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胸山鷓鴣

紅胸山鷓鴣

紅胸山鷓鴣(學名:Arborophila mandellii)為雉科山鷓鴣屬的鳥類。分布於錫金、不丹、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一般棲息於稠密的常綠樹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不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紅胸山鷓鴣紅胸山鷓鴣
紅喉山鷓鴣雄鳥體長18—28厘米,體重220—340克;雌鳥體長25—30厘米,體重202—300克。額深灰色,寬而長的眉紋灰白色,一直延伸到頸側,並雜有黑色斑點。眼周裸出的皮膚鮮紅色。頦和上喉黑色,下喉棕紅色。胸灰色。上體純橄欖褐色,背部沒有任何斑紋,但腰上有三角形黑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腳紅色。

分布範圍

紅喉山鷓鴣分布於中國雲南,以及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等地。白頰山鷓鴣在國外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和緬甸北部。

生活習性

紅喉山鷓鴣棲息於低山丘陵和海拔30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中、針葉林以及林緣灌叢和高草叢中,尤以喜歡林下植被豐富的溪谷與河流兩岸的常綠闊葉林。喜歡集群,常組成4—12隻的小群活動。性情比較大膽。一般多在林下灌叢和草叢中活動。善於在地上迅速奔跑,多在林下灌叢中潛行,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時才起飛。

叫聲為清晰響亮的單調哨音,發展成一連串的雙音節的hu-hu, hu-hu……哨音,逐漸升高。對唱時配偶的叫聲為快速的kew-kew-kew……聲。

主要以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葉、根、芽、漿果和種子為食,也吃甲蟲、白蟻蠐螬等昆蟲和蝸牛、蛞蝓、蜈蚣等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

生育繁殖

繁殖期為4—6月份,營巢在海拔1500—4000米之間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鳥在地上刨一個小坑即成。巢周圍多有茂盛的灌叢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發現,但有時也在林下植物較稀疏的地方營巢而不甚隱蔽。每窩產卵4—5枚,最多可達8枚。卵的大小為33.4—44×26.6—33毫米。孵化期20—21天。

物種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雉科·鶉族鳥類

鶉族(Perdicini),雞形目、雉科的一個族,體型較小,分布廣泛,羽色多較暗淡,通常雌雄相差不大。包括雪雞、石雞鷓鴣、山鶉、鵪鶉、山鷓鴣、竹雞等,共20屬96種,占雉科總數的60%。中國有8屬27種,其中7種為特有種。常見如石雞鵪鶉灰胸竹雞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