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壽寺塔

聖壽寺塔

聖壽寺塔,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後台鄉閆莊村的聖壽寺塔,始建於北宋時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這座塔像一首古曲,從宋朝[中國歷史朝代]彈奏至今,其音悠揚,仿若撞鐘,餘味無窮。幾經風雨洗禮,寶塔本色不改,如今被保護於一座院落之中。2006年,聖壽寺塔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聖壽寺塔聖壽寺塔
聖壽寺塔傳說初建於唐代,但從現存的建築特點,經古建築專家鑑定為宋塔,建於宋中晚期,為六角九級密檐式磚塔,高二十二米(一說高十九點二五米)。除第一層檐置一斗三升斗拱外,其餘各層皆為疊澀塔檐。第一層塔身南面辟半圓拱門,入門為六角形塔心室。第二層以上為實心,第六、八層南面有圭形門。一至三層檐下鏇以磚雕斗拱,其餘個檐下用迭澀磚層壘砌,翼角翹起,玲瓏秀麗。塔身外壁一至六層外壁砌有佛像磚,所嵌佛像二百八十一尊(一說二百六十尊),其造型各異,無一雷同。塔頂有覆缽、寶珠、寶瓶組成的塔剎。塔尖為柏木削制,套一陶製綠釉大盆。據當地村民介紹,塔下還有神秘的地宮,向四周輻射達幾里地。一九六三年六月被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零零六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點

聖壽寺塔聖壽寺塔
聖壽寺塔周圍二十餘畝高出地面丈余,是為聖壽寺遺址。當年聖壽寺塔是豫東名勝之一。前有山門,佛像生動逼真。後有鐘鼓二樓,挺拔巍峨。
三間二殿,繪畫精妙。兩廂廊房,別致秀雅。五間大殿,氣勢雄偉;中心寺塔,高聳入雲。還有和尚院,魁星閣諸多建築。寺院布局嚴謹,錯落有致。這裡殿堂壯麗,塔寺雄偉,法事繁旺,晨鐘暮鼓,鐃鈸齊鳴,佛號陣陣,木魚聲聲,釋子參禪進香者摩肩接踵。主持和尚圓寂後,為了紀念他而建塔。
宋代的聖壽寺占地20餘畝,建築在一塊高出地面丈余的土崗上。
目睹過聖壽寺的老人回憶,寺院頭門3間,中間為穿堂門,東西兩間塑有高2米多手持矛戈武器的對視把門將軍4尊,過頭門十多米是一座八角琉璃殿,面積約40平方米,其建築非常精美,再往裡是二殿,二殿約長12米,深8米,高6米,殿內塑有大型神像3尊,另有小型神像10多尊,二殿東西有廊進入後院,後院中間為大殿。大殿約長25米,深12米,高約15米。大殿內東牆塑羅漢9尊,西牆塑羅漢9尊,中間正對大門塑有3尊大型佛像及十多尊仆工塑雕。
山門、八角琉璃殿、二殿、大殿在一中軸線上,兩側各有廂房數十間,其中西南角建有娘娘廟3間,白玉閣3間。院內有石碑一塊,高約3米,有碑座。東西廂房兩側為跨院,其中東院有鐘樓一間,西院有鼓樓一間,是一處完整的建築群。據傳,聖壽寺鼎盛時期有僧人300多名,耕地上千畝。由於歷史原因,現僅剩下聖壽寺塔一座。

中國古塔大全1

古塔,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之一,古塔為祖國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譽為中國古代傑出的高層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