。
KalthleenYoung來自美國資深的華德福老師,是學校的管理和教師成長評估工作的指導老師。
NanaGable德國華德福幼兒協會主席,是學校財務經濟管理方面的指導專家。

機構組織

成都華德福學校是一所教師自治學校,是一所非營利機構,即創辦人或核心人員不分紅,盈餘部分用以提高教職工待遇和教育再投入。
教師委員會是學校教育教學和日常事務的決策中心,教師委員會由資深教師志願參與,並長期承諾。所有的行政人員以支持和協助教師為工作核心。由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和專家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工作,以保證教育教學的質量。
學校董事會由家長、教師和社會熱心人士義務組成,不拿報酬,為學校的法律、經濟、發展提供協助和監督。但是不干涉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基於學校的現實,目前董事會更多的是以學校顧問小組的形式存在。
學校的財務以非營利為原則,通過捐贈籌資和教育收費為收入來源。學校財務公開透明,切實做到學校為公益事業,而不是投資者謀求私人利益。
家長委員會以家長志願義務參與為原則,負責家校協調、家長教育以及協助學校的節日慶典和籌款活動。

創辦人介紹

黃曉星,留學英國和美國,獲得華德福教育碩士學位,在紐約的魯道夫.史代納同胞社區(RudolfSteinerFellowshipCommunity)從事華德福教育和環境教育項目數年,並擔任行政和管理工作。他所著的《邁向個性的教育》是國內第一本中文介紹華德福教育的書籍,目前在成都華德福學校負責發展外聯和師資培訓工作。。
張俐,曾在美國接受華德福教育培訓,並在紐約的魯道夫.史代納同胞社區(RudolfSteinerFellowshipCommunity)從事華德福幼兒教育和課外教育項目數年。曾被《父母》雜誌評為2005年全國十大最有影響力的母親。目前在成都華德福學校負責幼兒教育和學校行政財務工作。
李澤武,具有十幾年的國內教學經驗,並在英國接受華德福教師培訓。所著的《我在英格蘭讀師範》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並翻譯和出版了華德福教育書籍《自由地學習》。目前在學校負責國小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

NGO組織之教育助學機構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金鑰匙視障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西部雛鷹助學網
彩蝶計畫
美在心靈大學生志願者團
復新志願者學校
鄉村教育助學促進會
邊城愛心網
大興行知學校
微笑圖書室
燈塔計畫
春苗公益助學中心
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我們的自由天空公益助學志願者組織
小桔燈公益捐書活動
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
愛心包裹項目
好友營支教組織
紅葉義工愛心公益助學社
上海青聰泉兒童智慧型訓練中心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
原平愛心助學站
映山紅助學網
拉祜助學網
九江博愛聾人學校
春蕾助學網

培田客家社區大學
北京同志中心
貴州人公益行動網路
華益助弱服務中心
快樂小陶子教育助學公益工作室
中國紅心網
未來公益網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
多背1公斤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
愛心互助協會
焦作愛心助學會
黃絲帶慈善功德愛心行動
益心網
蒲公英中學
山那邊助學行動
愛心香巴拉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會
北京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
希望之光
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
壹個村小草根公益項目
愛心小站
全球消除貧困聯盟
我學網

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
西南林學院志願者義務家教協會
民工網
心守家園志願扶貧助學網
百蹊助學網
杭州啟明星兒童康復中心
樂助公益互助平台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
北京愛源匯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公益小書房
北京新民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彩虹村樂助會
公益團話劇社
中國滋根鄉村教育助學與發展促進會
天津心航路中國大教育助學網
中國·支教聯盟
求索網愛心驛站
青春安定社區
原野戶外陽光助學
中國助學網
感恩中國
無私助學網
中國地質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愛心無限民間慈善助學組織

21世紀公益行動
厚朴工作室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
百特教育助學公益
簡單助學論壇
北方助學論壇
北辰區啟智學校
北外青協陽光部落
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
緊急救援項目
福安街國小輔讀班
北京泓德中育教育助學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青澤志願者協會
漢中科教扶貧服務社
北京梁漱溟鄉村文化發展中心
守望志願團體
牧羊部落
華德福教育助學
南方周末愛心志願者同盟
武漢春苗學校
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家長教育助學研究所
北京真愛教育助學服務機構
響叮噹(北京)教育助學科技中心
國際青年成就中國部
北京天下溪教育助學諮詢中心
樂水行助學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