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德[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王玉德[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王玉德,男,1954年出生於武漢。中共黨員,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湖北省學術帶頭人,從事歷史學、歷史文獻學、傳統文化等專業的研究,曾先後任華中師大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歷史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華中師大民間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法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玉德

現從事歷史學、歷史文獻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在學校擔任過中國通過史課、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課、中國科技史課、中國傳統文化課、中國文化史課、中國神秘文化課、文化典籍講讀課、史學論文寫作課。近幾年致力於研究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對文化產業學、文化遺產學、紅色文化均有獵涉。

主要經歷

1961-1966年,武漢市武勝路國小。1966-1969年,武漢市第11中學。1970-1972年,武漢市26中學。1972-1973年,在漢中街辦事處(先是在政工科,後來又到防汛大堤、橋口人防水泥廠)。1973年,武漢市58中學任初二年級代課教師,證明人武漢市教育局局長謝世腰(與我桌子對桌子)。1974-1978年初,在武漢市64中學校辦工廠。
1978年1月到1982年1月在華中師院歷史系讀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2年1月留校至今。
1983年至1986年在職攻讀研究生課,獲歷史文獻學碩士學位。師從張舜徽教授。
1993年至1996年在職攻讀研究生課,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師從章開沅教授。
1987年晉升講師。1993年5月晉升副教授。1997年7月晉升教授。
1994年至今,每年招收中國傳統文化碩士研究生。2004年開始帶博士生。
1999年任華中師大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2001年任常務副院長,2002年6月-2008年6月任院長。

主要學術活動

1992年12月在華中師大主持召開中華神秘文化研討會。
1993年7月到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參加“亞洲社會環境問題國際研討會”,在開幕式上發言。
2002年11月到海南參加首屆中國生態文化論壇,任論壇副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言。同年,到香港參加21世紀世界文化論壇。
2004年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6年評為湖北省優秀黨員。
2008年6月評為第三屆“感動華師”的人物,全校“教書育人”標兵。

歷年擔任的主要課程

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中國科技史、中國神秘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韓非子》講讀、武術文化典籍講讀、《周易》與中國文化、文化學導論、生態文化、史學論文寫作、中國文化史、文化學經典導讀、國學系列講座、環境史文獻研究、文化策劃學

主編或著述

編或著一

1 .著《文言語法》,作為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文選課教材,1987年。
2 .著《發生與交融——中國科技發生史》,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3 .著《輯佚學稿》,收入《古籍整理研究八種》叢書,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89年。
4 .合編《新時期中國史研究爭鳴集》,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5 .合編《湖北縱覽——各縣市歷史沿革及名勝》,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89年。
6 .合編《中華奇才怪傑薈萃》,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89年。
7 .合編《沉與浮——中外企業家研究》,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89年。
8 .參編《中華掌故類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朱祖炎主編。
9 .合編《中華神秘文化書系》,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1996年出齊18種。著《神秘的風水》等。
10.合編《明實錄類纂·人物傳記卷》,武漢出版社確1990年出版。
11.合編《明實錄類纂·涉外史料卷》,武漢出版社1990年。
12. 合編《明實錄類纂·廣西史料卷》,廣西師範大學1990年。
13.合著《三網集》,武漢出版社1991年。
14 .合著《新五代史選譯》,巴蜀書社1991年。
15.合著《明史選譯》,巴蜀書社1991年。
16.合編《中華五千年奇聞異事博覽》,廣西師範大學1991年。
17.合編《中國神秘文化研究叢書》,北京師大和廣西師大出版社聯合出版6種。台灣出修訂版。
18.著《中國歷代風水經典注評》,1992年廣西師大和北京師大聯合出版。台灣雲龍出版社1994年出修訂版。
19.參撰《三國志辭典》人物部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編或著二

20.主編《中華方術典籍叢刊》,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已出《協紀辨方書》等。
21.合著《中華神秘文化》,湖南出版社1993年。
22.合著《中華神秘文化典籍》,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3.合編《國學知識指要——古籍整理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合編《中國歷代醜聞錄——封建社會病態大曝光》,廣西師大出版社1993年。
25.著《中國太監大寫真——宦官史研究》,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年。
26.著《神秘的風水——傳統相地術研究》,由台灣書泉出版社1994年出版。有越南文翻譯本。
27.著《神秘的八卦——<周易>研究》,台灣書泉出版社1994年。
28.著《中國民間相宅》,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年。
29.著《資治通鑑·東漢卷注釋》,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台灣再版。
30.參編《二十四史全譯》的《魏書》。31.參編《張居正集》書牘部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2.著《神秘的術數》,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33.主編《中華方術文化叢書》,台灣文津出版社1995年,共十本。著《中華堪輿術》,台灣文津出版社1995年。
34.合著《宦豎人格》,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
35.合編《中國傳統文化新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年
36.合編《中國傳統道德叢書》8本,廣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著《孝——中國家政文化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37.合編《中國帝王傳》,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
38.合編《世界大視野叢書》6本,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著《日本人在想什麼》。
39.合著《中華五千年生態文化》(上下卷),華中師大出版社1999年。
40.《趨吉(文獻)解讀》,廣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

編或著三

41.著《陽宅風水圖說》,台灣新智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42.主編《中國宮廷文化》,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
43.合著《中國文化概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44.合著 《中國西部開發的歷史審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45.著《神秘主義與中國近代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46.著《羅盤解讀》,台灣新智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47.著《風水》,瑞典文出版。
48.著《方士的歷史》,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49.合著《生態環境與區域文化史研究》,與張全明合著,崇文書局2005年。
50.著《長江流域的巫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51.著《尋龍與點穴》,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
52.著《文化學概論》,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53.著《大學文科論文寫作》,華中師大出版社2006年。
54.合著《中國人的美德》,(作為副主編,撰兩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55.著《長江流域的園林》,武漢出版社2006年。
56.著《長江流域的民居》,武漢出版社2006年。
57.合著《和諧融通》,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58.合著《文化典籍導讀》,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59.著《中華文明史稿》,崇文書局2008年
60.主編《中學歷史教材人物史料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61.主編《錢基博學術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08年。
62.主編《木蘭湖古民居》,崇文書局2008年。

論 文

論 文一

1 .《論明代嘉靖抗倭二重性》,《華中師大77級大學生論文集》1982年。
2 .《歷史文選課教學應有所突破》,《高教研究》,1983年第3期。
3.《孔子也是自學成才》,《自學指南》,1984年第4期。
4.《湖北省高教自學考試“中國歷史文選”試題試卷評析》,《自學指南》,1984年第5期。
5 .《說宦》,《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1985年第1期。
6.《“文獻”新解》,《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1985年6月15日。
7.《<世本>成書初探》,《華中師大學報》,1986年第1期。
8.《<史記>校考一則》,《文獻》,1986年第3期。
9 .《科技史研究應重視信息》(合撰),《北京科技報》,1987年11月3日。
10.《關於建立史學情報學芻論》,《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1987年3月。

論 文二

11.《讀<李自成之死>》,《光明日報》,1987年12月9日。筆名楚子。
12.《世本的卷數、版本、注本及篇類考》,收入《三網集》。見前。
13.《世本在目錄學上的歸類考》,同上。
14.《世本的價值考》,同上。
15.《世本與史記考》,同上。
16.《世本的散失考》,同上。
17.《關於<中國歷史要籍介紹·世本>的商榷》,同上。
18.《<世本>整理芻議》,《華中師大學報》,1988年第5期。
19.《春秋“五霸”提法不科學》,《史學月刊》,1988年第3期。
20.《吳起變法失敗原因何在》,《學習月刊》,1988年第3期。

論 文三

21.《篤實考證與飛揚文采的新作——評<李自成之死>》,《湖北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筆名平心。
22.《漢代科技管理》、《科學·社會·經濟》,1988年第2期。
23.《關於科技史研究現狀的反思》,《科技日報》,1988年4月。
24.《先秦科技文獻<世本·作篇>》,《文獻》,1989年第1期。
25.《先秦<世紀>獻疑》,《文史》第32期。人大複印資料《先秦·秦漢史》1992年12期轉載。
26.《中華神秘文化述要》,《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5期。
27.《試論中華風水文化》,《華中師大學報》,1993年第2期。
28.《試論中華神秘文化典籍》,《中國典籍與文化》,1993年第2期。
29.《中國風水與環境問題》,(英文),載於日本社會環境學會編的《亞洲環境問題論文集》1994年1月。
30.《研究楚史的重要古籍<世本>》,《荊楚文史》,1995年第1期。

論 文四

31.《鄭和下洋次數獻疑》,《福建論壇》,1995年第1期。
32.《堪輿氣說十題》,《華中師大學報》,1995年第1期。
33.《論古籍影印》,《荊楚文史》,1995年第2期。
34.《論<世本>各篇的價值》,同上。
35.《<世本>研究概說》,同上。
36.《中國神秘文化之我見》,《北京日報》,1995年12月20日。
37.《論東方神秘主義的特點》,《東方文化》,1996年第1期。
38.《鴉片戰爭失敗原因新論》,《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
39.《中國環境保護的歷史及現存十大問題——兼論建立生態文化學》。《華中師大學報》1996年第1期。
40.《論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的軍事性質》,《東北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論 文五

41.《秦始皇與民主》,《民主》,1996年第2期。
42.《社會轉型與文化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述要》,《歷史教學問題》,1996年第2期。
43.《傳統孝道——兼論重建傳統道德》,《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44.《三綱五常可以推陳出新》,《探索與爭鳴》,1996年第6期。
45.《朱元璋與民主——兼論朱元璋廷杖太素》,《民主》,1996年第11期。
46.《中華國學——堪輿學》,載《國學通覽》,民眾出版社1996年。
47.《先秦“食用”發明考》,《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增刊。
48.《清代秦嘉謨<世本輯本>評析》,《文獻》,1997年第1期。
49.《論中國傳統的社會神秘主義》,收入《章開沅教授七十華誕論文集》,武漢出版社1996年版。
50.《不應將諡號“ ”簡化為“厘”》,《文史知識》,1997年第3期。

論 文六

51.《論張舜徽先生在二十世紀學術中的貢獻》,《文獻》,1997年第4期。
52.《文獻學與馬克思主義》,《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增刊。
53.《論漢民族的族類·社會·文化貢獻》,《三峽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54.《世紀之交的文化發展態勢》,《中國大學人文啟思錄》第2卷,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
55.《神秘主義的躁動與迷失》,《中國近代社會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6.《近代企業沉浮與傳統道德》,《傳統道德與企業文化》,武漢出版社1998年。
57.《民族若干歷史問題散論》,《漢民族的歷史與發展論文集》,嶽麓書社1998年。
58.《中國園林文化的哲學內涵》,《中國園林》,1998年第6期。
59.《修齊治平與人文精神》,《修身齊家古今談》,武漢出版社1998年。
60.《從剪報到上網》,《武漢宣傳》1998年(總第215期)。

論 文七

61.《李約瑟與中國古代科技文獻》,《漢學研究》第3集,中國和平出版社1999年。
62.《1931年武漢水災紀略》,《湖北文史資料》第57輯,1999出版。
63.《歐陽修的文史成就》,《歐陽修學術討論會文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64.《論嚴復的神秘觀》,《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65.《武漢文化的特點與反思》,《學習與實踐》,2000年第2期。
66.《論傳統文化與風水》,《長江建設》,2000年第2期。
67.《論韓非子的“民本”思想》,載《民本思想與民主法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8.《建立與生態相適應的文化》,《長江日報》,2000年1月23日。
69.《學習傳統建築,開發“無字書”》,《長江建設》,2000年第3期。
70.《論廩君的歷史功績》,《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論 文八

71.《 中華武術史· 序》,《中華武術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72.《學貴創新 · 教必互動》,《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增刊。
73.《論首義精神》,《武漢宣傳》,2001年第18期。
74.《論古代端午龍舟競渡本意》,《江漢論壇》2001年第6期。
75、《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東方文化與現代文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76.《中國20世紀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回顧與反思》,《華中師大學報》,2001年第6期。
77.《試論武漢文化的個性》,《長江日報》,2001年12月16日。
78.《〈孝經刊誤〉的是與非》,《中州學刊》,2002年第2期。
79.《論湖北的人文精神與經濟的發展》,《湖北經濟》2002年第3期。
80.《清輯〈世本〉綜論》,載《歷史文獻與文化研究》,湖北辭書出版社2002年。

論 文九

81.《湖北文化的特徵》載《荊楚文化與21世紀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82.《風格獨具的湖北古民居》,《長江建設》,2002年第8期。
83.《試論論文寫作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專輯。
84.《試論西方文化學派對歷史觀與方法的貢獻》,《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崇文書局2002年。
85.《論忠經的成書年代及與孝經之比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4期。
86.《論經濟開發中武漢與陽邏的區位優勢》,《入世後經濟開發區戰略研究》,2002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87.《試論辛亥革命前的輿論準備》,《情系辛亥——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獲獎作品選》,武漢出版社2002年。
88.《首義精神與武漢的發展》(筆名楚子),《情系辛亥——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獲獎作品選》,武漢出版社2002年。
89.《試論文化學研究的特徵》,《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90.《試析生態文化與文化生態》,《生態文化》,2003年第1期。

論 文十

91.《五千年來中國文化發展的基本態勢論析》,《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92.《試論中國古代的孝道與醫道》,《中華醫史雜誌》,2003年第3期。
93.《饒欽農先生的學術成就》,《武漢文史資料》,2003年第4期。
94.《試論漢代文化的重要特點之一:重視孝道與孝經》,《孝感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95.《試論如何認識武漢文化的個性——生態學的視野》,《學習與實踐》,2003年第5期。
96.《湖北各區域文化經濟開發芻議》,《湖北經濟》,2003年第7期。
97.《孝經研究整理史論略》,《歷史文獻學論集》,崇文書局2003年9月。
98.《試論中國古代的疫情與對策》,《江漢論壇》,2003年,第9期。
99.《論歷史上的社會動盪與迷信》,《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100.《武漢山水文化及其開發構想》,載《武漢文化特色與景觀設計》,武漢出版社2003年。

論 文十一

101.《歷代役情與對策》,載《非典引發的人文思考》,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102.《也談擇吉與擇吉文化》,載《擇吉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3.《三峽移民與庫區經濟文化開發的思考》,載《三峽文化與開發》,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104.《喜讀金昌武術》,載《金昌武術》,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105.《基地是歷史學人才的搖籃》,載王玉德主編《始航集》,崇文書局2004年。
106.《武術文化·序》,載《太極文化與功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07.《試論中華武術的功能與前景》,載《中華武術文化解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08.《文化視野中的鄭和下西洋》,《船海工程》,2004年第12期。
109.《“三玄”的生態觀》,載《道教文化十二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10.《世界生態文化思潮》,《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111.《張居正研究綜述》,《長江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論 文十二

112.《試論中華三千年讀書潮》,《長白學刊》,2005年第2期。
113、《試論孝經在漢代的影響與地位》,載《秦漢思想文化研究》,希望出版社,2005年。
114.《試論張舜徽先生的文化觀——兼論張先生的心路歷程》,載《張舜徽先生學術研究》,崇文書局2005年。
115《試論甲骨文的文化意義》,載《出土文獻探賾》,崇文書局2005年。
116.《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切實履行自身的歷史使命》,《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年第11期。
117.《試論孝經與先秦典籍的關係》,《孝感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118.《也談研究生論文的選題原則》,《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10期。
119.《論資訊時代的網路危機與挑戰》,載《共生與和諧》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0.《試論先秦時期有關環境資源的節約思想》,《江漢論壇》2007年第1期。

論 文十三

121.《構建和諧湖北的思考》,《理論月刊》2007年第2期。
122.《三峽移民心態研究》,《三峽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123.《錢基博與國學研討會綜述》,《華中師大學報》2007年第3期。
124.《試析環境史研究熱的緣由與走向》,《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7期。
125.《錢基博:一代國學大師》,載《錢基博學術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08年。
126.《近現代以來的國學研究》,載《國學基礎教材》,華中師範大學2008年。
127.《不要忘了錢基博》,《光明日報》2008年7月21日
128.《試述嘉靖寧夏新志的環境史價值》,載《鄂爾多斯高原及其鄰區歷史地理研究》,三秦出版社2008年。
129.《河洛孝道第一人呂維祺》,《河洛文化與閩台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0.《一部中國天主教歷史文化研究的創新之作——評﹤評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和橋樑﹥》,《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3期。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盤點

華中師範大學(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中師大或華師)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範大學,具有百年悠久歷史的老校,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學校位於武漢市洪山區風景優美的桂子山上,占地133.34公頃,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周代翠
蔡勖
婁策群
喻光明
楊生勇
李行潤
汪更生
魯衛群
扶惠華
邵清淤
趙東方
樊惲
高秉雄
賀紅武
金柏欣
劉賢龍
侯雲漢
魏謙
邱保勝
張啟春
林夢平
潘勝文
楊光富
劉勝祥
段從清
許祖華
肖文精
周吉源
梅德平
劉順忠
塗海洋
吳正舜
伍強賢
夏曉濱
嚴國政
徐森林
談國新
謝民育
湛昌國
羅邦成
陳繼勝
吳雙清
郭駝英
劉守印
候喜文
李家麟
朱興安
唐成春
李高翔
候德富
白國仲
賈亞
李志揚
胡響朋
吳元芳
王恩科
胡年珍
黃新堂
周振榮
李海兵
餘澤華
楊寶亮
陸漢文

戴建業
鄒尚輝
曾連茂
黃小群
徐樵利
張隆勝
陶家元
周國林
王慶生
劉盛佳
李家清
景才瑞
盧治平
唐鳴
譚邦和
熊鐵基
馬紅宇
佐斌
高華平
莊萬友
江光榮
劉長林
周宗奎
董澤芳
鄧猛
胡禮和
陶笑虹
范先佐
孫綿濤
楊再隋
楊漢麟
杜時忠
李東風
丁毅華
姚偉鈞
余穎
黃光明
王先霈
黃青陽
李學寶
劉德立
彭建新
董利民
楊劭
周曉明
吳振國
王國秀
張全明
李文新
張豫鄂
夏明遠
袁善琦
顧志華
辛凌
劉守華
陳宏薇
曾慶強
喬國強
吳琦
舒白梅
曾菊新
田松慶
譚傳鳳
盧武強
何百根
鄧先端
汪海燕
鄭曉邊
龍立榮
劉華山
郭永玉
餘子俠
王坤慶
塗艷國
項繼權
羅福惠
鄭小平
楊純斌
劉武
李家榮
沈志安
李會濱
廖平勝
黃紅髮
韋紅
俞思念
李其榮
辛藝華
肖豐
鄒建軍
王澤龍
張永健
王又平
馬敏
張禮知
黃永林
陳建憲
聶珍釗
石德清
楊雙華
沈振煜
王后雄
黃曼君
王繼新
趙呈領
馬承五
王齊洲
張三夕
洪華珠
趙以軍
李雪萍
李亞雄
夏玉珍
江立華
向德平
陳國生
董恩林
劉永紅
劉安海
廖美珍
王玉德
儲澤祥
丁烈雲
李相文
張維友
張國平
劉連壽
肖友英
陳偉東
李方元
韓勛國
吳曉娜
趙鋼
張昌年
胡金柱
金聰
肖德寶
劉玉華
何婷婷
陳利
馮剛
譚連生
楊宗凱
王偉軍
王學東
夏南強
祝平燕
鄭杭生
張紹焱
劉小怡
肖殿荒
劉聖歡
塗正革
鄧宏乾
朱長江
鄭權
覃紅
程又中
何穗
鄧引斌
聶運麟
陳傳理
馮國強[教授]
曹郁
劉韶軍
劉九洲
孫文憲
萬堅
趙國華
李中華
汪國勝
黃文華
陳其才
華先發
張應林
周宏宇
李桃生
章開沅
朱傳方
張愛東
劉盛華
吳安心
胡宗球
丁明武
徐勇
李向農
邢福義
陳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