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新秀獎

史學新秀獎

全國“史學新秀獎”評選活動,主要面向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在讀本科學生。舉行這一評選活動,旨在推動歷史學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建設,強化基地學生的科學創新意識,提高廣大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和史學研究能力,加強各兄弟基地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 凡教育部批准設立歷史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的21所高校歷史學院(系)各專業在校本科生,均可參加評選;本科畢業生亦可提交論文參加本次評選。有關高校包括:(排序不分先後)。

基本信息

參評範圍

教育部批准設立歷史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的21所高校歷史學院(系)各專業在校本科生,均可參加評選;本科畢業生亦可提交論文參加本次評選。有關高校包括(排序不分先後):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

獎勵辦法

史學新秀獎史學新秀獎
對獲獎者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
1、 評選出的優秀論文及其作者將授予“史學新秀獎”,頒發證書和獎金。
2、 本次評獎將設立特等獎和一至三等獎,其中:
特等獎 1名 獎金2000元人民幣
一等獎 2―4名 獎金1200元人民幣
二等獎 6―8名 獎金 700元人民幣
三等獎 10―12名 獎金 300元人民幣
3、 優秀論文獲獎者在其他條件合格的情況下,將優先免試被接收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

組織工作

本次評獎工作由南開大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三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的教授、副教授組成評獎委員會並負責論文評審。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為評獎活動的學術顧問機構。

參評辦法

1、 上述高校歷史學院(系)各專業在校本科生及畢業生將參評論文寄送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請在信封上註明:第X屆全國史學新秀獎徵文。
2、 論文寄送前,請各兄弟學校組織初評,並推薦其中的優秀者寄送本次評獎委員會。每所學校推薦的論文數不超過6篇,推薦論文請附上“評語”並註明“建議獎項”。
3、 所有推薦參評論文,將由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再次進行評審,擬定獲獎論文目錄及作者名單,經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後公布。

歷屆獲獎名單

第六屆(2009年)

一等獎(2名)
趙永磊 關於《史記》“貶天子”問題的解讀 廈門大學
龍 荻 菲利斯・施拉夫利與20世紀70-80年代的反《平等權利憲法修正案》運動 南開大學
二等獎(7名)
陳曉曦 事件・文本・解讀――以民國時期“雙烈女事件”為中心 南開大學
李 飛 漢代馴象考論――娛樂、祥瑞與文化交流中的象 北京師範大學
林超超 從《阿Q正傳》看辛亥革命時期的鄉土社會 華中師範大學
張 傑 越南戰爭中美國國會與總統的外交權力之爭 武漢大學
賀綠原 晚清關中官紳在公益事業上的合作與衝突――兼論公共領域理論在中國史研究中的運用東北師範大學
黃壯釗 明代白銀財政之濫觴 中山大學
田 婧 論愛爾蘭學術對加洛林文藝復興的貢獻 首都師範大學
三等獎(15名)
劉 凱 晚唐兩宋龍虎山天師道研究――以龍虎山天師世系為中心 中山大學
談冠華 上海解放初期的文藝改革:以評彈團為中心的考察(1951-1954) 華東師範大學
念新洪 試論20世紀初期留學生知識體系中的國學成分 四川大學
烏 蘭 淺論四世達賴喇嘛對蒙藏關係的影響 中央民族大學
曹振明 具有市場化色差的軍費籌措――宋代軍事經濟及其思想淺析 西北大學
高嘉懿 1954年日內瓦會議期間中美在印度支那問題上的交鋒 華東師範大學
徐之凱 論聖殿騎士團的興亡 華東師範大學
王 敏 1762年倫敦公雞巷鬼魂事件及其影響 北京師範大學
許 博 水利、環境與社會――清代石羊河流域水案新探 蘭州大學
郭 濤 古希臘戰船初探 東北師範大學
江天岳 “連吳”方針對諸葛亮北伐進程影響芻議 北京師範大學
黃 瑜 在聖賢與靈驗之間――柳宗元“羅池神”形象的歷史塑造與變遷 廈門大學
何 � 民族主義的歷史想像――以19-20世紀初德意志史學家對古希臘“20年過渡時期”研究為個案 華中師範大學
靳 煜 清代中朝邊界爭議考辨――從中朝邊界爭議看朝鮮的民族主義 復旦大學
楊 悅 華北抗日根據地基層選舉運動新探――以晉察冀晉冀魯豫為例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全國“史學新秀獎”評選委員會

第七屆(2010年)

一等獎
學校名稱 作者 論文題目
上海大學 程浩 《銀雀山漢墓一號木牘重審》
廈門大學 蘇顯華 《金元時代主首制度研究》
南開大學 史志強 《伏惟尚饗:清代中期立嗣繼承研究》
二等獎
學校名稱 作者 論文題目
陝西師範大學 葛洲子 《開皇元年中樞構成與隋朝專制皇權的強化》
北京大學 郭洪伯 《西漢內史與三輔再考――兼論西漢的“郡國並行”體系》
南開大學 劉小朦 清代祁州藥王廟與藥材市場――以碑刻資料為中心的考察
中山大學 盧樹鑫 蠲免錢糧與均田攤糧:以文斗寨為例試析清水江下游地區清代田賦徵收的形式與演變
中山大學 莫冠婷 1897年美國領事協助廣東當局購炮案初探
華中師範大學 王銳 藥方只販古時丹――法家學說在近代中國片論
武漢大學 薛夢瀟 《<禮記・月令>篇簡帛文字輯證》
復旦大學 趙四方、金菊園 藏之篋笥的“志愧書”――楊廷和《視草余錄》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章管煒 《論新五德終始說與<世經>帝德譜的形成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 張子青 “�洲”地望考辨
三等獎
學校名稱 作者 論文題目
蘭州大學 陳峰焦 葛家灣村落社區天主教傳播模式的調查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 陳洋 從“機構林立”到“二位一體”――日本在東北所建殖民機構的演變
首都師範大學 紀雪娟 《“謀道不謀身,為法不為名” ――契嵩生平及思想研究》
華中師範大學 林秋雲 歷史人類學視野下的宗族與村社――以閩南一個村落為對象的個案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 劉怡 近代語境下洋商與下層民眾衝突模式:以1924年萬縣木船船工與洋商衝突事件為中心
華東師範大學 王雯菲 《“普韋布洛號”危機初期美國的政策選擇》
武漢大學 吳春宏 《明清時期黔楚邊境的府衛糾紛與貴州地方改制――以黎平府與五開衛為例(1413―1727)》
雲南大學 吳劍文 《土司視角下的民族自覺研究――以<貴州南龍橋土司安健勸滇蜀桂黔諸土司文>為例》
上海大學 徐尹蕾 《景教更名考――兼論7-8世紀國際政治因素對宗教傳播的影響》

第八屆(2012年)

一等獎:
姓名 學校 論文題目
曹傑 北京師範大學 職與階的互動:宋代內臣寄資現象考論
劉司靚 南開大學 大連地區漢墓的考古學研究
羅冠群 蘭州大學 論哈扎爾猶太化
薛冰清 武漢大學 近代中外《上海指南》比較研究
二等獎:
蔡丹妮 廈門大學 宋以後閩南的宗族發展與地域社會建構
高志峰 廈門大學 近代閩南僑鄉的慈善組織與地域社會
苗潤博 南開大學 十至十一世紀“南北朝”稱號問題考析
熊藝鈞 北京師範大學 論清代軍流犯與小押
周曲洋 中山大學 南宋湖廣總領所財政體系初探
顧瓊敏 首都師範大學 晚清維新知識界的“世界“圖景(1880-1900)――以”中西優劣論“為中心
王婉旎 北京師範大學 20世紀上半葉倫敦“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的思想探究
三等獎:
陳瑞 西南大學 淺析唐長安城坊市格局的演變與長安人生活的若干關係
費清波 遼寧大學 略論明初對朝政策轉變――以高麗恭愍王、辛�王、李朝太祖朝為例
馮務枝 華中師範大學 明清時期廣東慈善研究
辜久林 西南大學 清代�發易服與漢官威儀的矛盾及其根源――以《燕行錄》為中心
李洋 中央民族大學 中蘇恩怨的一個縮影
李悅 西北大學 論荀悅的多重性思想
梁鳳萍 華南師範大學 論兩宋京都娼妓與酒肆茶坊的商品化及社會根由
廖瑩 陝西師範大學 中古時期女史官職的嬗變――兼論女史、彤管、彤史之文化關聯
劉俊峰 雲南大學 張蔭麟先生史學思想初探
施曉靜 東北師範大學 “回到柏拉圖”:15世紀義大利學者的古典情結
謝漢卿 東北師範大學 明前期(1392―1450)朝鮮王朝對中國書籍的購求
張希 復旦大學 變動中的歷史書寫――解讀國小歷史教科書中的“太平天國” (1903-1952)

第九屆(2014年)

一等獎
張程娟
中山大學
明中期漕運改革中的衛所、運軍和倉儲體系——以徐州地區為例
李欣
華中師範大學
晚清在華西人視野中的中國監獄與獄政——以嘉約翰等人在廣州城的觀察為例
周川又
武漢大學
推銷伊莉莎白一世——形象塑造權威
梁鑫蕊
南開大學
遼寧地區東漢至魏晉時期墓葬及相關問題研究
二等獎
張晨
華東師範大學
河南省遂平縣實施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經過及影響(1953-1962)
毛偉林
蘭州大學
卡爾·門格爾對亞當·斯密經濟理論的繼承與批判
岳沁之
廈門大學
清代閩中貢川的鄉族自治——以《賢祠書冊》為中心
李玉蓉
雲南大學
民國時期雲南農村土地清丈研究(1929-1940)
洪玲艷
武漢大學
歐洲流行病入侵與北美印第安人社會的變遷
梁文力
南京大學
“南島路”與八至九世紀唐日之間的海上交通
陳希
南開大學
從碑刻資料看元代軍工匠戶——以山西渾源孫氏家族為中心
周芳琴
蘭州大學
魏晉南北朝佛經目錄的演變
三等獎
滕凱煒
首都師範大學
以“國家安全”之名:五角大樓檔案事件與美國民主的挑戰
朱露川
北京師範大學
白壽彝與史學遺產論
莊謙之
華南師範大學
《九勢》《筆論》研究
林展
中山大學
明萬曆年間劉元卿的出處考量與《大學新編》的編撰
江藝鵬
中山大學
試論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早期的“烏干達計畫”
梁馨蕾
中央民族大學
1950年代徐州專區的肅反運動
姜洪越
復旦大學
羅森斯通影視史學初探
劉依塵
南開大學
女星形象建構中的戰爭、性別和國族認同——以李香蘭為例
路子正
武漢大學
“金”無足赤:馬丁•路德•金的形象變遷及其背後的文化戰爭
李亦釗
人民大學
錢昌照經濟思想研究
謝繼帥
華中師範大學
兩漢《周禮》學衍變考
徐瑩
中山大學
廣西買馬與南宋初期西南邊陲政治關係

第十屆(2016年)

獎級 姓名 推薦學校 獲獎論文
一等獎 陳燁軒 中山大學 唐代安南都護府治下諸族群問題研究——以安南土豪和都護府關係為中心
吳同 南開大學 經理新疆——兩次紹興議之際南宋措置河南、陝西研究
王蕊 華中師範大學 邊緣人的困中求變——刑幕在司法改革中的轉型與困擾,1906-1917
王瑩 首都師範大學 多方利益集團間的利益交換與博弈——試析中古二元體系下的英格蘭醫院
二等獎 胡康 蘭州大學 粟特人與回鶻政治——以漠北時期為中心
張葉 中山大學 從淮倉到淮庫:漕糧加耗折銀與明代財政
王奕斐 山東大學 第二次朝俄密約期間袁世凱對朝交涉研究
趙茜 北京大學 清末民初的女性與國家——“女國民”的塑造
孟凡 東北師範大學 製造“滿洲”:輿論建構與國族建構
何居東 南開大學 1946年安平事件調查始末
薛丹夏 武漢大學 阿爾比十字軍戰爭前後法國南部麻風病社會心態淺析
史陽陽 南開大學 長江中游地區明代墓葬研究
三等獎 李嬋娟 北京師範大學 增侯與編鐘A組銘文集釋
冉艷紅 四川大學) 秦漢之際的六國意識——秦二世元年七月到二年九月的山東復國研究
姚魯元 陝西師範大學 人際網路與中宗政局
馬超然 復旦大學 總甲火夫與鋪戶當行——晚明南京的城市徭役改革
張婷 浙江大學 清代前期西南邊疆的漢奸問題
王力 中央民族大學 選擇、區分與認同:清代巴縣會館崇祀神靈文化研究
石希嶠 華東師範大學 “經元善案”考略——兼論楊廷杲在該案中的地位與作用
孟凡靠 華南師範大學 從拖延到積極:北洋政府對“老西開事件”的因應
米丁一 南開大學 民國時期中央國醫館研究
朱子堯 南開大學 紀堯姆·比代的羅馬法研究與16世紀早期法國人文主義述評
馬千惠 廈門大學 神話《阿特拉哈西斯》譯釋
白敬文 南京大學 地名的戰場:太平洋戰爭期間日占島嶼地名“日本化”的考察
蘇昕 武漢大學 二里頭遺址墓葬研究
鞠榮坤 南開大學 晉侯墓地墓葬制度的性別差異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