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旺鎮

周旺鎮

周旺鎮隸屬於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地處隆回縣東南部,東鄰邵陽縣岩口鋪鎮,南接北山鄉,西抵雨山鋪鎮,北靠灘頭鎮,320國道穿境而過,潭邵高速公路、邵懷高速公路傍境而行並設定了出口,交通十分便捷,素有隆回“東大門”之稱。周旺鎮擁有隆回縣第一家鄉鎮工業園,烤菸、金銀花、百合、優質稻等特色產業初具規模。 截止到2010年,全鎮總面積7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9萬畝;旱地面積1.5萬畝;林地面積3.7萬畝。轄37個村(居委會),3.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18人。

基本信息

周旺歷史

相傳幾百年前,一周姓者在此開鋪經商,生意興隆,人丁旺盛,地我沿此,區亦以此得名。歷為鄉村政權駐地。

解放初期,地屬第一區管轄。1952年建立第十一區。1956年撤區後,屬桃花坪辦事處,1958年建立周旺人民公社。1961年周旺公社分為6社,復建立周旺區至今。

基本簡介

崇福 車塘 朱溪 文田 張平 青花 新一 車水 柏坪 潭水
樓門前 楊林 鏨子嶺 洞沖 鐵爐沖 大園 新塘 伏家沖 魯塘 大柱
清水塘 鄧家壠 張家壠 水口山 薦樓 木梘塘 谷腳 石魚 譚家 井邵
水口 竹山沖 開田 魯鐸 斜嶺 孫家 居委會


經濟資源

學生在摘金銀花 學生在摘金銀花

境內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稻穀,是縣內主要糧區之一。經濟作物以柑桔、烤菸、花生、油茶為主, 油茶已成為全市第二大萬畝基地。養殖業發展較快,鎮內10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10戶,500頭以上的專業戶有40戶, 初步形成瘦肉型養豬專業村10個。

鎮內煤炭資源豐富, 質地良好,是縣內重點產煤區,縣屬斜岑嶺煤礦、大園煤礦在本鎮地域內;鎮屬周旺煤礦是本鎮骨幹企業, 已具有年產2萬噸的規模。鄉鎮企業還有中南金剛石廠、周旺農機廠、 工藝製鞋廠、建築公司、印刷廠、造紙廠等。民間工業色紙生產生產蓬勃發展,色紙暢銷全國各地。當前正籌建周旺色紙集團公司和色紙一條街工業小區,它將為周旺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99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012.86萬元, 工業總產值1059.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103.1 萬元, 財政總收入137.8萬元。

2010年,周旺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 農業穩鎮、工業強鎮、產業富鎮、和諧興鎮”的發展戰略,團結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實幹,全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3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農業總產值7600萬元,同比增長9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900萬元,同比增長32% ;完成財政收入300萬元,其中地稅入庫178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6%,國稅入庫122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12%。

2011年,全鎮工業生產總值實現3.2億元, 同比增長6%;農業總產值8600萬元,同比增長13.1%;財政稅收入341萬元,同比增長13.7%。全鎮呈現出經濟較快增長、民生持續改善、各項事業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喜人局面。並榮獲“2011年度全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全縣績效文明考核評估先進單位二等獎”“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隆回縣工業生產紅旗單位”“全縣危房改選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等殊榮。

交通資源

周旺鎮交通十分方便,村村通公路,320 國道由東至西貫穿全鎮,當前上瑞高速公路周旺出口已經正常通車,從周旺至懷化段也已完工,交通及其便利。尤其是區域位置好, 是邵陽市西邊縣進入市區的必經之地。

周旺工業園

周旺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精神,大力實施“興工強鎮”戰略,努力推進鎮域經濟工業化進程。經過多方努力,於2002年在320國道旁邊的崇福村建起了當時我縣第一家鄉鎮工業經濟小區——周旺工業園,占地面積220畝,是隆回最大的鄉鎮工業園。園區內已完成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當前已有華德家私廠、邵陽市菸草物流公司、鑫灝模具有限公司、建翔建材異型材有限公司等規模企業先後入園投產,共解決就業600餘人,實現工業產值近8000萬元。

榮譽稱號

2010年度全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全縣文明建設目標管理先進單位二等獎

2010年度隆回縣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優勝單位

2010年度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2010年度全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10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度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周旺中學

勞動教學 勞動教學

隆回縣周旺中學自2011年成功申建了省級勞動實踐基地之後,學校定期開展勞動實踐課,帶領學生進行勞動實踐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周旺中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初級中學。在校學生656人,在編教職工77人。多年來,該校以勞動實踐基地為載體,著重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創新精神,實現育人、創收、助學“三贏”。

周旺中學同時也是隆回縣的優質學生生源基地,每年考上湖南省重點中學隆回一中和隆回二中的人數占總參考人數的20%,周旺學子在高中發奮圖強,近幾年來考取清華北大及名牌大學的學生也頗多。

學校勞動教育向來以課堂理論為主,學生課後實踐能力欠缺。為積極探索農村中學素質教育之路,2009年7月,周旺中學乘借全縣“北藥南移”戰略東風,籌措資金10萬元,租用荒山86畝,配備勞動科技專業教師,率先在該縣開闢第一個學生勞動實踐基地,把勞技課“搬”進基地,利用基地帶領學生種植金銀花、油菜、花生、紅薯等農作物,給學生傳授勞動實用技能。課堂上,從溫度、水分、光照到除草、鬆土、施肥,老師實地講解,學生當場操作,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成。多年來,該校成功走出了一條基地育人、基地惠人、基地興校的農村特色教育路。學生勞動能力提高率達98%,勞動品德增強率達100%,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學校先後榮獲省市級勞動科技創新獎16項,基地共創收1.5萬元,幫助肖湘華等5名特困學生順利完成國中學業。2014年6月26日,湖南省教育廳裝備處處長李建新在基地考察時說:“這種勞動教學模式值得推廣!”。

現任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羅運河
黨委副書記、鎮長劉朝暉
人大主席肖擁軍
政協聯工委主任羅湘楚
黨委副書記、武裝政法委員廖昌棟
黨委紀檢組織委員劉禮鳳
黨委宣傳統戰委員、副鎮長劉定軍
副鎮長戴厚求
副鎮長易鑫
人大副主席肖順良
工會主席羅世傑

周旺名人

高漢超,字龍飛,清光緒八年(1882)農曆五月生於安鄉縣南堤拐。民國26年(1937)遷來邵陽縣周旺鋪張平(今隆回縣周旺鎮張平村)岳家定居。父高庭盛,濱湖佃農,擅長武藝,喜施教,除教鄉鄰外,還潛心教他習武。他勤學苦練,學會父親的秘傳武功,因家貧,十六歲投長沙、零陵警察局(所)當兵。任過軍士稽查、巡警、副官等職。民國15年2月,秉著以武術救國的意願,報名參加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參與汀泗橋、賀勝橋等戰役。17年,湖南國術館招考武術人員,他被錄取。入館後,既當教官,又當學員,學會了少林拳術,掌握了撲擊手法,武功益精。19年,他參加湖南省第一屆國術比賽,名列第二,獲“精武衛國”銀質獎牌。同年,省國術館為配合部隊發展武術,將他推薦到國民黨十五師任少校國術教官。部隊調防邵陽,他拜訪當地有名拳師王梅青,選學王的精武、司路施拳、梅花槍刀。21年師部選拔他出席湖南省第二屆武術比賽,名列第一,獲“武藝超群”金牌獎。24年,調國民黨第八軍任少校國術教官。26年盧溝橋事變後,因戰時停授國術,攜眷來周旺鋪安家。解甲歸田後,懷著以武術振興中華的信念,設館授徒。民國28年被灘頭鎮聘往教館,一年連教兩廠。邵陽有個禹胖子前來“破廠”,當眾被打敗,胖子當眾賠禮道歉。從此,各派拳師不再提與此他“破廠”。嗣後,邵陽等地要求他“教廠”的更多,直到1950年才停止傳授。他一生培育了數以百計的武術人材。他的武術造詣較深。計拳有:金剛煉、太極、萬法歸宗、猴拳、洪拳等四十八路;刀有:雙刀、單刀各十四路。還有梅花槍三路,耙二路,總計七十餘路拳術。練得好的是:雙刀、梅花槍與猴拳。最突出的是他常練的“金剛鑽”。拳術的主要特點是:以快為主,先發制人;以柔克剛,剛柔相濟。1953年9月病逝,終年71年。

李馥生 (1893 1976),號芬萼,輩名佑琪,1893年生,周旺鎮車塘村人。幼時在本村讀私塾數年,後就讀於周旺鎮文昌國小。因聰穎好學,成績優良,於1923年前後考入邵陽縣立師範。畢業後回鄉參加由彭達矽領導的農民協會,任秘書。半年後當地農民運動失敗,回村開始從事天文地理學研究,師從當地著名天文地理學家李靖臣先生,得其真傳。每年通過觀測農曆八月初一、初二、初三晚上的天象,便能較為準確地預測來年的氣象,並通過常年不斷的觀察,能準確判斷出何時會出現日食、月食及短期的氣候變化。這在當時缺乏儀器測量和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代,尚屬可貴,為後來的天氣預報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50年代初期,廣西的三江橋幾修不成,後經他測定的位置,修建才告成功;洞口的花園橋,橋墩屢被洪水摧毀,後經他測算出動工日期和時間,才順利建成。不少人讚譽李馥生為“李半仙”,他的名字幾乎聞名於大半箇中國,特別在雲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名氣更大,這些地方的人常來請他推算天氣,或測定墓穴、宅基地。死後多年,仍有不少外地人來找他。他所編印的《望星樓通鑑》、《萬年曆通書》等歷學著作,成為當時歷學界的經典,暢銷海內外。2001年3月,兩個英國人從他的後人處買走兩塊木刻曆書印刷板。當前不少地方民間曆書仍以李馥生的名字為招牌,可見他所編寫的曆書深受人們歡迎。一生學說與著述有相當部分的科學性與理論性,但也沿襲摻雜了不少封建迷信的糟粕。青年時期待人隨和,雖不斂財,但收入不菲,小有家產。土改時被劃為地主,曆書編印館由農會接管,他被管制勞動3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多次批鬥。

覃順壽,1945年生,周旺鎮人。教授、主任醫師,大校軍銜。先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後就讀湖南醫科大學研究生,獲醫學碩士學位。從事醫院管理和內科臨床40年,任職軍隊多家醫院主任醫師、院長和第一軍醫大學教授。參編論著《臨床教學查房》、《常見病出院康復指南》,任副主編。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課題研究,認真總結經驗,撰寫醫學論文,在國家級雜誌和省級雜誌發表20餘篇,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4項。1987年,在老山防禦作戰中記二等功,並獲“戰地模範衛生幹部”稱號。

文樹勛,男,漢族,湖南隆回縣周旺鎮人,1965年1月28日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高級經濟師。現任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長沙市第十一、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周旺頌詞

五 古

周 旺 夕 步

徐運鈞

連朝陰雨後,草木亦已蕃。

漫步公路側,來去車如環。

“梅亭“魚躍水,焦土綠如藍。

巍巍塔悶馬,隱隱箭樓喧。

機拖泥滾浪,“烏金”遍地翻。

山邊牛仰秣,竹下讀書閒。

三中全會好,周旺春光暄。

註:① 解放後周旺區大修水利,梅亭水庫修得最早,長藤結瓜,為縣內娘婆子水庫。

② 解放前周旺區十年九旱,一片焦土;解放後,大興水利,水旱無憂,一片青蔥。

③ 周旺區煤的蘊藏量豐富,現有國營煤礦2個。

七 律

周 旺 行

·陳球德·

無限情懷周旺行,路旁花柳各爭春。

湖嵌明鏡繁星燦,地卷盤龍寶礦盈。

一塔馬眠千載睦,三江浪擊六峰傾。

文仙觀上溶溶月,朗照都梁古縣門。

註:①周旺區水庫繁多,塘庫串連,梅亭水庫有長藤結瓜之稱。

②該區盛產煤炭。

③相傳仙馬吃禾,引起兩族糾紛,後悶馬立塔,和睦相處。

④大革命時期,農民運動首領肖柳江、彭達江、王翰江率領農民與大土豪周哲卿之六子周瑞峰、周融峰、周岳峰、周華峰、周雁峰、周芙峰進行鬥爭,後六峰逃跑,有“三江斗六峰”之說。

⑤周旺是邵安公路進入隆回的門戶。

三敢三創

為了轉變觀念,改進作風,隆回縣2013年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敢想敢幹敢擔當、創業創新創一流”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自活動開展以來,周旺鎮紮實開展活動,從“實”出發,乾好“實”事,務“實”到底。

學習討論“實”際。自3月份以來,周旺鎮已就“三敢三創”活動集中學習討論了的四次。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勇於擔責,突出實幹的氛圍中,分別就本鎮當前的發展契機、新的城建開發優惠政策、興鎮立鎮思路、傳統產業與產業發展、農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結合實際進行了集中學習討論。通過幹部民眾集思廣義、班子會議集中研討,現已初步形成了“農業穩鎮、產業富鎮、工業強鎮、城建靚鎮、和諧興鎮”的發展新思路。2013年重點做好城建提質擴容,完成鎮區內320國道沿線的美化、綠化和亮化工程、周旺鎮農貿市場的擴容改建、周旺色紙批發市場的建設、集中安置拆遷戶項目、斜嶺片水利工程、周旺鎮中心幼稚園的興建。

承諾服務“實”事。年初全鎮各部門各站所就工作目標都簽訂了的目標責任書,為了優質完成工作目標,深入開展“服務基層、服務發展、服務民眾”活動,杜絕“喊、空、吹”,全體鎮村幹部職工黨員做出“實”事公開承諾,就承諾事項、責任人、措施、完成時限做出具體要求,年底將作為考核依據。現有117名鎮村幹部和715名農村黨員上交了公開承諾書,承諾事項300餘件。

整改作風做“實”。 鎮黨委政府按照省市縣的要求紮實肅風肅紀。加強制度建設,注重長效機制。2013年以來制定了各項紀律考核管理新制度20餘項,其中以《周旺鎮幹部作風手冊》、《幹部職工績效考核與地方性津補貼掛鈎精細化管理方案》、《財務精細化管理方案》、《租車、就餐管理制度》最為突出。堅持制度制定在先,制度落實跟進。每月初公示各分管領導工作要點,四月工作要點30項。自開展活動以來全鎮通報批評2名違紀幹部,責令5個單位限期改正作風,每月租車公餐交待費節約近1000元。

周旺鎮 周旺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