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現有兩系(歷史系、文化學系)、四所(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所、楚學研究所、文化產業研究所)。

基本信息

華中師範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是我校傳統優勢學院之一。學院現有兩系(歷史系、文化學系)、四所(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所、楚學研究所、文化產業研究所)。歷史學專業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博士後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單位,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史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中國歷史文獻學為湖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83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18人),副教授25人,講師13人。學院資料中心藏書15萬餘冊,中外文期刊500餘種,文物館珍藏各類文物近4000餘種(類),機房擁有計算機60餘台,多媒體教室設備先進、齊全。近五年來,學院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7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近百部,發表論文620餘篇。

相關條目

1、古老的學科
華中師大的歷史學科有百年的歷史。其前身的文華書院在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首開西洋史,自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以後,每周都有史綱課三小時,地理或歐洲史兩小時。1931年,華中大學開設的歷史課程有:中國史、現代歐洲史、希臘史、羅馬史、英國立憲史、日本史、印度史、西洋文明史、耶教史、佛教史、遠東國際關係史等。1935年,陳叔元擔任歷史系主任。陳叔元為上海聖約翰大學文學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碩士,曾任福州協和大學教授。1938年以後,華中大學西遷到雲南省大理,歷史系與社會科學系合併成為歷史社會學系,當時主辦的《西南邊疆問題研究報告》成為當時國內外邊疆文化資料的權威刊物。解放前擔任歷史學課的教師有:英國的甘施禮康士丁、丁克生等,國內學者有蔡尚思、馬奉琛、許衍梁、石聲河、華保羅、曹植福、喻存粹等。1949年,中原大學教育學院設有歷史系。1952年,華中高等師範學校設有歷史系,方衡擔任系主任。
解放初有一批著名學者在歷史系任教,他們是錢基博、張舜徽、潘梓年、楊東純、王玉哲、楊希時、王凌雲等。國學大師錢基博、張舜徽等先生曾經向歷史系捐贈了一批寶貴的文物,現收藏於學校文物館。
在歷史系工作,現已退休的歷史學教授、副教授有:塗厚善黃道立、劉繼興、高明振、黃振、閔光沛、王瑞明、吳量愷、鄒賢俊、李國祥、崔曙庭、張翼之、戴緒恭、譚克繩、蘇中立、唐文權、戴成興、董方奎、塗光久、孫玉華、向子祥、吳韞山、李雪松、羅靜蘭、周孝梅、徐策偉、李繼晟、周學根、龐子朝等。在歷史系先後工作過的同志還有丁磊華、馬志林、彭祖年、薄懷俊、朱明庭、谷武高、余顯富、黃懷玉、黃葳、章重明、周開敏、張長清湯建英、劉玲等。在歷史系工作過,後又調出的教師有張洪、李子林林利民、賀璋容、王昌茂、張三夕、高華平、劉筱紅、羅家祥、李建中、馬良懷、王奇生等。
20世紀50——70年代,歷史系培養了大批優秀學生,他們是中學的教學骨幹。文革以後,歷史系在全校率先有了碩士點和博士點,為中國史學界培養了大批新秀。歷史系還開門辦學,1981年歷史系與江漢大學聯合辦學,培養歷史學科的專科生,由歷史系制定教學計畫編寫教材,派老師去江漢大學漢陽分校教學點上課。1983年,湖北省自學考試辦公室設定歷史專業自學考試,由我系承辦培養歷史專業自學考生的任務,發給自學考生畢業證書。1983年,歷史系與農工民主黨聯合在華師辦了“中華自修大學”(歷史本科)。
1983年5月3日,教育部批文建立歷史文獻研究所,隸屬於國家教委領導下的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1984年,教育部批准建立歷史研究所,該所是辛亥革命史研究會、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的掛靠依託單位。
1996年,歷史系、歷史研究所和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所合併,聯合組建歷史文化學院。馬敏、朱英先後擔任院長。
2、教師隊伍建設
學院現有三所兩系,教職員工82人。
中國近代史所 16人:章開沅、馬敏、朱英、羅福惠、嚴昌洪、何建明、彭南生劉家峰、田彤、許小青、江滿情、王薇佳鄭成林、張建平、謝建軍。章開沅、劉望齡、羅福惠、嚴昌洪先後擔任所長,現任所長朱英兼任基地主任。
歷史文獻所12人:周國林、劉韶軍顧志華楊昶王玉德、劉固勝、董恩林陳蔚松、李曉明、譚漢生、賈國偉、孫湘雲。張舜徽、李國祥、周國林先後擔任所長,現任所長劉韶軍。
楚學所 3人:蔡靖泉、顧久幸、張正明。現任所長蔡靖泉。
歷史系30人。其中世界史教研室12人:黃正柏、晏紹祥(兼副院長)、李隆慶、李其榮邢來順莊萬友陶笑虹、揭書安、徐曉旭、王震宇、梁軍、曾曉祥,教研室主任黃正柏。中近史教研室 9人:劉偉(兼副院長)、黃華文李英銓曾祥文沈志安孫澤學、杜芳、董恩強、李寶紅,教研室主任黃華文。中古史教研室 9人:熊鐵基、吳琦、鄧鴻光、張全明、丁毅華、趙國華、楊有禮、尤學工,教研室主任趙國華。歷史系主任趙國華、副主任邢來順。
文化學系6人:彭長征、姚偉鈞程翠英、王娟、李愛國、紀東東。主任彭長征、副主任姚偉鈞。
資料中心:喻枝英、陳亞敏喻旭、徐艷芳、胡永弘、胡秀雲、鄒霞。中心主任喻枝英。院黨政 9人:胡年珍(書記)、寇富安(副書記)、徐 劍(團委書記)、辜慶、盧志平(行政副院長)、龐華君(院辦主任)、廖林子(教學秘書)、 查旺雙(科研與函授秘書)、趙國清(行政秘書)。計算機房1人:何蕾
其中有教師64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33人。教授30人、副教授19人、副研究館員4人、講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9人。
教授:章開沅、馬敏、朱英、羅福惠、嚴昌洪、何建明、周國林、劉韶軍、黃正柏、熊鐵基、吳琦、劉偉、姚偉鈞、彭南生、黃華文、晏紹祥、邢來順、李其榮、鄧鴻光、張全明、丁毅華、顧志華、楊昶、王玉德、蔡靖泉、顧久幸、張正明、彭長征、劉固勝。(前14人為博導)
副教授:趙國華、楊有禮、李英銓、曾祥文、沈志安、孫澤學、杜芳、李隆慶、莊萬友、陶笑虹、揭書安、董恩林、陳蔚松、李曉明、賈國偉、孫湘雲、劉家峰、田彤、徐曉旭。
講師:王震宇、梁軍、曾曉強、董恩祥、李寶紅、許小青、江滿情、王薇佳、鄭成林、程翠英、王娟、李愛國、紀東東。
圖書系列副研究館員:俞旭、喻枝英、徐艷芳、胡永弘。館員陳亞敏胡秀雲鄒霞。技師:何蕾。
以上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19人:彭南生、劉固勝、晏紹祥、何曉旭、田彤、劉家峰、馬敏、何建明、周國林、劉韶軍、吳琦、姚偉鈞、王玉德、董恩林、李曉明、邢來順、孫澤學、鄭成林、王薇佳、江滿情,前6人為博士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有4人:梁軍、董恩強、尤學工、許小青。
退休的教授還在著書立說,或繼續發揮學術作用,他們是塗厚善、黃道立、高明振、黃振、閔光沛、王瑞明、吳量愷、鄒賢俊、李國祥、崔曙庭、張翼之、戴緒恭、譚克繩、蘇中立等先生。
學院聘請了一批海內外著名學者為兼職教授30餘人,如野澤豐、成中英、陳鼓應、裘錫圭、龐朴等。
3、學科建設
歷史學科一直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國務院李嵐清副總理和教育部陳至立部長曾經到我院視察。湖北省原高工委書記、教委主任余鳳盛曾經到學院作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報告。
1995年,學院歷史學科被批准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2003年,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正式掛牌。
2000年,學院取得美國環太平洋教育基金會的支持,創辦了文化管理學系。
2001年,學院引進人才,組建楚學研究所。
學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與道教研究中心、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張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會大學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
學院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中國近現代史。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近代史所。省級重點學科1個——歷史文獻學。校級重點學科1個——中國古代史。學院在2003年申報了歷史學一級學科,申報了專門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級學科。
學院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教育與教學規律,堅持改革,把我院辦成以歷史教育和研究為主的,並在文化與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國內一流的學院。
學院確定以張舜徽先生和章開沅先生“自強不息、務實求真”作為院裡的學術傳統。學院營造出了“和諧、有序、實效、奮進”的學科建設氛圍。
學院現擁有兩個全國首批批准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分別是中國近代史、歷史文獻學。學院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分別是: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歷史文獻學、世界史。碩士方向還開設了歷史教學法、跨文化管理,已經開始招生。以下對主要專業作簡要介紹:
(1)中國近現代史專業。該學科由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作為學術帶頭人,1981年即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8年評為全國重點學科,1997年按“211工程”重點學科的要求立項建設,2001年順利通過驗收,2000年評為全國百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再次被重新評審為全國重點學科。該學科點在辛亥革命研究、商會研究、思想史、社會史等方面在全國有很強的優勢。
(2)中國歷史文獻學專業。該學科早在1981年就被批准為全國第一個歷史文獻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994年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全國性的學術團體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長期掛靠在歷史文獻研究所,每年都召開一次全國性的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年會。研究會創始人張舜徽先生連續兩年擔任會長,現任會長為周國林教授。該學科在文獻整理、傳統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影響。
(3)中國古代史專業。中國古代史專業是校級重點學科。80年代,熊鐵基、王瑞明、吳量愷等教授在秦漢史、宋史、明清史等領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受到史學界重視的研究成果。 1984年,中國古代史專業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該學科點不斷充實中青年研究隊伍,強化原有研究特色,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在秦漢史、宋史、明清史等方面有一定的影響。
(4)世界史。80年代,塗厚善、黃振、王宏吉、劉繼興、高明振、蕭漢森等教授在世界史諸多領域中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1984年,世界史專業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1995年以來,除選派多名青年教師出國進修或攻讀博士學位之外,還引進了博士後和博士,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校世界史學科缺乏學術骨幹的狀況。世界史在歐美史、印度史、國際關係史等方面有一定的學術影響。
(5)楚學研究。我院的楚學研究所是湖北省乃至全國楚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該學科點研究人員在培養研究生的同時,正由張正明教授主持,從事“楚文化與其他相關文化的比較”這一課題的研究,計畫在三至五年內推出這一研究的系列叢書。
(6)道家與道教思想文化研究。2000年,我院成立了“道家道教研究中心”,由熊鐵基教授擔任主任,主要成員有數名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授。該中心的重點研究領域為老莊學研究、道家思想文化的歷史地位及現代意義、道家道教文獻整理與研究、道家思想淵源及其地域性特點、儒道釋三教關係及其衍變等。2003年成功地舉辦了湖北省道教文化研習班。
4、教學與人才培養
全院現有本科學生492人,碩士研究生116人,博士生43人。
歷史系形成了師範專業和本碩連讀基地班兩種人才培養模式。歷史系堅持課程改革,改革後的課程體系形成了新的特點:
(1)專業領域拓寬。有專業課程、綜合素質課程、師範素質課程和實踐環節四個課群,分別組成四個教學鏈,按逐步遞進原則進行安排,形成綜合的教學體系。
(2)專業課程結構最佳化。壓縮了中外通史的課時和學分,由原來的720課時40學分壓縮至450課時25學分,相應增加了選修課程,將選修課分成專門史(包括斷代史、國別史)和專題研究課兩大類。專門史從二年級開始安排,專題研究課從三年級開始安排,既體現層次性,又逐步遞進提高。
(3)專業課程設定注重前沿性、前瞻性和學術特色。開設了一批新課,如博士導師專題課、中外文化史、20世紀國際關係史、國學元典導讀等;還注意設定了一部分有助於提高專業素質的課程,如專業英語、治學與人生等。
(4)把相關學科理論課程列入教學計畫。課程體系包括計算機基礎、中外文學史、政治學、社會學、高等數學、文化人類學、公共關係學等課,還規定每個同學必須有10個學分到外系選課,其中有4個學分必須選學自然科學類課程。
文化學系目前已招收三屆學生,140餘人。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在文化學、管理學方面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和紮實的職業技能,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狀況,熟悉現代管理運作的文化機制,掌握經濟學和經濟法方面的專業知識,熟悉國際經濟管理的規約和慣例,具備熟練運用外語進行跨國交際和管理能力的外向型複合型管理人才。
文化學系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文化概論、世界文化概論、文化學導論、管理學原理、等幾十門課,形成了三個結合的複合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文管(管理)結合;中外結合;古今結合。該專業課程有主幹基礎課19門,指定選修課8門,任意選修課16門,形成理論、知識、能力培養三個層次。文化管理作為新專業,在注重選用面向21世紀新教材的同時,還著手編寫並初步完成了《世界主要文化傳統》、《人類文化與研究導論》、《西方文化概論》、《文化學概論》等教材。其中《中國文化概論》已出版,並被列為全國高等自學考試指定教材。
學院的課程改革研究獲教育部師範司面向21世紀教改立項項目,並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學院承擔了教育部教改研究項目3項,省教改研究項目 3 項,學校教改研究項目4 項。學院承擔了教育部高教司資助的網路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的課件製作任務。
學院重視教材的採用和編寫。學院著手進行通史教材建設,教師編寫了《中國通史》(三冊)、《世界通史》(三冊),已成稿四冊,擬在本科教學中試用。編寫《史學論文寫作講義》。還承擔了一些教育部有關部門組織編寫的教材,如師範司組織的專升本教材《中國經濟史》、湖北省教委組織的自考教材《中國文化概論》等。《中國歷史地理論綱》已被多所兄弟院校採用。學院經常舉辦教師現代教育技能培訓,要求教師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學院的教授上本科生課占90%,正副教授上本科生課占95.5%。馬敏、朱英、羅福惠、嚴昌洪等教授承擔了《中國近代史專題》課程,全部由博士生導師上課。《中華元典導讀》課基本上也是由熊鐵基、周國林等博士生導師來承擔。以科研為主的教師分別承擔了本科生的專業課或選修課。教學成果多次獲獎。
學院加強學生科研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做法:(1)建立每周學術諮詢制度,由歷史系和文化學系的教師分別向前來求教的學生解答問題。(2)先後組織了世界史、史學理論、生態史等興趣小組,有教師分別輔導讀書、討論和科研活動。(3)將學年論文作為制度,成績計入學分,為寫作畢業論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4)建立學生科研立項制度,除學年保證送10項為學校科研立項項目外,學院再確立一批科研立項。已實行了兩屆。(5)對學生的畢業論文嚴格要求。將學生的選題工作提前到第七學期進行。教師在選題、查閱資料、初稿修改幾個環節嚴格把關,制定了嚴格的評分標準,控制評優比例(15%),並實行了全部學生的論文答辯制度;還規定發現抄襲行為,以零分論處。(6)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學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為了擴大視野,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到井岡山、韶山、西安、紅安、延安等地進行專業考察,撰寫考察報告,這已成為制度。
學生每年都湧現出先進集體和個人。8801在1991年也獲得湖北省先進班集體稱號。1991和1992年暑期,歷史系學生自願組成赴革命老區紅安社會實踐團,連續兩年獲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教委、省高工委、團省委和省教育工會授予的“社會實踐先集集體”稱號。校學生會主席,本系8802班學生陶陽在1990年代表全校同學出席了全國第三次代表大會。歷史系學生多次獲全校團體冠軍。 1992年校春季運動會上,獲學生男子組總分第一名,女子組第二。1993年校春季運動會上獲學生男子組總分第二名,並打破兩項校田徑比賽的記錄。在校際比賽中,系文藝隊員獲湖北省高校文藝節目匯演一等獎。86級學生宋智獲全國星星杯小說徵文一等獎。84級學生張執浩和86級學生王敬東分別獲武漢市高校詩歌大賽獎創作一等獎和朗誦一等獎。繼95、96級基地班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以後,97級基地班在2000又被評為全國和湖北省先進班集體。
每個年級均有80%學生寫了入黨申請書。畢業班一般都有20餘名黨員。馮聖兵同學堅持資助貧困學生,獲全國三好學生標兵稱號和聯合國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他還倡辦了“聖兵愛心社”,在全校帶動了一批學生投入到愛心活動中去。
學生中湧現一批出象侯深、向靜、高相國、李勤合等科研新秀。有9項成果獲湖北省科研成果獎,有3項獲全國文科基地“史學新秀獎”。學生在《軍事歷史》、《世界民族》等刊物發表論文,有些論文還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每屆學生都湧現了一批優秀論文,其中不乏創新之作。如96級學生李文凱的畢業論文《宋代加役流法新探》在《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發表。學生自辦了《文史之舟》小報和《鑒海》雜誌,作為發表習作的刊物。
學院培養的本科生大多數成為中學歷史教學骨幹,有的擔任了校長,有的評為特級教師。他們經學常回校舉辦“同學會”,與歷史系有深厚的感情。
學院一直在培養碩士生與博士生。研究生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歷史文獻學理論與方法、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近代史、國際關係史、國別史、當代史等。研究生中間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強化讀書,每月定期舉辦“研究生論壇”。近代史所的論壇由博士生導師主持,研究生提交論文,完全按照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模式進行報告,並由研究生對論文予以評論,然後開展熱烈的討論。每期論壇結束後,還將論文、評論及討論情況在本學科網站上登出,繼續進行討論。
學院先後培養出一批史學界的帶頭人,他們在各自的單位發揮重要作用。如中國社科院的虞和平,中山大學的桑兵,北京大學的朱慶之,山東大學的馮浩菲,哈爾濱師大的傅道斌,蘇州大學的王繼如。學院還培養了一批政府官員,如中組部秘書長李,國家環保局副局長潘岳,武漢市市長李憲生。
學院現在設有的獎學金主要有:章開沅東西方文化交流基金、野澤豐獎學金、張舜徽獎學金、余家菊獎學金、歷史文化學院愛心基金。
5、科研與對外交流
學院承擔國家級項目和省部級項目::中國民族資本企業經營研究、秦漢新道家的歷史地位、近代中國經濟政策的發展演變及其影響、中國近代史上的官、紳、商、學、工業化進程中的德意志帝國政治發展研究、辛亥革命與近代中國變遷、教會大學與中西文化交流、博覽會與近代中國、近代東部鄉村傳統工業中的前工業化現象、評價歷史人物理論與方法、漢晉之際的文化變遷、漕運與中國社會、近代中國經濟法規研究、中國近代佛教文化教育、從心學到理學——十一世紀後半至十三世紀初宋學主流嬗變、辛亥革命與中國政治發展、晚清督撫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整理、近代同業公會研究與當代中國的行業規範、近代中國民間社團研究、新世紀網路課程中國近現代史、近代中國商人與社會變遷、中國近代鄉村前工業化問題、基督教與中國近代鄉村建設運動、20世紀中國社會生活研究、南京大屠殺研究、荷馬社會研究、德國工業化過程中教育事業適應性調整和作用、近代中國民間社團研究、近現代中國對外貿易與信息產業發展研究、西部開發史研究、中國古代民俗文獻整理與研究、皇清經解整理與研究、太玄集義、梁溪全集、城市規劃與歷史文化、十三經註疏點校、湖北通史(八卷本)、辛亥革命前後佛教文化的變遷、1903年革命思潮與革命運動研究、辛亥革命資料續編、張謇與近代社會
學院發表學術專著百餘種、合著75種、主編14種、參編17種、譯著2種。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歷史》均有多篇論文發表。近年來榮獲國家級獎2項,省部級獎30餘項。學術著作有:《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見證》、《哥倫布全傳》、《秦漢文化史》、《中國老學史》、《宋元老學研究》、《二十世紀中國老學》、《唐代老學: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宋元時期的老學與理學》、《唐代道家與道教》、《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中國莊學史》、《德國分裂、統一與國際關係》、《二十世紀世界史》、《佛法觀念的近代調適》、《南史》校點本、《南齊書》校點本、《宮廷飲食》、《德國精神》、《中國近代政體發展史》、《實齋筆記》、《東方商旅叢書》、《近代中國經濟政策演變史稿》、《哥侖布全傳》、《史家絕唱〈史記〉與中國文化》、《德國的分裂、統一與國際關係》、《商鞅傳》、《湖北通史》、《德意志人》(譯著)、《澳門佛教》、《大唐西域記註譯》、《楚文化流變史》、《楚制典章》、《中國傳統飲食禮俗研究》、《中華五千年生態文化》。
學院積極開展與國內外高校及科研單位的學術交流活動:先後主辦了“社會轉型與文化變遷”等國際性學術會議,舉辦“道教文化講習班”。學院邀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多名學者以及港台學者來院訪學並講課。教師到外校作兼職教授有十餘人。舉辦歷史文化講壇50多次,在全校乃至武漢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學院長期開展以教師讀書會活動和研究生讀書會活動,在省內大學和校內有很好的聲譽。
學院的辦公室和教室在2002年作了全面的維修。學院有兩個多媒體教室。學院建立了4個計算機室,擁有電腦100台以上。在1201教室和1204教室裝備了多媒體教學平台。院文物室展出文物4000餘件。
資料中心有四個資料室,面積500多平方米。擁有中文專業圖書15萬餘冊、外文圖書0.3萬冊,中外文報刊350 多種。其中,歷史所的中國近現代史資料較為齊全,吸引了國內外許多學者前來查閱。。
學院重視黨的建設,黨總支多次評為先進單位。胡年珍、聶耀華、寇富安多次被評為學校或省里的優秀工作者。章開沅教授1988年4月12日榮獲全國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1992年3月29日歷史研究所朱瑛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三次高等院校研究類青年教師獎,這是本屆唯一的一項歷史獎獲得者。馬敏、朱英先後評為教育部先進工作者。
在校慶百年之際,我院教師正以飽滿的熱情建設學院。擬在十五期間力爭將來每年招收歷史學本科生150人,文化學50人。招收碩士生100人、博士生50人。爭取辦古典文獻本科或國學實驗班。擬在2005年本科考研率要達到百分之五十。我們要培養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奉獻一批高水平的學術成果,造就5—6名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歷史學家,要辦好兩個“基地”,辦好國家級重點學科,要建設歷史學一級博士點和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要把學院辦成國內一流的、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