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連生

譚連生

譚連生, 男, 1965 年 12 月出生於湖南寧鄉。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6月~2009年12月任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院長)。 他為中國計算機學會網路與數據通訊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網際網路專委會委員,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5 年被國務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基本信息

現擔任國際(美國)學術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s 的主編(Editor-in-Chief), 國際(美國)學術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的編委和國際(美國)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的編委(Editor)。擔任國際(英國)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編委,英國-中國自動化、計算機技術和製造業聯合研究會(The UK-China Research Network on Automation,Computing and Manufacturing核心成員和發起人之一,(美國)電力與電子工程學會(IEEE) Member,中國計算機學會網路與數據通訊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網際網路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湖北省網際網路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留學回國人員聯誼會常務理事,《科學中國人》專家委員會委員。

個人主要經歷

他於 1988 年以優異成績本科畢業於福州大學套用數學系; 1991 年研究生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 從師於我國著名數學家李國平院士; 1996 年至 1999 年獲英國政府海外研究生獎學金 (Oversea Research Studentship Award, ORS) 及拉夫堡大學研究生特別獎學金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Research Studentship) 的資助留學英國拉夫堡大學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UK) 。 1999 年底獲英國拉夫堡大學哲學(學)博士學位,導師為國際著明控制理論家代數控制論創始人之一 A C Pugh 教授。 1999 年 12 月至 2000 年 4 月任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1 年以博士後和訪問教授的雙重身份,受聘於加拿大渥太華大學信息技術與工程學院與 Oliver Yang 教授合作進行計算機通訊網路理論與工程的研究。 2002 年 8 月應英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EPSRC) 的邀請訪問英國牛津大學、南安普頓大學、伯明罕大學及拉夫堡大學。 2003年至2006年多次訪問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2003 年夏天,在日本筑波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2006年至2009年受聘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擔任澳大利亞聯邦院士基金研究員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10餘項科研項目,參與了國家973計畫課題的研究。

在國際著名出版社(Taylor & Francis, Elsevier)出版英文學術專著兩部。在國際國內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70餘篇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包括20篇IEEE和ACM學術期刊論文),近60篇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會議上;70餘篇論文被SCI收錄,75篇論文被EI收錄,24篇論文被ISTP收錄。已指導2名博士後,5名博士,50餘名碩士。

現擔任國際(美國)學術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s的主編(Editor-in-Chief),國際學術期刊(美國) Journal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的編委和國際學術期刊Far East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的編委,曾經擔任國際學術期刊(香港)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 (Series B),和國際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英國)的編委。澳大利亞國家研究委員會(The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評審專家,英國-中國自動化、計算機技術和製造業聯合研究會 (The UK-China Research Network on Automation,Computing and Manufacturing) 核心成員和發起人之一;中國計算機學會網路與數據通訊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網際網路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湖北省網際網路協會常務理事;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科學中國人》專家委員會委員。經常擔任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例如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ToN)和國際學術會議例如 IEEE INFOCOM的審稿人。作為大會主席、組織委員會主席、程式委員會主席,他曾組織了10餘次國際學術會議,並被近10個國際學術會議邀請作大會主題報告。

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A) 主持的科研項目:

[1]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矩陣估計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61672258,2017年1月-2020年12月)

[2] 針對通信時滯與信道干擾的無線網路實時資源分配與性能最佳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61370107, 2014年1月-2017年12月)

[3] 影響3G網路性能的關鍵問題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61070197,2011年1月-2013年1月12月)

[4] 安全高效的網路傳輸控制協定研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編號:108166,2008年1月-2010年12月,已結題)

[5]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編號:NCET-05-0673,2006年1月—2008年12月,已結題)

[6] 無線網路資源分配和擁塞控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60573118,2006年1月-12月,已結題並被評為優秀)

[7] 網路計算環境下的接入控制與負載調度策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60473085,2005年1月-2007年12月,已結題)

[8] 計算機網路流量控制與安全(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編號:03114,2003年7月-2005年12月,已結題)

[9] 新一代計算機高速通信網路信息安全流量控制工程(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編號:2002AB025,2003年1月-2005年12月,已結題)

[10] 鏈式發散解析理論及其在H∞控制中的套用(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2001年,已結題)

[11] Bayes統計及其在水資源管理中的套用(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畫,編號:200500403,2000年7月-2002年1月,已結題)

[12] 我國優秀運動員健康檔案資料庫及運動損傷專家診斷系統(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2004年,已結題)

[13] 計算機通信網路擁塞控制的理論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60174043,2002年1月-2004年12月,已結題並被評為優秀)

(B) 參加的科研項目:

[14] 新一代互連網體系結構的理論研究(國家973研究計畫,編號:2003CB314804-01,2004年1月—2006年12月,已結題)

最有代表性的論著

Liansheng Ta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 Taylor & Francis, published onAugust 17, 2017, 504 pages.(英文學術專著)

Liansheng Tan, A Generalized Framework of Linear Multivariable Control,Elsevier, published on 11thJan. 2017, 322 pages.(英文學術專著)

Liansheng Tan and Shengda Tang, “Energy harvesting wireless sensor node with temporal death: novel models and analyses,”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vol. 25, no. 2, pp. 896-909, 2017.

Shengda Tang, andLiansheng Tan, “Reward rate maximization and optimal transmission policy of EH device with temporal death in EH-WSN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ol. 16, no. 2, pp. 1157-1167, 2017.

Shengda Tang andLiansheng Tan, “Analysis of blocking probability of multi-class OBS with general burst size distribution,”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20, no. 11, pp. 2153-2156, Nov. 2016.

Liansheng Tan, Mou Wu, “Data redu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hierarchical LMS prediction approach," IEEE Sensors Journal, vol. 16, no. 6, pp. 1708-1715, March 2016.

Liansheng Tan, Zhongxun Zhu, Fei Ge and Naixue Xiong, “Utility Maximiz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Methods and Algorithm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vol. 45, no. 7, pp. 1018 – 1034, 2015.

Fei Ge, Liansheng Tan,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in Two-way Flow Scenario,”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vol. 44, no. 2, pp. 14-19, April 2014.

Liansheng Tan, Wei Zhang, Gang Peng, and Guanrong Chen, “Stability of TCP/RED systems in AQM rou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 51, no. 8, pp. 1393-1398, Aug. 2006.

Fei Ge, Liansheng Tan, J. Sun, and Moshe Zukerman, “Latency of FAST TCP for HTTP transac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15, no. 11, pp. 1259-1261, November 2011.

Liansheng Tan, Cao Yuan, and Moshe Zukerman, “A price-based 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scheme,”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12, no. 4, pp. 331-333, Apr. 2008.

Fei Ge, Liansheng Tan, and Moshe Zukerman, “Throughput of FAST TCP in asymmetric network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12, no. 2, pp. 158-160, Feb. 2008.

Liansheng Tan, Xiangjun Wang, “A novel method to estimate IP traffic matrix,”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11, no. 11, pp. 1-3, Nov. 2007.

Liansheng Tan, Wei Zhang, and Cao Yuan, “On parameter tuning for FAST TCP,”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11, no. 5, pp. 458-460, May 2007.

Liansheng Tan, Xiaomei Zhang, Lachlan L. H. Andrew, Sammy Chan, and Moshe Zukerman, “Price-based max-min fair rat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10, no. 1, pp. 31-33, 2006.

Tony Cui, Lachlan L.H. Andrew, Moshe Zukerman, and Liansheng Tan, “Improving the fairness of FAST TCP to new flow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10, no. 5, pp. 414-416, May, 2006.

Liansheng Tan, Cao Yuan, and Moshe Zukerman, “FAST TCP: Fairness and queuing issue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9, no. 8, pp. 762-764, Aug. 2005.

Liansheng Tan, Hanwu Wang, and Moshe Zukerman, “Adaptive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metropolitan and wide area network,”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9, no. 6, pp. 561-563, Jun. 2005.

M. Zukerman, Liansheng Tan, H. Wang, and I. Ouveysi, “Efficiency-fairness tradeoff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9, no. 7, pp. 643-645, Jul. 2005.

Liansheng Tan, Yan Yang, Chuang Lin, Naixue Xiong, and Moshe Zukerman, “Scalable parameter tuning for AVQ,”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9, no. 1, pp. 90-92, Jan. 2005.

Liansheng Tan, Yan Yang, Wei Zhang, and Moshe Zukerman, “On control gain selection in Dynamic-RED,”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9, no. 1, pp. 81-83, Jan. 2005.

A.C. Pugh, Liansheng Tan, “A generalized chain-scattering representation and its algebraic system propert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 45, no. 5, pp. 1002-1007, 2000.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盤點

華中師範大學(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中師大或華師)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範大學,具有百年悠久歷史的老校,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學校位於武漢市洪山區風景優美的桂子山上,占地133.34公頃,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周代翠
蔡勖
婁策群
喻光明
楊生勇
李行潤
汪更生
魯衛群
扶惠華
邵清淤
趙東方
樊惲
高秉雄
賀紅武
金柏欣
劉賢龍
侯雲漢
魏謙
邱保勝
張啟春
林夢平
潘勝文
楊光富
劉勝祥
段從清
許祖華
肖文精
周吉源
梅德平
劉順忠
塗海洋
吳正舜
伍強賢
夏曉濱
嚴國政
徐森林
談國新
謝民育
湛昌國
羅邦成
陳繼勝
吳雙清
郭駝英
劉守印
候喜文
李家麟
朱興安
唐成春
李高翔
候德富
白國仲
賈亞
李志揚
胡響朋
吳元芳
王恩科
胡年珍
黃新堂
周振榮
李海兵
餘澤華
楊寶亮
陸漢文

戴建業
鄒尚輝
曾連茂
黃小群
徐樵利
張隆勝
陶家元
周國林
王慶生
劉盛佳
李家清
景才瑞
盧治平
唐鳴
譚邦和
熊鐵基
馬紅宇
佐斌
高華平
莊萬友
江光榮
劉長林
周宗奎
董澤芳
鄧猛
胡禮和
陶笑虹
范先佐
孫綿濤
楊再隋
楊漢麟
杜時忠
李東風
丁毅華
姚偉鈞
余穎
黃光明
王先霈
黃青陽
李學寶
劉德立
彭建新
董利民
楊劭
周曉明
吳振國
王國秀
張全明
李文新
張豫鄂
夏明遠
袁善琦
顧志華
辛凌
劉守華
陳宏薇
曾慶強
喬國強
吳琦
舒白梅
曾菊新
田松慶
譚傳鳳
盧武強
何百根
鄧先端
汪海燕
鄭曉邊
龍立榮
劉華山
郭永玉
餘子俠
王坤慶
塗艷國
項繼權
羅福惠
鄭小平
楊純斌
劉武
李家榮
沈志安
李會濱
廖平勝
黃紅髮
韋紅
俞思念
李其榮
辛藝華
肖豐
鄒建軍
王澤龍
張永健
王又平
馬敏
張禮知
黃永林
陳建憲
聶珍釗
石德清
楊雙華
沈振煜
王后雄
黃曼君
王繼新
趙呈領
馬承五
王齊洲
張三夕
洪華珠
趙以軍
李雪萍
李亞雄
夏玉珍
江立華
向德平
陳國生
董恩林
劉永紅
劉安海
廖美珍
王玉德
儲澤祥
丁烈雲
李相文
張維友
張國平
劉連壽
肖友英
陳偉東
李方元
韓勛國
吳曉娜
趙鋼
張昌年
胡金柱
金聰
肖德寶
劉玉華
何婷婷
陳利
馮剛
譚連生
楊宗凱
王偉軍
王學東
夏南強
祝平燕
鄭杭生
張紹焱
劉小怡
肖殿荒
劉聖歡
塗正革
鄧宏乾
朱長江
鄭權
覃紅
程又中
何穗
鄧引斌
聶運麟
陳傳理
馮國強[教授]
曹郁
劉韶軍
劉九洲
孫文憲
萬堅
趙國華
李中華
汪國勝
黃文華
陳其才
華先發
張應林
周宏宇
李桃生
章開沅
朱傳方
張愛東
劉盛華
吳安心
胡宗球
丁明武
徐勇
李向農
邢福義
陳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