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孝牌坊

節孝牌坊

尖山節孝牌坊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石牌坊,它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尖山場鎮以南約1公里外的一處斜坡上,距合川城區西北約15公里。古時經官府奏準為表揚節婦孝女而立。該牌坊建立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距今已有160年歷史,是合川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節孝牌坊節孝牌坊

尖山節孝牌坊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石牌坊,它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尖山場鎮以南約1公里外的一處斜坡上,距合川城區西北約15公里。

牌坊背靠尖山場鎮,面朝大片溝田,一條石板路從牌坊中間通過。據牌坊上面的題刻記載:該牌坊建立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距今已有160年歷史,是合川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淵源

節孝牌坊節孝牌坊

牌坊,流行於宋代而盛於清朝。牌坊,源於古代大都市的里坊制度。那時里坊的周圍設有圍牆,牆中央築以坊門,由兩旁的華表和中間的橫樑或板門組成,稱“烏頭門”。後來又在橫樑上築起斗拱和屋檐,飛檐起脊,如同樓頂的牌坊稱為牌樓。牌坊的間數少則二間,多則四五間,常見的是三間。

一般當中的一間寬大,以利車馬通行;左右間窄小,供行人出入。牌坊按建築材料、風格不同分木牌坊、石牌坊、琉璃牌坊,各具特色。本牌坊雕刻精細,玲瓏剔透,彩繪鮮艷。石牌坊堅實純美,莊重威嚴,保存長久。琉璃牌坊造型深厚,流光溢彩,富麗堂皇。

一般說來,牌坊都為家庭旌表本族先賢而建;有的牌坊則為朝庭或當地官府為旌表賢臣,在忠、孝、節、義上有成績的人而立。如旌表忠臣牌坊的忠貞牌坊,旌表孝道的貞節牌坊。現存廣東省珠海市前山鎮梅溪村的“梅溪牌坊”,是清光緒為旌表當地鄉紳、首任清政府駐檀香山總領事陳芳而賜建,牌坊現存三座,並排而立,均為三間三樓式廡殿頂構架,用花崗岩建築。檐下置石斗拱、石鼓、石闌額、須爾座,鑿雕有精美的瑞獸、花果、人物、書法和八仙圖案等裝飾。牌坊集西方的裝飾風格和傳統的中國建築結構為一體,中西合壁,巍峨壯觀,工藝華美,是華南地區罕見的建築群。

主要結構

節孝牌坊節孝牌坊

尖山節孝牌坊是一座保持較為完好的石牌坊。牌坊通高12米,面闊9.20米,四柱三門三樓式,重檐歇山頂。牌坊頂蓋中脊為一整石雕刻而成的三級寶塔,邊飾為鏤空雕刻,塔座為鼎式香爐,象徵至高無上的禮教權威。寶塔座下,刻有浮雕山水;頂蓋正脊左右兩側,刻有卷尾向外的鴟吻,與坊蓋兩端的四個翹角相互對應。牌坊脊上,安放著象徵吉祥如意、鎮凶避邪的神獸、寶瓶、獸吻、螭首等石雕

牌坊檐下,設有斗拱四朵,正中刻有“聖旨”匾額,匾額四周透雕“二龍戲珠”,華麗恢宏,富有動感。牌坊正間上、下和次間左右橫額上,兩面分別鐫刻有“節孝”、“四川總督布政使司王、提督全省學院蔡、川東兵備道兼管驛侍務耿”、“正氣長存”、“旌表故處士易安藩之妻母氏孺人之坊”等字樣,書法精美,筆劃流暢,寓意深長。

在牌坊明間立柱底部的半圓襯鼓上,刻有兩頭獅子和兩尊獨角獸,形態古樸,生動傳神。牌坊的立柱用整石鑿成,柱間鑲嵌花牙子雀替作裝飾,坊柱正反兩面均刻有歌頌節孝的楹聯:“柏節松筠允秀為三朝淑女,霜幃雪帳卓芳仰千古邦媛”、“雅望隆易水,他年□史揚芬;今名重涪江,此日護幃著美。”

牌坊次間兩面,還刻有不少記序碑文。其中的正面碑文如下:“節婦易母氏,合邑處士母成鳳之三女,易玉成之母,巡政廳易玉鏡之胞叔母,文生易玉澤、廩生易玉瑛之嫡堂叔母。議敘之祖母,處士易安藩之元配也。淑人青年矢志,白首全貞,壽過七旬,堂同四世,既龍章之下,逮復鳳詔之遙臨,予蒞斯邑,志在揚清,故因石坊告竣,特為珥筆以記。”通過這段鐫刻於清道光二十八年的碑文得知,這座節孝牌坊是為一位姓母的“節婦”修建的。這位姓母的“節婦”出生於一個名門家庭,從小立志作一位賢妻良母,嫁給易安藩作元配夫人後,矢志不渝,保全貞潔,年過七十,四世同堂,真可謂“節孝昭著”。為表彰“白首全貞”的母氏,其兒子、孫子、曾孫便“奉旨”修了這座節孝牌坊。

傳承意義

節孝牌坊節孝牌坊

作為褒獎“節婦”的節孝牌坊,除了大量頌揚文字外,還刻有不同形狀的浮雕畫面,方的、圓的30餘幅,內容包括戲劇、神話故事、人物、山水、花卉等。

這些極富寓意的浮雕,構圖新穎,線條流暢,虛實結合,富有極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遊人至此,無不為牌坊的高大雄偉與精妙的石刻藝術所驚嘆。

中國著名牌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