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街道

興安街道

安丘興安街道位於安丘市區,面積145平方公里,轄24個居委會、123個行政村,29092戶,人口10.2萬,耕地面積9.8萬畝。2006年全街道完成國民生產總值53.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836萬元;工業實現銷售收入40.9億元,利稅2.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4.2億元,居民人均純收入4900元。

基本信息

發展規劃

興安街道發展規劃
興安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按確定的“站在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建設新興安”工作思路,以增加財政收入、農民收入為目標,突出招商引資民營經濟三產開發城中村改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工作重點,大力組織實施工業立鎮、三產興鎮富民戰略,全街道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全街道規模以上企業達到48家,規模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4億元。
招商引資工作有了大的突破。一是搞好園區建設聚集項目。二是建設標準廠房吸引項目。三是盤活閒置資產對接項目。四是城中村改造步伐進一步加快。2006年,全街道共引進項目50個,實際到位資金5.2億元,其中過3000萬元大項目5個。
立足城區優勢,以現代物流特色產業為重點,積極抓好“三業、三路、八市場”,努力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實現了服務業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街道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35%。

農業經濟

興安街道農業經濟
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地瓜,主要經濟作物為大姜、大蒜、大蔥。該街道現有全國最大的姜蒜專業批發市場――安丘市姜蒜批發市場,是農業部定點市場、山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山東省首批標準化市場。“白芬子”牌大姜獲首批“山東省名牌農產品”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該街道立足原白芬子鎮當地豐富的姜蒜資源優勢,以姜蒜批發市場為依託,做大做活了大姜產業,並大力發展與此相關的運輸業物流業餐飲服務業勞務輸出業,推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全街道每年姜蒜種植面積達3萬畝,種植面積在220畝以上的村70多個;全街道擁有一支4000多人的常年販運隊伍,各種運輸車輛5000多輛;全街道的食品加工企業400多家,從業人員8000多人,恆溫庫總容量6萬多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美國、西歐等國家和地區。
在做好姜蒜主導產業的同時,該街道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發展工業、設施農業和生態觀光農業。農業方面已形成了阡里村大棚蟠桃謝家營村露天大桃肖家莊子村黃金梨基地以及洪溝河生態觀光林帶示範工程。

新城鎮建設

興安街道新城鎮建設

興安街道辦事處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的要求,結合實際,分類實施,突出抓了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一是科學規劃,構建發展新布局。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全街道發展布局在空間結構上形成“三環帶五條軸線”的新格局。“三環帶”就是以現有城區中心向外輻射的三個發展環帶,中心環帶為商貿服務區,二環為工業加工區,三環為現代農業基地區。“五條軸線”就是路域經濟發展軸,即沿著下小路安五路央贛路防汛路第二防汛路呈放射型開發。二是優勢互補,城鄉協調發展。通過政策引導,促使城區村與城外村互相之間結成資金土地、用工、技術互補的利益共同體,加快發展,在經濟上逐步取消城鄉差別。三是統一標準,完善城鄉公益事業。加快城鄉一體化集中供水,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區等一批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完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在去年完成9個城外村“村村通”工程19.8的基礎上,今年又有小近戈大近戈金家莊西三里硝市謝家村石廟子北新村曹家樓張家樓10個村實施“村村通”工程,鋪設水泥路5.4公里。在自來水安裝工程中,目前全街道已有28個村安裝了自來水,受益人口近3萬人,今年年內再計畫完成村村通自來水工程10個村。在新型合作醫療方面,目前全街道66個村(居)全部參與,村參合率100%,戶參合率達到95%以上。

和諧社區

興安街道和諧社區
興安街道城裡社區黨委以少說空話順民心,多為居民辦實事為出發點、落腳點,把文明愛心家園建設化成為民眾服務的民心工程,讓居民在和諧創建中得到了更多實惠。

一、幼兒教育服務方面。幾年前,居兩委就投入40萬元建起標準比較高的幼稚園,配備比較齊全的教學設施,安排有專業職能的幼師7人,幼兒全部免費入學,社區入學率100%,被濰坊市教委評為一級一類示範園。

二、老人服務方面。社區為老年人建起活動室,投入1.5萬元,購置了各種健身器材、娛樂用品,定了多種報刊,有專人負責管理,對七十歲以上老人每年補助300元生活費,衛生室每年對老人進行一次健康保健查體,把活動中心辦成了老人樂園。被省老年協會評為老年先進活動站。

三、醫療服務方面。居民全部加入合作醫療。投資20多萬元建起比較高檔的衛生室,四名醫務人員全部專業培訓,醫療設備比較齊全,專門負責居民保健和擔負社區衛生防疫任務,服務周到,防疫全面,居民到衛生室打針、拿藥只收五分錢,獨生子女全部加入雙全保險,給以每人每年補助180元,一直到14歲為止,到大醫院看病治療全部由社區報銷,每年進行二次防疫活動,社區歷年沒有流行傳染病發生,確保了居民身體健康。

四、便民利民服務方面。社區投入資金為居民接上自來水,改善了廁所。對老化的水電、供排系統和樓面防護的費用,全部由集體負責更新維修,不向居民收一分錢。

五、村莊建設方面。社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集體與個人共承擔的方式進行舊村改造,已建居民樓23幢,有600多戶住上三室二廳的居民樓,小區建設規劃合理,被濰坊市授予“社區建設示範村”、“文明小區”。社區內環境優美整潔,無亂搭、亂建、無垃圾、污水,達到硬化、綠化、淨化、亮化,環境達到全日保潔,北新村平房住戶大門口進行統一裝修,居民小區主街用葡萄芙蓉櫻花樹進行綠化,樓區用木槿花法桐進行了綠化,有專人管理,葡萄街被濰坊市授予文明葡萄街。全社區人均住戶面積達到34.6平方米,被濰坊市評為“村鎮建設明星村”,“民心工程先進基層黨組織”。

六、移民易俗服務方面。社區設有紅白服務理事會,專為居民提供免費婚喪服務。這項活動為不少住戶解決了困難,提供了方便,節約了資金,破除了舊風俗,推動了新風尚。

七、衛生服務方面。為確保社區環境優美、整潔,成立了28個的衛生專業隊,負責社區的環境衛生、綠化。垃圾日清日運,不留死角,每年定期二次開展全民參與的愛國衛生活動,並定期開展滅蚊、滅蠅、滅鼠活動,為居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八、治安服務方面。社區設有專職治安、巡邏隊伍40多人,設有治安亭三個,劃分三個治安區、實行幹部包靠責任制、樓長崗位制,確保一方平安。

九、物業管理服務方面。社區成立物業管理組織,建立辦公室,把管理服務項目細則列印成文發到每家每戶,定了管理服務制度,工作人員制度,堅持常年有人值班,提供免費服務。居民水、電、房出現問題,工作人員上門及時處理,去年被濰坊市授予“優秀物業管理小區”。

十、文化服務方面。為居民豐富文化生活,社區成立了文藝宣傳隊,京劇演唱隊、老年健身隊、青年舞蹈隊四支文藝隊伍和城裡社區京劇藝術團,用身邊人和身邊事自編自排節目,每逢重大節日對居民進行演出,多次參加安丘市、濰坊市組織的文藝演出並獲獎。

現在,城裡社區鄰里團結、家庭和睦、尊老愛幼、愛崗敬業、互幫互助已蔚然成風,整個社區呈現出一派平安祥和的和諧景象。

民間藝術

興安街道泥塑藝術

安丘泥塑的主要產地在心肝一帶,據說始於清。傳統作品有不倒翁泥老虎泥孩子泥猴泥公雞等等,約十多種。泥塑作品形象生動,塗色鮮艷,製作時頗有技巧。如在製作“泥老虎”、“泥孩兒”時,藝人巧妙地將其分成兩部分,中間用皮革連線,內裝鋼絲、彈簧和哨兒,哨的聲音根據所制物而定,如“老虎”之類聲較粗,“泥孩兒”之類聲便較脆。若用手促動,“泥老虎”便發出吼叫聲,若用手搖動,“泥孩兒”便“嗷嗷”而叫,故亦稱為“搖拉孩子”。泥塑玩具生動之形象、鮮艷之著色、精巧之製作很受人們喜愛。隨著製作工藝的完善,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泥塑玩具,亦成為房間內極有品味的裝飾物。民間傳統的泥塑產品一般在農閒時製作,春節前後上市,遠銷濰坊臨沂諸城等地。如今安丘泥塑不僅銷往北京等國內城市,還隨著外事活動銷往國外。

歷史名人

1、劉正宗(1594—1661),字可宗,號憲石,賜號中軒,清朝閣老,興安街道城裡人。生於書香門第。1625年縣歲試第一,1627年鄉試中舉人。1628年(明崇禎元年)中進士。歷任真定府司理、翰林院編修、東宮講讀官、侍講、禮部會試副主考。1644年(清順治元年)為避戰亂,攜眷南下金陵。1645年5月清兵破金陵後,攜眷回歸故里。清朝定都北京後啟用明朝舊臣。劉正宗屢接詔書,於1646年(清順治三年)正月,應詔到北京上任。歷任內翰林國史院編修、禮部會試副主考官、侍講學士、內翰林國史院侍講學士、秘書院掌院學士、吏部右侍郎、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職。1657年一品考績期滿,升少傅兼太子太傅,誥授光祿大夫。1658年8月,清廷改院為閣,他以少傅、文華殿大學士兼管禮部尚書之職,參謀朝廷機要事宜。劉正宗不僅是順治帝言聽計從的重臣,也是文墨摯友,其文章與詩詞、歌賦為順治帝所賞識。他博覽群書,學問深厚,尤精五言古詩。他愛好書法,筆法秀妙。順治帝凡得著名書畫,經他鑑別評定後才歸御府收藏。常將所得名人字畫,自己所作字畫及親筆題字賜給他。御府圖書題跋也多出自他手。為顯示榮耀,他在縣城內相府特建“御墨樓”。著作有《逋齋詩集》《御墨樓詩選》《木天草》《雪鴻齋草》等詩集數卷。 

興安街道《解語花·詠水仙》(清·曹貞吉)
2、曹貞吉(1634—1698),字升六,號實庵,著名詩人,興安街道東關人。少年即有文采聲譽。1664年(清康熙三年)中進士,歷任戶部員外郎、禮部郎中、湖廣提學僉事等職。

曹貞吉在祁門代理縣令時,廢除苛捐雜稅,百姓作《卻金歌》讚頌。曹貞吉是著名的詩詞家。著有《珂雪詞》《珂雪詩》《鴻爪集》《黃海紀游》《黃山紀游詩》《朝天集》《實庵詩略》等。《珂雪詞》、《珂雪詩》入四館,並編入國史。《清史稿》說他“詩格遒練”,提到他的詞說,“吳綺選名家詞,推為壓卷”。《四庫提要》說:“其詞大抵豐華掩映,寄託遙深”。張之洞《書目答問》中所附“清代著述家姓名略”中,詞家獨以貞吉居首位。《清詩別裁集》卷六有其詩3首,《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中錄有曹貞吉詞5首。“小傳”和“集評”解說:《珂雪詞》雄渾蒼茫,是其本色。而語多奇氣,有不可一世之意。《珂雪詞》在國初諸老中,最為大雅。國朝不乏詞家,四庫獨收珂雪,可見其文章之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