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旭

喻旭,男,1919年出生,湖北鄂州人。民盟盟員,中共黨員,武漢市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42年畢業於西北工學院(原北洋大學工學院),留學美國,1949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歷任北京鋼鐵研究院工程師,北京大學副教授,北方交通大學教授,江西省冶金工業廳副總工程師,江西冶金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第一副主任,鋼冶系主任,江西省經濟技術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常委兼礦冶評審組組長,江西省金屬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成人高校職務評審會副主任兼冶金材料評議組組長,武鋼職工大學(現名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主要業績

1949年解放後,在北京綜合工業研究所參加舉辦全國理化檢驗班,為新中國鋼鐵廠培養第一批技術骨幹力量,統一理化檢驗方法,操作規程及技術標準,五、六十年代經常到部屬和地方鋼鐵企業指導生產進行煉鋼試驗,改進生產工藝作了大量工作,為發展我國轉爐煉鋼生產創造有利條件,並進行了擴大側吹轉爐鋼品種試驗,1956年在國內首次進行氧氣頂吹轉爐煉鋼試驗與真空澆鑄試驗,為發展我國氧氣轉爐煉鋼和提高鋼的質量開闢了新的途徑,開創我國氧氣頂吹轉爐煉鋼的先驅。1960年負責江西省煉鋼生產指導工作,為江西省煉鋼生產走向正常,提高質量降低消耗作出成效。1968年下放永新農村為農民創辦水電站、糧油加工場,深受農民的歡迎。1976年在上海鋼鐵一廠,對提高電杭矽鋼質量進行研究,使鋼錠合格率由原來的90%提高到99.51%,為國家創造財富400餘萬元,1977年在合肥鋼鐵廠進行提高轉爐爐齡試驗,使爐齡大幅度提高,增加產量,節約消耗,每年為國家創造財富300餘萬元,1982年來武鋼後,為辦好職工大學,廣羅人才、培養生產技術力量、提高質量、增加品種、增進效益,針對武鋼生產實際,開設“鋼的品種質量”新課,編寫教材,精心講授;並帶領學生,下廠實踐,解決實際問題,收到良好效果,歷年來先後受到冶金部、江西省委、南昌市委、三明鋼鐵廠、上鋼一廠、合鋼公司、湖北省政協、武漢市政協等單位的表彰,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有:江西省科學大會,江西冶金學院,武漢鋼鐵公司,武鋼職工大學,民盟湖北省委等。

主要著作

《鋼的冶煉》、《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純氧頂吹轉爐煉鋼與造渣》、《沸騰鋼的冶煉和澆鑄》、《鋼的品種質量》等,論文報告有15篇。他是我國老一輩知名鋼鐵冶金專家,從事煉鋼研究,生產實驗和教學工作將近五十年,對工作認真負責,艱苦奮鬥,勇於創新,忠誠於黨的事業,對新中國鋼鐵的成長和發展作出了積極有益的貢獻。

獲得榮譽

1973年在江西冶金學院任教期間,經常帶領學生深入工廠,聯繫實際勞動為生產解決疑難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倍受好評,1975年在福建三明鋼鐵廠進行改進煉鋼生產與提高爐齡試驗,經過廠校的密切合作,並對該廠煉鋼職工作了氧氣煉鋼原理與實踐經驗的學術講座,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改進生產工藝,發揚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使生產蒸蒸日上,超額完成了日產計畫,鋼錠合格率達到99.41%,質量提高,鐵耗降低,系歷次試驗最高水平;同時在爐齡試驗方面又獲得新的成績,創造了歷年來爐齡最新紀錄,以實際行動向全省工業學大慶經驗交流大會獻禮,受到了廠黨委的感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