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愛心助學站

原平愛心助學站

原平市愛心助學站成立於2005年5月1日,是由一些自願奉獻愛心的單位和人員發起創辦的、非營利性慈善事業組織。

基本信息

原平愛心助學站原平愛心助學站

機構名稱:原平愛心助學站
城市:山西
大分類:教育助學
公益分類:教育助學兒童與青少年
註冊性質:民政登記
成立時間:2005年5月1日
機構規模:專職4人,志願者748人
機構聯絡人:石建華

簡介

原平市愛心助學站,是由一些自願奉獻愛心的單位和人員發起創辦的、經市政府批准、以資助特困學生上學和改善貧困地區教學條件為目的、非營利性慈善事業組織。通過創辦愛心助學網,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在網上發布特困學生的有關情況,為國內外各界自願奉獻愛心的賢達人士開通信息渠道,架起他們與特困學生互相聯繫、互相了解的橋樑,搭起匯集各種資源、幫助特困學生完成學業的平台。

宗旨及理念

一、性質:原平市愛心助學站由自願奉獻愛心的單位和人員組成,為非營利性慈善事業社會組織。
二、宗旨:以聯絡國內外自願奉獻愛心的單位和人員,幫助貧困學生上學為唯一目的。
三、理念:同在藍天下,共架愛心橋,攜手育桃李。
四、原則:公開、公正、公平、透明。
五、業務:通過創辦中國助學網,在網上公布貧困學生的有關資料,為國內外各界自願奉獻愛心的賢達人士開通信息渠道,搭建捐贈、捐助、捐資三個平台,接受國內外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資助,用於急需救助的優秀學生。

成就

機構組織機構組織

自2005年5月1日原平市愛心助學網站試運行以來,共發布323名特困學生的有關資料,截至目前,共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北京、天津、上海三市,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四川、湖南、湖北、海南、陝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十七個省以及我省的太原、大同、運城、長治、臨汾、陽泉、洪洞等七個市、縣以及我市共137名愛心人士和22個愛心單位的資助款154828.70元和價值65982.77元的圖書5155冊以及衣服、鞋帽衛生用品等1227件。截至目前,共資助特困學生315名,受助學生已擴展到代縣、繁峙、五台、定襄、寧武、保德等縣,有37名同學已受到多次資助(最多的10次),還在崞陽鎮西街國小、東社鎮一中、蘭村中學、段家堡鄉中學、崇實中學,建立了五個“愛心圖書室”,受惠師生可達5300餘人。還有些資助者直接把款物寄給了受助的學生,我們尚未統計。尤其令人高興的是,今年5月份以來,我們就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特困大學新生的調查摸底和籌措資金上。經過多方努力,共有21名特困大學生得到了資助款86200元,其中省慈善總會資助9名,45100元,廣東、天津、太原、臨汾和我市的6位愛心人士和1個愛心單位資助5名,20100元,原平市愛心助學站又把21000元助學基金借給7位大學生每人3000元。

創辦歷程

原平市愛心助站,萌生於對我市的調查研究之中。近幾年,我們在對“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和城市貧困人口的調查中了解到:儘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的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提高,但由於種種原因,我市仍有2萬多名貧困學生。尤其是在一些意外事故、父母離異、親人病殘等天災人禍的打擊下,還有約2千多名特別貧困的學生,有的被迫輟學,一些考入高中、大學的十分優的孩子,也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甚至有失學的危險。他們渴望讀書,企盼上學。為了儘可能讓這些孩子有一個讀書的機會。2004年冬天,由一些自願奉獻愛心的單位和人員組成了“原平市愛心助學站”籌備組,籌備工作從幾方面展開:一是籌集資金,購置設備。共籌資3萬元,購置了電腦、掃瞄器、桌、凳等必用辦公設備。二是編寫有關資料。三是申請並辦理有關審批手續:向市教育局、民政局、審計局提出申請並報送有關材料,申請了域名,並辦理了註冊備案手續。四是辦理銀行開戶手續。五是落實辦公用房。六是解決有關技術問題,製作網頁。七是收集貧困學生的資料,上網發布。八是擬定一些規章制度,重點是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保證財會人員符合規定,持證上崗,收支情況及時上網公布,年終審計並上網公布,確保資助貧困學生的款物全部用於貧困學生。
當時的主要困難是:一無資金、二無設備、三無辦公室、四無技術人員、五無先例(辦此類事我市尚無先例)。一切都得白手起家,從頭開始。於是,首先由個人借款,購置了部分設備,湊足了3萬元的驗資經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局騰出了辦公用房並供給水、暖、電,忻州市的志願者承擔了製作網頁和網站的後台管理,市教育局給予人力支持。大家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工作,終於使網站在2005年5月1日聯網試運行。
愛心助學站在整個創辦過程中,受到了各級各部門領導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極大關注、關懷和支持。全國著名勞動模範、唯一的一至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對創辦愛心助學站給予高度評價,原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傅全有上將、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呂日周、原新疆軍區副政委王維珍將軍、我市的原市委書記王義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潘文才、市長張志哲、市政協主席任先艇等領導,分別為愛心助學站題辭,予以鼓勵並向全社會發出呼喚。呂日周副主席、潘文才主任、市委副書記趙先虎各捐款1000元,我市在北京工作的田建軍捐款10000元,華尚實業有限公司、華中書社、中興書店、錦繡書店、前進書店、新華書店等單位;太原市的青年企業家侯育紅、臨汾市的李女士、上海市的陸亞萍女士、浙江的王素芬女士、山西大學商務學院、上海市建設中學、山東藝術學院的同學們等好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才使我們的愛心助學事業越辦越紅火。

發展重點

機構活動機構活動

2006年以來,我們著重抓了拓展範圍和提升檔次:一是擴大資助範圍。根據有些孩子缺衣少被,有些山區圖書奇缺,有的孩子沒見過電腦等情況,我們向全國的62所大學團委會發出倡議書,希望能捐助一些書包、文具、圖書、電腦、衣服、被褥等學習、生活用品,不論新舊,能用即可。二是擴大受助範圍。網上發布的特困學生,已由我市擴展到我省的其他縣市,並增加了改善教學條件、改善學生學習、生活條件的內容。三是提升辦站宗旨。以“同在藍天下,共架愛心橋,攜手育桃李”為宗旨,圍繞回報社會,建設愛心助學互動工程。網站設立捐贈、捐助和捐資三個平台;①捐贈款物一次性贈給被資助對象。②捐助款設立助學基金會,資助特困學生上大學,受助者大學畢業後逐漸歸還,再資助其他特困學生,這樣可以滾動發展,永續利用。我們的做法是,愛心助學站收到捐贈款物後,及時給捐贈者寄去收據和《榮譽證》,即社會對捐贈者的回報;被資助者完成學業後,也要通過愛心助學站捐贈捐助平台,資助更多的特困學生完成學業。③捐資款用於籌建愛心助學紀念館,把奉獻愛心人士的姓名刻碑載冊,以弘揚無私奉獻精神,並逐步建成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以激勵後人,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永遠發揚光大。四是依靠市委、政府支持。我們經常地、積極主動地向市委、政府領導匯報愛心助學站的活動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並得到大力支持,市政府已將原平市愛心助學站列入預算,撥給辦公經費,今年7月,又以市政府原政發(2006)38號檔案下發了《關於轉發原平市愛心助學站<關於開展愛心助學活動的意見>的通知》,向全市發出號召,更是對我們極大的支持和鼓勵。五是提高點擊率。把原平市愛心助學網擴展為中國助學網,申請通用網址,提高點擊率,吸引更多的國內外資金,資助更多的特困學生,把愛心助學工程做得更大、更好。

NGO組織之教育助學機構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金鑰匙視障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西部雛鷹助學網
彩蝶計畫
美在心靈大學生志願者團
復新志願者學校
鄉村教育助學促進會
邊城愛心網
大興行知學校
微笑圖書室
燈塔計畫
春苗公益助學中心
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我們的自由天空公益助學志願者組織
小桔燈公益捐書活動
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
愛心包裹項目
好友營支教組織
紅葉義工愛心公益助學社
上海青聰泉兒童智慧型訓練中心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
原平愛心助學站
映山紅助學網
拉祜助學網
九江博愛聾人學校
春蕾助學網

培田客家社區大學
北京同志中心
貴州人公益行動網路
華益助弱服務中心
快樂小陶子教育助學公益工作室
中國紅心網
未來公益網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
多背1公斤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
愛心互助協會
焦作愛心助學會
黃絲帶慈善功德愛心行動
益心網
蒲公英中學
山那邊助學行動
愛心香巴拉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會
北京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
希望之光
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
壹個村小草根公益項目
愛心小站
全球消除貧困聯盟
我學網

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
西南林學院志願者義務家教協會
民工網
心守家園志願扶貧助學網
百蹊助學網
杭州啟明星兒童康復中心
樂助公益互助平台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
北京愛源匯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公益小書房
北京新民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彩虹村樂助會
公益團話劇社
中國滋根鄉村教育助學與發展促進會
天津心航路中國大教育助學網
中國·支教聯盟
求索網愛心驛站
青春安定社區
原野戶外陽光助學
中國助學網
感恩中國
無私助學網
中國地質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愛心無限民間慈善助學組織

21世紀公益行動
厚朴工作室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
百特教育助學公益
簡單助學論壇
北方助學論壇
北辰區啟智學校
北外青協陽光部落
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
緊急救援項目
福安街國小輔讀班
北京泓德中育教育助學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青澤志願者協會
漢中科教扶貧服務社
北京梁漱溟鄉村文化發展中心
守望志願團體
牧羊部落
華德福教育助學
南方周末愛心志願者同盟
武漢春苗學校
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家長教育助學研究所
北京真愛教育助學服務機構
響叮噹(北京)教育助學科技中心
國際青年成就中國部
北京天下溪教育助學諮詢中心
樂水行助學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