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繼權

項繼權

項繼權,男,湖北麻城市人,1962年3月生,博士,教授,湖北省普通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中國鄉村政治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先後參與承擔或獨立承擔9項國家、省有關部門及有關方面的科研項目,出版學術專著2部、合著2部、合譯著作1部、參著7部、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並參與組織和主持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叢書"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村治書系"兩套學術叢書的編寫工作,合譯亨廷頓的名著《難以抉擇:開發中國家的政治參與》。合著的《中國農村政治穩定與發展》(85萬字)獲1996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一本好書獎;其博士論文《集體經濟背景下的鄉村治理:河南南街、山東向高和甘肅方家泉村治實證研究》獲2000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84年9月-1987年7月,華東師範大學政教系攻讀碩士學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華中師範大學科社所攻讀博士學位;

1998年3-9月,愛爾蘭利默瑞克大學歐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999年9月-2000年8月,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社會兼職

全國政治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政治發展研究所所長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民政部“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專家顧問組”顧問

學術成果

著作

1、《民權與民生:中國農民權益實證調查》(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走出“黃宗羲定律”的怪圈:中國農村稅費改革的研究與諮詢》(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村民自治進程中的鄉村關係》(主編之一),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版。

4、《集體經濟背景下的鄉村治理》(獨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鄉級民主建設》(獨著),中國社會出版社,2001年9月版,2008年第二次修訂。

6、《中國農村村級治理:22個村的調查與比較》(合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7、《進入21世紀的中國農村》(參與),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年8月版,熊景明主編。

8、《中國村民自治》(參與),黃山書社,1999年12月版,辛秋水主編。(本書獲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年。)

9、《毛澤東政治學說》(參與),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版,徐育苗主編,(本書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0年)。

10、《外國農村基層建制》(獨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11、《中國農村政治發展與穩定》(合著),武漢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12、《中國農村基層政權》(參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難以抉擇》(合譯),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學術論文

1、《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戰略選擇》,《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9年第9期轉載。

2、《當前農村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及政策選擇》,《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

3、《中國農村建設:百年探索及路徑轉換》,《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9期轉載。

4、《論我國鄉村治理中的志願服務——兼論大學生下農村基層的政策創新》,《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第4期。

5、《論我國農村社區的範圍與邊界》,《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7期。

6、《中國農村社區及共同體的轉型與重建》,《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9年第4期論點摘編

7、《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政策目標與制度保障》,《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5期,《調查與研究》(黨內刊物)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

8、《中國鄉村治理的層級及其變遷——兼論當前鄉村體制的改革》,《開放時代》2008年第3期。

9、項《農村社區建設:社會融合與治理轉型》,《社會主義研究》2008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6期轉載。

10、《當前農村社區建設的共識與分歧》,《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第9期。

11、《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投入與需求分析》,《公共行政評論》2008年第3期。

12、《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狀況與化債對策——基於湖北的調查與分析》,《中國農村研究2007年卷》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8月版。

13、項繼權、羅峰、許遠望:“構建新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湖北鄉鎮事業單位改革調查與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7年第1期轉載。

14、項繼權、羅峰:“中國農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條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15、項繼權、羅峰:《我國農地制度的內在矛盾及政策選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7年第5期。

16、項繼權、周嫻:《農民的地權選擇與農地制度改革》,《學習與探索》2007年第5期。

17、《從“社隊”到“社區”:我國農村基層組織與管理體制的三次變革》,《理論學刊》2007年第11期。

18、“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選擇與制度保障”,《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4期轉載)

19、“鄉鎮規模擴大化及其限度”,《開放時代》2005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6期轉載)

20、20世紀晚期中國鄉村治理的改革與變遷《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21、從“鹹安政改”到“湖北改制”:一種新型鄉村治理模式的探索《中國農村經濟》2005年第11期

22、“為農民工子女教育提供制度保障”,《農村工作通訊》2005年第3期.

23、“湖北鄉鎮改革的新思維”,《學習月刊》,2004年第7期;

24、“農村“稅政分離”的調查與思考:以湖北麻城市為例”,《黨政幹部論壇》2003年第12期,人大複印資料《農業經濟導刊》全文轉載,2004年第3期。

25、“農村義務教育的財政困境與出路”,《財政與發展》,2004年第5期。

26、、“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政策》,2004年5月號

27、“縣鄉管理體制改革的前提和關鍵是什麼”,《學習月刊》,2004年第3期;

28、“農村稅費改革與鄉村治理的制度變遷”,《中國社會科學評論》(香港)2003年第二卷第一期;

29、“短缺財政下的鄉村政治發展­——兼論中國鄉村民主的生成邏輯”,《中國農村觀察》2002年第3期;

30、“家族的變遷與村治的轉型——關於家族在我國鄉村治理中的作用的一項巨觀考察”,《中國農村研究》2001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31、鄉村關係行政化的根源與調解對策《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32、“當前‘減負’比‘增收’更為迫切”,《探索與爭鳴》,2002年第4期;

33、“將選擇權還給農民” (筆名:葛鳴),《探索與爭鳴》,2002第第4期;

34、、“世紀之初的鄉村民主:2000-2001年度中國村民自治的發展”,《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0-2001》,李凡主編,東方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5、、“論中國鄉村的‘草根民主’”,載《基層民主與社會發展》,中國政治學會主編,2001年版;

36、“村級組織”載《進入21世紀的中國農村》,熊景明主編,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年8月版。

37、“民主決策與民主管理”,載《中國村民自治》辛秋水主編,黃山書社,1999年12月版。

38、“鄉村的集體化與民主化”《中國農村觀察》,1999年第2 期;

39、“治村之道:若干村村務管理實態調查”,《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40、“中國村民的公共參與”,《中國農村觀察》,1998年第2 期;

41、“鄉村社區組織演化的特徵和趨向”,《中國民政》,1998年第3期;

42、 “鄉村關係的調適與嬗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新華文摘》1998年第8期全文轉載。

43、 “湖北黃梅縣棉花購銷問題的調查與思考”,《中國農村經濟》,1997年第3 期;

44、 “外國農村基層管理體制比較與借鑑”,《政治學研究》,1996年第1期;

45、 “西方自由思想的分歧與流變”,《文史哲》,1996年第3期;

46、“論我國農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求索》,1996年第3期;

47、“農業縣市財政困境的深層分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48、“我國農業政策初探”,《社會主義研究》,1994年第6期;

49、 “論農村的發展與穩定”,《農村經濟與社會》,1993年第2期;

50、 “農村基層政權面臨的問題及深層改革”,《社會主義研究》,1993年第2;

時評與書評

1、項繼權:《農村基層治理再次走到變革關頭》,《人民論壇》2009年3月第5期(總第245期)。

2、項繼權:《樹立普世價值觀應是新一輪思想解放的側重之一》,殷增濤、朱毅主編《新一輪思想解放與武漢大發展》武漢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項繼權:《鄉鎮政府職能轉變如何跟上形勢》,《人民論壇》2009年第3期(總第243期)。

4、項繼權:《農民有地就不管了,這是不對的》,《中國產經新聞》2009年1月5日,王光采寫。

5、項繼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為什麼要堅持和完善基層民眾自治制度》,載《理論熱點面對面2008》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編,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

6、項繼權:《論一些“改革明星”的創新之道——兼論鹹安改革體制上的突破》,《市縣領導參閱》2008年第八期、第九期連載。

7、項繼權:《村民自治就是“自說自話”嗎?》,《解放日報》2008年5月19日。

8、徐勇、項繼權:《讓人人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主持人語),《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9、徐勇、項繼權:《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主持人語),《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10、徐勇、項繼權:《我們已經進入了風險社會!》(主持人語),《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11、項繼權:《還權於民:林改的實質》,《集體林權變革的邏輯——改革開放以來閩中溪鄉的表達》,何得桂著,中國農村出版社,2008年12月。

12、項繼權:“在發展中走向終結”,《南風窗》2007年9月16日,總342期。

13、徐勇、項繼權:“農地制度改革:十字路口的抉擇”,《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主持人語。

14、項繼權:《誰來養活“80後”農民?》,《南風窗》2007年11月16日,總346期。

15、保障農民長期穩定的土地承包權《鄉鎮論壇》2005年第7期

16、“保障長期穩定的土地承包權”,《湖北日報》2004年12月8日

17、湖北鄉政“站所改制”風暴,《決策諮詢》,2004年第6期;

18、“追求‘小而精、專而強’的政府”,《鳳凰周刊》2004年第11期,(香港)

19、“是什麼妨礙了農民遷徙?”,《農村新報》,2004年5月26日

20、“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更好維護農民利益”,《光明日報》,2004年2月12日;

21、“努力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光明日報》2003年4月9日;

22、“城鄉協調發展要翻越體制這座山”,《湖北日報》2003年11月27日;

22、“厚民生、恤民力、得民心——農村稅費改革的政治意義”,《社會科學報》2002年5月9日第3版;

23、“用事實說話——評于建嶸《岳村政治》”,《讀書》2003年第3期;

24、“從‘說實話’到‘道歉’——讀馬銀錄的《向農民道歉》”,《博覽群書》2002年第12期;

25、“從鄉村研究鄉村——評吳毅《村治變遷中的權威與秩序》”,“《開放時代》2002年第4期。

諮詢報告

1、項繼權:《加快推進仙洪試驗區農村社區建設》,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第2期,2009年9月14日。

2、項繼權、袁方成:《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及發展報告》,《研究與諮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2009年1月5日。

3、項繼權、袁方成、宋哲:《當前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的狀況及建設需求——對湖北洪湖市的調查分析》,《研究與諮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2009年9月15日

4、項繼權、袁方成、呂雁歸:《農民需求導向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與諮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2008年12月8日

5、項繼權、袁方成:《武漢市街道管理體制的現狀、改革及政策建議》2008年1月20日

6、項繼權:《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狀況與化債對策——基於湖北的調查分析》,《研究諮詢報告》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辦(2007年3月31日)

7、項繼權、常健:《關於<農民權益保護法>的修改意見》,《研究諮詢報告》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辦(2007年6月8日)

8、項繼權、袁方成:《讓人人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調查與研究》《研究諮詢報告》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辦(2007年月日)

9、項繼權:“關於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調查分析及政策建議”,《決策參考》第9期,中共湖北省委辦公廳,2005年2月18日,(省委內參)

10、項繼權、袁方成等:“為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關於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調查分析及政策建議”,《研究與諮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辦,2004年9月10日。

11、項繼權:“稅費改革背景下的農村義務教育——當前農村義務教育的財政困境及政策選擇”,《研究與諮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辦,2004年2月2日。

12、項繼權:“稅費改革:一場未完成的革命-----對農村稅費改革的政治分析及後續改革的建議”,《研究與諮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辦,2003年10月10日;

13、項繼權:“巴西的“參與式財政”體制”,《國際借鑑》(國務院體改辦國際合作中心主辦,內部參考)2003年7月5日,第13期;

14、項繼權:“推進鄉村管理體制改革,調整規範鄉(鎮)村關係”,《研究與諮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2001年12月30日;

15、項繼權:“美國的基層行政管理體制”,《國際借鑑》(國務院體改辦國際合作中心主辦,內部參考)2002年6月5日第11期;

16、項繼權:“改‘七站八所’為‘條塊分離’”,安徽省《決策諮詢》2003年第5期;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盤點

華中師範大學(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中師大或華師)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範大學,具有百年悠久歷史的老校,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學校位於武漢市洪山區風景優美的桂子山上,占地133.34公頃,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周代翠
蔡勖
婁策群
喻光明
楊生勇
李行潤
汪更生
魯衛群
扶惠華
邵清淤
趙東方
樊惲
高秉雄
賀紅武
金柏欣
劉賢龍
侯雲漢
魏謙
邱保勝
張啟春
林夢平
潘勝文
楊光富
劉勝祥
段從清
許祖華
肖文精
周吉源
梅德平
劉順忠
塗海洋
吳正舜
伍強賢
夏曉濱
嚴國政
徐森林
談國新
謝民育
湛昌國
羅邦成
陳繼勝
吳雙清
郭駝英
劉守印
候喜文
李家麟
朱興安
唐成春
李高翔
候德富
白國仲
賈亞
李志揚
胡響朋
吳元芳
王恩科
胡年珍
黃新堂
周振榮
李海兵
餘澤華
楊寶亮
陸漢文

戴建業
鄒尚輝
曾連茂
黃小群
徐樵利
張隆勝
陶家元
周國林
王慶生
劉盛佳
李家清
景才瑞
盧治平
唐鳴
譚邦和
熊鐵基
馬紅宇
佐斌
高華平
莊萬友
江光榮
劉長林
周宗奎
董澤芳
鄧猛
胡禮和
陶笑虹
范先佐
孫綿濤
楊再隋
楊漢麟
杜時忠
李東風
丁毅華
姚偉鈞
余穎
黃光明
王先霈
黃青陽
李學寶
劉德立
彭建新
董利民
楊劭
周曉明
吳振國
王國秀
張全明
李文新
張豫鄂
夏明遠
袁善琦
顧志華
辛凌
劉守華
陳宏薇
曾慶強
喬國強
吳琦
舒白梅
曾菊新
田松慶
譚傳鳳
盧武強
何百根
鄧先端
汪海燕
鄭曉邊
龍立榮
劉華山
郭永玉
餘子俠
王坤慶
塗艷國
項繼權
羅福惠
鄭小平
楊純斌
劉武
李家榮
沈志安
李會濱
廖平勝
黃紅髮
韋紅
俞思念
李其榮
辛藝華
肖豐
鄒建軍
王澤龍
張永健
王又平
馬敏
張禮知
黃永林
陳建憲
聶珍釗
石德清
楊雙華
沈振煜
王后雄
黃曼君
王繼新
趙呈領
馬承五
王齊洲
張三夕
洪華珠
趙以軍
李雪萍
李亞雄
夏玉珍
江立華
向德平
陳國生
董恩林
劉永紅
劉安海
廖美珍
王玉德
儲澤祥
丁烈雲
李相文
張維友
張國平
劉連壽
肖友英
陳偉東
李方元
韓勛國
吳曉娜
趙鋼
張昌年
胡金柱
金聰
肖德寶
劉玉華
何婷婷
陳利
馮剛
譚連生
楊宗凱
王偉軍
王學東
夏南強
祝平燕
鄭杭生
張紹焱
劉小怡
肖殿荒
劉聖歡
塗正革
鄧宏乾
朱長江
鄭權
覃紅
程又中
何穗
鄧引斌
聶運麟
陳傳理
馮國強[教授]
曹郁
劉韶軍
劉九洲
孫文憲
萬堅
趙國華
李中華
汪國勝
黃文華
陳其才
華先發
張應林
周宏宇
李桃生
章開沅
朱傳方
張愛東
劉盛華
吳安心
胡宗球
丁明武
徐勇
李向農
邢福義
陳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