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學院學報

《孝感學院學報》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孝感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創刊於1981年,原名為《武漢師院孝感分院學報》。從1983年第1期起,更名為《孝感師專學報》。從2000年第2期起,又更名為《孝感學院學報》。《孝感學院學報》創刊之時為一年刊,1982年起為半年刊,1987年改為季刊,2001年起改為雙月刊。1995年7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孝感學院學報》公開發行。本刊以社會科學為主兼及自然科學,一般每年的第1、2、4、5期為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期為自然科學版。

基本信息


公開發行後的《孝感學院學報》,在辦刊宗旨上,立足孝感,面向全國,放眼海內外,以提高刊物的學術質量為中心,服務學校的科研和教學;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倡導科學的人文精神和學術品格;著眼未來,跟蹤時代,投身社會,服務於現實。在辦刊過程中,矢志遵循黨的“雙百”方針,努力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注重基礎理論研究,網羅最新科研成果,服務兩個文明建設。在欄目的設定上,始終保持幾個重點欄目如“馬列、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哲學研究”、“經濟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古代文化研究”的相對穩定,擴大本刊在學術界的影響。“馬列、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欄目自開設以來,共刊發稿件25篇。其中有8篇被人大的《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4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錄,轉摘率達48%。“古代文化研究所”欄目已發文20篇,其中6篇被人大的《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6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錄,1篇被《新華文摘》摘錄,轉摘率達65%。這20篇文章當中,有5篇是孝感學院一位副教授研究《周易》的系列論文,這5篇論文一經刊出,相繼被人大的《複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新華文摘》轉摘,轉摘率達100%,這在全省乃至全國是少有的。
《孝感學院學報》公開發行後,緊抓學術質量,而且特別重視編輯質量。在欄目的編排上,突出重點,兼顧平衡,在版式設計上,追求大方、嚴謹的風格,按期刊編排規範的要求,保持記錄的完整性、統一性。
編校在編輯流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個刊物,哪怕學術質量再高,如果差錯百出,其可讀性將大打折扣,這也屬不尊重讀者。因此,本刊大力抓編校。我們採取的措施是:先編輯校,後作者校,再請專家審校。校對次數達五六次,力求將差錯消滅在付印之前。學術質量、編輯質量提高了,印刷、裝幀、發行等方面也不能忽視。今天的辦刊人對包裝的作用理解得很透徹,因此,今天的期刊在視覺上讓人感到鮮艷、豪華、氣派。本刊沒有刻意地去模仿別人,而是獨闢蹊徑,體現自己的辦刊風格:莊重、大方、高雅,書卷氣濃,體現學術期刊的特點。本刊近幾年的封面設計圖案,都是選取明清名畫家中寓意深刻的名作,如竹石圖、荷花圖等,用淡色調處理,讓人感到朦朧美。內芯再用80克的雙面膠紙,這樣一來,整本書就給人一種獨特的感覺,增強了可讀性。
期刊的發展離不開作者的支持。從1996年開始,本刊就建立了作者檔案,作者面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包括港、台地區。這一作法,打破了過去關門辦刊的傳統保守思想。在立足本校的同時,從編輯思想上樹立學術前沿意識,搶占學術制高點,把編輯視野從小圈子內移出來,放眼全國,乃至世界,使其能體現公開發行刊物的“公開性”,絕不把學報辦成本校的“內部資料”。到目前為止,本刊已擁有一大批高素質、高層次的作者隊伍。他們是提高《孝感學院學報》質量的堅強後盾。
一份辛勤,一份收穫。今天的《孝感學院學報》在國內學術界占有一定的位置。經中南財大圖書館社科經濟期刊信息服務部統計,1996年,本刊被轉摘論文5篇,在全國師專學報中排名第43,在全省師專學報中排名第3;1997年,本刊被轉摘論文18篇,在全國師專學報中排名第5,在全省師專學報中排名第1;1998年,本刊被轉摘論文18篇,在全國師專學報中排名第10,在全省師專學報中排名第1。1997年9月,在湖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改革、發展、穩定”專題優秀文章、優秀編輯的評選中,本刊獲兩個一等獎,6個三等獎。1999年10月,在湖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高舉偉大旗幟,推進偉大事業”專題優秀文章、優秀編輯的評選中,本刊獲兩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1999年6月,在湖北省第三屆優秀期刊評比中,本刊榜上有名。同年9月,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的評比中,本刊榮獲“全國首屆百強社科學報”的稱號。2000年12月,本刊獲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獎。
《孝感學院學報》已走過了20年的光輝歷程,她正以青春蓬勃之勢,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在今後的辦刊過程中,本刊將矢志遵循自己的辦刊宗旨,倡導學術觀點求新,內容求實,語言求活的風格,突出學術性、地方性、師範性,力求用良好的質量、獨特的個性去贏得讀者的青睞,讀者的信任,腳踏實地地為學術期刊之林撐一方天,為人類文化的積累與傳播竭盡全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